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物种丰富,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之下又有灌木层、草本层等,藤本植物非常发达,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林下的很多草本植物,如芭蕉、海芋等均长有巨大的叶片,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推测这些植物叶绿体大小和颜色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传粉是植物繁殖的关键环节,研究发现热带雨林90%以上开花植物依赖动物传粉,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热带雨林中___________的自然环境长期选择的结果。
(3)研究发现以真菌和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在植物花蜜中广泛存在,花蜜中的糖类、氨基酸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______(营养物质)的同时,其形成的高渗、低氧环境也对微生物起到了选择作用。花蜜微生物代谢产生多种物质,包括一些挥发性成分,由此推测,自然界的“花气味”由___________的气味混合而成。
(4)研究发现,植物X花朵中的微生物菌群能代谢产生挥发性物质A,研究人员用仿真花模拟某X植物花朵做相关诱导实验,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组别实验材料添加成分视频记录结果计数
(有效访问)
对照组X植物仿真花各50
支,野外分布安排
应为①
传粉昆虫
访问情况

实验组一定量的含有
挥发性物
质A的人工花蜜

表格中①应为____________,便于后期分辨计数;②应为___________。研究人员记录并统计了植物X两种主要的传粉昆虫a和b的访问比率,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写出传粉昆虫a访问比率的计算方式:___________。据图可知,挥发性物质A能促进花朵吸引传粉者。试从生态系统信息类型的角度分析两种昆虫访问比率有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植物、花蜜微生物和传粉昆虫在相互作用中协同进化,这个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2024-05-2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淮阴中学、扬州中学、盐城中学、丹阳中学高三四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2 . 下列平板划线的操作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⑤⑥B.③①②④①⑤⑥②
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①⑤⑥②
2024-05-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淮阴中学、扬州中学、盐城中学、丹阳中学高三四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3 . 黑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其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食品工业以红薯粉为原料经黑曲霉发酵获得柠檬酸,下图为生产柠檬酸的简要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曲霉与生产果醋时所用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
B.将菌种接种至A培养基时,浸泡在酒精中的涂布器使用前需在火焰上灼烧
C.若发酵罐C中的原料为大豆粉,可利用黑曲霉水解大豆中的淀粉制成酱油
D.分离、提纯获得微生物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4 .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所述目标的是(  )
A.向泡菜坛盖边沿注满水可形成内部的无菌环境
B.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
C.向血细胞计数板上滴加培养液后盖盖玻片可避免调查结果偏大
D.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黑水虻是重要的资源昆虫,体内H基因编码的抗菌肽HI-3具有抗菌、抗癌和免疫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利用酵母菌生产抗菌肽HI-3,并避免基因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H基因,需根据H基因设计两种引物,引物的作用有____。
A.为Taq酶提供结合位点B.决定扩增产物大小
C.决定反应的特异性D.决定变性时间

(2)已知H基因编码链的编码区序列是:5'-CTCGAGATGCTGCAG………GGATCCTC-TAGA-3',扩增H基因的编码区段时,结合到编码链上的引物序列是_____________(方向为5'→3',写出5'端8个碱基序列)。获得H基因产物后需要进行凝胶电泳,将符合要求的条带______________以便提取纯化并进行测序。
(3)由于抗菌肽HI-3会损伤酵母细胞,组成型表达(持续表达)H基因的酵母菌最大种群数量偏低,限制了最终产量。科研人员通过构建诱导型启动子来降低抗菌肽HI-3对酵母菌的伤害。在酵母菌基因组DNA中插入P和S基因,使质粒上H基因的表达受红光控制。红光调控H基因表达的原理如图1所示。

   

P和S基因表达应为_______________(从“组成型表达”“红光诱导型表达”选填)。红光调控H基因表达的原理是S基因指导合成的S蛋白直接与启动子Jub结合,P基因表达的P蛋白在_____________,启动H基因的表达过程。
(4)发酵后菌体和产物分离是发酵工艺的基本环节。定位于细胞表面的F蛋白可使酵母细胞彼此结合,进而沉淀在发酵罐底部。科研人员引入蓝光激活系统如图2,在酵母菌基因组中插入了两个均能合成E蛋白的基因(E1、E2),使F基因的表达受到蓝光控制如图3。

   

图3中E2基因持续性表达少量的E蛋白时,酵母细胞具有接受蓝光刺激的能力,E1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制药过程中需避免工程菌泄露到环境中引发基因污染。科研人员利用两种阻遏蛋白基因(T和L)和调控元件,使酵母细胞在红光和蓝光同时照射时才激活致死基因N的表达,进而诱导工程菌死亡,如图4。

   

若图中①选用的启动子为Jub,②处选用的启动子为CYC,则③④处结合的阻遏蛋白分别为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上述分析,利用该工程菌发酵生产抗菌肽HI-3各阶段需控制的光照条件是:I菌种培养阶段_____________;Ⅱ菌种发酵阶段____________;II产物分离阶段_____________;IV安全处理阶段红光、蓝光同时照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啤酒生产的主要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粉碎的目的是有利于麦芽中的淀粉与a-淀粉酶充分接触,缩短糖化过程时间
B.麦汁煮沸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糖化过程后残留酶的活性同时杀死麦汁中微生物
C.加入酒花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酵母菌菌种有利于主发酵进行并产生大量酒精
D.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才能形成成熟啤酒
7 . 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几丁质酶,使几丁质降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后进一步转化利用。科研人员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几丁质的菌株,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几丁质酶,用于生物防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样品应加到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B.目的菌的纯化和计数可以使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C.可依据单菌落周围“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的值来筛选目的菌株
D.获得的几丁质酶可用于防治某些有害的甲壳类动物、昆虫等生物
8 . 我国是世界上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是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破碎麦芽有利于释放其中的淀粉酶
B.发酵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会引起发酵罐温度升高
C.要随时检测发酵液中的微生物数量等以了解发酵进程
D.发酵结束后需要对啤酒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9 .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A.用沸水浴可缩短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所需时间
B.蒜不定根长约1cm时放入冰箱冷藏室培养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C.将PCR产物和温热的琼脂糖溶液混合后倒入电泳槽,待凝固后接通电源
D.微生物培养基制备时,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10 . 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接种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能生长的微生物都能合成脲酶
B.若每支试管稀释10倍,则图中a的数值应为2.7,5号试管共稀释了106
C.图中左上角培养基菌落连成一片,可能是涂布不均匀造成的
D.若仅以4号试管接种培养基计数,5g该土壤中含分解尿素菌的估算数目是1.4×10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