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24年伊始,随着“广西沙糖桔”“马铃薯公主”等热梗的不断爆出,哈尔滨火爆出圈,成为旅游城市中的“顶流”.某班级五位同学也准备共赴一场冰雪之约,制定了“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的出游计划,这五位同学准备在行程第一天在圣索菲亚教堂,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三个景点中选择一个去游玩,已知每个景点至少有一位同学会选,五位同学都会进行选择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景点,若学生甲和学生乙准备选同一个景点,则不同的选法种数是__________.

   

2 . 《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其在卷第五《商功》中描述的几何体“阳马”实为“底面为矩形,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如图,在“阳马”中,平面,则直线与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B.C.D.
3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他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之差成等差数列.现有一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1,2,4,7,11,16,22,则该数列的第100项为_______.
2023-06-1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4 . 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为,其中,这个公式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已知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6,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A.8B.12C.16D.20
2023-05-29更新 | 906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5 . “苏州码子”发源于苏州,作为一种民间的数字符号流行一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场合.“苏州码子”0~9的写法依次为○、丨、刂、川、ㄨ、、〦、〧、〨、攵.某铁路的里程碑所刻数代表距离始发车站的里程,如某处里程碑上刻着的“○”代表距离始发车站的里程为0公里,刻着“〦○”代表距离始发车站的里程为60公里,已知每隔3公里摆放一个里程碑,若在A点处里程碑上刻着“川攵”,在B点处里程碑上刻着“〨ㄨ”,则(       
A.从始发车站到A点的所有里程碑个数为14
B.从A点到B点的所有里程碑个数为16
C.从A点到B点的所有里程碑上所刻数之和为987
D.从A点到B点的所有里程碑上所刻数之和为984
2023-04-03更新 | 316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如图,生活中有很多球缺状的建筑.球被平面截下的部分叫做球缺,截面叫做球缺的底面,球缺的曲面部分叫做球冠,垂直于截面的直径被截后的线段叫做球缺的高.球冠面积公式为,球缺的体积公式为,其中R为球的半径,H为球缺的高.现有一个球被一平面所截形成两个球缺,若两个球冠的面积之比为,则这两个球缺的体积之比为(       ).
A.B.C.D.
7 . 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律学新说》,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意义是:在1和2之间插入11个数,使包含1和2的这13个数依次成递增的等比数列,记插入的11个数之和为,插入11个数后这13个数之和为,则依此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插入的第8个数为
B.插入的第5个数是插入的第1个数的
C.
D.
2022-03-25更新 | 98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长5尺,头部1尺,重4斤;尾部1尺,重2斤;若该金杖从头到尾每一尺重量构成等差数列,其中重量为,则的值为(       
A.4B.12C.15D.18
2022-03-07更新 | 98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9 . 阿基米德不仅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利用“逼近法”得到椭圆的面积公式,设椭圆的长半轴长、短半轴长分别为,则椭圆的面积公式为.若椭圆的离心率为,面积为,则椭圆的的标准方程为(       
A.B.C.D.
2020-10-16更新 | 2047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10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盒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似上述过程,则=
A.B.
C.D.
2019-05-18更新 | 484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