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中,不仅伴随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还伴随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其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体制与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等整个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孙楼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秦朝至元朝的一个或多个历史时期,围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长城的历史看,它首先是用于军事斗争的产物,从公元前7世纪前后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起,直至公元17世纪停止修筑为止,长城始终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而存在的。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的提高。

——摘编自李文龙《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材料二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在器械精良、炮火凶猛的日军进攻下,中国军人只能以肉体血战长城。强敌叩关的历史记忆、血肉相搏的御敌现实等新旧因素的碰撞促生了“血肉长城”的新概念。

——摘编自郭丽萍《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关于长城民族符号形成史的研究》

材料三   长城的修筑与运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精神内涵丰富,价值巨大,对于增强民族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摘编自姜红明、杨娟《长城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长城的历史演进中感悟历史,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又在这里分流。地中海文明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延伸、扩展与提升,是前后相续的两个发展阶梯,而不是两个相互平行的系统。长期影响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发端于地中海,伊斯兰文化也以此为渊薮,印度文化不断受到波及,远离地中海的中国也受这一“文化强极”的影响。地中海是世界文化的漩涡,很难把它界定为“东”或“西”。

——摘编自史继忠《地中海-世界文化的漩涡》

根据材料,围绕“地中海地区的文化”,任选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或称分期问题,在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下表是其中两种观点:

第一种

第二种

划分依据

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划分阶段

1840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加深阶段18401895年: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阶段
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缔造、产生、发展、取得彻底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日趋没落、最后全面崩溃阶段

18951927年: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19271949年:资本主义遭受摧残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阶段

——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整理

你赞同表中哪种观点或自己提出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材料   盐铁官营应不应该废止?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招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就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盐铁官营政策,进行讨论。贤良文学一方认为:“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并指出:“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质劣)……盐铁贾贵,百姓不便。”桑弘羊一方则认为:“先帝(武帝)哀边人之久患……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澹(赡)之?”他们进一步指出:盐铁归之于民,“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如此发展,则会形成“权移于臣,政坠于家,公室卑而田宗强”的局面。

——据桓宽《盐铁论》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双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民族文化与历史之生命与精神,皆由其民族所处特殊之环境、所遭特殊之问题、所用特殊之努力、所得特殊之成绩,而成一种特殊之机构。一民族所自有之政治制度,亦包融于其民族之全部文化机构中而自有其历史性。所谓“历史性”者,正谓其依事实上问题之继续而演进。问题则依地域、人事种种实际情况而各异。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某一视角或整体予以论述。   (要求:视角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中的旗袍变革

旗袍,源于满人长袍。起初,宽腰直筒,便利耕牧征战。不仅如此,为实现身份区分,满人贫民旗袍多为不开衩或两开衩,皇帝所着旗袍为四开衩。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服饰的改变。旗袍开始融入多元化的西方流行元素,改变了传统宽松直筒的特点,更有助于凸显女性身材的曲线感。不仅如此,西方裁剪和缝纫技术的传入,使裁剪和缝纫技术更加立体。更凸显了中国女性的韵味和美感。

20世纪中叶,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物质极为贫乏,旗袍在设计上开始摒弃传统的“华而不实”,追求简洁、轻便。如无袖旗袍开始流行,整体长度也不断缩短。这种趋势一直流行至抗战胜利。

建国之初,妇女穿衣服都学解放区的样子,鄙夷穿红戴绿的“资产阶级小姐”。“努力工作、艰苦朴素”是那时常挂嘴边的口号。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似乎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师将旗袍所孕育的韵味及特色与现代流行因素相结合,使旗袍款式更加多元化,推动中国旗袍走向国际舞台。

——摘编自张成义、李群英《中国旗袍造型艺术元素的审美演变及其文化传承》

以“时代中的旗袍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如今的学术生活中,关键词真可谓“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天天都在与关键词照面,但若有人真的问起来何谓关键词时,怕是多数人都会一时语塞,或者仓促应答而言不及义。关键词虽然“常见”,但并未成为“常识”,而且还一直存在着许多的争论、异议,远未达成“共识”。因而研究关键词首先在知识学上便是必要的,然则关键词所涉及的却不只是一个纯粹知识性的问题,它更是一门知识社会学,甚而,词语政治学。……归纳说来,研究关键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自身的存在,我们作为核心概念或关键词的存在,并提升我们自我变革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

——寇淑婷、金惠敏《关键词何以关键——从文本到文化/政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年代,提炼出一个年代关键词,并运用三个及以上史实(可选择一个中国史史实)予以论证。(要求:年代关键词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高二下·天津·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风在17—18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此时几乎所有的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且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做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而加入牛奶与糖更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更是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西传”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材料题(高频考题10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前往西域的画面。这幅画面的历史背景,就是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贸易。

——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近日,第十八届(2023年度)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推介活动评选结果揭晓,丽水市博物馆的“华彩归来——明清外销瓷精品展”经过多轮评比,从53个陈列展览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十大精品奖”,其中共展出323件(套)精品外销瓷器,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下列是其中的两件展品:

图1,“满大人”源于葡萄牙语mandar,意为“统治或管理”。17至18世纪外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以文字、绘画记录所见所闻,由于西方社会对“满大人”生活的好奇,满大人图案出现于外销彩瓷之上,而后逐渐运用于其它外销工艺品上。

图2,盘心主题纹饰分别绘“耶稣诞生”“耶稣受难”“耶稣复活”等内容,图案摹仿荷兰艺术家简·路肯绘制的《圣经》版画。瓷盘图案特征与原始版画相同,而版画的室内建筑结构则被更符合中国审美的园林景观所取代。这套版画于1734年在阿姆斯特丹第一次出版,后来被送到中国,成为订制瓷器的样稿。

——江敏《丽水文旅》

参考材料,运用相关史实,围绕丝绸之路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