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此圆被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设点的轨迹为,则(       
A.轨迹的方程为
B.在轴上存在异于的两点,使得
C.当三点不共线时,射线的角平分线
D.在轨迹上存在点,使得
2023-11-26更新 | 67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第一个引入了现代函数的概念,是解析数论的创始人,秋利克雷函数就以其名命名,其解析式为,则关于秋利克雷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函数是奇函数B.
C.函数是偶函数D.的值域为
2023-11-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3 . 圆形是古代人最早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一直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给圆下了一个定义: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现在以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取任意一点,若的取值与xy无关,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4 .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将青铜器中饕餮纹的一部分画到方格纸上,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有一点P从点A出发,每次向右或向下跳一个单位长度,且向右或向下跳是等可能的,那么点P经过3次跳动后恰好沿着饕餮纹的路线到达点B的概率为(       

A.B.C.D.
2023-09-19更新 | 557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难(0.4) |
名校
解题方法
5 . 素描是使用单一色彩表现明暗变化的一种绘画方法,素描水平反映了绘画者的空间造型能力.“十字贯穿体”是学习素描时常用的几何体实物模型,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十字贯穿体”的素描作品.“十字贯穿体”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正四棱柱“垂直贯穿”构成的多面体,其中一个四棱柱的每一条侧棱分别垂直于另一个四棱柱的每一条侧棱,两个四棱柱分别有两条相对的侧棱交于两点,另外两条相对的侧棱交于一点(该点为所在棱的中点).若该同学绘制的“十字贯穿体”由两个底面边长为4,高为的正四棱柱构成(图2),则一只蚂蚁从该“十字贯穿体”的点出发,沿表面到达点的最短路线长为_______

   

2023-07-24更新 | 1016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可以表述为“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如:.在不超过12的质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的概率为(       
A.B.C.D.
7 . 欧拉公式(本题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创立,该公式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在复变函数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依据欧拉公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
C.复数中的共轭复数为
D.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是圆
2023-04-16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博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8 .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全世界粮食问题和农业科学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某杂交水稻种植研究所调查某地水稻的株高时,发现株高(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N(100,102),若测量10000株水稻,株高在(80,90)的约有________株.
(附)
2022-06-03更新 | 1324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9 . “康托尔尘埃”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过程如下:在一个单位正方形中,首先,将正方形等分成9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保留靠角的4个小正方形,记4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为:然后,将剩余的4个小正方形分别继续9等分,分别保留靠角的4个小正方形,记16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为;…;操作过程不断进行下去,以至无穷,保留的图形称为康托尔尘埃.若,则操作次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10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欧洲数学家帕斯卡在1654年才发现这一规律,比杨辉要晚近四百年.在由二项式系数所构成的“杨辉三角”中(如图),记第2行的第3个数字为,第3行的第3个数字为,……,第行的第3个数字为       
A.165B.120C.220D.96
2022-04-22更新 | 1378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