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43 道试题
1 . 下表为春秋时期《管子》书中农学思想的摘录。据此可知,当时农业生产(     
一农之事, 必有一耙、一挑、一镰、一椎、一鎒、一铚, 然后成为农。《轻重乙》篇
深耕、均种(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疾耰(平整土地)。《小匡》篇
善为国者, 必先除其五害(指水、旱、风雾雹霜、厉、虫)。《度地》篇
A.注重多种经营B.力求精耕细作
C.提倡天人合一D.重视人的作用
2 . 番薯在日语中被称为“芋”,17世纪末由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带到日本。萨摩的藩主在鹿儿岛种植番薯,将其称为“唐芋”。后来日本人还用番薯制作烧酒,即“萨摩白波”。这可用于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欧洲作物品种得到广泛传播
C.亚洲饥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D.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
3 . 北魏时期,曾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士流亡北方,如柳远“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其堂弟柳谐亦“颇有文学”。这些南士的创作逐步被北魏王公贵族所欣赏、学习,如南士袁跃“言辞甚美”,清河王“(元)怿之文表多出于跃”。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     
A.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B.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
C.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墨子主张“非攻”,他不仅止楚攻宋,还用许多行动贯彻了这一主张。齐将伐鲁,墨子见齐将项子牛及齐王,说而罢之。还有,楚欲攻郑,墨子劝说鲁阳文君而作罢。由此可知,墨家学派(     
A.开始践行知行合一B.富有实践精神
C.重视科学理论运用D.蕴含仁爱思想
2024-05-30更新 | 21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始建于7世纪初的日本法隆寺五重塔,其建筑布局采用了两种长度单位,即出自中国的“市尺”和源自日本渔业生产劳动的“ 鲸尺”。南北朝时的魏齐古尺81市尺等于64鲸尺,即市尺数为“九九”有天的含义,鲸尺数为“八八”有地的含义。这反映出(     
A.中华文化促进日本社会发展B.日本对中华文明的借鉴推崇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互鉴密切D.东亚地区文化交流障碍消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5 世纪英格兰文学作品《亚瑟王之死》讲述了著名不列颠国王亚瑟及圆桌骑士的故事。王室有一个奇大无比的圆桌,每个骑士到来都要叙述自己的行侠事迹,由大家判定其是否可以在圆桌旁占一席位。判别的标准不在于忠君程度而是“勇敢”“冒险”的品质。由此可见(     
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共识B.封君封臣制度完全解体
C.骑士精神受到极大推崇D.革命思想得到蓬勃发展
7 .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古代某一地区文明,利用网络查阅了羽蛇神金字塔和“图画文字”的资料,了解到他们在时间的计算方面创造了一种数学体系,知道“零”的概念;他们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并且在天文历法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该文明(     
A.因殖民者的入侵而毁灭殆尽B.有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C.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D.已建立起近代科学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1-13世纪,西欧的许多城市通过武装斗争或赎买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市民阶层取得了自由和独立的地位,城市为了自身的利益支持王权的强化与国家的统一。据此推知,西欧城市自治(     
A.巩固了封君封臣制度B.为议会制出现奠定基础
C.确立了王权专制统治D.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建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石器时代村社的文化一向是自发而单一的。所有的村民都有着同样的知识,共同的习俗,所保持的生活方式也不由外界决定。但是,随着文明的到来,出现了一个更加复杂的新社会。除村社农民的传统文化外,现在又有了种种新文化,即书吏的文化——书吏通晓神秘的书写艺术,祭司的文化——祭司知道天国的秘密,艺术家的文化——艺术家懂得怎么绘画和雕刻,商人的文化——商人与在沙漠和大海以外的所有地区交易货物。因而,文化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单一的。被称为“高雅”和“低俗”的两种文化开始发展起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官府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一起构成藏书事业的整体。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我国古代的私家藏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安定统一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给私家藏书带来了契机。唐代私家藏书的规模及人数大幅增长。宋代图书品种和数量大量增加,是宋以前历朝各代从未有过的。有的藏书楼为了方便读者使用自家的文献,一般还开辟专门的处所供人们阅览借抄。同时,私家藏书的地域分布也由北向南发展,并遍布全国,在明清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余述淳《试论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对文化典籍传播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文化的变化。结合世界古代史内容,举例说明“书吏文化”和“艺术家文化”的成就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发展的特点,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私家藏书的历史价值。
2024-05-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10 . 世界博览会是体现世界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国家力量的直接介入使此次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世博会的出现与世界进入全球交往时代有紧密关联。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这是世博会诞生的条件之一。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着眼扩大贸易,世博会成为绝佳选择之一。交通与通讯革命也促使了世博会这一新型交往平台的出现。

——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材料二 晚清民国初年的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时间晚清民国初年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1851年伦敦博览会上海商人徐荣参加世博会,所产“荣记湖丝”夺得金、银两项大奖。
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主办方一再邀请,清政府勉强同意由海关洋员负责参展事宜。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正式派出代表团参加,并于次年颁布《出台赛会章程》鼓励商家踊跃参赛。该章程结束了近代中国海关代理赛会的历史。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代表团所获奖章列所有参赛国之首,极大提高了中国形象。据美国商务部调查报告,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较上一年猛增了6000万美元。

——摘编自乔兆红《中国与世界博览会: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初年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演变趋势,并简述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意义。
2024-05-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