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拟史”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以“史”的视角观照其他作家作品,表现为将作家作品比拟为史传进行阐释与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拟史”批评中,“拟《史记》”批评由于其发生的频繁性、广泛性,已经从一种文学现象上升为文学观念,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拟史”批评根源于儒家文化深刻的宗经重史思想。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即流露出“窃比《春秋》”的拟《春秋》动机,其后因单篇流布,多有亡逸,西汉元成年间褚先生仿《史记》体例补写亡篇,可视为最有代表性的“拟《史记》”创作,故而后世多有将杰出的史书比拟为《史记》的现象。而唐代古文运动奠定了《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此后,其他文体中“拟《史记》”批评现象层出不穷。散文领域,韩愈曾评柳宗元的文章为“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到宋代,苏轼评价欧阳修“记事似司马迁”。唐宋八大家多有被比拟为司马迁的现象。后来,元代杨维桢《吊谢皋父》中称谢皋羽“文似太史公”。明代前后七子文学复古以《史记》为旗帜,相关文论更是将“拟《史记》”批评发挥到极致。到清代,姚莹将姚鼐也拟作司马迁。由此可见,“拟《史记》”批评作为散文领域的一个重要观念,对文学创作与审美都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外作品。近代黄遵宪评价日本古贺精里《赠茶博士某序》曰:“叙述茶事甚详,而抉剔弊窦,曲尽情状,如太史公《货殖传》。”

在诗歌领域“拟《史记》”批评同样影响广泛。宋代苏轼首先提出“杜甫似司马迁”的议题。杨万里在《江西宗派诗序》对“杜甫似司马迁”的解读重在风味而非形似,是对苏轼之论的深度解说,而其实质则侧重的是杜诗的诗史价值。

诗文之外,其他文体作品中“拟《史记》”批评也层出不穷。小说领域,明代金圣叹提出“《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的重要观点,将《水浒传》拟作《史记》进行叙事、写人等文法方面的评点,其后清代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曰“《聊斋》以传记体叙小说之事,仿《史》《汉》遗法,一书兼二体”。

此外,辞赋领域,宋代罗大经将《赤壁赋》与《伯夷列传》类比。戏曲领域,明代韩邦奇最早将关汉卿与司马迁并举;可见“拟《史记》”批评在戏曲领域同样影响深刻。

“拟《史记》”批评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观念,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价值。正如清代尤侗在《艮斋续说》中评价诗歌领域的“拟《史记》”时所言“杜诗似《史记》,不但为太史公增价,并为工部雪冤矣”。“杜诗似《史记》”的论题,对《史记》与杜诗的经典建构皆有价值。不同文体领域共有的“拟《史记》”批评反映了《史记》传播的广度与文学影响的深度。不同文体在文学功用、接受群体、审美特征等方面皆有区别,而不同领域的“拟《史记》”批评都将《史记》视为重要的文学经典而树立,反映出《史记》在不同维度的经典化过程。同样,依赖“拟《史记》”批评,不同文体寻找到彼此间的共通之处,从而为文体之间相互渗透与学习提供了可能,进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体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刘彦青《“拟〈史记〉”批评与〈史记〉的经典化》)

材料二:

中国小说传统源远流长,丰厚博大,“拟史化”倾向无疑是中国小说传统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所谓“拟史化”,即注重小说与历史的依存关系,把小说看作是历史著作的变种,强调小说“补史之阙”的作用。

这种“拟史化”倾向早就被中国古代学者们揭示出来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所谓“稗官”,即为记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小官,可见小说的诞生即与史录有关。刘知几在《史通·杂述篇》直接把小说与历史著作类比,强调小说与正史“参行”的功能和小说家的“史家”身份。

中国古代小说的“拟史化”倾向与西方小说有着迥然的差异。西方小说产生较晚,但它的源头是古希腊的史诗和戏剧,而亚里士多德总结古希腊文学经验的《诗学》是后来西方古典文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圣经。这里的“诗”是文学的统称,更是叙事类作品(主要是史诗和戏剧)的特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西方的叙事类文学(包括后来的小说)一开始就是强调与历史著作相区别的,他们把文学(包括小说)看得比历史著作更高级、更有价值,都认为文学(小说)比历史更真实。这恰恰与中国的传统相反,中国把历史著作看作是校准小说的墨绳,中国古代小说家的终极目标是“补正史之阙”。

中国古代小说的“拟史化”倾向在近代随着西方文学观念的风行而逐渐式微了,以至当代人对此几无印象。在今天提出和梳理中国小说传统并不是出于狭隘的复古倾向,也不是要发泄浅薄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是对当下在中国日益膨胀以至泛滥的“虚构”化小说稍加矫正。虽然中国传统小说的“拟史化”倾向并不见得值得我们全部肯定,但它积极的入世精神和自觉的艺术担待,对历史真相和生活真谛的不懈探究,值得今天好高骛远的作家们认真镜鉴。

(摘编自张浩文《中国古代小说“拟史化”传统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史”批评是以“史”的视角观照文学作品,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一种文学观念,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价值。
B.“拟史”批评历史源远流长,其根源可追溯到儒家文化的宗经重史思想,后经历代文学批评家加以丰富与发展。
C.在散文领域,“拟《史记》”批评对文学创作与审美有重要影响,在诗歌、小说、辞赋、戏剧等领域也影响深远。
D.近代以来,中国小说“拟史化”倾向受到了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而渐渐衰落,但其值得肯定的某些方面在新时代仍有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体部分按照体裁类别的顺序,充分论述了“拟史”批评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状况。
B.不同文体可依赖《史记》建立“拟《史记》”批评,再依赖“拟《史记》”批评寻找到共通之处。
C.班固解说小说的诞生的言论揭示出中国古代小说的“拟史化”倾向与西方小说截然相反。
D.材料二末段既承认中国小说“拟史化”倾向的不足,又指出其具有何种价值,体现了辩证思维。
3.下列选项,不符合“‘拟史’批评”的一项是(       
A.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谈到“今王实甫《西厢记》为传奇冠,北人以并司马子长”。
B.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曰:“此书即史家列传体也,以班、马之笔,降格而通其例于小说。”
C.沈德潜在《古文辞类纂》中评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曰:“噫郁苍凉,墓志中千秋绝唱。”
D.方东树《昭昧詹言》中总结七古曰:“杜公、太白,天地元气,直与《史记》相埒,二千年来,只此二人。”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戚蓼生《石头记序》中称《红楼梦》“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请结合材料一及《红楼梦》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有一段时间彻底从他记忆中藏匿了,中断的切口是他在弄堂里奔跑,有千军万马在身后追随,所谓千军万马,不过是他的兄弟及邻家的男孩。他一直跑到后门口,祖母身前,祖母将手指探进他的后衣领,说了声:怎么没有汗?祖母检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就是探他们的后颈,倘是汗津津的发黏就没事,放他们再继续奔跑;相反,滑溜溜的干爽,一定出毛病无疑。这是从她相继两代的育儿经验中得出的方法,百试不爽。祖母探过后颈之后,还有一段杂乱的印象,所以,记忆中那个切口并不是齐整的,而是很有些毛糙,如同藕断丝连的意思。

那一段杂乱的印象是以昏睡为主,在昏睡中间杂着祖母向母亲的诉说,母亲对祖母的抱怨,以及对兄弟的呵斥;再有被母亲还是祖母挟持着起来,去医院挂号,在等候的长椅上继续昏睡;有几次母亲试图让他睡在膝上,可他的身量和心理都已不适宜躺在母亲的怀里,于是挣着出来。体温表冰凉地放进舌下,很快又滚烫地取出;脚踩到地上,没有站起来,而是蹲下去,最后是负在父亲的背上;药片送进嘴,再原样呛出,又碾成粉状,和了水灌下,在喉咙口打着旋。酒精辛辣凛冽的气味四处都是……

祖母探这小人儿的后颈时,其实已经在发热,小孩子通常都不怎么惧怕发热,任凭到三十八甚至三十九度,依然无知无觉。此时,正是从三十八往三十九度攀爬的过程,祖母自然不依,立马驱去床上躺着,这一躺下,原本被抑制着的热度便一径直升上来,等孩子的父母下班到家,七月天里裹在一床棉被里的小孩子已烧成一块火炭,再量体温,水银柱几乎升到顶头。母亲责怪祖母不该大热天里用棉被裹他,祖母申辩历来都是用捂发汗退热,到底犟不过强悍的媳妇,由她解开棉被,却见那小孩像剥了皮的老鼠,浑身赤红着打战,无奈再将棉被裹上。思忖一时,决定去医院。

可怜那孩子烧成这样还能自己站住,由母亲和祖母套上毛衣,随着走出家门去医院挂急诊。急诊间满是发热的大人小孩,差不多都是诊为热伤风,打一针退热针,再配些药片,便退出来。虽是昼长的季节,此时亦已暮色满天,街灯亮起,催促着夜晚来临。白日的暑气略退去,风吹来有些微凉意,方才的退烧针起了作用,那孩子振作了些。问他想吃什么,回答面条;又问面条里放些什么,回答什么都不放;祖母说,原来是要一碗阳春面,回答却很坚执:“阳春”也不要!显然食欲不振,想吃得清淡,只是不知道“阳春”仅为修饰,与任何实物无干。祖母与母亲相视一笑,婆媳俩在争吵之后和解了。

医院去过了,针打过了,药也吃下了,再加上捂被子发汗的老法,余下的就是等待。寒热就像潮汐,自有运动的规律,一夜过去,早晨醒来又是新鲜活泼的一天。这一晚格外平静地过去。那孩子的兄弟比平日乖许多,早早也上了床。大人呢,急躁过去之后安详下来,将病了的那个掖紧被子,没病的也搭上一角毛巾毯在肚子,然后燃起一盘蚊香,苦涩的烟在木地板上弥散,缠着桌脚与床脚盘旋缭绕。这平静里藏着些指望,因此指望又生出欣悦。这也是平常的居家日子里的波澜,微小的危境与解脱,凝结的亲情,将一家人团得更紧。

由于早睡,那夜是要比以往漫长。小兄弟有一两次醒来,朦胧中,房间里有黄黄的电灯和轻轻的呢喃,是祖母服侍哥哥喝水,吃药,还有撒尿。那小的是有纠缠的习惯,可这一夜却不,翻个身兀自睡熟。小孩子都是有感应的动物,感觉到不寻常,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事端。所以,潜意识里就有回避,存了侥幸,也许,一觉醒来,一切回到原状。灯光在眼睑里恍惚一下,又被睡眠盖住,将发热的同胞手足留在了灯下,连同墙上摇曳的影。七月的夜晚,其实是爽利的热,身下竹席滑滑的,风习习拂过身上。热杀去了黏滞的物质,空气变得轻盈,很远的地方的声音和气味传过来,又扩散开去,这静谧里有了一股跃动,飘然的。灯光里的几只青虫瞎撞着飞行,骤然在黑暗中匿去。

睡眠席卷了夜晚。

(节选自王安忆《救命车》)

文本二:

王安忆在《世俗的张爱玲》中说:“张爱玲的世俗气是在那虚无的照耀之下变得艺术了。”而王安忆的世俗气是在其诗性的映衬下变得艺术的。歌德说:“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如此看来,王安忆的意义就在于:善于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发现诗意。

王安忆的叙述语言是多变的,但始终不失其诗性,赋予世俗一种可以细细品味的的深度。有清丽单纯语言风格,代表是《雨,沙沙沙》,“‘你看前边。’小伙子压低声音说,好像怕惊扰一个美好的梦似的。前边,是一个蓝色的世界。那条马路上的路灯,全是天蓝色的。”近乎山水诗的清新淡雅,将流淌的少女情愫娓娓道来,营造了一个雨沙沙沙的诗意意境。有细腻平实的写意风格,《长恨歌》第二部开场的场景,这样写到:“邬桥这种地方,是专门供作避乱的。六月的栀子花一开,铺天盖地的香,似起雾一般的。……王琦瑶在这里疗治和修养,把旧事缅怀。”古典气息弥漫而来,再加上宿命式的结局,是怎样一种令人心碎的炫目!

这样一种诗意弥漫的世俗构成了王安忆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诗意世俗似乎成了王安忆小说特有的情调,越往后,越发自然起来。王安忆将自己的小说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便使自己获得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写作空间,也使自己的写作获得出这一种非常个性化的风貌。

(节选自丘梅霞《浅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世俗化”》)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祖母通过探小孩后颈的方式发现了小孩身体出现异常,体现了祖母育儿经验丰富老道。
B.母亲责怪祖母不该大热天里用棉被裹发烧的小孩,塑造了一个泼辣蛮横的母亲形象。
C.母亲和祖母二人因孩子生病争吵,又因孩子病好了和解,细节中体现家人之间的爱与关怀。
D.小兄弟在哥哥生病时像有了感应,并不纠缠,“兀自睡熟”,表现了小兄弟的担忧忐忑。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人物没有有个性的姓名,只有“他”“这小人儿”等代称,使其生命体验具有了概括意义。
B.小说从寻常百姓家的小危机写起,语气平和温厚,加之以细节描写,凸显平常人家的生活气息。
C.小说景物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如“风习习拂过身上”,推动情节发展,暗示孩子因吹凉风而发烧。
D.小说影像化的叙事风格,对光线格外偏爱,如“灯光里的几只青虫瞎撞着飞行”,让小说有画面感。
3.小说第二段详细描写了孩子在昏睡中杂乱的印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4.文本二指出,“诗意世俗”是王安忆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种“诗意世俗”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字用来形容无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

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对“闹”字的认识,说明古人对“通感”手法运用的妙处还未能领会。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深的朋友间钱财往来,文中指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C.《荷塘月色》中描写层次丰富,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
D.孙绍振对《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解读,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B.《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就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给“通感”下一个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第①段的行文脉络。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本诗为杜甫客居成都所作。②梁甫吟:《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躬耕南亩时,好为《梁甫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名题意,提挈全篇,“花近高楼”是眼中所见,以乐景写哀情;“登临”二字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文的种种观感。
B.颔联描写锦江春色,是登楼所见,锦江流水挟着春色从天边汹涌而来,玉垒山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是登楼所想,北极象征大唐政权,但君主昏庸;后句是对入侵者的警告,忧虑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D.杜诗格律谨严,意境雄浑。诗中以“天地”对“古今”,“北极”对“西山”,时空相应,对仗工整;意境宏阔悠远。
2.“伤”是本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谈谈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秀将南归,耿弇曰今兵从南方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秀官属腹心皆不肯,曰: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秀指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

会故广阳王子接起兵蓟中以应郎,城内扰乱,言邯郸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于是秀趣驾而出,至南城门,门已闭,攻之得出。遂晨夜南驰,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芜蒌亭,时天寒烈,冯异上豆粥。至饶阳,官属皆乏食。秀乃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传吏疑其伪,乃椎鼓数十通,绐言邯郸将军至,官属皆失色。秀升车欲驰,既而惧不免,徐还坐,曰:请邯郸将军入。久,乃驾去。晨夜兼行,蒙犯霜雪,面皆破裂。至滹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秀使王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曰:冰坚可度。官属皆喜。秀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王霸护度,未毕数骑而冰解。至南宫,遇大风雨,秀引车入道傍空舍,冯异抱薪,邓禹爇火,秀对灶燎衣,冯异复进麦饭。

进至下博城西,惶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指曰: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城守,去此八十里。秀即驰赴之。是时郡国皆已降王郎,独信都太守南阳任光、和戎太守信都邳肜不肯从。光自以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秀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邳肜亦自和戎来会。议者多言可因信都兵自送,西还长安。邳肜曰:吏民歌吟思汉久矣,故更始举尊号而天下响应,三辅清宫除道以迎之。今卜者王郎,假名因势,驱集乌合之众,遂振燕、赵之地,无有根本之固。明公奋二郡之兵以讨之,何患不克!今释此而归,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堕损威重,非计之得者也。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明公既西,则邯郸势成,民不肯捐父母、背成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秀乃止。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耿弇曰/今兵从南方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
B.耿弇曰/今兵从南方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
C.耿弇曰/今兵从南方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
D.耿弇曰/今兵从南方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舍,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蔺相如曾入住广成传舍。
B.更始,汉帝刘玄的年号。刘玄为帝,建立更始政权,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
C.“何患不克”与“克己复礼”(《论语》)两句中的“克”字含义相同。
D.三辅,指西汉时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后来也指三辅所管辖的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秀的下属官员和心腹都不愿意往北去,以为往北就像是进入到口袋一样,但是刘秀认为耿弇是他们北行路上的“东道主”,可以往北去。
B.刘秀一行人到达饶阳时,都已经没有食物了,刘秀假装是邯郸使者,得到驿站官员的热情招待,但由于随从抢夺食物而引起他们怀疑。
C.刘秀等人走到下博县城西时,因疑惑恐惧而不知道往哪里去,在白衣老人的指点下,他们急忙奔赴信都,在信都受到当地官民的热烈欢迎。
D.商议者大多建议利用信都郡的兵力护送刘秀向西回到长安,但是邳肜力排众议,分析现状有理有据,阐明得失击中要害,最终说服了刘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王霸护度,未毕数骑而冰解。
(2)则邯郸势成,民不肯捐父母、背成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
5.文段内容只是《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的一个片段,但是从刘秀的行事风格中不难分析其实现“中兴”的缘由。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2023-01-16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听,乞外,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白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B.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C.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D.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首上疏,请捕贼             亟:迅速
B.又言事,不                       见:被
C.为杭州刺史                           除:授,拜
D.茶铛酒杓不                       相:互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出众。他年轻时游历长安,被自恃才华的名人顾况轻视,但后来顾况被其才情折服。
B.白居易直言敢谏。贼人刺杀宰相,白居易首先站出来进谏,要求追捕凶手,却因此被权贵记恨。
C.白居易淡泊世事。他是一个像陶渊明一样的隐士,被贬之后归隐田园,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
D.白居易喜欢佛教。他谈论佛理,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依托佛教生死之说,消解被贬的苦痛。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2)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3)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5.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用“俗”字评价白居易的诗歌,这一特点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出昏暗朦胧的意境,写出了伍原迷路后的迷茫、恐惧、无助。
B.在伍原已经绝望到要放弃的时候,他发现远方有一点如豆般的灯光,这一小点黄黄的光令他流下了激动、高兴的泪水。
C.伍原难解聋哑“老乡”的误会,他为自己,为聋哑“老乡”,为战亡的小榕、老邹,还为迷茫未知的前路,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水。
D.聋哑“老乡”仔细摸了伍原的军帽,才明白伍原不是敌人,他确认了伍原的身份后,最终给伍原指明了部队的方向。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其中“没有,没有”用了排比手法,突出环境的孤寂荒芜。
B.“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叠词的使用既增强了节奏感,又舒缓了紧张的氛围,表明伍原想要活下去的决心和毅力。
C.小说多用短句,例如“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语势急促,写出了这一点光给伍原带来的力量、勇气和希望。
D.“老乡”是聋哑人的设定,增加了情节的波澜,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突出了寂静黑暗中那点微弱灯光的可贵。
3.主人公伍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以“路标”为题,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归

唐庚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是当时的商业繁盛之地。②寒食: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前一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浩浩荡荡的东风铺天盖地而来,但因身遭贬谪,作者觉得这些景象都是苍茫晦暗的。
B.颔联工笔描绘集市上花团锦簇、城郭外绿柳环绕的画面,映衬出一派充满生机的烂漫春光。
C.颔联和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着色和氛围都大不相同。
D.颈联由所闻“禽声”、所见“江色”引出诗人潜藏心绪,呈现“起承转合”的“转”之妙。
2.本诗尾联愁绪的写法与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绮怀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注】①银汉红墙: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银汉红墙入望遥”一句写出了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B.颔联写诗人独立中庭,凝望星空,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己的衣裳,“为谁”二字表达了诗人的茫然心绪。
C.颈联写诗人缠绵的情思已尽,就如同被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早已被伤透,如同被剥的芭蕉,读来令人伤怀。
D.这首诗语言浅显质朴,无具体之时,无具体之事,诗人的回忆及想象相互交织,情寓其中,忧伤之情无可排遣。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最绝望的诗歌”。“绝望”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试简要赏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袤少孤,性清正。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莱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诸县之最。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王子雍、鲁子家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毌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袤疾病不任会。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帝笑曰:“故知侯生必来也。”遂与袤共载,曰:“计将何先?”袤曰:“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令太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宜登三阶之曜,补衮职之阙。今以袤为司空。”天子临轩,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九年薨,时年八十五,谥曰元。

(《晋书·列传第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B.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C.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D.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代曾经是通晓史事、掌管书籍文典的官职,与今天的学位名称不同。
B.庠序,指古代的学校,在殷商时期称“庠”,在周代称“序”,后来泛指学校。
C.旌表,指由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或赐匾额,用以表彰德行的一种方式。
D.祖送,我国古代送行饯别时的一种仪式,一般指临行之前在道路上祭祀祖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袤非常聪明,善于识人。他认为魏讽必败,劝告任览远离魏讽;前后多次荐举贤才,他荐举的人后来大多官至高位,名望很高。
B.郑袤施政有方,深受爱戴。在黎阳,从官吏到百姓都对他心悦诚服,政绩考核为各县之首;后来被征召为侍中,百姓舍不得他走,在路旁哭泣着相送。
C.郑袤德才兼备,深受器重。他担任过黎阳令、济阴太守、广平太守等官职,先后被封为密陵伯、密陵侯,高寿而终,赠谥号为“元”。
D.郑袤为人谦让,进退有度。皇帝下诏任命郑袤担任司空一职,他亲自交还印绶,坚决辞让达十多次,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皇上的封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
(2)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
5.毌丘俭发动叛乱,景帝亲自问计,郑袤提出了怎样的计策?他的理由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