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任何一个复数为虚数单位)都可以表示成)的形式,通常称之为复数的三角形式.法国数学家棣莫弗发现:),我们称这个结论为棣莫弗定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复数的三角形式为
B.当时,
C.当时,
D.当时,“为偶数”是“为纯虚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大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数学指导卷
2 . 欧拉公式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创立,该公式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在复变函数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若在复数范围内关于的方程的两根为,其中,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复数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D.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是半圆
2024-06-09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数学试卷
3 . 瑞士数学家Jakob Bernoulli于17世纪提出如下不等式:,有,请运用以上知识解决如下问题:若,则以下不等式正确的是(       
A.B.
C.D.
2024-05-22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数学试卷(一)
4 . 记为函数阶导数,,若存在,则称阶可导.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若附近阶可导,则可构造(称其为处的次泰勒多项式)来逼近附近的函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处的3次泰勒多项式为
D.(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2024-05-1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三)数学试题
5 . 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才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发明的公式为,i虚数单位,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这个公式也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为虚数单位依据上述公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复数为纯虚数
B.复数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C.复数的共轭复数为
D.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是半圆
2023-12-15更新 | 163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数学新改革适应性训练一(九省联考题型)
6 . 任何一个复数(其中)都可以表示成:的形式.法国数学家棣莫弗发现:,我们称这个结论为棣莫弗定理.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当时,
C.当时,D.当,且为偶数时,复数为纯虚数
2023-09-13更新 | 932次组卷 | 38卷引用:专题07 复数 - 备战2021年新高考数学纠错笔记
7 . 欧拉公式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创立,该公式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联,在复变函数论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依据欧拉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B.为实数
C.的模长等于
D.的共轭复数为
2023-08-10更新 | 50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4?三角函数与复数
8 . 在数学中,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是拓扑学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动点定理,它得名于荷兰数学家鲁伊兹*布劳威尔.简单的讲就是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连续函数,存在一个点,使得,那么我们称该函数为“不动点”函数,而称为该函数的一个不动点,依据不动点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只有一个不动点
B.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图象上存在有限个不动点,则不动点个数是奇数
C.函数只有一个不动点
D.若函数上存在两个不动点,则实数a满足
9 . 定义:设的导函数,是函数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且“拐点”就是三次函数图像的对称中心,已知函数的对称中心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B.函数有三个零点
C.过可以作两条直线与图像相切
D.若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大值,则
2023-06-11更新 | 74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难点突破04 三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七大题型)
10 . 牛顿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高次代数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牛顿法.具体做法如下:如图,设r的根,首先选取作为r的初始近似值,在处作图象的切线,切线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记作,称r的一次近似值,然后用替代重复上面的过程可得,称r的二次近似值;一直继续下去,可得到一系列的数在一定精确度下,用四舍五入法取值,当近似值相等时,该值即作为函数的一个零点r,若使用牛顿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可构造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初始近似值为1,则一次近似值为3
B.
C.对任意
D.任意
2023-06-09更新 | 550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三篇 以学科融合为新情景情境3 与教材阅读材料融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