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对于正整数n是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中与n互质的数的数目.函数以其首名研究者欧拉命名,称为欧拉函数,例如互质),则(    )
A.若n为质数,则B.数列单调递增
C.数列的最大值为1D.数列为等比数列
7日内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2 . 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则实数的取值可能为(    )
A.B.3C.D.4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3 .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时,则该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两两成角;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所求点为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在费马问题中,所求点称为费马点.已知在中,CM的角平分线,交ABMP的费马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C.D.
2024-05-28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著名数学家欧拉提出了如下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此直线被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该定理被称为欧拉线定理.已知的外心为、垂心为,重心为,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C.D.
2024-05-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5 .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s为三角形的面积,为三角形的三边).现有满足,且的面积,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的周长为30B.的中线的长为7
C.的三个内角满足D.的外接圆半径为
2024-04-1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展示了二项式系数表(第行从左至右每个数分别为),数学爱好者对杨辉三角做了广泛的研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第2024行的第1014个数最大
C.第6行、第7行、第8行的第7个数之和为第9行的第7个数
D.第34行中从左到右第14个数与第15个数之比为
2024-04-03更新 | 65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奥赛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展示了二项式系数表,数学爱好者对杨辉三角做了广泛的研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6行、第7行、第8行的第7个数之和为第9行的第8个数
B.
C.第2020行的第1010个数最大
D.第12行中从左到右第2个数与第3个数之比为
2024-03-04更新 | 2063次组卷 | 1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下的扇形制作而成.如图,设扇形的面积为,其圆心角为,圆面中剩余部分的面积为,当的比值为时,扇面为“美观扇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若,扇形的半径,则
C.若扇面为“美观扇面”,则
D.若扇面为“美观扇面”,半径,则扇形面积为
2024-01-22更新 | 43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9 . 声强级(单位:dB)由公式给出,其中为声强(单位:),相应不同声的声强级如下表所示,则(       
正常人能忍受最高声强1正常人能忍受最低声强正常人平时谈话声强某人谈话声强
(dB)120080
A.B.C.D.
2024-01-15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10 .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提出:固定项链的两端,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那么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悬链线问题”,其中双曲余弦函数就是一种特殊的悬链线函数,其函数表达式为,相应的双曲正弦函数的表达式为.设函数,则(     )
A.
B.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C.若实数满足不等式,则的取值范围是
D.函数的值域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