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祖高皇帝十一年,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帝大悦,拜陆生为太中大夫。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帝有惭色,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帝有疾,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舞阳樊哙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哙等见上,流涕曰:“陛下病甚,大臣震怒;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帝笑而起。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张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时大臣固争者多;上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乃止不立。上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疾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曰:“疾可治。”上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B.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C.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D.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爵位名称,公、侯、伯、子、男是古代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爵位。
B.黥,古代的一种刑罚,又称墨刑,其法是以刀刻凿人面,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
C.适,通“嫡”,与“庶”相对。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宗法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D.三尺,在古文中可以代指人自身,如“三尺微命”。上文中的“三尺”即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生病不愿见人,下诏守门的人不能让群臣进入,绛、灌等不敢进去,只有舞阳侯樊哙推门而入,随后大臣也都进去。
B.皇帝击败黥布归来,病情更加重,愈发想换太子,不但不听张良的劝谏,还称病不问朝政,然后叔孙通又极力劝谏。
C.因为当时大臣中坚持反对立赵王为太子的人很多,皇帝明白群臣的心,于是放下此事不再谈改立太子之事。
D.皇帝病重,吕后为他请的良医认为其病可治,他却说,人的命由上天决定,即使扁鹊也没用。赏些钱财把良医打发走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病甚,大臣震怒;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2)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
5.请简要概括叔孙通认为不能改立赵王为太子的理由。
2023-12-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文节。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改)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B.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C.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D.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绍兴,宋高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中的“元嘉”即为年号。
B.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还有迁、擢、改等,如《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表示贬官。
C.崩,本义是指山倒塌,文中指帝王之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如陶渊明谥号“靖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万里具有管理才能,担任奉新县知县时,阻止收税的官吏下乡扰民,只把逃税人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县里大治。
B.杨万里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后,盗贼沈师进犯南粵,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后被任命为提点刑狱,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来防范盗贼,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
C.杨万里慧眼识人才。担任东宫侍读时,他认为选拔人才最为重要,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
D.宋孝宗起初很喜爱杨万里的才能,称他有“仁者之勇”,受到重用:后来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2)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
5.杨万里为人正直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2023-1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北美国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注],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长短句虽至本朝盛,而前人自立,与真情衰矣。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选自王灼《碧鸡漫志》)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
轼庐于其A上B过家C不入D使E官吏分堵F以守G卒H全其城。
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要结发戴冠,表示成人,但体犹未壮,称为“弱冠”。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最高管理者是礼部尚书。
C.金陵,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称,辛弃疾曾为此地写下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D.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词也称为曲子词、诗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从小深得母亲教诲,博闻强记,曾以东汉范滂为榜样,母亲赞许他的志向,并激励他成为范滂那样的人。
B.苏轼当政徐州,遇到水灾,他阻止富人弃城而逃,并身先士卒,率领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C.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两人针砭官场,言辞激烈,不欢而别。
D.苏轼知政有方,文章写得好,虽不是心醉于歌曲旋律的人,但词学成就被王灼褒奖,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2)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5.苏轼被称为“天下奇才”,表现他才学之高的事迹有哪些?请根据原文简要概述。
2023-11-1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符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者,长卿,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

当是时,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戍转相饷。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耗费无功。上患之,使公孙弘往视问焉。还对,言其不便。及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弘因数言西南夷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上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葆就。

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摘编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①皇帝专用的车饰。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建元A六年B大行王恢击东越C东越杀王郢D以报E恢F因兵威G使唐蒙风指晓南越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郎国,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李白曾流放此地。后人以“夜郎自大”喻指狂妄无知、自负自大的人。
B.字,也叫表字,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一般男子二十岁冠礼时取字。如辛弃疾字易安,杜甫字子美。
C.元狩,汉武帝刘彻的年号,是第一个正式的年号,标志着中国建元时代的开始。年号多用于纪年,如“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或,“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中的“或”是“有人”的意思,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霞明灭或可睹”中的“或”语义并不相同。
3.下列关于选文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蒙认为,南越王名义上是外臣,实际上是一州之主。如果借助夜郎的兵力,乘船而下,乘南越没注意而加以攻击,这是制服南越的一条奇计。
B.夜郎旁边小城镇都因为贪图汉朝的丝绸布帛,暂且接受了唐蒙的盟约。汉朝将夜郎设为犍为郡。司马相如也照此法在西夷设置了十余县。
C.公孙弘当了御史大夫,这时汉朝正修筑朔方郡城,他乘机屡次陈说开发西南夷的害处,可暂时停止开发活动,集中力量对付匈奴。
D.张骞认为假若能开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国的路既方便又近,对汉朝有利无害。于是汉武帝就派人寻找捷径从西夷的西边出发,去寻找身毒国。
4.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
(2)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5.汉武帝为什么最终下令停止了对西夷的活动,只在南夷设县和都尉?
2023-11-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藏室”是藏书和档案之所。“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指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
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系着丝绳的短箭,因系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泛指短箭。
C.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
D.孝文,是谥号。汉孝文帝是刘恒,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完全相同。
B.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老子的见识远超常人。
C.老子写了5000多字的《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之意”,然后潇洒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D.世上学习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学习儒学的人贬斥老子的学说。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2)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5.选文中,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请分条概括?
2023-11-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甚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子墨子言曰:“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务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之人而教之为善。是故出政施,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改俗。昔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于此乎,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而从其心意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湛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听治不强。’必曰:‘吾命固将失之。’虽昔也三代罢不肖之民,亦犹此也。不能善事亲戚君长,甚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是以身有陷乎饥寒冻馁之忧。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从事不强’,又曰‘吾命固将穷’。”

(选自《墨子·非命下》,有删改)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诸侯之相攻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选自《墨子·兼爱》,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在答题纸上涂黑对应的字母方框。
聪明深察A而近B于死者C好议D人者也E博辩广大F危其身者G发H人之恶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是纪传体史书《史记》为历史人物作传时采用的一种体例,一般是给诸侯所作的传。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C.毕弋,毕为捕兽所用之网,弋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泛指打猎活动。
D.国、家,国是指大夫封地,也有国都的意思。家指诸侯的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鲁国时,鲁国国君和孔子共乘一辆马车,带了两匹马,一个童仆随从,一起去周朝廷学礼,主要是去见老子。
B.三代圣王主持天下政事时,公布政令实施教化,奖赏善行惩罚凶暴与三代暴君耽于酒乐,不顾国家百姓形成鲜明对比。
C.选段中墨子的“非命”观是对那些拿“命运”来说事,但自身不努力也不试图改变的统治者和百姓的批评。
D.第三则材料从正面立意,指出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大家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爱护,就能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
4.下列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归仁焉             归:归附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B.复众人之所过          复:恢复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
C.譬如平地                 平地:填平洼地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                    攻:治疗
D.企者不立                 企:踮起脚                         贼其君者也                                   贼:偷窃的人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敏于事而慎于言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D.弟自爱,不爱兄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2)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简要概括墨子的“非命”观给了你哪些为人的启示?
2023-10-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子墨子问于儒者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子墨子曰:“子未我应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

子墨子言曰:“任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灸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节选自《墨子·公孟》《墨子·非乐》)

[注]①进:进展,此处指学习新的曲子。②《文王操》:古曲名,相传为周文王所作。③犓豢:指牛羊猪狗等牲畜。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A者B之C事D必E务F求G兴H天I下J之K利L除M天N下O之P害Q将R以S为T法U乎V天W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文中指技法,与《六国论》中“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的“数”的意思不同。
B.黯然,文中指皮肤黝黑的样子,与成语“黯然神伤”中“黯然”的意思不同。
C.亏,文中指损害,与《谏太宗十思疏》“亏无为之大道哉”中的“亏”意思相同。
D.中,文中指符合,与《劝学》“木直中绳”中的“中”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学琴锲而不舍,他在练习一首琴曲时不仅仅要求会弹奏,还要深入到更高的境界层次,以至于最终悟出了古乐背后作曲人的形象。
B.墨子论辩技艺高超,他在与儒者讨论音乐问题时抓住对方“乐以为乐也”的回答,通过对比论证达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
C.墨子主张实用主义,他认为仁者应当为天下兴利除弊,而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民的衣食财物,认为纹饰、美食、建筑的功用不合时宜。
D.两则材料都记载了人物对话,但风格有所差异。相较于《史记》,《墨子》善于说理,多用反复论说,在表意清楚的同时不失结构的层次感。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2)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
5.请结合材料分析墨子对待音乐的态度。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厚,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问。因客来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B.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推天子哀怜之
C.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坚伏惟/天子哀怜之
D.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坚/伏惟天子哀怜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庙号,我国封建时代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文中的“中宗”“肃宗”“天宝”“至德”都是庙号。
B.六经:一般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古籍,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C.布衣:布制的衣服,古代常用来指代平民百姓。如《出师表》中“臣本布衣”中的“布衣”即为此意。
D.卒:死。古代对不同人物的死亡有不同的称呼,《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才能卓异。唐玄宗祭祀天地祖先时,杜甫曾呈奏三篇文章,唐玄宗感到很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
B.杜甫踌躇满志。他希望能够继承先祖的旧业,认为自己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但在感情抑扬、切合时宜等方面,还是可以企望赶上扬雄、枚皋的。
C.杜甫性情温和。他对待朋友很友善,与严武是世交旧谊,对严武救济自己很感激,两人一直维持着稳定和谐的友谊。
D.杜甫为人旷达。他放荡不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虽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但自己的气节未曾被玷污。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2)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5.杜甫为什么认为房琯不该被罢免宰相?请简要概括原因。
2023-10-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是日,颉利来请和,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
B.吾筹之己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
C.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
D.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方位在北。
B.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重要游牧民族。
C.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如“封禅诏”。
D.可汗,中国古代鲜卑、蒙古、匈奴等少数民族对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责备突厥背弃盟约,突厥人都大为惊讶,颉利可汗看到太宗挺身而出,唐军阵容盛大,脸上不禁浮现出恐惧的神色。
B.太宗指挥各军退出一些地方来结成阵列,自己仍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交谈,萧瑀认为太宗轻敌,便阻止了他这种冒险行为。
C.太宗认为,突厥深入大唐腹地,肯定怀有戒惧之心,如果开战,大唐一定会取胜;如果与他们通好言和,则可以相安无事。
D.萧瑀对太宗不许诸将出战而结果突厥自行退兵表示不解,太宗称自己对策实质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萧瑀深表叹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5.太宗为什么要对突厥采取“静以抚之”的政策?
2023-10-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钟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浦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拒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九月,进军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诸将或问公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节选自《三国志·武帝曹操》,有删改)

【注】①公:指曹操。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张鲁据A汉中B三月C遣D钟繇E讨之F公使渊等G出H河东I与繇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郎将,中国古代武官的名称,于秦汉始置,负责统领皇帝的侍卫。
B.潼关,地理名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
C.“所以从其意”的“所以”指“……的原因”,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以动心忍性”的“所以”不同。
D.“疾雷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现在也沿用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钟繇的袭击、马超等人的反叛,曹操派遣曹仁讨伐他们。后马超等人驻守潼关,曹操却不许关中军士与马超等人交战。
B.曹操表面上牵制马超等人,暗地里派人夜间渡过浦阪津,占据黄河西岸扎营。趁曹操还未渡过黄河,马超急忙赶来攻打曹操的渡船。
C.曹操多处设置疑兵,用船载运军队进入渭水,架设浮桥,夜间,分派军队在渭水南岸扎营,最终埋伏的曹军打败了马超等人。
D.韩遂的父亲与曹操同一年被推举为孝廉,且韩遂与曹操辈分相当,韩遂与曹操见面后相谈甚欢,后来引起了马超等人对韩遂的怀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循河为甬道而南。
(2)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
5.曹操为什么不从河东攻打冯翊反而驻守潼关,拖延一段时间然后北渡黄河去攻打对方呢?请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