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被称为“几何学的基石”. 中国是发现和研究勾股定理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据记载,在公元前1120年,商高答周公曰“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 ”因此,勾股定理在中国又称“商高定理”. 数百年后,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并证明了这个定理,因此“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 如图所示的勾股圆方图中,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若中间小正方形面积(阴影部分)是大正方形面积一半,则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

2024-01-29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卷
2 . 我国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即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边数不断增加,它的周长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在公元5世纪又进一步求得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第一个将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使中国对圆周率的计算在世界上领先一千多年.依据“割圆术”,由圆内接正六边形算得的圆周率的近似值是(       

A.2.9B.3C.3.1D.3.14
2024-01-04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数学期末考01
3 . 勾股定理是人类耻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在中,,以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将较小的两个正方形按图2所示放置,连结MGDC.若,且,则AB的长为()
A.B.C.D.
2023-12-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数学期末考02
4 .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直入苍穹,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通常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可靠性要求约为0.9,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可靠性要求为0.97.为进一步提高宇航员的安全,使火箭安全性评估值达到0.99996这一国际先进水平,某载人飞船改进了逃逸系统(假设火箭安全性评估值由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逃逸系统的可靠性共同决定,它们的可靠性相互独立,并且当运载火箭和逃逸系统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即认为火箭安全),则逃逸系统的可靠性至少应该是(       )(精确到0.0001)
A.0.9996B.0.9997C.0.9987D.0.9986
2023-12-14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5 . 已知平面内两个定点及动点,若),则点的轨迹是圆.后世把这种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直线,直线,若的交点,则的最小值为(       
A.3B.C.D.
2023-02-25更新 | 1491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6 . 被誉为“闽南第一洞天”的风景文化名胜——漳州云洞岩,有大小洞穴四十余处,历代书法题刻二百余处.由于岩石众多,造就了云洞岩石头上开凿台阶的特色山路,美其名曰:天梯,其中有一段山路需要全程在石头上爬,旁边有铁索可以拉,十分惊险.某游客爬天梯,一次上1个或2个台阶,设爬上第个台阶的方法数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2023-02-19更新 | 76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7 .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周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子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一尺”(1尺=10寸).记“表”的顶部为A,太阳光线通过顶部A投影到“圭”上的点为B.同一日子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子长的两倍,记甲地中直线AB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A.15千里B.14千里C.13千里D.12千里
8 . 中国最早用土和石片刻制成“土主”与“日暑”两种计时工具,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工具的国家之一.铜器时代,使用青铜制的“漏壶”,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创制“大明灯漏”与“五轮沙漏”,一直到现代的钟表、手表等.现在有人研究钟的时针和分针一天内重合的次数,从午夜零时算起,假设分针走了会与时针重合,一天内分针和时针重合次.
(1)建立关于的函数关系;
(2)求一天内分针和时针重合的次数.
2023-01-12更新 | 58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9 . 石碾子是我国传统粮食加工工具,如图是石碾子的实物图,石碾子主要由碾盘、碾滚(圆柱形)和碾架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碾柱),连碾架,架中装碾滚,以人推或畜拉的方式,通过碾滚在碾盘上的滚动达到碾轧加工粮食作物的目的.若推动拉杆绕碾盘转动2周,碾滚的外边缘恰好滚动了5圈,碾滚与碾柱间的距离忽略不计,则该圆柱形碾滚的高与其底面圆的直径之比约为(       
A.3:2B.5:4C.5:3D.4:3
2023-01-05更新 | 81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公元前 4 世纪, 古希腊数学家梅内克缪斯利用垂直于母线的平面去截顶角分别为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圆锥,发现了三种圆锥曲线.之后,数学家亚理士塔欧、欧几里得、阿波罗尼斯等都对圆锥曲线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直到 3 世纪末,帕普斯才在其《数学汇编》中首次证明:与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成定比的点的轨迹是圆锥曲线, 定比小于、大于和等于 1 分别对应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已知是平面内两个定点, 且 |AB| = 4,则下列关于轨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到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直线
B.到两点距离之比等于 2 的点的轨迹是圆
C.到两点距离之和等于 5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D.到两点距离之差等于 3 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023-01-02更新 | 3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数学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