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辞之兴非偶然也发天地之精华而根之性命《易》之道阴阳之道志《书》之道事《礼》之道行《春秋》之道名分要而论之皆性命之文也周、秦以后,文士代兴,顾其流之艺苑,载之典籍者,是非纯驳不能以无辨。昔人之论古文也,其类有四,曰辞命,曰议论,曰论事,曰论理。究之辞命、议论、论事,莫不贯于理。唯贯于理,则内有以关乎身心意知之微,而外有以备乎天下国家之用。故夫性命之文,约而达,赡而精,奥博而有体要。他若椒诡幻怪,卮词蔓衍,与夫月露风云,连篇累牍,大雅弗尚也。

予自通籍后,备员秘省,敬诵圣仁祖皇帝《周易折中》《性理精义》《古文渊鉴》诸书,阐发微言,搜罗正学,丹黄甲乙,炳如日星。虽片义单词,悉归理要。其为世遒人心计至深远矣。皇上即位,作述相承,潜心道奥,以崇实学、敦名教为先务。凡以期海内文学之士,不骛声华而衷诸性命也。

漳浦蔡闻之先生学博而品粹,尝讲习鳌峯书院,被召入京师,俾授皇子经。予亦叨厕讲席,接其言谈丰采,益以知先生之为人。暇时出所选古文若干卷示予。予综观其目,上下二千年中,仅收文二百有奇,醇正典则,悉合六经之旨,而傲诡幻怪、风云月露之词不与焉。所谓合辞命、议论、论事,而一贯于理者也。夫后进之士前事为师,而操选家往往漫无主见,是非纯驳鲜所决择,徒取词句之赡美,为学者讽诵之资,不几判文章之学与性命之学为两途。使习其事者,何所取以为束身检行之归欤?故曰文所以载道也。又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盖非载道,不足以为文。虽欲行远,乌可得哉!先生遭逢盛时,味道含经,博综子史。是文之选也,其帙简,其义精,而崇实学以黜浮华,明理义以祛放诞,信足以赞襄文治,津梁后学,岂直供文人学士之估毕而已哉!是为

(选自张廷玉《古文雅正原序》,有删改)


注释:①丹黄甲乙:点校书籍,评定次第。②估毕:谓经师不解经义,但视简上文字诵读以教人。后亦泛称诵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辞之兴非偶然也/发天地之精华/而根之性命/《易》之道阴阳/《诗》之道志/《书》之道事/《礼》之道行/《春秋》之道名分/要而论之/皆性命之文也/
B.文辞之兴非偶然也/发天地之精华而根之性/命《易》之道/阴阳《诗》之道/志《书》之道/事《礼》之道/行《春秋》之道/名分要而论之/皆性命之文也/
C.文辞之兴非偶/然也/发天地之精华而根之性命/《易》之道阴阳《诗》之道志/《书》之道事/《礼》之道行/《春秋》之道名分/要而论之/皆性命之文也/
D.文辞之兴非偶/然也/发天地之精华而根之性/命《易》之道/阴阳《诗》之道/志《书》之道/事《礼》之道/行《春秋》之道/名分要而论之/皆性命之文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或《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与“赋”“比”“兴”并称“六经”。
B.皇上,也称皇帝。封建时代君主的称号。秦始皇统一中国,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为始皇帝。从此“皇帝”用来称呼人间封建帝王。
C.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
D.序文即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按作者有自序与代序之分,按用途有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书序或诗序,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命、议论、论事、说理这四类古文有益于身心,有益于国家。
B.高尚雅正的人推崇简约而通达,丰富而精炼,深奥广博而切实简要的文章。
C.《周易折中》《性理精义》《古文渊鉴》诸书虽然文字很少,但都能归纳事理的要旨。
D.《古文雅正》所选“古文”的标准契合本文作者对“古文”的主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其流之艺苑,载之典籍者,是非纯驳不能以无辨。
(2)徒取词句之赡美,为学者讽诵之资,不几判文章之学与性命之学为两途。
5.在作者看来,蔡闻之的《古文雅正》选本对当时的文风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出昏暗朦胧的意境,写出了伍原迷路后的迷茫、恐惧、无助。
B.在伍原已经绝望到要放弃的时候,他发现远方有一点如豆般的灯光,这一小点黄黄的光令他流下了激动、高兴的泪水。
C.伍原难解聋哑“老乡”的误会,他为自己,为聋哑“老乡”,为战亡的小榕、老邹,还为迷茫未知的前路,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水。
D.聋哑“老乡”仔细摸了伍原的军帽,才明白伍原不是敌人,他确认了伍原的身份后,最终给伍原指明了部队的方向。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其中“没有,没有”用了排比手法,突出环境的孤寂荒芜。
B.“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叠词的使用既增强了节奏感,又舒缓了紧张的氛围,表明伍原想要活下去的决心和毅力。
C.小说多用短句,例如“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语势急促,写出了这一点光给伍原带来的力量、勇气和希望。
D.“老乡”是聋哑人的设定,增加了情节的波澜,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突出了寂静黑暗中那点微弱灯光的可贵。
3.主人公伍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以“路标”为题,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元宇宙成为媒介、文艺等领域讨论的热词,尽管元宇宙还仅仅是一种可能的“构想”,被作为元宇宙例证的也大多是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但这充分说明人们对新技术所创造的未来世界的狂喜和担忧。

从技术革新的角度看,目前认为元宇宙最核心的标识是虚拟现实,是一种“新技术”带来的“质变”,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拟现实设备所制造的神经、身体幻象带来更真实的沉浸感;二是人工智能使得机器设备更加智能化,人文、社会等领域出现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应用;三是生物基因技术更加成熟,人机融合等赛博格(机械化有机体)现象变得更为日常,这些技术将可运用于帕金森、忧郁症等疾病的治疗。

现代以来,新技术的革命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秩序产生影响,正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现代社会的形态,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所制造的虚拟空间也与现实世界形成新的融合,或者说互联网嵌入现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如果未来元宇宙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应用,那么元宇宙究竟是嵌入已有的社会结构,还是逐渐“蚕食包裹”现有的社会形态,这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不过,技术的革命并不必然带来社会意义上的进步,有时候反而会固化既有的社会矛盾。在这个意义上,如何改造元宇宙,使其更好地促进社会自由与平等也是应该思考的维度。

基于此,人们对元宇宙有着三重担忧。

元宇宙的未来体验经常被类比为网络游戏,玩家进入游戏空间带来双重主体体验:一是高度自主化的主体,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选择不同的“剧情”,如同进入“自由自在”的极乐世界;二是“牵线木偶”般的被动主体,网络游戏里的所有选择都是在既定游戏规则下的可能性,游戏代码和后台数据如同上帝之手一样,使得主体变成了结构主义视野下的丧失主体性的主体,或者说是被意识形态臣服的主体。元宇宙让人们更形象地感受到这样两种分裂的主体状态,自主化的主体幻觉与被系统、算法派定了特定位置的主体。

相比文字、美术、电影、电视所呈现的真实幻觉,元宇宙式的虚拟空间更容易“以假乱真”,如同钱学森用“灵境”来翻译虚拟现实,这是分不清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的世界;还如2011年以来英国 Mini系列剧《黑镜子》中很多关于未来社会的黑科技,有一个是意识、精神和思想都能变成可以上传和下载的数字信息,主体在云端将获得永生。元宇宙进一步印证了人们自以为真的“现实”不过是墙上的“阴影”。

电脑界面、手机界面成为进入虚拟世界的“接口”。在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各种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人们变成元宇宙公民,在现实世界中处于去社会化、去社交化的状态,这就使得元宇宙变成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替代”。元宇宙让人们生活在具有数字社会性的云端社会,或者说元宇宙重构了新的虚拟社会空间。现代社会中既有的矛盾和问题,在元宇宙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甚至可能被放大和强化。

如果换一个思路,与其批判元宇宙带来主体感、真实感和社会性的消失,不如反思元宇宙所塑造的虚拟社会的社会性议题。在大多数关于未来数字社会、信息社会的科幻电影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悖论”:一方面在这些电影中会尽情展示未来科技的发达和智能化,如机器人替代了大部分工作,甚至星际穿越、基因改造也变成现实;另一方面这种未来世界在政治形态和社会结构上却大部分是高度等级化的封建制、奴隶制和殖民制。这成为科幻电影从《大都会》到《阿凡达》《饥饿游戏》《阿丽塔:战斗天使》《沙丘》等科幻电影一以贯之的传统,也就是说人们能够想象一个技术上无比发达的“元宇宙”,却无法构想在社会关系、政治形态上更进步、更平等和更自由的“新世界”。

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元宇宙的反思依然无法脱离其政治经济学的维度,如果技术所表征的生产力依然无法与生产关系的改造相适应,那么元宇宙也只是旧世界的“镜花缘”,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欲望”提供一种想象性抚慰。

——(摘编自张慧瑜《元宇宙的“洞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元宇宙还只是一种构想,但已经给人们带来关于未来世界的狂喜和担忧。
B.在元宇宙中,人们将会在感受到高度自主化的同时,被后台系统和算法所控制。
C.元宇宙是一种黑科技,因其虚拟空间真假难辨,所以人们将可以在云端获得永生。
D.元宇宙是一种虚拟社会,未来,人们可通过电脑和手机进入元宇宙,成为元宇宙公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元宇宙中,人工智能应用将更加普遍,人们将可以通过人机融合治疗一些疾病。
B.在现代社会中已然存在的婆媳矛盾,在元宇宙中,不仅存在,还会被放大和强化。
C.人们对元宇宙的各种构想存在悖论:科技很发达,但社会关系不够进步、平等、自由。
D.如果对元宇宙的反思增加社会性议题,元宇宙就不会是一种设想,而终会成为现实。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技术”带来的三个方面的“质变”是文章论述人们对元宇宙三重担忧的基础。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阐述人们对元宇宙使人失去真实感的担忧。
C.结尾补充论证对元宇宙塑造的虚拟社会的社会性议题的反思,深化了中心论点。
D.“一是”“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词语,使文章思路清晰,论述更具条理性。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有人认为,人们关于元宇宙混淆了虚幻与现实、让主体沉迷其间等反思看似犀利,其实来自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述的“洞穴寓言”故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附:

一群被捆缚的奴隶,每日在洞穴中看着墙壁上的影子,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世界,直到有一个人逃离了洞穴,来到地面,看到阳光下的现实,才意识到墙壁上的是现实的影子。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寓言”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③疆:古同“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有别于一般的燕集诗,既表现了诗人当时领袖东南诗坛的气度,又表现出闲雅雍容的创作个性。
B.本诗首六句写郡斋宴集。其中“兵卫”二句写郡斋,南宋刘辰翁评为“清绮绝伦,为富丽诗句之冠”。
C.本诗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D.最后四句,间接表达了诗人领悟到东南宏大并不仅仅是物产丰富、财力雄厚,还因为人杰地灵,文史兴盛。
2.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作者自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心理的?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中郡,本附庸国,属蜀。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秦。恒成争地。汉高帝既克秦,获子婴,当王关中,项羽封高帝为汉王,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则伸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及项籍弑义帝,高帝东伐,萧何常居守汉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萧何镇关中,资其众,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为汉中守,属县十二。叔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然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自叔之后,世修文教,有俶傥之士,异人并挺:邓先抗言于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杨王孙应至人之概。自建武以后,群儒修业,汉之宰相当出坤乡。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于西州为盛、盖济济焉。安帝永初二年,阴平武都羌反,入汉中,杀太守董炳,没略吏民。四年,羌复来。太守郑廑出屯褒中欲与羌战主簿段崇陈谏以为但可坚守来虏乘胜其锋不可当廑不从战败绩崇与门下史王宗、原展及崇子勃、兄子伯生力战捍廑,并命。功曹程信素居守,驰来赴难,冒寇殡殓廑。虏遂大盛。天子乃拜巴郡陈禅为汉中太守。虏素惮禅,更来盘结。禅知攻守未可卒下,而年荒民困,乃矫诏赦之,大小咸服。既诛其乱首,天子善之,徙禅左冯翊太守。程信耻,乃结故吏冠盖子弟二十五人,誓志报羌。元初二年,羌复来,信等将其士卒力奋讨,大破之。自是后羌不敢南向。

(节选自《汉中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郑廑出屯/褒中欲与羌战/主簿段崇陈谏/以为但可坚守/来虏乘胜/其锋不可当/廑不从/战败绩/
B.太守郑廑出屯褒中/欲与羌战/主簿段崇陈谏/以为但可坚守/来虏乘胜/其锋不可当/廑不从/战/败绩/
C.太守郑廑出屯/褒中欲与羌战主簿/段崇陈谏/以为但可坚守/来虏乘胜/其锋不可当/廑不从/战/败绩/
D.太守郑廑出屯褒中/欲与羌战主簿/段崇陈谏/以为但可坚守/来虏乘胜/其锋不可当/廑不从战/败绩/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即宰相,各朝代均有设置,是古代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B.三秦为古地名,泛指关中之地,王勃诗句“城阙辅三秦”的“三秦”意思与此相同。
C.太守是古代地方官职名,历代称谓不同,主掌治民、进贤、决讼、检奸等。
D.“程信怨耻”与“可以群,可以怨”(《〈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怨”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中郡曾是蜀国的附庸国,后常被秦楚等国相互争夺,再后来成为汉王朝的龙兴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B.刘邦攻克秦都有功,本应封王于关中,然而项羽却将他封为汉王,他虽对此不满,却最终听从了萧何的建议。
C.萧何才干卓越,在刘邦被封汉王时,萧何为他谋划,让刘邦认识到汉中优于关中;在刘邦东征时,萧何担当坚强后援。
D.汉安帝时羌人作乱,太守陈禅虽以安抚之法暂时平叛,却未能彻底解决,功曹程信率众奋力讨伐,才终于消除隐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于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2)禅知攻守未可卒下,而年荒民困,乃矫诏赦之,大小咸服。
5.请依据文本,简述汉中郡对汉王朝所作出的贡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的夜

阿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
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
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不再参与其中,处于次要地位。
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
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
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3.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0-15更新 | 415次组卷 | 7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文字的古今定文字的死活,是提倡白话者的偏见。散在字典中的文字,无论其为古为今,都是死的;嵌在有生命的谈话或诗文中的文字,无论其为古为今,都是活的。我们已经说过,文字只是一种符号,它与情感思想的关联全是习惯造成的。你惯用现在流行的文字运思,可用它做诗文;你惯用古代文字运思,就用它来做诗文,也自无不可。从前读书人朝朝暮暮都在古书里过活,古代文字对于他们并不比现代文字难,甚至于比现代文字还更便利,所以古代文字对于他们可以变成活语言。不过这只是就作者说。如就读者说,用古代文字做诗文,对于未受古代文字训练的群众自然是一种不方便。这里我们又回到传达与社会影响的问题了。诗既以传达为要务,就不能不顾到群众了解的便利。还有一层,即从作者的观点看,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特殊情思,现代语言是和这种生活方式和情思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承认古文仍可用时,我们主张做诗文仍以用流行语言为亲切。

本来文字古今的分别也只是比较的而不是绝对的。我们现在用的文字大部分还是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所有的,并有许多字的用法,现代和二千年前也并没有多大分别。现在所有的字大半是古代已有的,不过古代已有的字有许多在现代已不流行。古代文字有的能流传到现在,有的不能,原因一半在需要的变迁,一半也在习惯的变迁。习惯原可养成,所以一部分古字复活是语言生展史中所常见的自然现象,欧洲有许多诗人常爱用复活的古字。现代中国一般人说话所用的字汇实在太贫乏,除制造新字以外,让一部分古字复活也未始不是一种救济的办法。

现代人做诗文,不应该学周诰殷盘那样诘屈聱牙,为的是传达的便利。不过提倡白话者所标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日常的情思多粗浅芜乱,不尽可以入诗;入诗的情思都须经过一番洗炼,所以比日常的情思较为精妙有剪裁。语言是情思的结晶,诗的语言亦应与日常语言有别。无论在哪一国,“说的语言”和“写的语言”都有很大的分别。说话时信口开河,思想和语言都比较粗疏,写诗文时有斟酌的余暇,思想和语言也都比较缜密。散文已应比说话精炼,诗更应比散文精炼。这所谓“精炼”可在两方面见出,一在意境,一在语言。专就语言说,有两点可以注意:第一是文法,说话通常不必句句谨遵文法的纪律,做诗文时文法的讲究则比较谨严。其次是用字,说话所用的字在任何国都很有限,通常不过数千字,写诗文时则字典中的字大半可采用。没有人翻字典去说话,但是无论在哪一国,受过教育的人读诗文也不免都常翻字典,这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证明“写的语言”比较“说的语言”丰富了。

“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也比较守旧,因为说的是流动的,写的就成为固定的。“写的语言”常有不放弃陈规的倾向,这是一种毛病,也是一种方便。它是一种毛病,因为它容易僵硬化,失去语言的活性;它也是一种便利,因为它在流动变化中抓住一个固定的基础。在历史上有人看重这种毛病,也有人看重这种方便。看重这种方便的人总想保持“写的语言”的特性,维持它和“说的语言”的距离。在诗的方面,把这种态度推到极端的人主张诗有特殊的“诗的文字”。这论调在欧洲假古典主义时代最占势力。另外一派人看重“写的语言”守旧的毛病,竭力拿“说的语言”来活化“写的语言”,使它们的距离尽量地缩短。这就是诗方面的“白话运动”。中国诗现在还在“白话运动”期。欧洲文学史上也起过数次的白话运动。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行吟诗人和但丁所提倡的,一个是浪漫运动期华滋华斯诸人所提倡的。但丁选定“土语”为诗,同时却主张丢去“土语”的土性,取各地“土语”放在一起“筛”过一遍,筛出最精纯的一部分来另造一种“精炼的土语”为做诗之用。我觉得这个主张值得借鉴。

总之,诗应该用“活的语言”,但是“活的语言”不一定就是“说的语言”,“写的语言”也还是活的。就大体说,诗所用的应该是“写的语言”而不是“说的语言”,因为写诗时情思比较精炼。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惯促成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关联,惯用古代文字或流行的文字运思,都可以做诗文。
B.诗歌与散文在意境和语言两方面都很精炼﹐然而就精炼程度而言,诗歌应胜过散文。
C.“写的语言”和“说的语言”截然不同,前者讲究文法与用字,阅读时常需翻检字典。
D.“写的语言”常倾向保持陈规,但能在流动变化中抓住固定的基础,也是一种便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作品以流行语言表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特殊情思,显得亲切,也因此广为流传。
B.尽管需要和习惯不断变迁,古代的许多字至今仍然流行,展现了汉字旺盛的生命力。
C.复活一部分字符合语言生展史的规律,可有效解决现代国人表达字汇贫乏的问题。
D.日常情思经洗炼剪裁入诗,并以日常语言表达,就能达到“做诗如说话”的艺术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所说的“活的”语言或文字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词典增收的新词B.文章中引用的古诗文名句
C.喜迎新春佳节张贴的对联D.街头巷尾的防疫宣传标语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作者认为但丁使用“土语”的方式值得借鉴。请根据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B.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C.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D.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尊称。
B.会稽: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因会稽山而得名,秦朝始置。
C.崩:古代指帝王或王后去世。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
D.太子:我国封建时代,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的称谓,有时也用“东宫”来指称太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借秦始皇让他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并焚烧《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文章。
B.李斯为秦初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明法制、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夷等,他都出了力。
C.李斯的大儿子李由请假回咸阳,在家中摆酒宴,百官都前去向李由敬酒献物,祝他长寿,李斯慨然长叹,不知道归宿在何方。
D.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有正式确立太子,所以要保密,于是跟宦官赵高等人一起隐瞒秦始皇病逝的消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
(2)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5.始皇下令没收《诗》《书》及诸子百家之语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②秦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2.下列对这首诗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内容上看:杨柳岸,秋风吹拂,潮水涌动。蒹葭旁,寒霜凝结,秋雁南飞。
B.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C.从意境上看,用杨柳、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
D.语言上,这两句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
2022-12-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12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设计算法,让计算机可以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分析并获取规律,然后利用“学习”到的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人们完成应用任务。运用机器学习解决应用问题,一般包含如下几步:首先是对观测数据作预处理,然后是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转换,最后是构建函数并利用它进行预测。

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预测函数的构建,至于特征,则一般是通过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准则从观测数据中获得。对机器而言,这可看作是一种“浅层学习”。由于浅层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获得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率的特征,“深度学习”应运而生。

深度学习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型,让机器自动从观测数据中学习到有效的特征,帮助提升预测的准确率。“深度”与数据处理过程的组件数量密切相关,深度模型的原始输入与输出结果之间有多个组件,每个组件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影响后续组件。当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时,我们并不清楚每个组件的贡献是多少,判断每个组件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称为“贡献度分配”问题。以下围棋为例,每当下完一盘棋,我们会思考哪几步棋导致了最后的胜利或失败,判断每一步棋贡献的多少就是贡献度分配问题。该问题在深度学习中至关重要,解决起来也非常困难。

目前,深度学习大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内部包含多个层次,正好能满足深度学习的“深度”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其所使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早期的五至十层增加到目前的数百层,这极大提高了特征提取与转换的能力,也使预测的准确率随之上升。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要想在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中占有先机,牢固掌握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必要条件。

材料二

人脑神经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包含几百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没有物理连接,它们通过突触进行互联来传递信息。神经元可被看作是只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的细胞,突触将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状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有强有弱,其强度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来不断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一个神经元的状态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它从其他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量以及突触的强度。当一个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量总和超过了某个阈值,细胞体就会兴奋,产生电脉冲,电脉冲通过突触传递到其他神经元。可以认为,在人脑神经系统中,每个神经元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神经元如何组成网络。

受人脑的启发,科学家构建了一种在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上都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称之为“人工神经网络”,简称“神经网络”。在机器学习领域,神经网络指由很多人工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这些人工神经元一般被称为节点,每个节点本质上是一个函数。神经网络不同节点间的连接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每个权重表示一个节点对另一个节点影响的大小。每个节点的“兴奋”或“抑制”,由来自其他节点的数据信息与节点间的连接权重综合计算得到。

深度学习利用神经网络构建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更好的特征提取与特征转换,从而得到预测准确率更高的函数。除了神经网络模型,深度学习也可以采用“深度信念网络”等其他类型的模型。但由于神经网络能借助相关算法较好地解决贡献度分配问题,它成为了深度学习主要采用的模型。

(以上两则材料取材于邱锡鹏的相关著作)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从数据中寻找到某种规律。
B.机器学习从数据中学到的规律可以用函数来表示。
C.机器学习完成特征提取与转换后就可以进行预测。
D.浅层学习无需人工干预,完全依赖机器自主完成。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深度学习”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特征,更准确地预测。
B.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组件数量会影响其深度。
C.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组件不难确定。
D.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已有广泛的应用。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人脑神经系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神经元是兴奋还是抑制的状态不全由其自身决定。
B.一个神经元接收到其他神经元的电脉冲以后就会兴奋。
C.人脑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本身不如神经元如何组网重要。
D.人脑神经系统启发了深度学习中一种主要模型的构建。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是无可替代的。
B.深度学习进行预测的能力与其模型的层次数量密切相关。
C.沟通不同神经元的突触的强度不是恒定的,可以被改变。
D.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被深度学习采用有不止一方面的原因。
5.材料二说明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深度学习中的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神经网络可用来构建深度学习的模型。
B.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提高特征提取与特征转换的能力。
C.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有助于解决贡献度分配问题。
D.人工神经网络不同节点间的连接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
2022-12-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12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