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深入骨髓的主张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的大一统精神,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著名诗句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从古到今,中国的有识之士都竭力宣传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统一、团结和安定,中国人民对于那些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总是称颂不已,众口皆碑;相反,对于那些制造矛盾坚持分裂的人,总是视他们为国家、民族的罪人,永远谴责和唾弃他们。可见主张大一统,已经成为皇帝和百姓、官员和布衣的共识。绝大多数的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只有江山一统,才能国泰民安。

--摘编自杨松华著《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中国史相关史实,提出论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6-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建筑物、博物馆是立体的历史,更是人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走近历史建筑群、博物馆,是青年学生培养历史兴趣、厚植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下列是天津著名的建筑物和博物馆:

序号

名称

简介

1

五大道旅游区

英租界即为南京路、马场道、西康路、营口道合围的区域,今五大道即在其范围之内。包括顾维钧旧居、张自忠旧居等著名景点。

2

意式风情街旅游区

1902年6月7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包括梁启超故居、曹禺故居等著名景点。

3

解放桥

解放桥1927年正式建成。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天津站旧称),南通紫竹林租界地。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

4

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五个部分。聂荣臻元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5

天津手表厂

1955年1月,原国华钟表仪器金属制造厂召集四位工人组成手表试制小组,用四台设备(小车床、小台钻、砂轮机、小铣床),制作了中国第一只手表,第一只手表出品于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

6

世纪钟

钟表盘的周围采用了12星座的浮雕,画面都是根据最原本的故事创作。白羊座放在顶端12点的部分,因为羊在中国代表吉祥;将天秤座放在最下部6点的部位,因为秤代表公平。这些都体现了把外来的文化在排列上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观念。
请从中任选3个建筑物或博物馆,围绕天津的历史发展这一主题,自拟研究题目,撰写一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报告。(要求:阐明建筑物博物馆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6-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27日,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导致美军各战舰皆受到重创,这场袭击一共持续了105分钟,致使美国遭遇到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打击。美国珍珠港遇袭的消息瞬间传到了全世界,一时间,世界各国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摘编自陈钦《赌徒胜利珍珠港事件为何让全世界大国政要陷入狂喜》

请你推测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任选两个即可)可能做出的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判断理由。
2024-06-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信息(三)历史试题
4 . 【细节中的历史趋势】
以下是17世纪后期中外历史的部分大事记:

1588年英西海战爆发,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24年荷兰窃据台湾。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

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总结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农业技术。

1640年李自成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1640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1年徐弘祖卒,其著作《徐霞客游记》影响深远。李自成入洛阳,杀福王朱常洵。

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定都北京。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根据以上大事记,指出当时中外历史的两条发展趋势,并用其它史实予以说明。
(要求:所写趋势应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运用史实准确充分,逻辑清晰。)
2024-06-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学有着兼容并包的开放性特点,同时,它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儒学包含了中国人最朴素的人生观、价值观,表达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愿望。在儒家学者一次次的努力下,儒学坚持了它本就拥有的内在气质,在面对一次次的冲击和挑战的过程中,它被儒家学者们不断改造,从而完成了教化百姓的重任,也成为历代统治者希望达到的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在儒释道合流的过程中,儒学坚持了本身所拥有的特殊性,在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有利元素后,完成了自己华丽的蜕变。

——摘编自张琳惠怡《儒释道的合流——以佛教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儒学的发展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6-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7 . 【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   有学者总结“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通过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其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对于东亚邻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发生过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发源地的欧洲的兴起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积极地与域外世界进行交流,吸收域外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创造出自己的文明辉煌。

——摘编自陈尚胜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结合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申报》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版的报纸之一。表2是1924年到1927年间《申报》呈现的广州镜像。

时间报道内容
1924年4月21日广州平民教育事业近日组织已略完备,定期本月12日举行读书大运动,择定第一公园为露天市民大会,并开平民教育运动委员会
1925年6月9日广州市教育局直辖80余校,请求发薪……市教育经费,中等各校欠发八月,小学校欠发七月,教职员穷窘已达极点,无从维持生活
1925年12月28日广州国民政府推行新官制改革:包括常务委员会的人数;废用委员长之名称,而用主席之名称;国民政府下设军事委员会和政治委员会;设立财政、军事、民政、市政、商务、教育、建设、农工七厅
1926年1月20日广州各界群众举行反对日本出兵东北示威大会,并发表宣言,以扬民气

——摘编自金宇《<申报〉中的大革命时期广州城市形象》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报道内容,概述其反映的这一时期广州城市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读。(要求:表述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4-06-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寸赤心惟报国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钱学森为了回国,书籍和笔记本被没收,自己也被软禁数年;郭永怀在回国前当着众人的面,将十多年积累的未发表书稿统统付之一炬;姚桐斌、郭永怀、邓稼先等人回国后英年早逝,为祖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杨承宗,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从法国归来后住进了当时还属于郊外的中关村,一家老小挤在木凳、床板搭就的“铺板床”上睡觉,入不敷出的生活从没有消磨他的精神。

王淦昌,中国核科学奠基人之一。他有一句话,是在接受隐姓埋名进行研究任务时说的:“我愿以身许国!”从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改名“玉京”,中断与外界的联系整整17年。

徐光宪,化学家,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他创建的稀土分离理论和技术,使我国实现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提高了我国稀土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他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师昌绪,材料科学家,回国前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1955年,他冲破阻碍回到祖国,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此后,他主持研制出多项国家急需的战略材料及部件。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2022年《科技日报》

结合材料,以“时代·精神”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相册》是新华社推出的一档微纪录片栏目。

《国家相册》部分剧集的题名和剧情简介

集数题名剧情简介
32中国寻油记60年前,因为国家缺油,北京街上曾一度出现了烧煤气和烧煤的汽车。面对国际禁运和“中国贫油论”,中国科学家和石油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
72白菜的味道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家家户户入冬都要存上几百斤的大白菜,主妇们各展绝艺把白菜做出花样来
74走,咱赶集去!起个大早,梳妆打扮,扶老携幼,赶驴拉车。赶集,是买卖,也是社交,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狂欢,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82那年流行色苏式“布拉吉”,上海“假领子”。想美又不敢太美,想与众不同又不愿太不同,想“体面”又囊中羞涩。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把街头吹得五彩斑斓
91我想对你说BP机、“大哥大”、磁卡电话,你用过吗?从“近处靠吼,远处靠走”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通讯工具日新月异
94少年大学生改革开放之初,一群被称为“神童”的少年被送入大学,这些“少年大学生”的身上既有“大科学家梦”,也背负着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热望与压力
142(抗疫特别节目)武汉“不服周’“老子是武汉”“不服周”“不信那个邪”,武汉话里;有着武汉人的胆气
根据材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相关知识,选取材料整体或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