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此后2000多年却是“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社会变革、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B.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倡导主旋律,不需要“百家争鸣”
C.封建专制统治是扼杀思想、摧残文化的主要因素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内容是不同的
2 .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3 .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
A.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
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
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4 . 《易经·文言》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
A.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
B.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
C.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D.注重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民贵君轻
B.兼爱尚贤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2016-10-20更新 | 292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