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用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细绳套、弹簧测力计、三角板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和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都应将结点拉至同一位置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细绳间的夹角应尽量大一些

C.弹簧测力计拉伸时应保持和木板平行

D.在记录某拉力的方向时,两个标记点的距离应尽量大一些

(3)图乙中作为合力测量值的是___________(选填“”或“”)。

2024-02-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如图(a),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长度为。在图(b)中,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的共同作用,处于点,楾皮条伸长的长度为。撤去,改用一个力单独拉住小圆环,如图(c)仍使它处于点。力单独作用,与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都能使小圆环在点保持静止。

(1)关于本实验的一些具体操作,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请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个测力计的夹角越大越好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个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C.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小圆环、橡皮条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2)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了拉力的大小及方向,并将它们的图示做在如图(d)所示的方格纸中,已知方格纸每个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代表。请你在图(d)中利用作图法做出的合力___,并由图可得的大小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024-02-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3 . 如图1所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沿细绳互成角度拉套在橡皮筋结点的细绳套,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静止,记为O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使结点仍到位置O,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
⑥比较F的大小、方向的一致程度。
(1)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将两测力计水平互拉,选择读数始终相同的两弹簧测力计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实验中施加的力应适当大一些,可减小实验的相对误差。
(2)尊重实验事实,重视实验中的原始数据记录,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探究素养。
①小赵同学在实验中确定的方向时,先标记了O点,然后分别标了ab点,如图2所示,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判断,标记得更为妥当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点;
②下图A、B、C、D分别为小张、小吴、小周、小刘四位同学提交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记录,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 .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连接轻质小圆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根细绳互成角度地将小圆环拉到点,记录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及两根细绳的方向,然后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一根细绳再次将小圆环拉到点,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及细绳的方向。在图乙中作出了的图示。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关于本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一样长
B.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应与橡皮筋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保证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第一次把小圆环拉到点时,两根细绳必须相互垂直
(3)请在图乙中,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并作出。所夹的对角线,记为
(4)通过对比____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若偏差均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可以得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两空均选填“”、“”、“”、“”)。
2024-02-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利用平板、橡皮条、图钉、细绳、弹簧测力计及铅笔、刻度尺、三角板进行有关实验。

(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理想模型法
(2)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为了方便测量,实验时两细绳OAOB必须相互垂直
B.必须记录橡皮条被拉伸的长度及OAOB细绳拉力大小
C.橡皮条的反向延长线必须是两条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
D.可以同时改变两条细绳的拉力,但是要保持结点O的位置不变
(3)图1中B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4)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则可判定其中_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实验结果是尊重实验事实的。
6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伸长到的某一位置,OBOC为细绳,图乙是实验中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建立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两次拉伸橡皮筋,只要使橡皮筋伸长到相同长度即可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必须取
(3)图丙是该同学在探究合力与分力是否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时作出的图,图中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一处:__________
7 .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某实验小组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小明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下面的一些想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B.橡皮条弹性要好,系橡皮条的细绳应细一些且长一些,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的结点拉到O
D.实验中,把橡皮条另一端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2024-01-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12月)物理试题
8 . 某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

(1)开始实验前小组成员小华用刻度尺测得弹簧测力计0刻度到刻度间的距离为4.00cm,则该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2)开始实验时,把坐标纸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连接轻质小圆环,圆环上系上两根细绳套,如图1所示。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两绳套把橡皮条的小圆环拉到定位圆O处,并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及拉力方向。其中的大小读数为______N。
(3)请根据上面测得的大小及坐标纸上记录的信息在图2中绘制出的图示,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坐标纸上作出的合力(在相应位置画出合力的图示)______
(4)某次实验中已知的夹角略小于,若保持小环在定位圆O处的位置及方向不变,而将顺时针缓慢转动一定角度,其他操作均正确,则______
A.的合力变大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定变大       D.可能先变小后变大
9 . 甲、乙两实验小组分别利用传感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力的合成规律,装置如图。

(1)甲、乙两实验小组的木板须在竖直平面内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中须保持O点位置不变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甲实验中测得两传感器的拉力分别为,钩码总重力为G,下列数据不能完成实验的是________
A.       B.
C.       D.
(3)乙实验中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初始时,现使α角不变,β角缓慢增大至90°。则此过程中,有关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减小、减小             B. 增大、增大
C. 减小、先减小后增大       D. 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10 . 小陈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ab为两弹簧测力计。

(1)图乙两幅图中哪一个会是小陈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下列措施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
A.橡皮条应与两绳套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B.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要垂直,便于合力计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尽量与木板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4)若弹簧秤ab间夹角始终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A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A的夹角,则弹簧秤b的读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4-01-0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