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往往不同,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①②是枝条上着生的芽,⑤⑥是其根的两个侧面。如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_____mol/L,生长素为10-6mol/L浓度时,对根的生长作用是_____,这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
(2)将该植物长时间放在窗台,植物枝条会朝窗外方向生长,这是因为在_____影响下,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_____向光侧,因此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
2023-03-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图甲表示植物横放之后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根的向地性生长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特性。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___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相同或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___________。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___________(填“幼嫩”或“成熟”)部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___________(填“受”或“不受”)光照影响。
(3)某实验小组为了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把下列实验补充完整:
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___________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___________,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2023-01-13更新 | 297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如图 1 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图 2 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图 3 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2,4﹣D 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的预实验结果。

(1)由图 1 可知,A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根的生长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放置的植株,根向地弯曲生长是近地侧的生长素应该是大于_________________mol/L,解除顶端优势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图 2 中培养出的弯曲角度范围是                      
A.(0,90]B.(0,180]C.(90,180]
(3)图 3 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2,4﹣D 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中,对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_mg/L 浓度范围内进一步进行实验。进一步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茎尖+++++++++-
幼叶++++++--
伸长茎++++--
侧芽++--
成熟叶++-+++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 “+”表示含量低; “-”表示无。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植物激素, 其名称是__________,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从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看,生长素和赤霉素是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的_____, 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3)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知,细胞分裂素可通过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从而抑制叶片衰老。为了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完善相关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因叶绿素的逐渐降解而导致叶片失绿变黄是叶片衰老的最显著特点,因此,可通过用_____来处理新鲜的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同种植物、_____的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第二步:_____,在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观察记录_____
③实验结论:_____
2022-06-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如图开展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按照下表设计浓度梯度。
组别
浓度(mol/L)10-1210-910-7

为了进一步精确地测定最适浓度,应当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在农业生产上用萘乙酸溶液浸泡植物插条生根时,除了考虑最适浓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性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的结果。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尔文在研究生长素时将带有尖端的金丝雀𬟁草的胚芽鞘(A)和除去尖端的金丝雀𬟁草的胚芽鞘(B)置于单侧光下,结果A弯向光源生长,B不生长也不夸曲。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植物的向光性对植物叶片生长的意义是_____
6 . “天下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田是我国最优质的棉花生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种植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制约因子,例如: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的棉蚜;以棉花的棉桃、花和叶为食的棉铃虫等。因此,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棉花植株在棉蚜的受害部位会出现淡黄色的失绿小斑点或叶片卷缩,影响叶片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为有效监测棉铃虫虫害,科研人员需定期调查棉田中其种群密度,棉铃虫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方法。
(3)为了提高棉花产量,棉农会适时对棉花植株的顶芽进行摘除,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地农业部门为了防治棉铃虫病虫害,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喷施高效农药;一种是放养棉铃虫的天敌——赤眼蜂。你认为那种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什么?_______
7 . 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如图为2,4­D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代表双子叶植物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能促进其生长的最适2,4­D浓度为________(填“a”“b”或“c”)。
(2)除草剂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_(填“a”“b”或“c”)。
(3)如图,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同种植物作用不同,一般表现为___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
(4)比较图中的两条曲线,能说明不同植物对2,4­D的反应敏感程度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8 . 下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向形态学下端移动,通常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单方向刺激后导致生长素________________,进而出现弯曲生长。
(2)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起始浓度变化为图________________(填“乙”或“丙”)对应的曲线,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丁曲线分析,____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9 . 独脚金内酯(SL)在植物内会抑制分枝的形成。野生型豌豆的RMS2基因突变为rms2后,SL生物合成基因转录水平降低,突变体豌豆茎高度分枝。激素定量实验显示RMS2调控SL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水平。酵母双杂试验显示RMS2蛋白就是一种生长素受体。生长素通过依赖RMS2上调表达SL的生物合成,而SL又通过RMS3和RMS4下调表达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以此形成一个内稳态的回路。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通过依赖RMS2上调表达SL的生物合成,而SL又通过RMS3和RMS4下调表达生长素的生物合成,这属于________调节。而在豌豆rms2突变体中,由于____________的缺失,导致生长素不能上调表达____________的生物合成,使植株分枝增多。
(2)根据资料解释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积累,导致独脚金内酯(SL)生物合成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某兴趣小组对生长素相关应用和研究非常感兴趣,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生长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________


(3)番茄营养丰富,若正常传粉形成幼果后,用高浓度生长素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_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籽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较大
(4)下面是研究生长素的三组实验设计示意图。

①根据实验1结果可知,切除尖端的幼苗,向左弯曲生长,其生长素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实验1是为了研究幼苗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进幼苗下端生长,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2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实验3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幼苗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请将实验3中的甲、乙两图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