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N/m。如图甲,用弹簧OC和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b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在保持弹簧OC伸长cm不变的条件下:

(1)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为90°,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______N(图乙中所示),则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可能为______N。
(2)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思想方法是______
2024-04-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 . 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两根细绳的长度必须相等
B.实验时要让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必须相等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和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必须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3)在该实验中,如果将OBOC细绳换成橡皮条,对实验结果_______影响。(选填“有”或“没有”)
2024-03-2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3 . 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用大头钉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在P点固定一光滑定滑轮。将三段适当长的轻绳系于一固定结点O,在其中的两段绳子分别挂上如图所示的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一段绳子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某次实验时,用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OP间的绳沿水平方向,稳定后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方向,再在白纸上画出相关力的图示,可以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以上步骤多测几次,从而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某次实验时,两段绳子分别挂上了如图所示数量的钩码,按上述实验方法调整稳定后,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2)若保持图中钩码的个数不变,将弹簧测力计拉着绳结使O点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3)在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必需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改变钩码多次重复实验时,结点O的位置必须保持相同
B.OP段绳必须保持水平状态
C.弹簧测力计拉绳的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且不能与木板接触
D.每次实验时必须同时记录三条绳上拉力的大小、方向及结点O的位置
2024-02-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4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B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BCBD为细绳套。

(1)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控制两绳的夹角为直角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绳方向可以不与木板表面平行
(2)实验时,分别用力拉两只弹簧测力计,用铅笔标出结点B被拉伸到的位置,记为O点,记下此时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并沿两细绳标出______。撤去一只弹簧测力计,用力拉剩余的一只测力计,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结点B拉到O处。
(3)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某次实验中,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
(2)图丙中的___________是力F1F2合力的理论值。(选填“F”或“”)
(3)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___________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6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某同学利用的器材有:一瓶矿泉水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等;他先将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端挂矿泉水瓶,如图甲所示;然后将两弹簧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B上,另一端均连接于结点O,在结点O挂矿泉水瓶,静止时用智能手机的测角功能分别测出与竖直方向的偏角,如图乙所示。改变钉子A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多测几次。

(1)依据上述方案并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的合成图,必须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要测量弹簧的原长
B.实验中要使长度相同
C.要测量图甲、乙中弹簧的长度
D.实验中要使结点O的位置始终固定不变
(2)根据实验原理及操作,在作图时,图中________(选填“丙”或“丁”)是合理的。
(3)某次实验中测得乙图中,保持偏角不变,将从乙图中位置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则中弹簧的长度将________(选填“一直增大”“一直减小”“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
7 . 图甲为“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橡皮条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挂一轻质小圆环。图乙为实验时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丙为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的图示。

(1) 实验操作如下:
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小圆环使橡皮条伸长,小圆环到达某一位置,记为0;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F2F1F2的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小圆环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④ 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 F1F2的图示;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做作出 F1F2的合力;
⑥通过丙图比较步骤③和步骤⑤结果的一致程度;
步骤③中有一个重要遗漏是_______
(2)乙图为某次测力弹簧秤的示数,读数为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图丙中,_______是步骤③中由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结果所作图示(选填“F”或“F'”)
2023-12-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橡皮条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挂一轻质小圆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在F1F2的共同作用下处于 O 点。撤去 F1F2,改用一个力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 O点。图丙为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该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填“理想实验法”或“等效替代法”)。
(2) 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N。
(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到 O点时, 弹簧测力计的图示应为图丙中的___________(填“F”或“F'”)
(4)下列关于实验的要求,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不必校零
B. 读数时视线须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小圆环时,拉力方向可以不与木板平行
D. 改变拉力重做实验时,小圆环所处的位置可以与上次实验的O点不同
2023-12-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9 .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为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先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钩住,水平反向拉伸,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结点的位置可以不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必须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图(b)的两力中,_________合力的实际值。
A.       B.
10 . 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原理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A为橡皮条,OBOC为细绳,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极限法”)。
(2)图乙中,一定与橡皮条在一条直线上的力是______(填“F”或“”),图乙四个力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是______(填“”、“”、“F”或“”)。
(3)某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N。
(4)下列操作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
A.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