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书中提到: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的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大寒、雨水的日影子长的和是尺,芒种的日影子长为尺,则冬至的日影子长为(       
A.B.C.D.
2021-02-04更新 | 1747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篇》,其意思为“一根一尺长的木棰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取不完”.设第一天这根木棰被截取一半剩下尺,第二天被截取剩下的一半剩下尺,……,第六天被截取剩下的一半剩下尺,则(       
A.B.
C.D.
3 . 在江西省发现的汉代海昏侯刘贺墓中,发掘出大量的铜钱“汉五铢”.古人是如何将铜钱放置在钱库中的呢?汉代将1000枚铜钱用缗(丝绳或麻绳)串起来,称为一“缗”(,音岷),再放在一起成为一堆.为清点这批铜钱的数目,考古工作者先将其串成缗,并在最底层放置70缗,然后一层一层往上码,每层递减一缗,最上面一层为31缗,则这堆铜钱共有________缗.
2021-01-05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九连环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智力游戏,它环环相扣,趣味无穷.长期以来,这个益智游戏是数学家及现代电子计算机专家们用于教学研究的课题和例子.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也曾有一个精美的由九个翡翠缳相连的银制的九连环(如图).现假设有个圆环,用表示按某种规则解下个圆环所需的最小移动次数.已知数列满足下列条件:,记的前项和为,则:(1)________;(2)________.
2020-12-02更新 | 102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数学试题
5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名著.全书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在第六章“均输”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现有五个人分5钱,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较多的两份之和等于较少的三份之和,问五人各得多少?”在此题中,任意两人所得的最大差值为多少?(       
A.B.C.D.
2020-07-15更新 | 108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6 . 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左《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了“一斜求积术”,用现代式子表示即为: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的面积,根据此公式,若,且,则的面积为(       
A.B.
C.D.
2020-07-07更新 | 2890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十四中,二十三中,十二中,汉铁高中,四中,四十九中,开发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割圆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圆的内接正边形等分成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变得很大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得到的近似值为(       
   
A.B.C.D.
2020-05-18更新 | 53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9+N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8 .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提出了“三斜求积术”.他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三斜求积术就是用小斜平方加上大斜平方,送到中斜平方,取相减后余数的一半,自乘而得一个数,小斜平方乘以大斜平方,送到上面得到的那个数,相减后余数被4除,所得的数作为“实”,1作为“隅”,开平方后即得面积.所谓“实”、“隅”指的是在方程中,p为“隅”,q为“实”.即若的大斜、中斜、小斜分别为abc,则.已知点DAB上一点,,则的面积为________
2020-03-21更新 | 1123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9 . “斐波那契”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数列中的一系列数字常被人们称之为神奇数.具体数列为:即从该数列的第三项数字开始,每个数字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则(1)__________;(2)若,则__________.(用表示)
10 . 公元263年左右,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的面积求圆周率,他从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令边数一倍一倍地增加,即12,24,48,…,192,…,逐个算出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面积,这些数值逐步地逼近圆面积,刘徽算到了正一百九十二边形,这时候的近似值是3.141024,刘徽称这个方法为“割圆术”,并且把“割圆术”的特点概括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这种想法的可贵之处在于用已知的、可求的来逼近未知的、要求的,用有限来逼近无穷,这种思想极其重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按照上面“割圆术”,用正二十四边形来估算圆周率,则的近似值是(精确到).(参考数据
A.3.14B.3.11C.3.10D.3.0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