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35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古代雅典、古代中国建筑的相关情况。

古代雅典雅典广场位于雅典卫城的西侧。雅典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中心,除了日常经济生活以外,还是思想以及艺术交流的场所。雅典广场由一系列的建筑和室外空间共同构成,其中包括神庙、议会、法庭、工商交易设施、音乐厅以及图书馆等
古代中国《周礼·考工记》对各种城邑的形式、数量、规模和布局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一般都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外城(郭)。
明清紫禁城严格地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北京故宫(占地72公顷)中,有一条2000米长的内河,20座桥涵,分布着宫、殿、楼、阁、亭、榭、厅、堂、廊、厦、门、庑,起伏错落,疏密有致,体现了传统宫殿建筑艺术的壮丽和雄伟
某学者认为,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学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5-27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度,1875年生,18岁考中举人。

1907年,杨度阐释“君宪救国”思想。经袁世凯推荐,为清廷权贵大臣讲授宪法,并起草了《湖南全体人民民选议院请愿书》,开启了清朝国会请愿的先例。

1915年,以“筹一国之治安”为名,为袁氏称帝大造舆论。“洪宪”皇帝梦破灭后,杨度被判为帝制祸首,通缉捉拿严惩。

1922年,杨度对孙中山坦诚的说:“我的君主立宪主张已经失败,目前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才是救国的唯一出路。”此后,他跟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为南方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7年,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精神让杨度深为感动。杨度表示“为了挽救中国,愿尽一切力量为共产党工作”。杨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搜集了大量情报,为党在白色恐怖中坚持革命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谢春涛《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等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见证表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开展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

1978年,新疆仅有1个民航机场、9条区内航线。2014年,已建成运营16个民航机场,开辟了155条航线,成为中国拥有机场数量最多,开通航线最长的省区
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由国家整理出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2022年,在中央支持下,西藏接待旅游人数从1058.39万人次增加到3002.76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26.48亿元增加到407.07亿元
截至2014年底,19个援疆省市共拨付援疆资金53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4906个,依托援疆省市累计引进各类合作项目6482个,到位资金8277亿元
截至20159月,新疆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0
2014年,新疆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达到305.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0.8部/百人,自然村通电话率98%,行政村通宽带率97%
截至202311月,西藏累计建成5G基站超8700个,发展5G用户184万户,实现所有乡镇5G网络全覆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0231126日,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途经多个民族聚集地的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通运营

——整理自《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历史见证》白皮书、《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见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考前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是以华南地区特别是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广州为轴心的华南经济协作区,带动了广东等省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全方位开放和加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在继续重视香港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国对外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同时,必须在大陆建立和形成我国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作为90年代以至21世纪中国扩大对外经济开放的龙头。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0年作出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开发是跨世纪的工程,拟分三步走:

1991—1995年为开发起步阶段;1996—2000年为重点开发阶段;21世纪初为全面建设阶段。到2000年,浦东新区的城市化面积预计达到100平方千米,基本建成外高桥的保税区和新港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建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贸易、金融、商务中心和一批资金、技术密集型新产业。通过浦西老区改造和浦东区建设,大上海将发展成为西太平洋地区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一个青春焕发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上海将成为连接亚洲、美洲、欧洲经济的一个新的交汇点。

——摘编自季崇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

结合材料,以“浦东·龙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一)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当前的历史研究中一些常用的词汇,如起源、发展、演进、进步、延续、变迁等,都包含着时间因素。历史研究者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牢牢地把握其研究对象的时间定位。历史学者也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楚,善于把历史过程编入一个井井有条的时间序列。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4-05-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缩影: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

材料   安特卫普“中奥”的动向始于1912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6年柏林第六届现代奥运会被迫停办。战后,被战争中断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从废墟中再生。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办。美国向组委会提供一批军用物资,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典也都先后向安特卫普的组委会提供了物质援助,荷兰干脆开来一艘大船,停泊在安特卫普港,供运动员住宿。出于安抚战争创伤的心理需求,这届奥运会的仪式感格外强烈。图1、图2分别为本次奥运会的宣传海报和第一次升起的奥林匹克旗,下表为本届奥运会的最终结果。

名次国家金牌银牌铜牌总数
1美国41272795
2瑞典19202564
3英国16151344
4芬兰1510934
5比利时14111136

——据南方周末《安特卫普:五环旗第一次升起》等整理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解释安特卫普奥运会是当时世界的缩影?概括说明理由。
2024-05-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出现对中国改革开放路线能否继续坚持的质疑。对此,邓小平指出:“现在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我们就要做几件事情,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而且要进一步地改革开放。”

一、“东进”开发建设浦东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海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重振上海的道路,并组织全市城建方面专家学者,先后召开两次“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198412月,上海市政府和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联合向国务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报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正式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提出上海的城市和工业布局“重点是向杭州湾和长江口南北两翼展开,创造条件开发浦东,筹划新市区的建设”。

二、中央与地方的有效互动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上海市委市政府开发浦东的构想。经过上海市委多次汇报和中央调研,19906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委市政府,原则同意54日报送的《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强调开发和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一定要切实办好。

三、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落地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各地大力支持下,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按照“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方针,举全市之力推进渊东开发开放,使浦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摘编自侯桂芳《两次调研后,浦东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结合材料,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翻译的历史】

材料   东汉至唐宋期间,翻译的著作以佛经为主。从汉代开始,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翻译家们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借助西方外来语创造了“唯心”“彼岸”“刹那”“姻缘”等全新的词汇。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明末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主持翻译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著作掀起了译书的高潮。徐光启在《几何原本》中引入了西方几何学概念中的“点、线、面、直角、曲线”等专有名词,将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理论与几何学相融合。徐光启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介绍了西方农耕、种植业技巧。传教士邓玉涵编译《泰西人身说概》和罗雅各编译《人身图说》,将西方先进的人身解剖学引入中国。

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指出“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提出开设外语翻译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与列强交涉的语言障碍,再一次促使清廷官员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中国近代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西方知名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著作。严复根据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翻译了《天演论》:林纾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些介绍西方历史、法律的著作,诸如《万国公法》《公法千章》《西洋史撮》等开始出现。

——摘编自欧阳丁《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译者地位的变迁》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论点,运用中外史实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
2024-05-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对非西方国家来说,要完成现代化,第一步就是建立现代国家,确保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接下来是发展现代经济,完成工业化,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需努力建设现代社会,完成社会转型,为人民创造享受美好生活的社会环境。因此,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就成为现代化的三项任务,是世界各国都回避不了的历史命题。20世纪的各国历史都是围绕这三项任务展开的,无论这些历史有多么复杂、多么起伏,全世界各国的历史确实都被纳入这一相同的轨道上来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整合,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进程出现了关键性进展。

——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2024-05-2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在讲述历史的时候,能不能把某一时期的历史讲成一幅像手卷一样的图画,在这幅像《清明上河图》那样逐渐展开的图画里面,呈现出来的,不只是这个时期的大事,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特有的情况和气氛。把这个时代最具特点,与其他时代很不相同的地方,勾勒描绘出来。这样讲述历史的好处,是每一个时代都活泼鲜明,而又各不相同。

——摘编自张元《谈历史,话教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世界史上的一个时期,指出其主要特点,并围绕此一时期发生的至少两件大事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