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胡适关于“规则和道德”的错误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规则和道德”或其中一部分,从立德树人出发,提出一个新观点并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5-28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2 . 阅读史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   

铜奔马,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史料二   “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

史料三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闾阖,观玉台。”

——西汉武帝刘彻《天马歌》

史料四   

画像石是汉魏时期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中,汉代画像石上有大量反映出行、征战和升天的奔马形象。

从上述史料中选取两则史料说明其史料价值,并围绕主题“天马与汉代的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
2024-05-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工业革命

材料一   无论这一系列的变革是否被说成是“工业革命”,最终都会被拿来进行讨论。这些变革不只是“工业上的”,还有社会上和思想上的。“革命”这个词意味着一种突然变化。事实上,突然变化并不是经济变革过程的特点。人际关系体系有时被称为资本主义,早在1760年前就有其自身源头,在1830年后获得了全面发展;这样一来,便存在着忽视连续性这一基本事实的危险。但“工业革命”这个词语被一个个历史学家拿来使用,它已非常牢固地嵌入到共同话语之中,另辟蹊径去找个词语来取而代之,那会是件迂腐之事。

——[英]托马斯·阿什顿:《工业革命(1760一1830)》

材料二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涉及了一系列相互加强的变革。事实上,其中一些变革发端于工业革命之前,因此,工业革命既是经济变革的结果也是经济变革的原因。技术变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技术变革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持续变革是工业革命最伟大的遗产。一场人口革命伴随着技术变革而来。还有一场城镇革命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前。为养活快速发展的城市,还需要一场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期间,农业产量持续增长,但英国越来越依赖进口食品,因为不断增长的需求超过了国内供给。进口增加突显了英国转型的另一个特征——商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支撑了贸易的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进行城市建设、工厂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而商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了贸易信贷的规模。这些需要都通过金融革命得到了满足。

——[英]罗伯特·艾伦:《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比较两位学者对工业革命评论的相同观点,并结合所学说明你的理解。
2024-05-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4 . 民族民主运动
(1)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1822
(2)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885
(3)
(4)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1881
(5)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
(6)古巴掀起反美反独裁的民族民主革命1959
(7)墨西哥卡德纳斯进行民主改革1934
(8)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国际上成为“非洲年”1960
(9)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共和国1947
(10)埃及华夫脱党领导抗英斗争1921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1999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相互关联的信息,并补充一条相关史实,拟定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要求: 写出序号,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向世界的唐朝法律

原则、制度和内容方面的规定

唐律规定对同国的外国人之间与不同国外国人之间发生的犯罪作了不同的回应,即前者适用本国的法律,后者则适用唐朝的法律。用源自佛教的断屠月作为法律术语,来补充律典中原有的秋冬行刑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尚属首次。唐律规定一般犯罪主体盗毁佛像的,用刑是徒三年。但僧、尼盗毁佛像者,加役流®(仅次于死刑)

令、格、式方面的规定

唐令对唐人自国外返归和外国人来唐人员,由所在州镇给衣食,具状送省奏闻即由地方政府主要解决他们的衣食和安置问题。唐格对久居唐朝的外国人娶唐朝汉人妇女为妻妾后,回国时能否带着她们一起回国做出答复,准别格诸藩人所娶得汉妇女为妻妾,并不得将还藩内。即不能帝着唐朝的汉人妻妾回外国。唐式对派往外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

中华法系的形成

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一些东亚国家派出本国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包括法律在内的文化。在日本古代法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大宝律令》就是《永徽律》的翻版;《高丽史·刑法志》记载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乎唐。这些东亚国家从中受益并成为中华法系的成员国,最终造就了中华法系。

——据王立民《论唐朝法律的开放性特征》

围绕“唐朝法律开放性”的主题,结合相关史实加以分析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华大地上的历代王朝或政权,尽管没有一个以“中国”为国号,但却以“中国”(华夏)王朝和非“中国”王朝进行区分。最迟在西周时期,周王所在的“王畿”被称为“中国”,并形成了以周王为核心的“大一统”政治思想体系,主导着中华大地的历史走向,是实现“天下大同”这一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春秋战国时期,有“中国”身份是诸侯争霸的有利条件,两晋南北朝时期则以“中华”替代“中国”成为诸多政权博弈的旗帜,宋辽金时期“中国”再次成为各政权博弈的政治借口;建立北魏的鲜卑人、建立辽朝的契丹人将自己的王朝谱系写入黄帝谱系之中,都是为成为中华大地的“正统”王朝这一政治目的服务的。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远非“汉化”一词所能概括,也是“中国”认同得以形成的原因,多民族国家中国也因为中华大地上众多政权持续认同“中国”的存在而得以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个时期,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历史事件
1958年9月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产生
1958年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8年12月戴高乐以崇高威望当选总统
1959年法国从北约组织收回对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
1960年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除阿尔及利亚和吉布提外,法属非洲殖民地全部独立
1962年3月18日法国网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签署《埃维昂协议》
1963年法国撤回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控制的大西洋舰队;拒绝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合作条约》
1964年法国撒回在北约军事机构工作的法国军官: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财政部宣布退出金汇兑本位制,恢复法郎的金本位制
1966年法国完全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戴高乐主义的形成”为题写一篇由三个部分组成、二级结构的历史学习提纲。(要求:①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表述简约,突出要点;②讲清主题的来龙去脉,不得照抄材料原句;③提纲序号结构为一、二、三;1.2.3.…)
2024-05-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

时间主要内容
1949~1952年实行在国营粮食商业主导下的自由购销政策
1953~1978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1979~1984年提高粮食统购价格,改革粮食流通体制
1985~1992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比例计价办法,稳步提高粮油购销价格
1993~1995年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积极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路径
1996~2000年推行“四分开一完善”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实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
2001~2003年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粮食市场化改革试点推进
2004年以后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支持保护政策

——摘编自亢霞《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为主题,就材料整体或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就人们从总体上认识现代化究竟是如何在全世界因地而异的这个问题,中国一直占有一个相当突出的地位……在中国,影响现代化的因素,不管是本土的诸种前现代化条件、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还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人推行的各项政策,都不是其他任何地方种种因素的一模一样的复本。中国的这些因素只适合一种与众不同的社会背景,即特殊的中国背景……中国背着沉重的包袱,也带着有利的条件,踏入现代世界,这些包袱和有利条件都可以从今天中国发展水平的格局上反映出来。

——摘编自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根据材料,提炼一则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认识,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认识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7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东莞东华高级中学等二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蓝田新乡约》生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定者不仅在本土陕西几地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乡风研究,而且跨省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研,最后回归《吕氏乡约》的诞生地蓝田县进行调查走访,经反复斟酌考量,在2017年形成了《蓝田新乡约》文本。

内容摘录如下!

一、德业相劝

爱国爱乡: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美夫妻:友爱兄弟:敦教子女:勤劳致富:节俭持家

二、过失相规

远离赌毒;不得酗殴;杜绝假劣;不得诬讼;不涉邪教;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三、礼俗相交

友善礼让;婚丧从简;诸事循礼

四、患难相恤

扶危济困:赈贫恤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平等相待

村民自愿入约。由入约村民公推(选举)产生乡约理事会及相应组织机构。理事会由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并具有一定能力的乡贤或村民担任理事长。理事会应建立宣讲、表彰和奖惩机制,定期对模范践行乡约和有善行义举者给予表彰奖励,对违犯乡约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惩戒。

乡约的解释权归乡约理事会。

——据刘学智《〈吕氏乡约〉与〈蓝田新乡约〉》

结合材料,以“新时代的《蓝田新乡约》”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