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夜归

艾芜

天已全黑了,康少明独自走着。路上的雪已踏成了冰,硬硬的,有点滑溜,很不好走。刚散会时,队长拍着他的肩说:小康,搭不到火车了,你怎么办呢?

不要紧,咱还有双脚哩,不就是十五六里吗?点把钟就跑到了。

他的回答充满了愉快和豪气,觉得这点苦都不能吃,还算年轻人吗?幸好会上说这个月的任务能提前四天完成,至于竞赛胜过乙队,那是没有一点问题了。就这点快乐的火种,燃烧在他的心里,使他重新鼓起勇气,急匆匆地朝前走去。走了不远,传来赶马的声音,赶车的依稀是个很年轻的姑娘。康少明愉快地喊道:小姑娘,让我搭搭车好吗?

这里没有小姑娘。赶车的尖声回答,胶皮大车一点也不停地,只是跑着。

康少明紧跟在后面奔跑,一面改口喊道:同志,接着又恳求地说,我是下班回村的工人,你让我搭一节车吧。

胶皮大车慢慢停下来。她坐着没有动,只是侧着脸冷冷地说:同志,坐上来吧。

姑娘赶着车,一直没有看他。他有点难受,忍不住问道:同志,你是哪个村的?

营下村。姑娘回了一句,就不再讲了。

呵,那我可以搭十里的车了!康少明高兴地叫了起来,我是康家屯的。在鞍钢干活,起先在无缝钢管厂,现在……他很想把他们将会胜过乙队的竞赛说出来。这点火种似的欢悦,始终燃烧在他的心里。

姑娘仿佛没听他说话,只是舞动鞭子,把马赶得飞快。

你是天天回家吗?赶车的姑娘突然突头突脑地这么问他。康少明奇怪她会这样发问,但因为到底她在讲话了,便高兴地回答:是的,天天回家。

你没上过村子的夜校吧?这回赶车的姑娘侧过脸来,望他一眼,声调里带着责备。

康少明看见赶车的姑娘到底望他一眼了,便高兴地解释:同志,你不晓得,我们都忙去了。

我们再忙也得上夜校。姑娘骄傲地回答一句,便又响了下鞭子,赶得马飞跑起来。康少明一下明白她迅速赶马的原因了,便劝慰地说:怕跑再快,你也赶不上了。

能赶上多少,就算多少,总比不上好。断然地说,声调里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康少明不满这个姑娘总有点盛气凌人,但还是用温和的口气说:同志,你怎么不早点回去呢?

那有什么办法呢?遇见那样多的人。姑娘重重抵塞一句。他不住诧异地问:同志,你说什么人多,那样使你难受?

呵呦,这样大的事情,你都还不晓得吗?姑娘诧异起来。

什么大事情?康少明不安地笑了,他觉得这个姑娘颇难应付,随时都会给他突如其来的袭击。

你们当真忙昏头了,姑娘大声责备他,口气上还带着讥笑,到处都在讲总路线,你们都不晓得吗?

怎么不晓得?康少明立刻反驳,我就是为了总路线,才拼命搞竞赛哪……

但姑娘一直说下去,并不理会他的话:你要是到粮食公司去看看就晓得了,好多人送余粮过去卖。

呵,你是送余粮去卖的吗?少明惊喜地叫了起来,你当真是做了一件极大事情哪……

今天晚上就是缺了课,也是值得的。他对这姑娘简直是在衷心地赞美了。

车子突然停了,康少明赶忙跳下车去帮她饮马,提灯照着。那个鲜嫩的脸蛋冻得通红,像一只苹果,发出美丽的光彩。一个少女这样的漂亮,他好像从来还没有见过,不禁看呆了。

饮完了马,她抬头望见他满脸的混凝土水浆,不禁笑了。

康少明搭讪地笑着说:同志,你只消看看我这张鬼脸子,就晓得我们工人,真是忙得够呛。

忙是忙,你们可生产得多喃!姑娘感到大笑有些对不起似的,赶紧表示好感,最近我听到一个报告,说是鞍钢老英雄特等劳动模范孟泰,一年生产,就有七百七十二个老农民那样多,这真了不起!

他是什么样子,我真想看看他!她说到这里,突然偏起头,笑着问:同志,你们啥时候,造拖拉机来呵?可不要叫我们老等哪。

康少明看见姑娘变得那样高兴起来,很想说句暗示他心里所起的某种希望:你要的话,咱日夜都得为你赶呵!但立觉得这样说是不好的,很有些冒昧,只能一本正经地说:只要你们多打粮食,拖拉机就造得快呵!

多打粮食,那我们合作社是不成问题的。姑娘大声地说。

康少明希望把话继续谈下去,他觉得听到她的声音,都会感到说不出的愉快。

跑到三岔路口,姑娘冷冷地说:同志,下吧,到这里分路了。

康少明一面爬下车子,一面舍不得似地说:同志,谢谢你,能问一声你的姓名吗?

谢什么,我姓林,叫林云。

康少明很希望林云也问他的姓名,但她没有问。他呆呆地站了一阵,才又动身走着。他边走边不快地想:这小东西,眼睛真生得高呵,她就只看得见特等劳动模范。

白雪盖着的村里静悄悄的,好多人家都熄灯了。妈开门接着他,屋里暖和和的,但灯光照着的玻璃窗上,已结上了冰花。

远处雪的原野里,传来火车过的声音,还响了一两声尖厉的汽笛。

夜,静极了。

1954116日(有删改)


【注】①总路线: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公布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反复提到的“燃烧在他心里的火种”,指在总路线引领下的劳动竞赛中胜过对手。
B.林云在康少明点明身份后才答应让他搭车,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表现对工人的信任。
C.林云通过康少明搭上车后并不着急的情绪和“天天回家”的话推断出他没上村中夜校。
D.以康少明对林云由不满到赞美再到不舍分别的情感变化,反映了青年工人的感情生活。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康少明“点把钟就跑到了”的愉快和豪气,林云“能赶上多少,就算多少”的自信,反映出青年们的精神风貌。
B.“提灯照着”这一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林云的美丽让康少明暗生情愫;康少明的脏脸让林云为自己的咄咄逼人感到内疚。
C.结尾部分呼应开头,形成完整的结构;火车的汽笛声反衬出乡村寂静,也象征着国家奏响了实现工业化建设的时代强音。
D.小说虽然采用了全知视角,但在人物称呼上忠于故事的发展,在林云把自己姓名告知康少明之前,文章都以“姑娘”指代林云。
3.文中画线句表达了康少明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艾芜曾请教鲁迅写短篇小说时应如何使用材料,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内容选材的特点及其表达的主题。
2022-04-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对此欲倒东南倾(东南: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B.安能摧眉折腰权贵(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C.云青青兮欲(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D.森林兮层巅(栗:颤栗;惊:震惊)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3.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李白“有诏供奉翰林”,“翰林”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
D.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1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C.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D.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2)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2022-03-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难道。②纪:经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多佳日”领起全篇,说明诗歌展现的是美好时节常有的乐趣,虽无一字刻画景物,却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风光的清爽和诗人兴致的高昂。
B.“农务各自归”上承三、四句招饮之事,展现了与邻居交往的无拘无束;又下启后句相思之情,“辄”字展现了与邻居情意的真挚淳朴。
C.“此理将不胜”承接上文,转入议论说理,诗人认为人生哲理也不应该被忽视,展现了诗人在移居后对躬耕劳作和生命哲思的双重追求。
D.本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穿插交游、劳作之事,用语自然,文气畅达,全诗看似散缓,实则浑成,展现了诗人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样的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数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人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人类进入了碎片化学习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发展,而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

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除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造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微资源。这些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其资源间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知识,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这些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使学习者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休闲或坐公交、地铁途中,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

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的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碎片知识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

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点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主要完成对碎片知识的归类与管理,剔除对个体新知识体系建构无意义的知识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汲取新的知识作为补充。由于知识碎片的离散性,在知识点、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

(摘编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

材料二

在各类应用软件推动下,数字阅读日渐普及。数据显示,全民阅读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我国大众阅读用户规模和专业阅读用户规模分别达到4.3亿和1417.9万。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数字阅读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说。

2019年是5G商用之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必将对数字内容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专家认为,随着技术升级,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精细和多元。未来,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数字阅读产业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专业化、智能化、有声化和场景化等更加全面的服务。伴随新兴技术发展,智能接收设备类型逐渐丰富,将会出现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摘编自《5G:打开数字阅读大市场》)

材料三

“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内容。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摘编自《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后,碎片化学习时代来临,这意味着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亟待转变。
B.数字广播等新媒体的诞生使随时随地上网成为可能,从而为学习者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切实保证。
C.材料二用强有力的数字证明我国已进入数字阅读时代,特别是5G技术的运用将使人们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元。
D.材料三从“阅读速度快”与“获取知识散”两个方面论证了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正好相反。
2.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由于手机的影响,我们的注意力时刻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
B.碎片化阅读虽有助于尽快获取多元信息,但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如果缺乏特定目的,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不断延展阅读领域,也难以汇聚成深度的认识。
C.虽然我们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网络带来了方便,但也使我们的阅读变成了无目标、无中心、无深思的“三无”浏览。
D.上海一直都是时尚与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在阅读习惯上也紧扣时代脉搏,81%的上海读者会看电子书,上海读者碎片化阅读倾向和对电子阅读的接受度,均高于全国水平。
3.结合上述材料,下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具有“全媒体性质”,人们以往创造的所有信息呈现方式几乎都可以进入互联网。比如迁移到网络上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B.网络促生了“人--机--人”的交际模式,为人类建造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
C.网络时代应该多关注农村、西部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以及离退休老人、家庭妇女等较少上网的群体,加强其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消弭信息鸿沟。
D.目前,网络发展如火如荼。一旦它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我们极有可能被网络所奴隶,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思考。
4.下列有关材料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由阐述“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引出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分析。
B.接着论述“平民文化的兴起”和“新媒体的诞生”为“碎片化学习”提供资源和便利。
C.最后论述如何进行“碎片化学习”。
D.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
5.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请结合材料提几点建议。
2022-03-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籍田,天子率公卿躬秉耒耜,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侍臣曰:先王制礼有本有文,苍生之福也。户部奏青州借官粮赈饥,乞复勘,然后给。上曰: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太宗尝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士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九月庚戌朔,驻跸蓟州,进州官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又进耆老谕曰: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四年春,上召大学士杨溥谕曰: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溥顿首谢:臣不敢忘报。上曰:直箴朕过,报朕多矣。溥又顿首谢曰: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曰:然。

(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文本二:

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选自《明史·本纪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
B.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
C.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
D.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
B.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也指春耕前,由天子、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文中即为后者之意。
C.汉武,即汉武帝刘彻。“武”是他的谥号,即根据他的生平行为给予褒贬的一种评价。“武”是贬谥。
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也用来指平民居住的地区,文中代指百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宣宗对先王籍田表示认同,同时强调务实,这表明了他对农业的重视。
B.为止住贪污之风,杨士奇和杨荣一致认为顾佐廉正有威名,可以取代刘观,这与明宣宗的想法不谋而合。
C.汉武帝和隋炀帝,或穷兵黩武,或大兴土木,致使国家动荡,甚至社稷覆亡,明宣宗认为他们都是后世治世的鉴戒。
D.对于地方治理,明宣宗除了勉励地方官员要向前代优秀官员学习,还重视百姓自身教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
(2)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5.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明宣宗时社会出现“治平之象”的原因。
2022-03-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哑老人   

萧红

孙女——小岚大概是回来了吧,门响了下。秋晨的风洁静得有些空凉,老人没有在意,他的烟管燃着,可是烟纹不再作环形了,他知道这又是风刮开了门。他面向外转,从门口看到了荒凉的街道。

这就是小岚吧,她沿着破落的街走,一边扭着她的肩头,走到门口,她想为什么门开着,——可是她进来了,没有惊疑。

地上两张草帘是别的两个老乞丐的铺位,可是空闲着。小岚在空虚的地板上绕走,她想着工厂的事吧。

非常沉重的老人的鼾声停住了,他衰老的灵魂震动了一下。那是门声,门又被风刮开了,老人真的以为是孙女回来给他送饭。他歪起头来望一望,孙女跟着他的眼睛走过来了。

小岚看着爷爷震颤的胡须,她美丽、凄凉的眼笑了,说:“好了些吧?右半身活动得更自由了些吗?”

这话是用眼睛问的,并没有声音。只有她的祖父,别人不会明白或懂得这无声的话。

老人的右臂仍是不大自由,有些痛,他开始寻望小岚的周身。小岚自愧地火热般的心跳了她只为思索工厂要裁她的事,从街上带回来的包子已经冰凉了。

可爱的包子倒惹他生气,他开始做手势:扁扁的,长圆的,大树叶样的;他头摇着,他的手不愿意的、困难而费力地在比划。

小岚在习惯上她是明白。这是一定要她给买大饼子(玉米饼)。小岚也做手势,她的手向着天,比作月亮大小的圆环,又把手指张开作一个西瓜形,送到嘴边去假吃。她说:“爷爷,今天是过八月节啦,所以爷爷要吃包子的。”

也许是为着过节,小岚要到街上去倒壶开水来。他知道自家是没有水壶的,老人有病,罐子也摆在窗沿,好像是休息,小岚提着罐子去倒水。

这是十分难能的事,五个包子却留下一个。小岚把水罐放在老人的身边,老人用烟管点给她,……咔……哇……

小岚看着白白的小小的包子,用她凄怆的眼睛,快乐地笑了,又惘然地哭了,她为这个包子伟大的爱,唤起了她内心脆弱得差不多彻底的悲哀。

小岚的哭惊慌地停止。这时老人哑着的嗓子更哑了,头伏在枕上摇摇,或者他的眼泪没有流下来,胡须震荡着,窗纸鸣得更响了。

当别的两个老乞丐在草帘上吃着饭类东西的时候,不管他们的铁罐搬得怎样老人仍是睡着,直到别的老乞丐去取那个盛热水的罐时,他算是醒了。可是打了个招呼,他又睡了。

他们谈着关于哑老人的话:

“在一月以前,那时你还不是没住在这里吗,他讨要过活,和我们一样。后来孙女入了工厂,工厂为了做夜工是不许女工回家的,记得老人一夜没有回来。第二天早晨,我到街头看他,已睡在墙根,差不多和死尸一样了。我把他拖回房里,可是他已经不省人事了。后来他的孙女每天回来看护他,从那时起,他就患着病了。”

“他没有家人么?”

“他的儿子死啦,媳妇嫁了人。”

一夜在思量第二个早晨,哑老人的烟管不间断地燃着,望望门口。听听风声,都好像他孙女回来的声音。秋风竟忍心欺骗哑老人,不把孙女带给他。

窗纸也像同情老人似的,耐心地鸣着。

小岚死了,遭了女工头的毒打而死,老人却不知道他的希望已经断了路。他后来自己扶着自己颤颤的身子,把往日讨饭的家伙从窗沿取来,挂了满身。他又向门口走了两步,架了长杖,他年老而蹀躞的身子上有几只罐子在凑趣般地摇动着,那更可笑了,可笑得会更痛心。

蓦然地,他的两个老伙伴开门了,这是一个奇异的表情,似一朵鲜红的花突然飞到落了叶的枯枝上去。走进来的两个老乞丐正是这样,他们悲惨而酸心的脸上,突然作笑。他们说:“老哥,不要到街上去,小岚是为了工厂忙,你的病还没好,你是70多岁的人了,这里有我们三个人的饭呢,坐下来先吃吧,小岚会回来的。”

讲这些话的声音,有些特别。并且嘴唇是不自然地起落,哑老人听不清他们究竟说的是什么,就坐下来吃。

哑老人算是吃饱了,其余的两个,是假装着吃,知道饭是不够的。他不能走路,他颤颤着腿,像爬似的走回他的铺位。

“女工头太狠了。”

“那样的被打死,太可怜,太惨。”

哑老人还没睡着的时候,他们的议论好像在提醒他。他支住腰身坐起来皱着眉想——死……谁死了呢?

门开处,老人幽灵般地出现在门口,他是爬着,手脚一起落地地在爬着,正像个大爬虫一样。他的手插进雪地去,而且大雪仍然是飘飘落着,这是怎样一个悲惨的夜呀,天空挂着寒月。

并没有什么吃的,他的罐子空着,什么也没讨到。

屋子和从前一样破落,阴沉的老人也和从前一样吸着他的烟管,可是老人他只剩烟管了,他更孤独了。

从草帘下取出一张照片来,不敢看似的他哭了,他绝望地哭,把躯体偎作个绝望的一团。

当窗纸不作鸣的时候,他又在抽烟。

在他模糊中,烟火坠到草帘上,火烧到胡须时,他还没有觉察。

他的孙女死了,伙伴没在身边,他又哑,又聋,又患病,无处不是充满给火烧死的条件。就这样子,窗纸不作鸣声,老人滚着,他的胡须在烟里飞着,白白的。

(署名悄吟,刊于132年8月27日与9月3日长春《大同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哑老人想要吃大饼子,而小岚遵循八月节吃包子的习俗,只给哑老人买了包子。
B.小岚被哑老人留下的包子感动得哭了,这是因为在绝望中感受到爷爷对自己的爱。
C.“不管他们的铁罐搬得怎样响,老人仍是睡着”“他又睡了”暗示哑老人病情严重。
D.“从草帘下取出一张照片来,不敢看似的他哭了”暗示哑老人可能知道小岚被打死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无论是秋风、大雪还是寒月的描写,无不充斥着凄凉,这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也有力地渲染了文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B.“烟管”这一物件在小说中起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因为老人烟管不离手,有了老人被火烧死一事。
C.画横线处将老人比作“大爬虫”,既刻画出老人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行的样子,也是对老人命如蝼蚁的影射,反映了底层百姓生命的卑微。
D.小说以“老人滚着,他的胡须在烟里飞着,白白的”结尾,虽然给人以血腥之感,但更能让人们从中看到希望。
3.小说双线叙事,请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文中两个老乞丐的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表达出苏轼对社会中争名夺利现象的厌弃。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表达出苏轼对人生虚无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C.词的下阕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退隐的计划和安排。
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炼字传神,如“一溪云”中,以“溪”作为“云”的量词,别有境界。
2.词中“作个闲人”中的“闲人”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文解字》:“理,治玉也。”段玉裁注云:“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理字本意为治玉,而治玉必依玉本身之条理,故条理亦为理。引而申之,理作为动词之意为对于事物之治理,而作为名词之意则为事物本身之条理。理性或道理,皆实际就主、客观两方面而言之。现在常说的历史理性,实际也就包括历史(作为客观过程)的理性和史学(作为研究过程)的理性,简易言之,就是对历史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的探究和对历史研究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的探究。

从大量甲骨卜辞材料可知,殷人敬信鬼神,以为鬼神能主宰人的命运。据《尚书》记载,殷纣说过:“我生不有命在天。”殷纣以为他的王权来自天命,天命决定历史,其中没有任何理性可言。后来,周取代了殷,殷人赖以自恃的“天命”转移到了周人手中。而据《史记·周本纪》记,武王代纣胜利以后,忧虑得夜晚连觉都睡不着,说:“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武王深感不安的是,天命是如何转移的呢?它已经从殷人手中转移到周,但是会不会再发生转移,使自己由得而失呢?天命或王朝历史命运的转移,原来是既存在而又不可靠的。武王早在伐纣时还说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武王发现了一个道理:天命的背后原来就是人心,天命的变迁原来就是人心向背的转移。这是周人对于历史发展自身的理路的新认识,是中国古代对于历史理性发现的开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除儒家基本仍守周公的理念外,道家、法家都不再相信天命,也不再相信人心。《老子》以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古往今来,人事变化,根本没有以天或圣人为代表的道德理性在起作用。“大道成,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知识的产生与进步是引起大伪的前题,这种“智”的进步,导致了道德本身的退步。于是,人之智日进,而人之德日退;历史进程既然与人之智俱进,那么历史进程就必然成为道德倒退之过程。于是,历史理性便与道德理性形成为一种反比的函数关系。法家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道德的状况呈每况愈下的趋势,所以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的方向互相矛盾。韩非同时认为,历史不可能倒退,时代已非竞于道德的古代,就必须改变古代的办法,如果还是走顺从民心的老路,那么就会促成奸邪横行。知道治国之道的明君,虽然违背民心也能作好自己的统治。这样就直接地提出了与天命人心说相对立的统治理论。当然,法家与道家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又有很大的不同,道家主张归真返朴,回到上古时代;而法家则主张向前看。在法家看来,历史理性虽然与道德理性背离,但是历史理性还是必须服从的。

稍后于孟子、商鞅的邹衍则认为,黄帝、禹、汤、文王分别因具有土德、木德、金德、火德而称王,又分别崇尚黄、青、白、赤色,逐次相代,代火德者为水德。色尚黑。这就是五行相胜说。五种物质按其特性,一个战胜并取代另一个,其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自然的理性。不过,这样的自然理性虽然有其先后相代的历史顺序,但总不是历史理性的自身,而仅仅是一种比附,在本质上是没有根据的。但当其实,却十分流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方今水德之始。”

到了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了秦之所以能战胜六国及其后覆亡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民为国家及君主之本、之命、之功,与民为敌,迟早必亡。这样的论述与《尚书》里的天命人心说道理相通,而论证则更为明确透彻。不过,贾谊在强调道德理性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五德终始的说法。初建汉制时倡议“色尚黄,数用五”。贾谊提出以土德代替秦之水德,不仅符合以土克水的五行相胜规则,而且也是与他反对秦之暴戾刻薄(水德)的思想相符合的。贾谊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天命人心说的传统,重视道德理性的建立,同时又努力使这种道德理性和五行相胜说的历史理性尽可能地结合起来。这是汉代学者第一次使二者结合的努力。

以上概述了历史理性在中国古代的产生过程,说明了历史理性在产生过程中与道德理性及自然理性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情况在历史学和哲学都相当发达的古希腊还不曾发生过。在古代西方,历史不曾被作为理性来思考。在西方,历史之被真正地当作理性来思考,那是从意大利学者维柯所著的《新科学》开始的,到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小逻辑》里,逻辑或理性本身也都变成历史的了。这样的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结合,则是中国古代的历史理性产生过程中所不曾出现的。

(选编自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材料二:

刘家和先生认为,“有相同,才能比其异同,有相异,才能比其同异”;“比较研究的基本功能在于辨同异,从异中见同,从同中见异。”因而,同异正是历史的比较研究赖以实现的前提。

历史比较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坚定不移地将历史比较的研究与历史的真实过程结合起来。归根结底,“同”与“异”两方面因素在比较对象中的客观存在,乃是史学比较的前提和基础。刘先生坚持历史比较的目的是探求历史的真相,这就不仅需要运用比较以求其真,而且要对进行比较的历史材料进行考证以求其真。这既是他探讨“同”与“异”客观真实性的坚实基础,又彰显出其求真的学术高度。

在史学研究过程中,刘先生一贯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以“入地求索”的方式深入探索以求其事实之真,然后再以“上天揽月”的豪情进入到哲学思想的领域中以获得更为普遍性的认识。在刘先生的研究中,不同层次的比较不是孤立进行的,往往在一篇论文中层层深入,由个案的比较上升为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选编自王成军《比较史学何以成为可能——刘家和先生比较史学理论和方法初探》)

1.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说文解字》和段玉裁的注,目的是解说“理”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蕴,引发读者兴趣。
B.五行相胜说只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比附,但在当时及后世很长时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C.在西方,历史理性不曾与道德理性发生关联,而是以《新科学》为起点,与逻辑理性相结合。
D.借助已经考证求真的历史材料。运用建立在同异比较之上的方法论,便能探求到历史的真相。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武王为代表的周人重视“天命”而又有所怀疑;同时认识到,天命是不可靠的,也不是完全不可了解的。
B.老子“小国寡民”,使人“复归于朴”的理想,意味着道家认为了维护道德理性,应使历史理性反向而行。
C.按照五德相胜的说法,秦始皇认为周朝属火德,以秦代周。即以水克火,故秦制推崇黑色,提倡严刑峻法。
D.无论在相同历史时期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寻求比较对象间的相似性都是进行史学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关于历史理性的思考的一项是(     
A.予(明公)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文)王,兴我小邦周。(《尚书·大诰》)
B.夫不变古者,袭乱之迹;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韩非子·南面》)
C.振长策而御宇内,存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D.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百子全书》)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刘家和先生如何进行比较史学研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