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图中为橡皮筋,点为橡皮筋与细线结点,为两细线。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筋,一次是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筋,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筋。

(1)为了完成本实验下列哪些步骤是必须的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序号)
A.实验时需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B.当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一定要让两细线间的夹角为,其他角度都不可以。
C.结点在两次操作时需拉到相同位置
D.在对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保持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2)实验中某次拉力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图中。若保证点位置不变,且拉力的大小不变,现将角减少少许,则角__________的大小应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024-02-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某同学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关于本实验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
A.实验中,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靠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B.测分力时,应尽量增大两只弹簧测力计的夹角以减小实验误差
C.实验中应保证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之和等于所测合力大小
(2)实验前该同学没有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所造成的误差为_________(选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3)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可测量得两分力的理论合力为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24-02-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跟踪监测物理试题
3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提供以下器材:薄木板一块,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有两个较长的细绳套),白纸,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要求同一组实验中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A.橡皮绳伸长到同一长度
B.橡皮绳沿同一方向伸长
C.橡皮绳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
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必须相同
(2)某次测量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_____N。
(3)小华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标注信息有:虚线代表橡皮筋的伸长方向、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方向的点,如图所示。其中最能提高实验精度且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_
A. B. C. D.
2024-02-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4 . 某实验小组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BOC为细绳。

(1)下列关于实验的要求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不必调零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不必与木板平行
C.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绳应尽量短些
D.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2)图乙所示四个力F1F2F,其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是_________
(3)若用橡皮筋替代细绳OBOC,其它操作正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探究力的合成规律。
2024-02-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有:
A.在铺有白纸的木板上,将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于A点,另一端与两细线打一个结点,两细线分别挂上弹簧测力计;
B.分别用手互成角度地拉两个弹簧测力计,使结点到达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记下此时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C.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D.用力拉一只弹簧测力计,使结点拉到某一位置,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沿细线标记出力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E.比较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或错误的步骤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正确步骤完成实验,作出力的图示,F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
(3)若合力F=6N,分力F1方向与合力F夹角为30°,则另一分力F2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N。
2024-01-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6 . 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
(1)已备好的器材有图钉、带细绳套的橡皮筋、木板、白纸、铅笔,还需要________
A. B. C. D.
(2)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示意图,该图中的________表示力合力的理论值。选(填“F”或“”)
2024-0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7 . 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直边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量角器圆心O的正上方A点,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达到O点,此时绳套1沿方向,绳套2沿方向,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__________
④比较___________,即可初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将绳套1由方向缓慢转动到方向,同时绳套2沿方向不变,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点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024-01-10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物理试题二
8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OAOBO为两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细绳OA跨过C点处钉在木板上的光滑的钉子,下端挂重力已知的钩码,细绳OB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如图所示,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调整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O的位置。

(1)关于实验中必须注意的以下事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结点O达到的位置,应与钩码、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
B.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两个分力的大小越大越好
C.在拉动弹簧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视线通过细绳垂直于纸面,在绳下的纸上用笔画出两个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些
(2)图中OC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细绳OB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减少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B.减少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D.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同时减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3)在该实验中,如果将OAOB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________影响(填“有”或“没有”)。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9 . 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原理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A为橡皮条,OBOC为细绳,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中“等效替代”的含义是(      )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A.F       B.        C.       D.
(3)如图所示,用ab弹簧秤拉橡皮筋使结点到O点。当保持弹簧秤a的示数不变,而在角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已知),要使结点始终在点O,以下选项中可行的做法是(      )

A.增大b的示数,减小角度
B.减小b的示数,减小角度
C.增大b的示数,增大角度
D.减小b的示数,增大角度
10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2)本实验操作中应满足的要求是___________
A.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必须相等
B.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O应拉到相同位置
(3)若实验室没有细绳,在进行实验时,图中的细绳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橡皮条代替。
2023-12-2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福建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物理试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