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其中AO为橡皮筋,BOCO分别为挂有弹簧测力计的细绳套。

(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实验时两细绳BOCO不一定要垂直
B.橡皮筋的反向延长线必须在∠BOC的角平分线上
C.确定细绳的方向时应在细绳上记录间距较远的两点
D.图丙中的F两个力,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024-02-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桌上放一块方木板,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方木板上。再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如图甲所示,在橡皮条另一端栓上两条细绳形成结点,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
   
(1)判断力F单独作用与力F1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的依据是_________
A.F的大小等于F1F2的大小之和
B.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
C.使橡皮条上的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2)实验中需要标记或者记录的信息有___________
A.橡皮条的原长                           B.橡皮条原长时结点的位置
C.力F的大小和方向                    D.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
(3)在该探究实验中,老师先用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悬挂的橡皮条,使橡皮条由O点伸长到E点(如图乙所示),现保持橡皮条伸长后的位置E点不动,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的方向不变,将另一个弹簧测力计F2的方向由水平方向顺时针转过90°,该过程中F1F2_________
   
A.F1逐渐增大,F2先减小后增大
B.F1逐渐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
C. F1逐渐增大,F2先增大后减小
D.F1逐渐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
2024-01-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某次实验中,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
(2)图丙中的___________是力F1F2合力的理论值。(选填“F”或“”)
(3)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___________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4 . 如图a所示,为了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张白纸用四个图钉固定在水平的平板上,另用一图钉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橡皮筋的另一端栓接两细绳套,将两只弹簧测力计甲和乙分别挂在两细绳套上,使其沿平行于平板的方向将两条细绳拉开一定的角度,并将结点拉到白纸上的O点。
   
(1)图a中弹簧测力计甲的读数为________N,弹簧测力计乙的读数为________N。
(2)在完成该实验时,为了保证每次操作的实验效果相同,下列措施必须的是________
A.任何一次操作都应保持两细绳套的角度相同
B.任何一次操作都应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C.任何一次操作结束后,读数时应正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任何一次操作都应记录细绳的方向
(3)该小组的同学完成某次操作后,将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在白纸上,作出的图如图b所示,则________是理论值,________是实际值.(均填“F”或“F'”)
2024-01-13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理综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 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不计绳重,当系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前的标号)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 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填正确答案前的标号)
A.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B.量出 OAOBOC 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夹角
D.标记结点O 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3)在作图时,图2中更加符合实际的是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
(4)如图3所示的实验,ABCD为竖直平板,EF 两处固定了摩擦不计的轻质滑轮,滑轮的轴保持水平,所用绳子的质量可不计。第一次实验中,当装置平衡时,绳子的结点在O处,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第二次实验时,仅把右侧滑轮的位置移动到图中的C点,待稳定后∠EOF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绳子结点O的位置将_____(填正确答案前的标号)。
A.竖直向下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沿EO方向移动     D.沿FO方向移动
2024-01-1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6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a.如图1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套,每根细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
b.沿平行于木板的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用笔在两细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BC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
c.再用一个平行木板的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结点___________,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微小形变放大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理想化模型法
(2)步骤c空缺处应填__________
(3)图2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方向一定与橡皮筋AO在同一直线上的是_________。(选填“F”或“”)
(4)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两个分力的夹角尽量小些
B.两个分力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短一些
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7 . 课堂老师演示了“等效代替法探究力的合成法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      )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
(3)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拉橡皮筋的绳要细一些且长一些
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
D.使拉力F1F₂的夹角很小
(4)在该探究实验中,老师先用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弹簧秤拉悬挂的弹簧,使弹簧由O点伸展到E点(如图丙所示),现保持弹簧伸长后的位置E点不动,使弹簧秤的拉力F1的方向不变,将另一个弹簧秤F2的方向由水平方向顺时针转过90°,该过程中F1F2(      )

A.F1逐渐增大,F2先减小后增大
B.F1逐渐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
C.F1逐渐增大,F2先增大后减小
D.F1逐渐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
2023-12-26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甲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

(1)某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及两个拉力的合力F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的拉力。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则图2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
(2)关于实验操作,下列步骤中必要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要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挂钩,检查指针能否达到最大量程处
B.实验前要将两只弹簧测力计竖直互钩对拉,检查两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否相同
C.两分力的夹角应取90°较好,便于之后运算中采用勾股定理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D.拉力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且两个分力的值要适当大些
(3)若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为,合力为FF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已知这两分力大小不变,则任意改变这两个分力的夹角,能得到的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
(4)乙实验小组接着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一竖直木板上固定白纸,白纸上附有角度刻度线,弹簧测力计ab连接细线系于O点,其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Q,使结点O静止在角度刻度线的圆心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并在白纸上记录拉线的方向。则图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_____N;弹簧测力计ab均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且保持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不变,直到弹簧测力计a方向水平为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会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会_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5)丙实验小组进行了图5、6的实验,先用5个钩码拉弹簧使之伸长至某个位置,并记录,如图5;然后再用两组钩码(一组3个钩码,一组4个钩码)拉伸弹簧,如图6.每个钩码质量均相同,两次实验弹簧均处于水平。
①完成该实验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____
②如果该实验中“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则图6中的(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满足___________
2023-12-20更新 | 62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9 . 小周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把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A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的地方:________
(2)图乙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________
(3)该实验中某弹簧秤显示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其大小是________N。
(4)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拉橡皮筋的绳要细一些且适当短一些
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一些
D.使拉力的夹角很小
10 . “探究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如图甲,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图。
   
(1)图乙中的___________ 表示力F1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填“F”或“”)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需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023-12-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选科调研考试(12月)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