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钱锺书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他在《读》一文中说:“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可惜一直未受到学界重视。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书画篆刻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术两个方面。

文艺理论价值可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其一,发表文学艺术创作观点。如小说的虚实问题,冯梦龙在《叙》中有过精彩论述,指出小说中的“事”真假不重要,关键在于“理”是否“真”。吴娥川主人《生花梦》第一回中说:(小说)“然不必尽实,亦不必尽虚。虚而胜实,则流于荒唐;实而胜虚,则失于粘滞。”认为小说创作应该合理把握“虚”与“实”之间的“度”。《海游记》第一回卷首诗云:“说部从来总不真,平空结撰费精神。入情入理般般像,闲是闲非事事新。”明确说“不真”就是小说的本质,只要描写“入情入理”,就自然新颖有趣。这些言论,无疑进一步深化了冯梦龙的小说虚实论。

其二,品评作家、作品。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斥责“历来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说内容“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千部共出一套”;又指出“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宣称《石头记》乃“实录其事”。这段对话涉及小说创作、小说批评和小说接受等诸多问题。作者还借贾母之口,剖析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斥责作者缺乏生活体验,胡编乱造,其实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补偿。徐述夔《快士传》第一回中则分别指出当时佳人才子、神仙鬼怪等小说有“套语”“虚谈”“太腐”“太俗”“太杂”等缺陷。这些评论都目光犀利,首次揭示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形成的深层原因,有开创之功,为后世学人所取资。

其三,传述创作技巧。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稗官野史虽说是个顽意儿,其为法则,则与文章家一也;必先分出个正传、附传,主位、宾位,伏笔、应笔,虚写、实写,然后才得有个间架结构。”这乃作者的创作经验之谈。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谈文论艺描写的艺术功能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有不少描写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成为“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将理论价值与文学功能完美结合,《红楼梦》堪称典范。如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黛玉称自己喜欢山水诗人,主张写诗不必有太多的束缚,立意最为要紧,若“意趣真”,平仄可以不拘,词句不必修饰。她的文学主张与宝玉相似,宝玉创作《芙蓉女儿诔》,“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这些诗论继承明人“意趣”至上的主张,又表现了宝、黛的率真个性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儒林外史》中蘧太守和鲁编修的文学观念截然相反,蘧太守认为“与其出一个斩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他教蘧公孙作诗要“吟咏性情”;而鲁编修则声称“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孤禅,邪魔外道”!他从小把女儿当儿子培养,教她做八股,鲁小姐每日涵玩,诗词歌赋“正眼儿也不看它”。这样,就为后来蘧公孙和鲁小姐的婚姻不幸埋下了伏根。明末清初的很多小说都提出诗贵性情,虽是老生常谈,但置于当时的语境中,具有挑战八股和理学的进步意义。

总之,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描写,是古代文艺理论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总体成就虽不能与专论比拟,但其中渗透着作者的创作经验,比一般的学者之论更切合实际,既可丰富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也可借此考察文论的传播和接受状况;而且,一般作为小说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发挥着刻画人物性格等艺术功能。因而值得学界关注。

(摘编自万晴川《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

材料二: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节选自《红楼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小说作者常在小说中攀附经史、谈文论艺,以提高小说的品位。
B.古代小说中谈文论艺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书画篆刻等应有尽有,可丰富古代文艺批评理论。
C.小说中讲述的故事让人觉得假其实不重要,“不真”就是小说的本质。
D.《红楼梦》多次借书中人物之口批评才子佳人小说创作中的不良心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钱锺书的言论是为了提醒人们小说中的文论资源,对文艺理论很重要。
B.文章举《红楼梦》中的例子都能从正面论证曹雪芹在小说中谈文论艺的成功。
C.《儒林外史》中蘧太守说作诗要“吟咏性情”,鲁编修则称八股文章以外都是“野狐禅”,作者更支持鲁编修的观点。
D.对文中所列举的不同作品中谈文论艺的例子,本文作者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3.本文认为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描写具有卓越的艺术功能,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野叟曝言》写文素臣讲七律章法:“一诗有一诗之意,无意则浅,有意则深;意显则浅,意藏则深。”
B.《浮生六记》陈芸论李杜之别,称更喜欢李诗的“落花流水之趣”,这彰显了她的个性。
C.《孽海花》中曹公坊就主张“不拿时文来做时文,拿经史百家的学问,全纳入时文里面”。
D.《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借扶乩驳斥这一说法,断定《西游记》“为名人伪托无疑”,乾嘉学者钱大昕和焦循都有同样的看法。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万晴川认为有些古代小说“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司马迁在致任安的信中自叙撰写《史记》的心志:“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他的史学实践中,切实坚持了这一学术理念。

所谓“通古今之变”,指出了历史学者的学术责任,即考察古今历史演变的进程,进而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司马迁的研究方法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察、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进行这样的努力。在学术实践的过程中,司马迁“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如此坚定的学术信念,今之学者依然可借以自勉。

理解“究天人之际”的文意,当然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背景,关注人们对于“天”有着浓厚神秘色彩的崇敬。曾授司马迁公羊之学的董仲舒,对“天人感应”有诸多讨论,他的思想可能对司马迁有一定的影响,《史记·五帝本纪》说尧“敬顺昊天”,张守节《正义》解释为“敬天”。后世注家对《史记》文字的解说,也可见“敬天常”“严敬天威”等说法。如果认识到秦汉社会的“敬天”理念,包含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爱护,就应当珍视其中值得继承的文化因素。此外,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究”,强调对未知规律的探索追求,与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僵化偏执倾向有所不同。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英雄主义、进取精神和开放风格凸显,文明大幅度进步的历史阶段。当时的思想者有比较宽广的视野和比较高远的追求,“天人”和“古今”的关系,似乎是许多人共同关心的文化命题。汉武帝说:“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董仲舒说:“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淮南子》也有“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之说。由此看来,司马迁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确代表了一种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意识,体现出这位伟大学者闳卓的史学理念。

(摘编自王子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材料二: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人在思想领域进行探索的一个母题。这里的“天”并非大自然的意思,因此这里的天人关系也并非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人认为“天”就是“帝”,“天帝”主宰世间万物。天的意志被称为“天命”“天意”,天的行为法则被称为“天道”“天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哲学思想,让天命为君权服务。司马迁作为董仲舒的门生,也许会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另外,司马迁还未能摆脱占星术的影响,他认为上天和人间的确有对应的关系,并且认为天有法则,也就是“天命”。《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这无疑是继承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天命观。但是,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的严谨态度又使得他不能完全相信所谓的天命。他讽刺秦皇汉武求仙问药、封禅祭祀,反对将人间的兴亡都归因于天。他虽承认天命,认为天人之间有联系,但是也反对过分强调天命。

此外,司马迁之所以要写通史,就是为了探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人在历史发展面前应该如何应对。他提出“承敝通变”的命题,认为社会出现了弊病才会引起变化,主动的变革就是试图除去过去的弊政。他还总结出“见盛观衰”的法则,认为事物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其弊端也就开始显现,从而逐渐走向衰落。所谓“物盛而衰,天地之常也”。他还试图从经济条件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思想意识由经济制度决定的。《史记》以《货殖列传》殿后是有深意的,它探讨和回答了人类生活的基础,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关系,人们的思想、行动和物质利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是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原则性的概括。

当然,司马迁处于西汉时代,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观之中。他说“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始终之变也”。

(摘编自宋伟《如何理解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学者,既要有“通古今之变”的责任意识,又要有“究天人之际”的探求精神。
B.司马迁之所以要“究天人之际”,一是受董仲舒的影响;二是他生活在一个进取的时代。
C.《史记·五帝本纪》说尧“敬顺昊天”,可见司马迁完全赞同“天帝”是主宰世间万物的。
D.《货殖列传》观点与马克思的“物质是基础”一致,是《史记》殿后的文章,可见其重要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鸿篇巨著《史记》,这与他具备坚定的学术信念、闳卓的史学观念紧密相关。
B.司马迁研究历史的方法是“网罗”“略考”“综”“稽”,这研究方法依然值得今之学者学习和借鉴。
C.“天人之际”的“天”,材料一认为“天”即“自然”“生态”;材料二认为“天”是“天命”“天道”。
D.两则材料都围绕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理念展开,但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A.在《项羽本纪》中,他对项羽死前所言“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以“岂不谬哉”来评价。
B.司马迁大力肯定法家的变法图强行为,对商鞅和吴起的变法都作出了较为积极的评价。
C.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对物质基础的探究有其进步意义。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敢于为农民首义的陈胜立传,表明他相信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2-12-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实体空间之外产生了另一个空间,即数字空间或赛博空间。为了实现在数字空间的关系建构,个体身体存在在实体之外需要再建一个虚体,这是进入数字空间的前提条件。个体只有完成了身份虚体的建构,才能在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之间实现切换。

在数字化时代,人格的实体虚体化即所谓数字人格的形成。严格来说,数字人格并不能叫作人格,是因为它始终是以人的身份虚体的存在为前置条件的。同时,数字人格一个主要的特性是通过网络数据实现的对人的拟像,网络数据不是对生命实体的真实采集,而是基于个人填写。讨论数字人格的意义不只在于确定人的网络存在方式,更在于防止数字人格对个体自我形成的诱导甚至压迫,使个体沦为网络的奴隶甚至牺牲品。

网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往空间,而且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形成了新的聚合关系。这种新的聚合关系既造就了面对面的熟悉的陌生人,即社会的陌生化;又造就了不见面的陌生的熟人,即网络社群的熟悉化。在这种新型聚合关系下,由于数字空间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提升了人们的交往效能,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趣缘群体,进行集体“自嗨”,从而催生了一种新型文化即网络文化。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依附性增强。圈层文化的出现既有个体精神上的需要,又有资本的助推。它以小群体的方式满足了个体个性化、差异化的精神需求,增强了个体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人们聚合在一定的圈层下,形成窄化的虚拟关系,逐渐形成对圈层群体的依赖。在不同的圈层中有不同的圈规、语言、礼仪等,它是圈层部落成员的标识。

第二,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网络趣缘群体处于不同的圈子或圈层,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造成网络信息闭环。由于社交范围的狭小、社交圈子的固化,人们在圈层文化氛围中形成一种圈养型差异性群体人格。这一人格倾向是因网络虚拟世界的存在和作用而造成的现实生命实体的人格改变。

第三,对个性自由的误读。趣缘群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在现实生活规制中缺少或失去话语权的边缘人群的情感需求。个体也常常误把网络平台当成释放个性、张扬自我的自由渠道和途径。但实际上,网络趣缘群体的出现并未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相反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圈子中,容易造成对异己的敌视或排斥,形成对趣缘群体的过分依赖。

第四,集体无意识的形成。数字化平台常常通过投票讨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选择、打分代替独立判断,不再面对情境化本身,而是进行量化、极端化,非A即B或非B即A。当意见被简化为一或非一、正面或反面时就是同一性的形成,它既表现为简单的极端化或单一化,又表现为同温层或圈层意识形态的形成,从而造成集体无意识。与此同时,网络圈层长期处于封闭、隔离环境又加剧了集体无意识。由于圈层自身的选择性、隔离性的特点,在圈层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唯我独尊、排斥异己、党同伐异的圈层意识形态。

在这种网络亚文化中,圈养着一批热衷网络交友、游戏的青少年。不同的网络平台以不同的社群观念吸引着具有不同趣缘的群体,实现网络聚合。它们各取所需,维持着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个体以身份虚体的方式进入网络社交,长期处于虚拟网络空间,在圈层文化的熏陶下,作为生命实体存在的人们的真实人格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编自徐强《数字化时代的人格反思》)

材料二:

人们在网络交流时产生的虚拟人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时被压抑的人格,一类是平时崇敬的人格。现代社会的竞争及其他方面施加给人的压力及多重社会角色对人的束缚使人们很难甚至不可能尽情地展现真我风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个性会从此消失,通常情况反而是愈禁而弥强。这就好像是用高压锅煮水,被压抑的气体压强越大,对锅的作用力也越大,但锅的强度是一定的,当作用力达到这一强度或者超过时,就会发生爆炸。虚拟人格的产生则正可以达到“减压”的作用,从而调节心理平衡。称之为“虚拟人格”,主要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它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主要是在网络交流中出现,而且离开这一条件就不会表现出来,它具有不稳定性及有条件性。

由于虚拟人格能起到释放压力和丰富体验的作用,因此许多人对虚拟人格产生依赖性。通常的情况是,许多人先从虚拟人格里获得良好体验,而后对现实社会更加不满足,以此陷入恶性循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个体所受压抑程度和对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一个是个体意志力的强弱。个体对虚拟人格的依赖程度与受压抑程度成正比,与向往程度也成正比: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压抑程度越大,甚至超过其所承受范围,就会更倾向于用虚拟人格来得到解脱;个体对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越深,就会更倾向用虚拟人格获得满足。其依赖性与个体意志力强弱成反比:个体意志力强,则可以控制自己上网的频率及使用虚拟人格的程度,意志力弱则容易对虚拟人格产生依赖。

如果个体的受压抑程度过大,可以多通过其他方式来放松,比如旅游,参加体育运动和文娱活动。美国兴起一种“漂流疗法”,意思是不要只抓住一种方法不放,而要采取多种方式,使整个身心得以彻底放松。如果个体对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很大,则可以将这种向往升华为现实中对“现实的我”向“理想的我”前进的动力,转化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力量。如果是由于个体本身意志力较弱,则可以根据情况,制定上网计划及使用虚拟人格的频率与时间长度,从而逐步摆脱对虚拟人格的依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虚拟人格来清空心灵垃圾、调节心理平衡、保持积极心态,而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新的心理疾病。

(摘编自邓泽球 张桂群《论网络虚拟人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格产生的前提是网络,一旦脱离网络世界,数字人格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B.趣缘群体的形成有利有弊,它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但也容易让人们排斥异己。
C.在圈层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圈养型差异性群体人格不是网络虚拟人格,是真实人格。
D.被向往的虚拟人格可以引导个体克服困难,合理利用虚拟人格则对个体心理有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格是对人的拟像,填写的网络数据出于个人的主观性,因而具有非真实性。
B.造成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原因是同一性,同一性形成的标志是意见被简化、单一化。
C.虚拟人格可以减压、调节心理,它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出现,从而稳定下来。
D.因为人们从虚拟人格里获得了好处,所以对现实更加不满足,从而依赖虚拟人格。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世界卫生组织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虽然这一版本还未经各国正式批准,但已经引起了社会热议。
B.某一网瘾戒除机构实行军事化管理,有专业心理老师,网络成瘾者每天早晨都要跑操,日常生活环境也相对封闭。
C.研究发现,网络在线角色游戏“魔兽世界”的用户在游戏中的人格更接近于他们的理想自我,而不是现实自我。
D.王月在校乖巧听话,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但是在家却是不折不扣的“小魔女”,叛逆、脾气暴躁,不和父母沟通。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有人认为,在对待数字人格这一虚拟人格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人工智能文艺能否成为与人类文艺并驾齐驱的新的文艺类型?能否成为一种摆脱人类指令的主体性创造?从目前来看,虽然人工智能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意指不明、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的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可是,人工智能又有一定的主体性。在人工智能创作过程中,人类发布指令,控制过程,收获结果,但创作的“细枝末节”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人类让给人工智能的那部分工作,让人工智能获得了一种“存在感”,即虚弱的主体性。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一些业界人士故意夸大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能力,但不管如何夸大,都无法改变目前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方面主体性仍然不足的现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类重真情,尚大义。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算法逻辑模仿人类创作出文艺作品,但它无法模拟人类基于历史经验、生命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与意识,更难像人类那样睹物思人、托物言志,这是人工智能更难逾越的一大障碍,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创作出伟大作品的重要原因。人工智能进行文艺创作只是对人类创作行为的一种模仿,而非一种类似于人类创作的那种独立的对美的创造。

未来,人工智能要想在文艺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就需要在深度学习等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完善,甚至需要从深层逻辑上寻求结构性变革,从而产生全新形态的人工智能。

(摘编自王东昌《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材料二:

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深度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2017年5月,人工智能写诗系统微软“小冰”模拟人类“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方法,学习了500多位诗人的现代诗,花费上百个小时,训练上万次,练就写作现代诗歌的本领。人工智能在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的“钻研”与此类似,都是利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技术,存储并分析大量艺术家作品,寻找明显的规律并重组,完成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复制人类学习方式,展现出惊人的学习效率,却难以模拟这一过程中人的情绪和创造。“小冰”写下一行行可以理解的文字,但“她”并不理解自己的创作。因此,人工智能对人类艺术的探索虽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但目前还无法达到愉悦审美的效果。即使实现所谓的人工智能“自我操控”,还是离不开人对相应计算程序的设定和足够的数据库信息。

当然,经过反复学习人类艺术,人工智能对人类情感有着越来越精准的了解和判断。而人们除了对人工智能诗歌、绘画进行艺术品质鉴别之外,或许还面临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人工智能开发与人类脑力、学习能力、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类艺术能不能展开良性互动?人工智能是否是文艺创新的助推器?

写作从最初的记录功能发展为人类艺术创作的手段和形式,文学熔铸了人类丰富思想和情感的共同记忆。人工智能的艺术实验试图通过对人类情感的复制,进一步实现对人类智能的模拟。然而人工智能究竟能不能、应不应复制人类情感,不仅是技术问题,也在伦理道德层面存在争议。人类情感、意识是人与人工智能的安全界限,界限的模糊或被破坏是否会威胁人类主体地位,这是人类面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最深的焦虑和恐惧。

文艺创作已经对此展开前瞻性的思考。文学、电影用虚构叙事和影像奇观建构人类与人工智能交错重叠的“后人类”景观。尽管幻想、想象是艺术的特质,不过科幻小说、人工智能电影(表现和反思人工智能的电影)是指向人类现实的,并折射出对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焦虑。

人类对机器欲望的恐惧,归根结底在于人类难以回答自身的秘密。“后人类”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终结,而是预示某种特定的人类概念的终结。“后人类”提醒我们借此反思人类自身价值观,实现新技术的人均共享等。有关人类未来的虚构叙事为人类思考自身文明提供资源。

(摘编自赵丽瑾《人工智能可以是文艺创新的助推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与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相比,前者缺乏现实性,后者是基于现实的情感抒发,故比前者要深刻得多。
B.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时需要依附人类主体而进行,它虽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太弱,无法与人类主体性相提并论。
C.目前,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自身和客观的一些原因,也存在许多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D.科幻小说、人工智能电影等凭借幻想、想象手段建构与呈现“后人类”景观,并借此对人类的社会现实进行观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均提出了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一些疑问,从而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B.材料一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各自创作的诗歌作品进行对比,阐明了前者在创作上的局限性。
C.材料二通过“小冰”的事例,论证了人工智能虽然具有强大的学习本领,但还存在着不足。
D.若人工智能成功复制人类情感,两者间的安全界限定会被打破,人类主体地位必然消亡。
3.下列选项,不符合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技术原理”解说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在创作时主要由人类发布指令,控制过程,收获结果,它只完成“细枝末节”。
B.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的时候需要依靠大数据、深度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
C.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时进行艺术实验,试图通过对人类情感的复制,进一步实现对人类智能的模拟。
D.人工智能创作需利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技术,存储并分析大量艺术家作品,寻找明显的规律并重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下面是作家南帆曾举过的一个例子,请结合材料对其观点加以分析。

人工智能具有极为强大的记忆功能,但是它不会回忆,不可能在哪一个愁绪袭人的下午,突然回忆起程序员如何写下一条关键的指令,没有哪一种动人的情景交融可以成为触动创作的机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就学科分类而言,医学与文学无疑是不同的学科。但如果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这两种学科都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本”是两种学科的共同本质。在分析医学与文学的形成过程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两种学科都曾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者存在天然的共通性。

②中国传统医学依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传播。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文化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这种形态成为孕育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的共同摇篮。在这两个学科尚未独立分离出来的时候,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糅现象。无论是诗歌、民歌还是市井小调,都是古代医学重要的传播载体。以《诗经》为例,其中有大量关于医学内容的描写,对阴阳、五行、脏腑、疾病、医疗、药物等均进行了相关记述。后世的医学著作很多都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呈现出浓郁的文学色彩。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就很典型,比如“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英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这四句诗就将浮脉的位置、脉象、临床价值等描述得很清楚。

③事实上,很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着丰富文学价值的作品。在阅读这些古典医学著作时,往往能够体验到文学中的那份恬然和深邃。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蕴含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与医学相关的著作很多,包括《左传》《庄子》《吕氏春秋》等,都汇集了大量医药寓言故事。《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老残游记》等名著中的医学思想更是丰富。《红楼梦》中涉及的疾病有114种,方剂共45个,对药物的描述超过120类,其中对林黛玉病情的描述,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中医看来正是肺肾阴虚的一个病征,而《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性格与命运的描述,与其疾病的变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④中国传统医学作品承载着中国文学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医儒不分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文学大成者走上了医学道路,而医者中兼通医学与文学的也是大有人在。比如魏晋著名学者皇甫谧不仅在文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同时对中医针灸也颇有研究。他的哲学观点在其医学著作中也有鲜明体现,《针灸甲乙经》中“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论述的就是“生命万物都是由‘气’这个根源构成”的观点。范仲淹提出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主张,曾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人士子。其实,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对医道都有着精湛的研究。如白居易、苏轼、元好问、蒲松龄、刘鹗等文学家皆有医学作品存世。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古典文学,虽然所属学科不同,但它们共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相互滋养,彼此融通。这样的联系,既赋予了医学以诗意,也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摘编自孙玮志《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

1.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论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医学和文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主题鲜明。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分述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脉络层次十分清晰。
C.医儒不分家意味着古代的文人士子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对医道有精湛研究的医者。
D.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医学和文学相互影响,对两者进行探究,有跨界学习的色彩。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至少两种。
2022-12-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素质检测(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物流”,其含义自然和今天的物流概念不同,但物的流动确实存在,而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物流的管理世代相传,延续几千年。看一看中国古代的物流,是很有意义的事。

生产发展到农耕经济时代,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流动是物流的主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有着长期的、集权式的中央政府。皇室与政府的巨大消费,使得全国农副产品向京师和中心城市集中。秦统一六国,天下分三十六郡,形成以咸阳为核心的都市圈。都市人口多,消费量大,不得不从全国调集粮食、布帛等生活用品。汉代初期,从关东调粟数十万石,送至京师,而到了汉武帝时调至京师的粮食已有600万石。汉高祖分封诸侯,各诸侯王都有自己的领地,也形成了以诸侯国都为核心的次都市圈,物品同样向这些次都市圈集中。宋代官员俸禄最厚,且实行实物供给制。从粮食到布帛,从薪炭到茶叶,无所不供,因此京师所需物品最多。史载:宋至道初,每年汴河运米300万石,广济河运粟12万石,黄河运粟50万石……计550万石至京师。而到了大中祥符初年,京师已需粮700万石。

商品贸易的发展,使货物在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流动。最著名的是汉武帝派人通使西域,建立连通欧洲的丝绸之路,西域36国与中原的商品往来延续了两千年。珠玉、马匹、丝绸、茶叶、瓷器、米、麦、棉、布都成了商品,在交通能达到的区域内进行交流。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重要商品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流动,那就是盐。古代的盐有池盐、井盐、海盐三类。池盐分布于西北地区,井盐分布于四川,海盐在沿海。自古以来,盐的流通是大量的、经常的。唐代初年,西北池盐每年产1万斛,河北产盐也在1万石以上。明洪武年间,产盐量竟达到4.6亿斤。

明清两朝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乾隆年间,景德镇陶瓷业规模发展到了顶峰,瓷窑三百区,匠工几十万,瓷器交易远达欧洲。乾隆五十年,中国出口的茶叶2800多磅,出超200万两白银。在大西北,伊犁、喀什、眉州已成为对外商业贸易的中心和枢纽。常常有十万头以上的牲畜交易,上万匹的缎、绢、绸、绫被运往国外。

皇室宫殿、陵墓的物品需求,也是流量很大的“物流”。唐贞观四年,修洛阳宫乾阳殿,“大木非随近所有,多从豫章采来,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行一二里即有破坏……终日不过进三二十里,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功”。一根柱子尚且如此,一座宫殿需要多少材料!除了给活人修宫殿之外,还给死人修陵墓。秦汉有厚葬之风,秦始皇葬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锢山泉,上崇山坟。其高为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部分发掘的兵马俑,已成为世界奇迹。

中国历史悠久,物流故事不胜枚举。如此一瞥,使我们感受到物流一词虽是现代名词,但物流活动却古已有之。

(摘编自姜超峰《中国古代“物流”一瞥》)

材料二:

“古为今用”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领域,在物流微观经济领域也是如此。研究探讨我国古代物流思想与实践,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从古至今的梳理,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一些今天的参照和借鉴。

我国古代物流与现代物流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在认识上,古代物流重“储”,而现代物流重“流”;在思想上,古代的主体是“重储思想”,现代的主体是“系统思想”。当然,一系列派生的政策、主张、运行、工程、装备、技术等都由此而来,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理性的发展、系统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大系统”概念的形成是近代、现代的事情。但是,在我国古代,物流的主体或者局部已经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古代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系统性思维,尤以对仓储与社会经济、生产方面关联的认识最为深刻。早在农业社会,仓储这个与物流主体强相关的领域便开始了一定程度的理性发展。

从古至今,我国各时期物流相关领域的发展都有其特殊性:先秦时期已经明确形成了“重储思想”,也可以看到“物畅其流”的脉络;之后与物流相关的万里长城横贯我国东西;到了隋朝,大运河开始通航,沟通了我国的南北;再后来,则是早在宋朝就影响社会并达到辉煌的纲运……这些,构成了我们对中国物流古今的一些认知。

(摘编自王之泰《中国古代物流思想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集权统治极大地刺激了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需求,供需逐渐走向不平衡,因此产生了最早的物流。
B.我国古代的盐十有八九是从沿海、西北或四川生产的,同时作为生活必需品,盐的运输逐渐常态化。
C.中国古代商品贸易发展日益壮大,可以看出古代物流和社会经济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D.中国物流“大系统”从古代最初的系统性思维和理性发展,经过漫长的历程,到近现代才最终形成概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官员的丰厚待遇决定了京师物流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政治力量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B.我们从汉武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和发展,可以看出商品贸易不仅在国家内部流通,更走向了国际舞台。
C.乾隆年间陶瓷业和茶叶的交易均走向国外,手工业和商业的规模达到了顶峰,可见古代已形成相当大的物流市场。
D.先秦时期的“重储思想”,使得农耕作物集中储蓄,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物畅其流”的发展历程。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写乾隆年间陶瓷业的发展、茶叶的出口、对外商业贸易中心的形成,意在论证商品贸易发展下货物流动之多之广。
B.材料一通过举例论证说明秦始皇死后大兴土木修建陵墓,不仅建筑规模庞大,而且劳民伤财,体现了秦始皇的骄奢。
C.材料二最后一段论证了我国古代物流的主体或者局部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在关联的领域产生了理性发展。
D.两则材料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中国古代物流”,但都具有较强的论证力度,思维缜密,条理清晰。
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古代物流和现代物流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022-12-2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任丘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歌语言的成熟与时代的精神面貌是分不开的。诗歌语言的成熟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这要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唐诗的归真返璞,自然并不等于一味的素朴;所谓深入浅出更不就只是浅近而已。没有建安以来四百年诗坛的发展,唐诗的语言也不会一下子就立地成熟。但是时代的条件又决定着诗歌语言成熟得是否充分以及快慢如何。没有唐代那种生气蓬勃的时代精神面貌,五七言诗究竟能取得多高的成就,绝句是否就那么风靡诗坛等,就都难免会打个问号。所谓“盛唐之音”一下子就爆发出满园春色,展现出那么绚丽的奇花异果,这乃是诗歌语言自身的成熟与唐代社会发展成熟的共同产物。这两个发展成熟的汇合,产生了唐诗的高潮与高峰,那波澜的壮阔,气象的高远,在古典诗坛上是空前绝后的。在这空前绝后的诗坛上出现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歌唱,那就是边塞诗。

唐诗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边塞题材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其所以特别引人瞩目,就因为它仿佛是只属于盛唐的一个题材;盛唐之前既颇少见,盛唐之后乃几成为绝响;李益几乎就是边塞诗的最后一个诗人。而盛唐时代却恰恰是边塞上最为平静的时刻。边塞诗因此主要并不在于写战争,而是一种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充满着豪迈精神的边防歌。唐代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击溃东突厥,收编其残部,贞观九年又大破吐谷浑之后,边塞上的形势基本上就稳定了下来,到开元年间就更为缓和;而一百年间唐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国势不断走向鼎盛的高峰,边防上的威望这时也就与日俱增,实际上完全掌握了和平的主动权,边塞诗就正是在这样条件下的产物。安史之乱后,边防的和平已如明日黄花,边塞诗也就随着唐王朝的鼎盛之成为过去而同时成为过去。边塞诗由于只属于盛唐时代,它因此也就更具有时代的特征与诗歌高峰上最鲜明的标志。

王维的山水诗绝不只是“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那些远离人世间的作品所能代表的。王维早年的精神状态乃是“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之一)那种生气蓬勃的少年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没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的山水诗,也就不会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的边塞诗。边塞风光其实正是时代豪情的考验。高适的《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没有这种坚强的生活信心,黄云蔽天、北风刺骨之下,还有什么风光之可言呢?为什么盛唐高峰一过去,这些风光的歌唱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边塞诗的涌现,因此乃正是时代精神的产物。那辽阔的视野,奔放的豪情,反映着整个时代高视阔步的足音,这也就是历代称誉的盛唐之音的特色。而边塞诗又是以七绝、七言古诗的作品最为出色。从王昌龄的七绝到李益的七绝,边塞诗的歌唱又一次证明了绝句的广阔天地。而七言诗在整个唐诗高潮中的作用,在这里也就特别容易看得清楚。五、七言古诗作为一个整体的完全成熟,其实乃正是以七言古诗的成熟为标志的。这些既是诗歌语言自身的发展,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边塞诗就恰好可以说明这之间的血肉关系。

(摘编自林庚《唐代这一诗歌高潮得来不易》)

材料二:

初唐时期的四杰是在高宗、武则天时期发展起来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各个才华横溢、胸怀大志、高高在上,创作的边塞诗作中充满了强烈的功名和欲望,希望以此来获取君主的重用,从而平步青云直达卿相,他们创作的许多边塞诗中都蕴含着这样的情绪表达,例如杨炯的《从军行》中写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骆宾王在《从军中行路难》中叙述到“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中不仅涵盖了强烈的功名和欲望,同时还表达着高尚的社会愿望,体现出了和平民百姓同甘共苦的意愿,反映出了浓烈的社会责任心,这样的诗作情感在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代表作品,例如王昌龄在《出塞》中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盛唐时期的诗作相比较初唐时期,更加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凸显出了对人们和国家命运的关心。

初唐时期的边塞诗主要书写了战乱时的艰辛和无奈,营造出了一种悲壮的情境,例如卢照邻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写到“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表达出了战乱时期人们生命的卑微,在进入盛唐时期,边塞诗中情感的叙述逐渐向乐观、浪漫的方向发展,虽然盛唐时期边塞的战事频繁,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多的是传达出一种正能量,去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树立唐代军队的强大和勇往直前的气势,让人们能够通过诗句联想到战争胜利的欢快感,巩固百姓和将士对于战争的自信心。例如,高适在边塞诗《塞下曲》中写到“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初唐时期由于其处于唐朝建立的开始阶段,使得诗人在边塞诗中进行丰功伟业的情感表达时流露较为透彻,降低了旧社会生活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让诗人能够随着自己的心境进行自由的创作,无所畏惧地诉说着对社会的不满,引导着唐朝诗歌逐渐走向激扬、豪迈的创作风格。在进入盛唐时期以后,也出现了许多放荡不羁的诗歌风格,但是相比较于初唐时期的边塞诗,语句中蕴含了更多的浑厚感和优美感,在整体意境构造上较初唐时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同时在文字的运用上也更加地精练、准确。

(摘编自周文慧《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区别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以前,诗坛不重视建安以来诗坛的成就,诗歌的语言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B.没有盛唐的精神面貌这种时代的条件,唐代的五七言诗和绝句就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C.边塞诗似乎只属于盛唐,成就非凡,引人瞩目,这使得盛唐是边塞最为平静的时刻。
D.王维诗歌中反映的精神早年和晚年不一样,他早年的山水诗和边塞诗有一种昂扬之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从贞观到开元年间,边境比较稳定,社会也得到巨大发展,国势走向强盛,这是唐代边塞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B.唐代边塞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只属于盛唐;唐朝安史之乱后,边境的安稳和平的环境被破坏,边塞诗也成为过去。
C.高适的《别董大》(其一)描绘了边塞的风光,反映出诗人坚强的生活信心,盛唐以后,边塞这些风光消失了。
D.七言古诗的成熟是诗歌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边塞诗说明了诗歌语言与时代精神的密切关系。
3.从材料阐述的观点看,下列唐代边塞诗中,不属于盛唐边塞诗的一项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汉代,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不无关系。刘邦出生地在楚国丰邑,刘邦登基以后,楚文化自然北移,汉代在政治上虽然“汉承秦制”,但在文化上受楚国传统的影响却非常大,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的《秋风》《瓠子》都是楚声,武帝时的《汉郊祀歌》都是楚调。刘向大概就是在西汉兴起的楚地诗歌风格的氛围中,整理出最能代表楚国水平的诗歌选集《楚辞》,从此以后,以《楚辞》为代表的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以前是规整的以《诗经》为代表的四字句诗歌,楚国诗歌或《楚辞》风格的诗歌风行汉朝以后,五言诗开始流行。李陵与其所训练的五千荆楚“敢死之士”(司马迁语)纵横匈奴腹地,因寡不敌众受降后在大漠以北所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与其说是五言诗,不如说是楚风诗。钟嵘《诗品》甚至认为,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乃中原五言诗的发源。后人所写的五言诗,不断受其影响。汉乐府诗,更是受到《楚辞》的影响。诗歌的演化史,就是不断走向自由表达的演化史。以《诗经》为代表的书面雅言,越来越走向象牙塔,而以《楚辞》为代表的更为自由的语言风格,因为接近口语化,却显得越来越有生命力。诗歌经过五言、七言的酝酿,再到长句,进而到彻底的自由诗,我们都可在《楚辞》中找到影子;同时,也可在汉语诗歌的一系列演化中,找到《楚辞》的影子。

(摘自石厉《“楚辞”与“楚歌”》)

材料二:

先秦楚歌独特的文学模式的形成是由其保存形式所决定的。当我们从保存这些作品最早的文献中来搜寻时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作品是因为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才得以保存下来的。一方面,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并且有特定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诗歌和叙事又是相互说明和印证的。无论是直接坦露出对社会褒善贬恶的价值判断的作品,还是揭示世道人心,表明进退出处,为人处世的生命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作品,或是感人动心的爱情主题,或是感时伤世,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生命喟叹,均如此。楚歌可以说是严守了“诗言志,歌咏情”的诗歌创作原则。

就像我们的祖先为了祭祀而借助于铜器铭文保存了典礼颂歌一样,许多楚歌就是这样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保存楚歌的这些古文献就是把歌辞文本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们讲述,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古朴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人格个性与生活状貌。楚歌是现存古代音乐文学作品中难得的一种艺术模式。按照“诗言志,歌咏情”的原则在叙述当中融合楚歌,不仅使历史文献保存了早期历史人物的诗歌,在后来的历史意象中,对于这些诗歌的记忆也有助于保持历史叙述的表现力。

由于楚歌与其语境的高度融合,它所表达的善恶褒贬的情感与道德的强烈诉求给人的心灵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力,从《楚人诵子文歌》《优孟歌》《慷慨歌》《楚人为诸御己歌穗歌》《岁莫歌》等作品来看,这一特点非常突出。《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直截了当地把诗歌本质的情感表现推演到歌唱艰辛生活的百姓身上和世道人心的层面上:“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见,楚歌与《诗经》有着同样的社会功能,因为都遵循着相同的诗歌文化传统,虽然它们所生成的文学模式差别甚大。

(摘自孟修祥《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一统天下后楚文化自然北移,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主要因为政治因素影响巨大。
B.诗歌选集《楚辞》最能代表楚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刘向整理出来后,这种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
C.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这是使得许多楚歌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被保存下来的原因之一。
D.无论是五言诗、七言诗还是自由诗,都不如楚歌让我们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思想、心理、人格、生活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以楚歌为分析对象,材料一侧重楚歌流行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材料二侧重楚歌保存状态的分析。
B.因寡不敌众受降的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是中原五言诗的发源,不断影响后人的五言诗创作。
C.先秦楚歌的保存形式决定了其文学模式的形成,许多楚歌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这些古文献把歌辞文本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们讲述。
D.楚歌遵循着诗歌文化传统,虽然与《诗经》文学模式差别非常明显,但都有着同样的社会功能。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奇特,笔法自由,多次出现“兮”字。
B.诗歌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律诗。
C.曹操通过宴会歌唱以《短歌行》抒发自己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
D.《诗经•菲葭》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
(4)“诗言志,歌咏情”是诗歌创作的原则。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诗歌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场血战,是一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英雄史诗。作家曾平标以一种历史责任、现实担当和作家良知,直面、正视和深度发掘湘江战役的历史,在报告文学《向死而生》中冷静、从容、客观地描述了8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激烈鏖战,以七个章节全景式复盘了整个战役的过程,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一个广阔而特殊的历史空间。

《向死而生》采用历史时空和现实情境相互切换的叙事结构,运用宏大历史场景与具体战斗细节互相交替的创作手法,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原则,通过情真意笃地回首湘江战役的历史过程,通过激情昂扬地叙说红军将士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通过挚诚至切地书写桂北人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当下故事,集中诠释了以理想崇高、信念坚定、无限忠诚、勇于担当为核心的湘江战役精神,真切表达了八桂儿女对红军烈士的敬仰之情和敬畏之意,深刻阐发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这部带有史传意味的报告文学,是一部用鲜血祭奠信仰的壮丽史诗,是一幅用历史关照现实的精神图谱,以细腻的描写、周详的铺陈、深彻的抉发,将沉积于历史深处的血色记忆打捞出来,在讲述宏观战事大背景的同时,以细腻笔触复原和塑造了诸多红军将士的英勇形象和超拔风采。

《向死而生》是一部用忠诚诠释信仰、以担当凭吊英灵的文学力作,作者恪守正确的党史观和历史观,采取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秉持向红军英烈敬仰和致意的虔诚态度,查阅和研读大量党史、军史、革命战争史和众多长征先烈的档案史籍和文献资料,以此重温和感受湘江战役的慷慨悲歌,进而搭建起三十七万字的鸿篇巨构。为了增强作品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作者以田野调查方法丈量湘江两岸、桂北大地,实地寻访众多红军的后人、烈士遗骸收殓人员、遗址遗存保护者、党史专家以及当地村民,认真倾听和悉心记录当地干部、村民和史志工作者的回忆和介绍,为撰写作品积累了大量权威素材和丰赡的一手资料,体现出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和科学的创作方法。

历史是一面镜子,英烈故事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我们阅读报告文学《向死而生》,回眸历史打量过往,重温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的不朽功绩,不仅仅是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敬重先烈、致敬先烈,更是锤炼共产党人的“心学”,磨砺理想信念之基,淬炼初心使命之根。

(摘编自刘金祥《妙笔华章祭忠魂》)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正因为长征的伟大,尤其是长征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这才引来世界上包括政治家、作家、社会学者在内的一波波“朝圣者”。

那么,长征除了让人高山仰止,还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精神品质?这一点可以从毛泽东的谈话中读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至于对其精神内涵或品质的解读,《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所言更形象。他说:“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一切以及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如果今天我们认识长征的精神实质,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构建了一个跳出自己的历史又与西方迥异的精神世界,这让每一个接受洗礼的人都能够树立起坚定的政治信仰,这种信仰让人超越自我,超越自然,因此有了“爬雪山,过草地”等英雄事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换句话说,长征之所以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政治信仰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在今天的四川红原县与黑水县之间的亚克夏山上,有一座红军烈士墓,这里安葬了12具红军遗骸。这处红军烈士墓不仅因海拔4800米而成为最高的红军墓地,同时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在政治和精神上的高度。有了这样的精神高度,也便有了艰苦卓绝,视死如归,进而有了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胜利。

(摘编自公方彬《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江战役无论是在时间、规模、激烈程度方面,还是在作战成果方面,都创造了历史之最。
B.为了写好《向死而生》,曾平标通过实地走访获取了大量的权威素材和丰富的一手资料。
C.毛泽东用了三个比喻来评价长征,肯定了长征对于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习近平也高度评价了长征精神。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阐释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或品质,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红军都绝不承认失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死而生》是我们回顾长征的一本教科书,湘江战役中的英烈故事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素材,能够让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B.如果不将湘江战役置于宏观战事的大的背景之中,那么《向死而生》的叙事结构将变得单一起来,也就无法通过历史关照现实。
C.中国共产党构建的长征精神,既跳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又与西方迥异,在这一精神的洗礼下,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政治信仰非常坚定。
D.亚克夏山上的红军烈士墓在红军墓地中海拔位置最高,彰显了人民军队的精神高度,这种精神高度激励我们的党和军队取得最终的胜利。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观点的一项是(     
A.复兴中学组织学生参观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让青年在感悟长征历史故事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坚定社会主义崇高理想。
B.远近闻名的红军村——沅城村从2022年开始积极开展“大树底下讲故事,红军精神永传承”系列活动,以保护好红色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借助红色旅游振兴乡村。
C.2022年10月28日,江西省第16届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走进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县,开启了于都百万儿女积极参加省运会的新里程。
D.莱西市以《红军长征历程与启迪》为题对年轻干部进行授课,围绕红军长征深入讲解,教育激励年轻干部以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4.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析报告文学《向死而生》创作的特点。
5.2022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纪念日,复兴中学特举办“红军长征”图片展。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红军长征中的重大战役、重要人物等,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请综合两则材料,为此次展览写一个结语,警醒同学们要将长征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不超过120个字。
2022-12-2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保定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劝学》一课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是古代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B.《劝学》这篇文章在论证上,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比如第二段和第三段。
C.《劝学》一文论述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D.《劝学》是《荀子》一书的第一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后半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2022-12-1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任丘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