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8 道试题
1 . 已知递增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求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三)数学试卷
2 . 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三级漏壶记录时间,壶形都为正四棱台,自上而下,三个漏壶的上底宽依次递减1寸(约3.3厘米),下底宽和深度也依次递减1寸.设三个漏壶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锐二面角依次为,则(       

A.B.
C.D.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练习数学试卷
3 . 已知曲线,过点作该曲线的5条弦,这些弦的长度构成一个递增的等差数列,则该数列公差的取值范围是(     
A.B.C.D.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4 . 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存在正整数rt,且,使得同时则称数列为“数列”.
(1)若首项为3,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是“数列”,求d的值;
(2)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
①若数列为“数列”,,求q的值;
②若数列为“数列”,,求证:r为奇数,t为偶数.
2024-06-14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中学2024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统计数据共有13个样本,它们依次成公差的等差数列,若第60百分位数为30,则它们的平均数为(       
A.19B.25C.21D.23
6 .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在之间插入n个数,使这个数组成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在数列中是否存在不同三项(其中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这样的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4-05-03更新 | 1215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7 .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数列与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与数列的前项和
2024-05-03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数学试题
8 . 数列满足.
(1)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正整数,使得.
2024-05-03更新 | 154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卷
9 .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其首项为1,公差为2,数列为等比数列,其首项为1,公比为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则当时,的最大值是(       
A.9B.10C.11D.12
2024-05-03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23-24高二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 | 容易(0.94) |
10 . 孙子定理是中国古代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方法,是数论中一个重要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其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个整数中能被除余且被除余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把这列数记为数列.设,则       
A.8B.16C.32D.64
2024-05-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数列章末综合检测卷(新题型)-【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学与练(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