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项目发明时间在中国出现的时间
电灯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1879年10 月,电灯研制成功,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购买美国制造的发电设备,在上海南京路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并在外滩一带串接15盏电灯
汽车1885 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1929年,张学良托人从美国购买了一辆“瑞雪”整车作为原型进行重新设计制造。1931年,我国成功试制出第一辆汽车
电话1876年3月,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1881年,上海英商瑞记洋行在上海租界内开办华洋德律风公司,架起市内电话线路,中国出现电话。1900年,南京电报局开办市内电话,这是中国自办市内电话的开始
铁路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又于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正式通车。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自行车1818 年,德国男爵卡尔·德莱斯制作的木马自行车在德国和法国获得专利,成为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1885年,自行车及其零件被引入上海。不久之后,有人开始在上海开设修配自行车的商店,自行车在上海逐渐普及
请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今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浙江地区古称越,唐朝属江南东道,后析分为浙江东道(除浙北之外的浙江省所有地方)、浙江西道(苏南、浙北、徽州)和福建道,“两浙”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开始出现于唐代以来的文献中。至宋代,“浙商”一词开始出现,如《苏轼文集》载:“杭州市舶司准密州关报……闽、浙商贾因往高丽,遂通契丹,岁久迹熟,必为莫大之患。”《石林奏议》中有“近人言东州艰食,二浙商贾转贩入京东诸州,收息数倍。”《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询访得本镇自来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明朝时,“浙商”一词专指浙江地区的商人,如《甲申纪事》载:“吴耕浙贩……以致吴民尝苦饥而浙商倍获利。”明清时期,“浙商”多指浙江盐商和米商;至晚清,“浙商”包括了更多行业的商人,如浙商刘鸿生先后投资火柴、水泥、毛纺、银行、城市建筑等行业,被称为“火柴大王”“煤炭大王”“水泥大王”“毛纺业大王”“企业大王”。

需要指出的是,见于文献中的“浙商”并不全是浙江籍的商人,清朝《科场条例》载:“两浙商人俱系杭州、徽州及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郡之人。”

——摘编自宫云维《“浙商”一词的由来》

根据材料,围绕“浙商”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季(即清末)以前,谈及宋朝学界常以“积弱不振”来概括。这与“积贫积弱”存在本质区别,其一,“积弱不振”更多偏向宋朝“积弱”,比如王夫之甚至认为宋朝的忧患有弱无贫;其二,更多侧重主观政论而非客观史评,比如古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恶语相向,以致人们将其视为奸邪小人。与前人相比,梁启超共有两大突破:第一,在评论宋朝的国衰兵弱时,兼顾评议宋朝的国贫民穷。第二,在谈论自家的主观政见时,立足讲说宋代的客观史事。从此,学界开始摆脱儒教史观中君臣之分与正邪之辨的束缚。积贫积弱论的定型,首次显现于民国钱穆的《国史大纲》一书,后来该论因邓广铭师徒的播扬而备受全国学界青睐。改革开放后,宋朝形象从积贫积弱论向登峰造极论迈进,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转型只是趋势,目前尚未彻底完成。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清季以降宋朝贫弱形象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宋代形象评价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清晰。)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密不可分。不同历史阶段“夷夏”观念有不同内容,如下表所示:

时期内容
夏商时期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文化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为“夏”或“华”
两周时期内地华夏礼乐文明日益完备,与周边民族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助长了华夏族文明的优越感。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夷夏之辨”的理念,认为华夷有别、要严守“夷夏之大防”
秦汉时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格局,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汉文帝、景帝时由于国力上的劣势,仍沿袭先秦时期“华夷之辨”思想;汉武帝在民族关系理念上倡导“以夏化夷”,纳“夷秋”于华夏,实现“华夷一统”
魏晋南北朝在儒家“大一统”观念影响下,各政权都以华夏礼乐文明承袭者自居,坚称自己“奉天承命”,以“大一统”为政治目标,并指责其他政权为“僭伪”
隋唐时期隋文帝实施“守御安边”之策,隋炀帝“混一戎夏”,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夷夏大防”的传统民族观被打破,开启了“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的大格局
宋朝“华夷之辨”的呼声又趋激烈。北宋石介在其《中国论》中严格限制了“华夷”之间的文明界限: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
元代宫廷和军政官署大量使用“华夷一统”“华夷混一”等概念,汉族士人多谨慎地称之为“混一”,如“混一华夷”“华夷混一”
明朝盛行“华夷一统”,又兼用“中华一统”,朝野上下多认可“华夷混一归真主,宇宙弘开属大明”的主流价值观
清朝皇太极继位不久便提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乾隆认为“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完善了“华夷一体”的观念

——摘编自段超《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今日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拉丁美洲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公元前5000年                       墨西哥特华坎谷地开始种植玉米,人们开始从游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300—900年                       玛雅文化全盛时期

1200年                              印加国家在秘鲁高原开始建立,16世纪达到极盛

1492-1493年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

1493年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诏谕,划定西、葡在所谓非基督教世界的“分界线”

1501年                              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

1571年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758-1763 年                       英法“七年战争”, 1762年, 古巴被英军占领

1791年                              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

1823年                              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

1824年                              玻利瓦尔和苏克雷在阿根廷的胡宁大败西班牙军

1904年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37-1938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41-1942年                       海地、古巴、巴西等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轴心国宣战

1980年代                       墨西哥经济陷入债务危机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丁美洲历史辞典》等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至少三则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今日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初期,《解放日报》“读报参考”栏目,对于政府发布的政治动员有较多涉及,如表为19529月刊发的部分政治动员稿件。

序号刊发时间稿件
192《人民司法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293《把华东物资交流搞得更旺》
394《要让工人看到好戏好电影》
497《华东整党建党工作开始了》
5911《明年度冬小麦增产竞赛开始了》
6912《上海市司法改革开始了》
7919《注意劳动保证加强安全生产》
8920《干部要加强学习理论》
9921《上海失业登记就要开始了》
10930《明天是我们的伟大的节日》

——摘编自朱清河等《建国初期党报城市政治动员功能的实践逻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建国初期的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6年,民国政府起草了民法草案。现摘录关于婚姻的部分条款如下:

成婚年龄为男子满十六周岁,女子满十五周岁;同宗男女,不得姑婚;四亲等内的宗亲、二亲等内的外亲和要亲以外,有切近的尊卑分或是同母异父者,也不得结婚;女子自前婚解销或撤消的当日起、没有超过六个月的时日不得再婚;但在六个月内已经分娩的不在此限;结婚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父母的一方行止不明,或已死亡,或不能表示意思时,得到一方允许也可以结婚。但如父母双方都有上述情形时,在未成年人结婚方面,必须经过亲属会的同意;夫要相互之间,互负扶养的义务;男子满三十周岁,女子满二十五周岁无需征求父母准允可自行离婚。

谈谈你对1916年民法草案中婚姻条款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反对过分节俭、壅积社会财富,主张积极消费和投资实业,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崇奢黜俭”一经出现便以其反传统的姿态显得格外“另类”,对这一消费观进行全面、科学助于我们了解“崇奢黜俭”消费观本身,也为我们探索近代消费观重构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线索。

——黄娟《“崇奢黜俭”思想与近代消费观的重构》

结合所给材料以及所学相关知识,就“崇奢黜俭”提出你的看法或认识,并对你的看法或认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有力,逻辑清晰,语言严谨)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当总督李鸿章提议创办第一个非军事现代工业—轮船招商局时,他没有设想由政府所有。总之,他意识到清政府自己没有充足的资金去从事这一切冒险事业。相反,李鸿章根据盐的专卖沿用了一个官僚政治术语“官督商办”,提出这些新式工业的组织结构应该集盐务管理和西方模式的股份公司特点之大成。盐务管理是有用的,因为它已确立募派当时提供了资本和管理技能的富商的先例。西方模式的股份公司亦有必要,因为现代企业是从西方移植的,并因为股份公司开辟了从大批商人那里吸引投资的可能性。在官方倡导和监督之下,私人投资者当时将承担一切盈亏的风险。不过,除了这些总的原则之外,在那时,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其他官方创办人,对官督商办组织都没有任何明确的制度上的总体规划。

——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

结合材料围绕“官督商办”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阐释。(要求:题目明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规范)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步走”战略

材料   中国特色分步走战略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才得以完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围绕四个现代化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为后来三步走战略提供了探索基础和经验借鉴;改革开放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2017年,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阶段”战略部署,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邹祥勇《中国特色分步走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请从中国革命、建设或改革三个历史事件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并结合具体史实对中国“分步走”发展战略进行论述。(要求:题目醒目,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