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激素调节、环境因素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1表示生长素对黄豆豆芽生长的影响,已知顶端弯钩处对生长素不如根部敏感,内源生长素并不导致其被抑制生长,推测图1的顶端弯钩B侧在图2中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黄豆种子萌发出土时形成顶端弯钩的意义是:_____。上图2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是:_____
(2)有些植株需经历一段时期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拟南芥的春化作用与FRI基因和FLC基因有关,该过程的分子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FRI基因编码的FRI蛋白在低温下易形成凝聚体。

由图可知,温暖条件下,游离的FRI蛋白能激活转移酶系,使FLC染色质的组蛋白_____,进而_____(填“促进”或“抑制”或“不影响”)FLC基因表达,抑制开花。低温条件下解除抑制的机制是_____
2024-04-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卷
2 . 金银花开花时,其颜色先白后黄,白色金银花两三天后变成黄色。金银花的茎不能直立生长,需要缠绕支柱上升(如图所示),缠绕现象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茎缠绕生长的原因最可能是由于支柱接触的刺激导致缠绕茎内侧生长素浓度___(填“>”“<”或“=”)外侧浓度,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较___(填“高”或“低”),所以外侧生长较___(填“快”或“慢”)。
(2)最初发现生长素并给它命名的科学家是___,后来科学家们证实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由___(填物质名称)经一系列的反应转变而来。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基本相似,它既不像酶那样催化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___起着___的 作用。
(3)研究表明,植物茎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是它们各自的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是由各自遗传基因控制的。在漫长的进化历程里,分布于南、北半球的缠绕植物,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旺盛,它们茎的顶端就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运动。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左旋转。由此可见,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三个方面)共同完成。
2024-03-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不同浓度的NAA对水稻幼苗茎的作用如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合成的NAA、乙烯利等物质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往往是通过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来实现的,其所调控的细胞生命活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图中a~d四点对应的NAA浓度中,促进水稻幼苗茎生长较适宜的是________点对应浓度。据图分析可知,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的调节表现出____________的特点。
4 .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广西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红树林某种植物对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的生长反应及其生理适应过程。在实验条件下营造植株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分隔模式,向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环境海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IAA,监测植株的存活和生长状况,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实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合物,它是由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实验结果表明,IAA对该植物地下组织中的SOD活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
(3)研究发现,该植物能在高盐的海岸潮间海水中生长,其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生长在普通土壤上的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为了验证该结论,现有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
2022-07-1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发现拟南芥突变体(Budl基因过量表达)与野生型相比,不具有顶端优势现象,原因可能是Bud1抑制生长素极性运输。某研究小组通过图1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顶端优势通常指顶芽___________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从植物激素调节的角度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运用了___________法进行研究,该实验因变量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实验组为___________(填“突变体”或“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组。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生长素只能___________,而不能反向运输。图2为野生型植株生长素相对运输速率,若实验结论正确,突变体植株生长素的运输速率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野生型的运输速率。
6 . 为了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菊花幼苗,10天后统计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浓度(050100150200
主根长度(相对值)10.90.70.50.3
侧根数目(个)46863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为的生长素能够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相互作用,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这种激素会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2)若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10天后,观察到侧根的数目是6条。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生长素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7 .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才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第一种植物激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虽然没有认识到植物激素,但是许多生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植物激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____________有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对人体生命活动没有类似调节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起的作用是给细胞传达一种____________的信息。
②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顶芽,由此可见,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存在____________
③问光生长的幼苗,若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
8 . 下图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

(1)图中促进植物根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___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体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__
(3)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为__________,对根的生长效应为__________
(4)B点对根的生长效应为__________,对茎的生长效应为__________
9 .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大小的比较:根_____茎(填﹤、﹥),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特点。
10 . 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请回答:

(1)图甲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对芽的效应是__________。图中的两条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
(3)研究发现,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科研人员将某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的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为了使实验更科学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中,作为对照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