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2010·河南开封·一模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艘海轮从处出发, 以每小时 40 海里的速度沿东偏南方向直线航行, 30 分钟后 到达 B 处.在 C 处有一座灯塔, 海轮在 A 处观察灯塔, 其方向是东偏南, 在 B 处观察 灯塔, 其方向是北偏东,那么 BC 两点间的距离是(       
A.海里B.海里C.海里D.海里
2023-02-14更新 | 1530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广安邻水等区县高一下期末联考数学(理)试卷
2 . 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卷九“勾股”中有一测量问题:“今有立木,系索其末,委地三尺.引索却行,去本八尺而索尽,问索长几何?这个问题体现了古代对直角三角形的研究,现有一竖立的木头柱子,高4米,绳索系在柱子上端,牵着绳索退行,当绳索与底面夹角为75°时绳索未用尽,再退行米绳索用尽(绳索与地面接触),则绳索长为(     
A.B.C.D.
3 . 已知的三边分别为,且,则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
2023·四川凉山·一模
单选题 | 较易(0.85) |
4 .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其撰写的《海岛算经》中给出了著名的望海岛问题: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今前表与后表三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与表末三合.从后表却行一百二十七步,亦与表末三合.问岛高及去表各几何.这一方法领先印度500多年,领先欧洲1300多年.其大意为:测量望海岛的高度及海岛离海岸的距离,在海岸边立两等高标杆共面,均垂直于地面),使目测点共线,目测点共线,测出,即可求出岛高的距离(如图).若,则海岛的高       

A.18B.16C.12D.21
2023-01-14更新 | 103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数学(理)试题
5 . 在锐角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S的面积,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
A.B.C.D.
2023-01-14更新 | 1184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度下期高二期中联考理科数学试题
6 . 为测量河对岸的直塔AB的高度,选取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D,测得的大小为60°,点CD的距离为200m,在点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45°,在点D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则直塔AB的高为(     
A.100mB.C.D.200m
2023-01-12更新 | 96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圭表(如图甲)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定节气的天文仪器,它包括一根直立的标竿(称为“表”)和一把呈南北方向水平固定摆放的与标竿垂直的长尺(称为“圭”),当太阳在正午时刻照射在表上时,日影便会投影在圭面上,圭面上日影长度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日影长度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图乙是一个根据某地的地理位置设计的主表的示意图,已知某地冬至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即∠ABC)大约为15°,夏至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即∠ADC)大约为60°,圭面上冬至线与夏至线之间的距离(即DB的长)为a,则表高(即AC的长)为(注:)(       

A.B.C.D.
8 . 如图所示,为测一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两点,从两点分别测得树尖的仰角为,且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则树的高度为(       
A.B.C.D.
2022-12-04更新 | 2060次组卷 | 4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如图,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是1,间的距离是2,正三角形的三顶点分别在上,则的边长是(       
A.B.C.D.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