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村庄的半径

丘脊梁

①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对蒋山人来说,从降生起,他们的人生就围绕着这个原点慢慢展开。

②蒋山在湘东北,是从洞庭湖平原进入山区的咽喉。往里走,是一个接一个的山间盆地,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和莽莽苍苍的林地,进去后,似乎到了遥远的天边和世界的尽头。往外走,则是渐渐开阔起来的平原和越来越喧嚣的城镇,当然还有机会与梦想。

③在我的记忆中,蒋山的面积确实是很大的。它似乎像一个巨大的背景,衬托出我童年的虚空和渺小。我与小伙伴们翻山越岭去找野果、扯笋子,忙碌了大半天,始终没有走出牛角冲的地盘;我陪80多岁的曾祖母,去她的娘家山枣坡,她颠着一双小脚,颤颤巍巍地走了一上午,差点没赶上中饭;我替班主任黄老师到杨酒庙代销店买肥皂,跑去跑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课间15分钟内完成任务。整个蒋山如同一个广袤的王国,童年的我在这片疆域里纵情奔跑,但始终没有越过它的边界。

④后来我像许多人一样,从这里走到了城市。30年了,每每想起蒋山,我依然觉得它的地域广阔而且复杂,道路弯曲并且漫长。即使是驾车回乡,眨眼就穿越整个村庄,我也并不认为它过于窄小,而是认为速度缩短了长度,科技改变了世界。

⑤直到这次回家,我才惊讶地发现,蒋山的半径居然是那么的短小!那天晚饭后散步,沿着门前的水泥路,下行至杨河庙,又上行到关塘坳,再回到家门口,我觉得已经走了很远,但拿起手机一看,天啊,怎么只有3000多步?按一步65厘米算,整个蒋山的长度,充其量不过1200米。而我们村庄的半径,只有区区600米!这太让我意外了!我没有想到,在我的心中纵横了几十年的那个广袤世界,居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它是如此的狭隘和局促,而我却一直以为它开阔且深长。

⑥明明是一段很短的路程,为何会一直觉得它很长?想来想去也没理出一个头绪,只好肤浅地认为,孩童的眼界太小了,总是把事物无限放大,并深藏到记忆中,以致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仍是最初的印象。

⑦我想起了我的曾祖母。我不确定她年轻时有没有走出过村庄,但她的晚年,没有离开过这里半步。她去得最远的地方,是她的娘家山枣坡,离我家充其量不超过1000米;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菜园里和对门岭,为的是去摘瓜菜、晒瓜菜,两地距离家中都不过百来米。她活了将近九十岁,战胜了贫穷、疾病甚至是时间,受到所有人的敬重。但现在看来,她的人生是多么的单薄和苍白。她漫长的一生,其实只有可怜的六百米。

⑧好在还有不少蒋山人拓展了生活的半径。他们从这里出发,追赶着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地向前进。他们有的外出经商,有的出门求学,有的当兵吃粮,有的寻找信仰……他们翻山越岭,渡江过河,甚至是漂洋过海。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蒋山人,确实是延展了村庄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在村庄里,大家熟知很多外村人深感陌生的东西。比如洞庭湖的各种船舶,蒋山人总是讲得头头是道;比如北京四合院的构造与价位,蒋山人往往说得八九不离十;比如莫斯科的气候和伏特加的特性,蒋山人谁都能道说一二……他们不停地行走,一方面拉长了自己的生活半径,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村庄的文化半径。

⑨我又想起了曾祖母。她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庄,也没有读过书,但奇怪的是,她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很多人来找她拿主意、断是非。我起先以为是因为她年纪大,别人尊重她,后来才发现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懂得多,比一般人更明事理。原来每一个蒋山人出远门回来,必定会第一时间来看望她,详细向她报告所见所闻。她也总是充满兴趣地问这问那,不露痕迹地引导对方讲出她想知道的事情,并默默地进行横向对比,这些人似乎就是她的眼睛和腿脚,他们到达的地方,她也一个不落地到达了。我的曾祖母,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

⑩远行的蒋山人,将村庄的半径越拉越长,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和丰富。无数的事实让蒋山人越来越相信行走,他们觉得一个人是否成功,与他离开故乡的半径大有关系。但不管走多远,蒋山人始终记着连云山里的这个山沟沟。没有一个人能走出对村庄的爱与牵挂,也没有一个能挣脱村庄的文化牵引。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的蒋山人,做起莱来肯定是蒋山味道,说起梦话肯定是蒋山方言,想起事情肯定是蒋山逻辑。而且走得越远,内心与蒋山也就贴得越近。

⑩我在蒋山只生活了10多年,离开已30余年了,但闭上眼睛,这里的山水田园,却依然清晰如昨。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它。在我的心底,长年隐藏着一条秘密通道,每当在城里感到疲惫和厌弃时,我就通过这秘道随时潜回故乡。走过千山万水,这个半径600米的地方,依然是我的整个世界。

⑫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我想只有等到终老的那一天,生命才会帮我交出准确的答卷。

1.下列各项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对蒋山地理位置和地况的介绍,为后文写蒋山人的远行作铺垫,突显了蒋山人追赶理想,不屈不挠地向前进的精神。
B.第③段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说明童年印象中的蒋山地域广袤,与后文的实际情况形成强烈反差。
C.曾祖母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是因为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懂得多,比一般人更明事理。
D.第⑤段大量运用数词,强调了我通过双脚丈量出蒋山之小后意外、震惊、难以置信的心情。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写出对蒋山前后认知不同;后半部分以对曾祖母的回忆,写出对蒋山与蒋山人的关系的思考。
B.文章首尾照应,从“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始,至“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终,章法谨严,同时引起读者的思考。
C.文章题目“村庄的半径”指作者童年生存的地理空间;还是一份童年记忆、精神影响与情感牵挂,这个精神文化的半径随着生命的丰盈而不断扩大。
D.全文语言典雅含蓄,饱含对蒋山的深情,又不乏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如“跑步去跑步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课间十五分钟内完成任务”。
3.结合文本,分析文中画线句“我的曾祖母,是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的作用。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的特征“乡土性”论述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请结合《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乡土性”的论述,分析“蒋山人的远行”与乡土社会中基层百姓的生活相比,有哪些沿袭和突破。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黄庭坚在贬谪黔州期间创作。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二句起调低沉,用比喻写出秋雨使人只能困居于室内,室内却漏雨积水的艰难生活处境。
B.上阕后三句写重阳放晴,又逢佳节,催发词人以鬼门关的险峻来衬托内心的抑郁愁苦,故而借酒消愁。
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的典故,将诗人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D.全词结构可谓一抑三扬,从雨天困居走向“催醉” “驰射” “拍肩”,意境开阔。
2.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与苏相同),情感上又“出于苏”(与苏不同),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

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或惩罚。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申,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这种说法或许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的慰藉。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如南宋诗人赵蕃的理解和发挥:“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恶镌镜(刻画,描写),故遗饥寒被其体。”这种观点与其说是欧氏观点的延伸,不如说是宋祁之论的嗣响。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这种说法倘若不是激愤或戏谑的反语的话,那么未免带有太多的神秘和宿命的色彩,而且犯了倒因为果的常识错误。

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深刻揭示,正是“穷而后工”之说最有价值之处。

(选自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

材料二:

“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和缺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生活的不幸等所引起的病苦、焦虑的情感体验。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人的需要无穷无尽,所以人永远处于缺失之中,痛苦与焦虑一类缺失性体验也就永远伴随着人生。我们不必把人的缺失、痛苦、焦虑和忧伤完全看成是消极的。诚然,缺失、痛苦、焦虑等也许是人生的苦难,它折磨人、摧残人。但一定程度的缺失,痛苦、焦虑,对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要爆炸,人若是一切都美满、得意,没有丝毫的艰难、不幸,生命就可能因无限膨胀而走向灭亡。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甚至把这种缺失视为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为什么东奔西跑,浪迹天涯而不知疲倦?为什么承受了那么多的忧伤、痛苦、焦虑、不安而不改初衷?乃是出于真正诗人对“穷”这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刻的选择。那么,为什么诗人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忧患伴随终生的“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呢?

“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穷”作为诗人遭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挫折,使他的缺失性体验达到某种极限,这样就必然导致他的心理能量蓄积到饱和的状态,而产生心理失衡。如何释放饱和的心理能量,以恢复心理平衡呢?这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就是释放、宣泄人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水平,恢复人的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所以诗人之“穷”,不是诗人之不幸,从创作角度看,恰恰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由此获得了一种不能不写的创作驱动力。这种情形就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它不能不开始走了。欧阳修所说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正是上述心理规律的古典表达。诗人之“穷”,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诗人之“富”。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

(选自童庆炳《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诗歌创作“穷而后工”的命题,揭示了古代诗人的创作规律,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B.宋代有很多诗人从社会阅历角度理解“诗穷而后工”的命题,涉及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心锤炼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
C.对一个人而言,适当的缺失性体验不可缺少,它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发展,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避免生命因膨胀而灭亡。
D.对于“穷而后工”中“穷”的内涵材料一、二的阐释并不相同,前者阐释为诗人不幸的处境遭遇,后者阐释为诗人的缺失性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第二段对“诗穷而后工”的阐述可知,若一位诗人在迁谪中以诗抒发忧国之情,这种情感会被欧阳修赞赏。
B.对于“穷而后工”之说,材料二重在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这比材料一从诗人处境的角度所作的论述更为深刻。
C.以下内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三段的论据:李白年轻时漫游各地,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助他妙笔生花,留下了大量佳作。
D.材料二中欧阳修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等话语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心理规律,其中的“郁积”即为心理能量的蓄积。
3.下列对材料一、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宋代有人将“穷”视为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所引用的苏轼诗句便可以证明这一点。
B.材料一首先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命题,然后从不同方面阐述这一命题,最后总结了它的价值所在。
C.材料二以“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为喻,形象地阐明了缺失性体验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推动诗人进行创作的情形。
D.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分析两种体验对人生的影响,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
4.下列说法与材料中“诗穷而后工”的命题表达的内涵不同的一项是(     
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B.后主(指南唐后主李煜)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D.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5.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探究晚年的江淹“江郎才尽”,再也没有名篇传世的原因。

江淹,南朝梁文学家。少孤而家贫,爱好文学。刘宋时入仕,辗转于诸王幕府,郁郁不得志。齐时受到赏识,逐渐显达。至梁,官运亨通,官职显赫,深居庙堂,安享尊荣。江淹早年以辞赋著名于世,晚年仕梁后才思减退,再未有佳篇传世。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臣闻人主所与共天下者,二三大臣也。二三大臣所与共政事者,内外百执事也。君臣一心,上下同德,表里无贰,颊末不渝;然后平居有所裨益,缓急可以倚仗。如人各有心,身自为谋,则可否不得以相济,小大不能以相维,而天下之患,有不可终穷者矣。

此其事伏于冥冥,而人莫之觉。故论今日风俗之弊者,莫不议其尚同也,而臣则疑其未尝同也。面焉而唯唯否否,背焉而戚戚嗟嗟;成焉而挟其所尝言以夸于人,不成焉而托于所尝料以议其上。省曹之勘当,掾属之书拟,有司之按事,长吏之举,恩焉则敛而归己,怨焉则委之曰:“此安能以自由?”时政之得失,除授之当否,疆场之缓急,言焉而得,则以为功,否焉则讪之曰:“此徒言而无益。”

士大夫而若此,则其心岂复以国事为饥渴休戚者哉?使此习也,而日长月益,见利则逝,见便则夺,陛下亦何赖于此也?况自比岁封章、奏疏、对策、上书,大率应故事,徒文具,而无恻怛忠敬之实。其号为说直,亦不过先为称赞之词,而后微致规切之意。

虽然,士习至此,亦有由然者矣。老师宿儒,零替殆尽,后生晚辈,不见典型。臣为此惧深愿陛下与二三大臣察人心邪正之实拓开规摹收拾人物。苟挺特自守者,虽无顺适之可喜,而决知其无反复难信之忧,必假借而纳用之;雷同相随者,虽无触忤之可憎,而决知其有包藏不测之患,必疏远而芟夷之。平居有规警之益,缓急无乏才之忧,其于治道兴替,关系非轻。

(选自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有删改)

【注】①文具,指条文规定。

材料二: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说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臣为此惧A深愿陛下B与二三大臣C察人心D邪正之实E拓开F规摹G收拾人物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吏之举贤”的“贤”指贤能的人,与《师说》“圣益圣”中的第一个“圣”用法相同。
B.“此安能以自由”的“自由”指自作主张,与《孔雀东南飞》中“汝岂得自由”中的“自由”意思相同。
C.“则矜以为功”的“矜”指夸耀,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词义相同。
D.“大率应故事”的“故事”指旧例,与《六国论》中“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天下需要君臣同心同德,如果臣子各怀异心各谋其利,那就会祸患无穷。
B.士大夫如怀有私心,给皇帝的奏章也不过是表面讨好应付,并无诚恳忠信可言。
C.国家因任用贤能而兴盛,因抛弃贤能、专断独行而衰败,这是古今同一的道理。
D.那些号称正直的士大夫,虽心怀天下而不敢直言,多溢美之词,而少规劝之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其事伏于冥冥,而人莫之觉。
(2)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5.二文都阐述了君王的用人之术,它们提出了哪些共同的主张?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朝中措   九日小集,世长将赴省

【宋】辛弃疾

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老花同。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值重阳,杨世长即将参加礼部试,词人与世长小聚,创作此词,寓意深远。
B.词人难以排遣心中的“愁”与“怨”,所以尽饮杯中之酒,读来令人感伤不已。
C.“花残人似,人老花同”以花自比,道出了英雄迟暮、人花俱老的现时之悲。
D.词人用“东篱”之典,以陶渊明自比,含蓄表现了不满朝政、隐逸自适之志。
2.“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看似跟“小集”时的人与景无关,但却有着绝妙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4-04-20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演进与发展,海量数据几乎可以无成本地在全球范围流转,它使一切的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都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大数据便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数据本身也变成了人类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数据,把这个词分开来看,就是数字,可以把它比作所有具有意义的符号,而则是根据证据

把它们放到一起来理解,数据就是对客观事件进行观察或记录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组合,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

它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和音频等,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的抽象符号。

从古至今,人类都试图把一切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起来。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古人并不能完全充分地传承与运用。而今天,随着经济、技术、文化及制度的进步,物理世界被数据化,整个人类社会将被颠覆,我们对于数据的积累和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用大数据进行城市规划。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地理与气象等自然信息,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和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更优的决策,更好地帮助城市发展。

用大数据进行交通管理。我们可以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且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用大数据监控舆情。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关键词搜索及语义智能分析,提高舆情分析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打击违法犯罪。

用大数据辅助安防。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害及恐怖事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

大数据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这个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节选自信风智库《解码智能时代:刷新未来认知》)

材料二:

一段文字寥寥数语,即可在技术的加持下自动生成逼真视频?日前,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视频生成新模型Sora的多部作品:鲨鱼群在高楼大厦间游弋、猛犸象在林海雪原上奔驰……真假难辨的影像并非出自摄影棚,普通人输入文字就能一键混搭,不仅视频流畅、运镜丝滑,而且画质逼真、细节精良。有网友感慨,听说时不相信是真的,播放后看不出是假的;还有影视圈的网友直呼压力山大,自嘲将被端掉饭碗

如果说去年爆火的ChatGPT志在读万卷书,模拟人类的思维世界,眼下技惊四座的Sora堪称行万里路,尝试对整个物理世界全景式再现。所思即所见,无中能生有,Sora不需要复杂的3D建模,也没有繁琐的逐帧渲染,输入一句话即可呈现画面,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百年前提出的语言图像论,即句子是实在的图像语言。相较于粗糙的初代图文生成软件,Sora能准确生成画笔与墨迹的对应关系、精确模拟出食物上的咬痕细节,对物体运动规律的深入理解可见一斑。

一幅图往往胜过千言万语,视频传递的信息量更是呈指数级飞跃。如今Sora横空出世,大幅降低了编辑摄制的技术门槛,让人人都是导演成为可能。有人预测,未来只要算力跟得上趟儿,导入一本小说就能生成一部大片。更值得希冀的是,Sora惊鸿一瞥,一眼越千年。相较于诞生仅百余年的视频,人类以文字记事的历史超过了五千年。试想,若翻开浩如烟海的古籍,把古老的文字输入指令框,历史场景穿越时空再现,人类文明或许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节选自戴林峰《Sora现实已经不存在了?》)

材料三: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丰富的,正引申出深刻的

物质的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今天,新的物质生产力,正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条件下形成。

——本质的质:这是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的生产力,从本质上,已区别于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

——质量的质:这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劳动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面对着高质量发展下的更高要求。

——品质的质:这是以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的生产力。

(节选自《百度百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已成为人类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必将催生更多的新发明和新服务。
B.数据不止是数字,而是人类对事物事件进行认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称。
C.Sora比ChatGPT的功能更强大,不仅能思考问题,还可以再现真实的物理世界。
D.新质生产力仍然是一种物质生产力;是与新发展理念相匹配的一种先进生产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小数据时代,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可以有条件地连接在一起,在大数据时代,这种连接几乎可以无成本地全球运行。
B.过去不可计量、存储和分析的很多东西在大数据时代都可以被数据化了,人类认识世界本质的能力突飞猛进。
C.Sora让编辑摄制的技术没有了门槛,让真实与虚拟的边界彻底消解,所以人工智能存在着被滥用的风险。
D.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刚需,只要科学技术有革命性突破,生产率就会得到大幅提升,就必然诞生新质生产力。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大数据功能观点的一项是(     
A.全世界尚未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零的突破”,“太极一号”卫星已于2019年8月底成功发射,为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迈出了奠基性的第一步。
B.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理查德·亨德森在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运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原子层面看清生命的本质。
C.科学家发现,通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所有数据可以观测到在地震发生前约两个小时,断层位移会导致上方的陆地呈水平方向移动。
D.人脸识别首先是对输入的图像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然后依据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分析。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信息存储与检索发展史
大规模使用年代信息存储介质存储信息种类及量级信息检索途径
商代后期龟甲、骨头、树叶、
兽皮、石碑、岩壁
文字、图案(数十至数百字)人工
春秋时期竹木简文字、图案(数千字)人工
战国时期帛书、绢、丝绸文字、图案(数千字)人工
东汉文字、图案(数万字)目录+人工
1725打孔纸带数据手工
1839感光胶片(照相机问世)图片手工
1874感光胶片(摄影机问世)图片、声音手工
1932磁鼓存储器10K字节手工
1950磁带190分钟长的磁带能存储660KB手工
1956硬盘目前共储存人类总信息的约10%

机械脱机
1969软盘机械联机
1978激光磁盘机械联机
2008闪存/固态硬盘图片、声音、视频、文字半导体网络搜索
2018云盘大数据云平台搜索
2022全闪云盘大数据ChatGPT智能化搜索
A.人类信息存储的介质从实体化逐渐走向虚拟化。
B.近100年来信息存储量级的发展呈加速度状态。
C.信息存储的种类因越来越数字化而失去了意义。
D.信息检索途径由于存储介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5.大数据属于新质生产力吗?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2024-04-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牛筋的来历

刘澍德

老牛筋姓牛叫进金,取日进斗金的意思。但是,他在旧社会当了几十年的贫雇农,芥米粒大的金子也没挣到手里。年轻时,他原是个性情豁达,滑稽有趣的小伙子,能唱山歌,会演花灯,还可以喊上几口滇戏。据说,他的老伴还是对着调子对上的哩。这个快活的青年农民,娶过了亲,担起了生活担子,当了几年佃农之后,他不再唱了;又当了几年佃农之后,他起来了。年成不好,田里连口粮也收不起,地主却三催四逼的追索地租。不怕讨账的金刚,就怕欠账的精光,要一百次,就回答他一百个没有!起初,他还向人求情,后来,连句软话也不肯说了。地主来讨租,一听没有粮,便说:

那样好的田,为什么不打粮食,你是哄人吗?!

老牛说:你那样好的小老婆,为什么不生儿子,你是哄人吗?!

我正愁着这口饭,坐牢就不会饿死了。请你家开恩吧!

你这家伙,简直天不怕、地不怕啦!

大老爷,我连死都不怕,请放心!

你简直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

谢谢大老爷赏给我的这个绰号。他深深地作了个辑。

地主斗嘴不过,就硬着来收租。地主硬收,他就硬不给;地主向外抢粮食,他就硬着往回抢。他敢跟有财有势的人斗;敢比他力气大几倍的人打;一个人敢和一大群人打,结果,当然他吃亏。有时候被打的头破血流,有时候瘫在地上不会动,但他始终不输嘴,不低头。有时候只消说句软话,事情就可以平息,可是,你等着吧。

年年遭到夺佃的老钮,背着老牛筋的绰号,躲债,逃租,走马灯一般从呈贡搬到晋宁,从澂江迁到江川,最后,又从江川迁回晋宁小干坝,总算定下脚来了。小干坝地高土瘦,望雷种田(落大雨才有水栽秧),靠天吃饭,没有牛的固执、牛的蛮劲,是住不下来的。因为地租少一些,碰上个雨水旱的年头,还能够支持一下,这样,老钮又作了小老婆不生儿子那家下一辈的佣户。老钮老俩口,再搭上半大儿子小钮新,日日夜夜的劳动,把田里伺弄得周周正正:田挖的深,肥下的足;因为秧栽的迟,几年来收成就是不好。雨水不按时来,收租的可应节令——庄稼刚刚上场,下一辈地主又来了。

哪日送租啊?地主问。

口粮还没收足,地租后一步吧。

你打什么主意啊?

没打什么主意,老钮向场上一指,谷子全在这里,你来看看可以,拿去可不行。

你好’歪’啊!生仿你种的是自己的田!

不是我的,我也种了三几年啦。你要拿走口粮,你就自己来种吧!

地主看看老牛,觉得这个佃户很可恶,再看看村前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田地,觉得老钮还有可取之处,如果逼得太紧,老钮一发火,说不定又会迁走的,于是便说:

老钮,你看着办吧。

让我看着办,我就要先为肚皮打算盘。

唉,你真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老牛筋!

那一年春天,收过小春,田也挖好了。但是经过立夏,小满到芒种,雨,仍然没落一滴。如果挨到夏至,就是点火栽秧,也只会落个白忙一年。平素不肯低头的老牛筋,在老伴的撺掇、说服下,只好求神帮上一臂之力了。

他们杀了仅有的那只啼鸣的老公鸡,拿着香烛,到村南头的龙王庙跪神祈雨。

小庙,一扬手那么高,二尺来高的龙王爷坐在当中。庙台上放着一块青石板,当作供桌。老俩口把公鸡放在石板上面,左面碗里插上香,右面斟上一杯净水。老牛筋折来柳枝,编了一个帽圈儿带在头上。老俩口双双跪在地上,向着衣衫褴褛、面目斑驳的泥塑祝祷乞雨。他们一直跪了两天。头一天,没失望,以为心诚则灵。第二日是个暴天,热辣辣的太阳,晒的人头脑发昏。晚上,拖着疲倦的身子,倒在床上睡不着:盼起云,盼打闪,盼雷响,盼雨声……早上推窗一看,天上还是蓝晶晶的,一丝云影也没有。第三天,老俩口来到小庙(老钮本打算不来了,经老伴的劝,他又萌起一点希望),刚跪下不久,太阳就把脊背晒得发痛,膝盖也着砂粒儿格的难耐…… 老牛向天上看了一眼,然后又向庙里一看,只见龙王爷大模大样的坐在土台上,立眉瞪眼,好像嘲笑他的愚蠢和无知,想要发火似的。他心里一翻,一时间,龙王爷的神气,竟和多少年来地主逼租讨债的嘴脸结合在一起…… 他霍地站起身、抓起头上的柳帽圈向地上狠狠一砸,指着龙王爷大声喝道:

你,天上一神尊,我,地下老牛筋!跪你三天不下雨,从今往后,再也不信你们这份神!

叫着,脚向石板上一扫,米碗、香烛、大公鸡滚了满地。当他抢了一步,想要探身去抓龙王,被老伴拼命拖住:

你疯了!天呐!看你干了什么事!你不怕天雷……

大妈吓得脸色发青,声气都差了。

今遭这份罪,不如让雷打了还痛快!他指着龙王,你打吧!我不会怕你的!打吧!

他绝望的大叫,一屁股坐在石板上,两手抱着头,汗水披雨一般,从脸上津津地滴到地上。

(节选自《老牛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钮进金的“钮”字与“牛”字读音相近,人们为了打趣他,就给了他“老牛筋”的绰号。
B.钮进金躲债、逃租,不讲信用经常退租田地,只得走马灯一般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
C.“地主斗嘴不过,就硬着来收租”,可以看出地主对钮进金的剥削与压迫是有着制度在支撑的。
D.钮进金不止遭受地主的欺凌,还得遭受龙王爷的蔑视和嘲笑,双重压迫使得他不得不造反。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钮进金不止是语言上能言善辩,行动上还敢于反击,小说从言与行两个方面交代了“老牛筋”的来历,标题具有说明性,但内容却颇有故事性。
B.元代关汉卿曾用名言“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来形容战斗型人格,本文“老牛筋”有着相同的人格。
C.钮进金与地主和龙王爷的对话中多处使用了感叹号,既表明主人公是一个快言快语的耿直人,也表明主人公具有敢于硬碰硬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D.平素不肯低头的“老牛筋”最后杀掉仅有的那只啼明的老公鸡,捧香持烛下跪去求神乞雨,说明主人公也有怯懦的一面,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两面性。
3.主人公钮进金与两代地主的对话几乎相同,笔墨重复是否造成了文字的浪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小说以钮进金绝望的状态结束,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2024-04-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已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是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稍迁,拜尚书。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蕃上疏驳之曰:二郡之民,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更选清贤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息矣。出为豫章太守。迁大鸿胪。会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复征拜议郎,迁光禄勋。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曰:臣闻人君有事于苑囿,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肆纵。书奏不纳。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灵帝即位,封蕃高阳乡候,食邑三百户。蕃固让,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蕃与大将军窦武,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与窦武谋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拔剑叱甫,甫兵不敢近,乃益人围之数十重,遂执蕃。即日害之。宗族、门生、故吏皆斥免禁锢。

(节选自《后汉书•陈王列传》)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字后对应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填写超过三处不得分。
蕃A时B年C七D十E余F闻G难H作I将J官K属L诸M生N八O十P余Q人R并S拔T刃U突V入W承X明Y门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材料一中指“国家”,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为天下理财”的“天下”含义相同。
B.“迩”,材料一中指“接近”,与《屈原列传》中“举类迩而见义远”的“迩”含义不同。
C.“弥”,材料二中指“更加”,与《六国论》中“奉之弥繁”的“弥”含义相同。
D.“旦夕”,材料二中指“每天”,与《孔雀东南飞》中“便作旦夕间”的“旦夕”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王安石开宗明义,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提出了“任贤”与“弃贤”的问题,认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在用与不用贤才。
B.王安石认为,国君只要广泛地征求百姓的意见,有才能的人就能进用了;只要没有忌讳的事情,人们就敢于直言进谏了。
C.陈藩仕途屡历迁谪,灵帝即位后,他受封高阳乡侯,但陈藩上书尽力辞让,前后上奏疏十次,朝廷最终没有接受。
D.诛杀中常侍的计划泄露之后,陈藩虽年逾古稀仍然挺身而出斥责王甫,王甫增兵包围了陈藩,并在当日将其杀害。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2)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
5.陈蕃的经历多次体现了材料一中“有之(贤)而不用”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2024-04-18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秦齐共攻楚,斩首八万,杀屈匄,遂取丹阳、汉中之地。楚又复益发兵而袭秦,至蓝田,大战,楚大败,于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第十》)

材料二:

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又谓王之幸夫人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官史佳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于楚。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郑袖遽说楚王出张子。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出来。
拘张仪A秦王B必怒C天下D见楚之E无秦也F楚G必轻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舍”指招待宾客的上等房舍,后也指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
B.“箕帚之妾”中箕帚原指扫除用的工具,这里用作妻妾的谦称。
C.“符”即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
D.“折节”一指降低自己身份,二指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向好发展;文中是第二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想攻打齐国,便设计离间齐楚,破坏齐楚联盟,达到先削弱楚国邦交的目的。
B.陈轸献计说,楚国应暗中联系齐国,表面假装与齐国断绝关系,以此来试探秦国。
C.楚怀王没采用陈轸的计谋,而让宋人潜入齐国境内辱骂齐王,避免了齐、楚的正面冲突。
D.靳尚替张仪在楚怀王及其宠姬郑袖面前“设诡辩”,使张仪得以从楚国顺利逃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2)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楚国最终大败的内因和外因。
2024-02-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

材料二: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力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的。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通过探讨,最终解决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B.材料一说美的东西都各有其美,不能用以相互说明。这和我们欣赏诗词时,不能用“纤云弄巧”的婉约美去衡量“乱石穿空”的豪放美是一致的。
C.材料一“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指人品尝到的味道,第二个“味”是指超越于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美”这个话题展开,但前者意在分析“美”的概念,后者重在强调“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B.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C.只有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之类的美感体验,才能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D.奥林匹克竞赛机械的题海战术使孩子们很难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用例证法,将“美不是美的东西”的相关抽象表述具体化,让读者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B.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论证,先提出论点“美”和“美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不同,最后总结归纳。
C.材料二论证中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对科学之美的追求能诱发创造力,有助于探寻到真理的内核”的观点。
D.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排比,表述了科学美的本质、主客体表现形式和对科学发现的作用,既论述全面,也强调了科学美的重大意义。
4.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均引用了唐诗,请简析其作用。
5.在古诗文学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草木葱茏,‘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而‘城春草木深’却让杜甫悲从中来。”乙同学说:“我觉得这两句诗都太美了,让我感动!”请结合材料一的原理,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简要分析。
2024-02-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