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刚好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自己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但是,正当我写《资本论》第一卷时,今天在德国知识界发号施令的、愤懑的、自负的、平庸的模仿者们,却已高兴地像莱辛时代大胆的莫泽斯·门德尔松对待斯宾诺莎那样对待黑格尔,即把他当作一条“死狗”了。因此,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文化的连续性。人们是在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和表现现实,从而创造文化的。但是,人们在表现现实世界、创造文化时,必然要遇到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思想,并受它们的影响。虽然人们的文化思想归根到底是以该时代的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但是,意识形态的完成过程,表现为思想依据前人留下的思想资料进行创造的过程。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关系是通过对原有文化思想的影响来起作用的,它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

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包含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都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有着批判继承关系,没有批判继承关系就不会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没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

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后起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曾从英、法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也曾从外国特别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英、法等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为各国资产阶级所接受。同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所接受,也为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所接受。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继承,这很好理解,因为它们有着相似的经济基础、相似的阶级本质、相似的社会的需要,并且会遇到相似的社会问题,因此有相似的文化。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也有批判继承关系。孙中山先生就讲过:“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思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他本人也确实批判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中某些有意义的思想,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这些思想本来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用来调解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孙中山则赋予传统儒家的有关“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论以同近代“民权”思想相近的含义,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去,提出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民有、民治、民享,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主义的君民关系和皇权至上思想。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继承,一方面是因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共同的文化传统,面对相同的问题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批判继承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一个再创造和重构的过程。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显然不是对“重民”和“民本”思想的照搬,而是一种重构。虽然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是,共产主义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与以往的所有制关系的彻底的决裂,是以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趋势,只有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创造出共产主义文化。

(摘编自赵常林、林娅《马克思主义文化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所说的“亡灵”,是指可供利用的已经死亡了的先辈们。人们可以借用它们的传统改造旧世界、创建新世界。
B.文化是人们在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对现实的认识,人们有怎样的独立的实践活动就会有怎样的思想文化。
C.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是以文化的选择和积累为前提的,而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又必须以批判继承关系为前提。
D.共产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并不拒绝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基本国情,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多年建设这一基础上开创的。
B.批判和继承是对立统一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带有批判性,决不能全盘接受,也决不能全盘否定。
C.对传统文化要区别对待,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直接继承,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则需要批判地继承。
D.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可以批判地继承本国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批判地继承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遗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庞朴说:“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
B.余秋雨说:“文明的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探自己先辈的种种真相。”
C.萧伯纳说:“人生不是一根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D.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材料一中马克思承认自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但又公开承认自己“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怎样理解马克思这种貌似矛盾的做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鲁迅在《拿来主义》里批判过这样两种人:一种是面对大宅子“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一种是“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鲁迅称前者为“昏蛋”,后者为“废物”。试用材料二的观点说明这两者各有怎样的错误。
2023-03-1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让文物修复师这个有点冷门的职业突然成为大家推崇的对象。儒雅睿智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喜提“故宫男神”称号,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想去故宫拜师学艺。

202083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津在成都参加活动,分享故宫修钟表的那些事。当他展出一小段宫廷钟表修复完成之后的视频时,清脆悦耳的报时声音,潺潺流水的仿真造型,让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鼓掌,向大国工匠致敬。

1977年,王津来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工作,站在第二代钟表修复师徐芳洲先生的工作台前,摸索着使用对方留下的工具,王津静下心来,对抗时间在钟表上留下的痕迹,成为一个“修复时间”的“魔法师”。

择一事,“钟”一生。王津在多个演讲中这样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工艺繁复的钟表,钟爱一生的职业,同时,用坚持、匠心和技艺与时光抗衡。用43年的岁月,坚持做一件事——修复钟表,传承技艺。王津的工作是与时间为友,静下心后,慢慢就不觉得枯燥了。“透过文物,你可以看见前人的匠心精神,也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兴衰更迭。”王津说。

从事钟表修复工作39年之后,2017年,因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儒雅睿智的王津突然“走红”,不仅出门经常会被人认出,还收到了录制综艺节目的邀约。不过,王津对自己的“走红”非常淡然:“谢谢大家的喜爱,故宫的文物比我更加吸引人,吸引大家的是我手里的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43年来,王津修复的各类文物钟表多达300多件,其中馆藏钟表一级文物数十件。在王津看来,钟表修复比较枯燥,要想修好一件馆藏古钟,耗时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只有真正喜爱这项事业的人,才可能耐得住寂寞。“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其次就是要心细。我们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让它延年益寿,再过200年还能看到它。”这是王津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打碎的齿轮要一点点组装,锈住的零件要用煤油一点点浸泡,把每一道工序、每一次修复都做到极致,让时光留下痕迹的钟表重新绽放光彩。王津和他的徒弟们用时光对抗时光,用极致、坚守致敬前辈的工匠精神。

英雄关羽还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修复大师是否有修复不成功、很挫败的经历呢?王津回答“目前还没有”,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到他自信的微笑。有人这样形容王津看着钟表跳动时的笑容:那是一个人看着丰收的稻田时的喜悦。

(摘编自曾洁《故宫男神王津:“修复时间”的“魔法师”》)

材料二: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从焊接大师艾爱国到精密加工大师刘湘宾,从无线通信射频电路设计大师张路明到航天科技特级技师徐立平,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需要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引领劳动者在本行业和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人民日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材料三: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标题“故宫男神王津:‘修复时间’的‘魔法师’”,既生动形象地点明了王津的职业,也突出了他的卓越贡献。这体现了通讯标题重视价值性消息的特点。
B.材料一最后写王津没有失败的修复经历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为了多角度塑造王津的匠人形象。
C.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决定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D.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疗治社会的浮躁风气、短视心态,有利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津热爱自己的工作,他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让它延年益寿。
B.王津的突然走红,直接原因是他手里的故宫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C.劳动者需要在长期学习中,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D.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仅注重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和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更注重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
3.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二观点的是(     
A.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先人们为后人留下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规。同仁堂所生产的各种中成药享誉海内外。
B.一线技术工人潘从明练就一项独门绝技,在浑浊的液体中用一双眼睛就能甄别和捕捉那些若隐若现的稀有贵金属。
C.来自无锡国家电网的一线技术工人何光华率领团队攻克“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解决了电缆检测的行业难题。
D.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

草莓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但长期以来价格较高,尤其是春节期间提前上市的就更贵了。草莓的价格不菲有很多原因,除去人力、大棚、育苗等常规成本,还有经过土壤熏蒸等特殊环节带来的成本。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同一块土地种植草莓三年后,再种时植株便不易成活,这就需要换一块土地,重新搭大棚、做土壤熏蒸等前期准备,成本自然就会增加。

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生物学上称为连作。像草莓这样在同一块土地连作时出现植株成活率、品质、产量降低的现象,叫连作障碍

作物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多数植物对营养物质具有选择性,连作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但这可以通过选择性施肥来弥补。除此以外,作物不能连作的原因还有:化学危害,微生物危害与虫害。大多数情况下,微生物与虫害产生的原因都是由于它们对某种农作物具有专一性,连作导致它们极剧繁殖,从而抑制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然而,化学危害的问题,则是作物自作孽了。某些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代谢出一些自毒性物质,从而抑制了下一年该种作物过度生长,生物学上称为自毒作用。因自毒作用产生连作障碍而造成产量过低的作物有草莓、人参和三七。

关于自毒作用,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它是化感作用的特殊类型。所谓化感作用,实际上是植物间以及微生物间关乎生存的一种手段。因为想要在生存中占据主动,就必须让别人退出竞争舞台,利用自身代谢出的化学物质作武器是一种常见手段。这种抑制性的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例如燕麦和小麦之间就存在竞争,燕麦可以释放莨菪亭等化学物质抑制小麦的生长。

这样看来,作物们似乎应当选择对其它物种有抑制作用而对本体有促进作用的化学物质才是最智慧的做法,但作物们有时也会把化感作用的枪头指向自身。有的作物在成长过程中会分泌有毒的化学物质,通过影响下一代的发育来抑制过度生长,从而避免了因环境和资源无法承载而造成的物种灭绝。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作物的自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自然界中,生长过草莓的土壤,会富含草莓的自毒性物质羟基苯甲酸,由于它的作用,草莓生长分布会相对分散,使其在某一地区内不会因密度过大而影响繁殖和生存。这样看来,通过大棚人工种植草莓就需要避免这种现象,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现在已经有一些新的技术可以支持草莓连作八年以上。例如提高土壤的碳含量,从而增加土壤中的菌落数目,以便更有效地分解自毒物质。当然目前这些做法的成本也不低。另外,草莓果实柔软,不易储存,运输、销售中折耗很大,所以草莓的价格也就依然保持在高位上。

(取材于《草莓为何如此金贵》)


(1)根据文意,以下不属于“草莓价格贵”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种植草莓要经过土壤熏蒸等特殊环节。
B.草莓分解自毒物质的能力不强。
C.支持草莓连作的技术成本高。
D.草莓不易储存,带来运输、销售成本增加。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生物学上的连作障碍,削弱了某一区域中单一植物的生长优势。
B.选择性施肥可以消除由于营养物质缺乏、微生物造成的连作障碍。
C.燕麦和小麦之间存在竞争的例子,证明化感作用的抑制性作用普遍存在。
D.具有化感作用的作物通过自毒抑制了生存竞争中其它作物的生长。
E.通过大棚密集种植来增产,会加剧草莓自毒性物质带来的不利影响。
(3)根据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说明“自毒作用”与“自疏现象”的异同。

同一只青蛙生出的年龄相等、共同生活的蝌蚪,在数量过多、密集过高时,发育较早、体型较大的蝌蚪会释放出有毒的化学物质,毒死同群中较小的、发育较晚的蝌蚪,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存,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自疏现象。

2023-03-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我们先说第一个。“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这是最悲惨的结局。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

(摘编自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

材料二:

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

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的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世间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无一例外把罗密欧和朱丽叶、奥赛罗、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等主人公带入死亡。比较起来,《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作品。虽然有一个神话的背景,但整部小说描述的不过是处在欲望、情感、秩序、伦理、宗教之间的心灵冲突和生命挣扎,不幸和死亡贯穿其中。十二钗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的生命各个不同,却都无法躲过香消玉殒的结局。而在十二钗之外,作者不断地安排着冯渊、贾瑞、林如海、宝珠、秦钟、秦业、金钏儿、尤三姐、尤二姐、晴雯等的死亡,让那些刻意营造的成功或者欢乐显得非常苍白和脆弱。每个人的悲剧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

(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

材料三:

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这两种毁灭,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

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贪赃枉法的贪官贾雨村,是全靠贾府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枉断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还直接向贾府和王子腾报告,这说明一切横行不法的事,都与“四大家族”有关。通过对这个具体的“贾”府的描写,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具体情况,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这就是封建社会政治势力的一张关系网。所以“葫芦僧乱判”一案,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官场的一个总揭露和总批判。

当然《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

(摘编自冯其庸《读<红楼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悲剧之演成常以善恶与灰色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只如此,还在兴亡盛衰之无常。
B.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因为只有如此,价值的毁灭才能构成真正的悲剧。
C.金陵十二钗认同的价值不同,选择的生活不同,但她们追求的价值和生活最后尽都落空,这体现了小说的悲剧性。
D.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中虽有意规避“伤时骂世”,表面上对封建朝廷歌功颂德,但仍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悲剧是各人性格、思想、见地、立场等方面上的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情有未通、欲亦未遂的真正的悲剧。
B.早期的古希腊悲剧蕴含着人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时所表现出的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赋予悲剧以崇高的意味。
C.十二钗的悲剧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看都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与莎士比亚的悲剧所反映的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有相似点。
D.宝黛爱情的毁灭,反映了新生事物在历史前进中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荣宁两府的毁灭象征着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两种毁灭的社会意义不同。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红楼梦》所体现的“真正之悲剧”不同的一项是(     
A.《祝福》B.《哈姆雷特》C.《雷雨》D.《边城》
4.材料二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从论证方法、语言、论据中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5.材料一认为《红楼梦》的悲剧产生的原因,一是人生见地之不同,二是兴亡盛衰之无常。请结合三则材料,以“宝、黛爱情悲剧”或“宝、钗婚姻悲剧”为例谈谈自己的理解。
2023-03-04更新 | 184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神话底蕴丰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神话故事数以万计,内容多姿多彩,其中有关汉字起源的神话传说也很多。

结绳记事说。文字起源于结绳,这种说法早已有之。《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上古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通过结绳记事的。

八卦说。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朱熹《通鉴纲目》)。《史记》中还说“太昊(伏羲氏)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纹)章,地应以龙马负图。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河图洛书说。《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黄河鱼龙献“图”,洛水灵龟献“书”,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人的书画同源观念。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说:“文字起源于绘画,到统一的国家出现后,和语言结合,就产生了可诵读的真正文字。”同时他也指出:“文字的产生,是自然的趋势,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创造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仓颉造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前言中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了文字,由于《说文解字》的权威性,这一传说在古代被广泛认可。当然,现代考古已经证明,中国的汉字至少有9000多年的历史,比黄帝时期还要早4000多年。

(摘编自易国杰《汉字的起源传说》)

材料二: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传说中把文字的创制归结为一时一人,显然是不恰当的。实际上,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无所依据地造出来,也绝非凭一人之工就能完成。

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大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中国文字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中国的汉字形体演变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下图详细地展示了字形演变。

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可见的四千多个甲骨文字,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但其字体形态变化极大,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金文也叫“钟鼎文”,是指铸刻在钟、鼎等器物上的铭文。西周时期的金文从文字结构到笔画都与殷商的甲骨文相近,只是由于金文铸造和甲骨文镌刻方法的差异,使金文显得更加圆润、肥厚。

篆书,也叫篆体。“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隶书起源于秦,兴盛于汉。汉隶是到了两汉中晚期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隶书字较方正、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隶变的完成,是汉字形体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汉隶完全抛开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得汉字变成抽象的符号,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汉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汉字的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方正,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楷体有笔体平稳、结构匀称、章法整洁、便于阅读的特点,成为汉字的标准字体。

草书产生于秦汉时期,有“章草”和“今草”两种,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章草是早期的一种草体,其横竖古朴如隶,字字独立,撇捺分明,不相连属,有些横笔的尾部写成捺脚状,向右上方挑出,颇有“燕尾”笔意。今草为后汉时期张芝由章草演变而成,其书写较章草更快,且整篇连绵不断,字字顾盼呼应、贯穿一气。

行书为东汉末年刘德升所创,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吸收了草书放纵的特点,突破了楷书用笔的严谨,形体灵活多变。

(摘编自许小霞《汉字形体的演变》)

材料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汉字记录方式——“纸+笔”,逐渐被“主机+键盘”所取代,而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载体——汉字,变成了26个英文字母的组合,人们只要不断敲击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就可以将汉字输入电脑,手书汉字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在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如果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甚至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就像电子读物永远无法替代纸质书一样,手书写是不能被替代的,手写汉字可以彰显汉字的形态美,还可张扬书写者的个性。与此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仅仅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更取决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摘编自王志顺《键盘时代,该给汉字书写留个啥位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古代典籍记载,传说中上古以结绳记事,后来伏羲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画八卦造书契,而渐成文字。
B.河图洛书说反映了古人的书画同源观念,有学者认为,文字起源于绘画,后来与语言结合形成真正的文字。
C.汉字形体依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每种形体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D.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汉字的记录方式,从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看,如今手书汉字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多认可仓颉造字的说法,但据现代考古,汉字出现的历史远早于传说中的仓颉时代。
B.甲骨文虽已形成体系,但其一字多体等现象,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还没有统一。
C.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为汉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
D.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具有极大魅力,连毕加索都想放弃绘画做书法家。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韩非子·五蠹》:“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B.鲁迅《门外文谈》:“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
C.宋代郑樵《起一成文图》中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演化而来的,一即为“横”,可演变出“点、竖、撇、捺”等形状。
D.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汉字的起源创制问题,二者的论述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5.在当今计算机时代,手书汉字真的不重要了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蹴鞠作为一种传统的游乐方式和体育项目,它的演进和发展离不开制鞠工艺的改进和提高。

汉朝蹴鞠用的是实心球,唐代的颜师古在为《汉书》做注解的时候说,“鞠,以韦为之,中实以毛,蹴踏为乐”,就是用熟牛皮做球壳,中间填充动物毛发,做成实心的球,这种一直沿用到唐初。

唐朝蹴鞠是用八片皮革缝制成的,已经类似于现代足球的制作方法;在用皮缝制成的球壳内,塞进一个动物尿泡并充足气成为充气的球。关于充气球的发明,西方最早出现于十一世纪的英国,比我国要晚了三四百年的时间。

到了宋代,鞠的制造工艺较唐代又有提高,鞠的片数增加到了十二片。据《蹴鞠谱》的记载: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香皮十二”,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鞠规格要“碎凑十分圆”。可见,宋代鞠的做法虽然仍是经过水揉火烤,但缝制鞠的皮子因为达到了十二块,使其更接近圆形;且开始有了精巧的“内缝法”,即缝好后翻转使缝成的球壳表面上不露线脚。

宋代充气的球第二个改进的地方是以皮制的鼓风器为球添气,而且已找到了充气的规格:“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这样更利于蹴鞠技术的发挥,以后人们基本沿用了这种做法,只是在鞠的花色和装饰上有略微变化。

宋代是手工艺和商业都较为发达的时代,蹴鞠开展的需要,促进了制球手工业的发展。如一个叫徐博世的皮匠“能以碎皮缝为一球”,说明当时就有了专业的制球皮匠。据《蹴鞠图谱》的记载,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作坊,有品牌的商品鞠有二十四种。并且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汴京城,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蹴球茶坊”,客人可以到那里饮酒喝茶,观赏足球表演。

(摘编自《看历朝历代蹴鞠发展史》)

材料二:

《史记》中有“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的记载,这是我国古籍中最早的关于古代蹴鞠运动较为具体可信的记载。可见,在战国时期,蹴鞠在齐国已经十分普及。

及至汉代,蹴鞠迎来了中国历史上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此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军事中训练士兵的手段出现;另一种则是以娱乐表演为目的。

作为军事训练的蹴鞠与今天的足球运动颇为相似,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竞技性,既要求士兵能快速奔跑,又要有对抗推掉的能力,对体能、团队和纪律性都有很好的锻炼。比赛有裁判主持,有统一的竞赛规则,还特别强调裁判要公正执法,可见当时的蹴鞠已经具备了竞技运动的雏形。作为娱乐表演的蹴鞠主要表现为有音乐伴奏的乐舞蹴鞠,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属于汉代“百戏”范畴。蹴鞠与音乐、舞蹈的结合也孕育出独特的精神气质。

唐宋时期,鞠的制作工艺有了重大改进,鞠更加结实、轻巧,而且富有弹性,使蹴鞠的技术和规则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蹴鞠逐步从双球门变为单球门、由直接对抗变为隔网对抗的形式,深受宫廷和民间的喜爱。

自汉代以来流传下来的配以鼓乐的娱乐表演性蹴鞠在唐宋时期进一步发展,这是一种不用球门,主要以踢高、踢花样为特点的蹴鞠形式,由于对场地和器材要求简单,开展得十分普通,被称为“白打”,既可以一人独踢,两人对踢,三人角踢,又可四至十人轮踢,颇有些现代足球场上热身、基本功练习的即视感。

宋代是蹴鞠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蹴鞠钟爱有加。宋代皇室甚至还将其作为隆重节日的表演内容。《宋史》记载,宋代皇帝在接见外交使臣时将蹴鞠作为表演项目,成为一种外交礼仪。

这一时期,踢球的花样逐渐翻新,技巧性更强,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这些花样和技巧被称为“解数”,踢球的时候往往要使出浑身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好听的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风摆荷、佛顶珠等。

宋代还出现了以表演蹴鞠为主的职业球手,他们或在朝廷宴会上表演,或在瓦舍勾栏中卖艺,使蹴鞠不仅可以自娱,而且可以观赏。宋代有好几位出身低微的蹴鞠艺人做了高官,最著名的是宋徽宗时的殿帅府太尉高俅,球艺高超,炙手可热。

可以说,宋代社会形成了浓郁的蹴鞠文化氛围,蹴鞠运动无论是在组织制度,还是在娱乐观赏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受理学的影响,也由于间接对抗蹴鞠参与门槛过高、专业性过强,难以普及,蹴鞠运动由盛转衰。

(摘编自《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蹴鞠》)

1.下列对“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的鞠,是采用熟牛皮做成球壳,然后再将毛发填充进去,做成实心球。
B.唐代的鞠,以动物尿泡制成充气的球,外面再缝制上皮革球壳,皮革是八片。
C.宋代的鞠,以精巧的缝制手法使之更加接近圆形,采用的是十二片皮革。
D.宋代制鞠的手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有专门的手工作坊,还形成了品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唐代就发明了充气的鞠,比英国早了三四百年,这表明我国是足球的起源地。
B.蹴鞠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史记》中关于临淄城中人们娱乐活动的描写就证明了这一点。
C.为了将其运用于军事以训练士兵,汉代强化了蹴鞠促进体能、提升团队意识的对抗性和竞技性,弱化了其娱乐性。
D.宋代蹴鞠的“解数”是利用各种踢球花样完成的一套动作,这些花样逐渐向“高难美新”发展,有很强的观赏性。
3.下列表述中,描写蹴鞠制作工艺的一项是(       
A.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
B.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
C.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了水中揉。——归氏子
D.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
4.关于蹴鞠的相关知识的普及,两则材料介绍的角度有何不同?
5.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中卡青少年蹴鞠交流体验活动在线上同步展开,作为中学生代表,你将向卡塔尔青少年介绍我国古代的蹴鞠,请结合材料,列出介绍内容的要点。
2023-02-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我们传统的教育。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有了这样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大家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我们就能够共同在一个国度里面生活。民族的凝聚力就来自这些。所以,什么叫民族?民族一定是有共同文化的。

有人讲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强大不是经济强大,不是技术强大,不是政府强大,国家的强大是国民的强大。国民的强大就是国民都是有人格的,国民都是明是非的,国民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国民的内心里面都是有良知的。

读先秦诸子,就是让当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个有良知的人。你在工作中、生活中,一定要带着你的良知。假如你把良知丢失了,你去读先秦诸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们能给你安一颗心。给你安一颗有良知的心,给你安一颗有道义的心,给你安一颗有正义感的心,然后你才能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体面地生活着。

所以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我们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是因为我们必须有一个体面的生活,我们可以组成一个体面的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的崛起。

(摘编自鲍鹏山讲演稿《我们为什么要读诸子》,有删改)

材料二:

先奏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章学诚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未必符合实际,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则是无疑的。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理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虽不是我国说理文体制的主流,但后代不乏类似之作。从扬雄模拟《论语》而作的《法言》,到后代的佛教语录和理学家语录,都与《论语》一脉相承,主要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辩。在后代说理议论文中,也不乏其例。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文,更是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不仅在体制上,而且在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但无论是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认识,还是阐发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都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使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学意味,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后代哲理政论文受其影响,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学散文也由此而孕生。

先秦说理散文中大量的寓言,本是为说理而存在,但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意蕴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能够脱离说理文字而独立,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文学样式。其中的优秀之作,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先秦说理散文中,以对话的方式描写人物,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先秦说理散文大都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而不同的作品,又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在后代许多文学巨匠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先秦说理文的影子。《孟子》之文深得唐宋古文家的推崇,他们的创作,亦深受孟子文章的影响。“韩文出于《孟子》”,“东坡文亦《孟子》”,韩愈、苏轼等人的文章气势磅礴,显然与孟子文章有密切关系。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中都有所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都和庄子思想及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从张衡的《髑髅赋》、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之类的文章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庄子》的文风。唐代诗人中,李白超拔的想象力,豪放飘逸、意象奇特、大胆夸张的诗风,与《庄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孔、孟、庄、荀、韩非等先秦诸子都是语言大师,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举凡后世常用的语言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有成熟表现,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修辞。后世文学中或平实质朴,或华丽雕琢,或婉约隽永,或放纵恣肆的语言风格,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可见端倪。而先秦说理散文,还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成语,其中有不少至今仍活在现代语言之中。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度里,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B.读先秦诸子,可以让我们有良知、有道义、有正义感,让我们学会了体面生活。
C.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对后代的佛教语录、理学家语录和专论体说理文都有影响。
D.先秦说理散文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对后世文学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有人格,明是非,有良知,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国民才能强大。
B.《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章学诚认为这种观点未必符合实际。
C.在论证庄子散文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时,李白的诗歌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论据。
D.先秦说理散文中有许多成语今天还在沿用,可见其对我国语言发展的深远影响。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教人说话做事谨守规矩,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C.老子提倡在事情将要完成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因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D.老子认为圣人应当“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4)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二,以下面节选的庄子的《秋水》为例,谈谈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逐步从儒家中衍生出来。法家虽然源于儒家,且法家与儒家在主张大一统、维护君权、维护社会等级制度方面并不对立,但儒、法两家关于礼法、德刑的关系却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判断。早期儒、法两家关于礼治法治的碰撞、交锋和论战,为后世礼法合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儒家虽然极力推崇礼治、德治,但在其思想中已经蕴含着礼法合治的萌芽。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在孔子的思想认识中,治国的工具,除了礼之外,还有刑。这里所谓的刑,实际上就是法。类似看法,在许多先秦儒家文献中都有所体现,如《礼记•明堂位》就说: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礼记•乐记》说: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倡导的礼法合治思想并不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的形势,因而难以得到当时君王的青睐。法家强调使用严刑峻法治国,与儒家提倡的礼治礼法合治的思想大异其趣。法家思想为秦所推崇,但秦王朝虽然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秦的短命使得汉朝统治者开始反思。汉武帝最终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使儒学一举成为两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由此,儒家所提倡的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才真正被统治者贯彻到治国之中,并发展成为一种轮廓清晰的政治实践。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思想在汉代由思想理论落实为政治实践,标志着儒、法两家思想经过长期的斗争与融合终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它代表了一种兼容并蓄的政治心态,这样就既避免了纯儒家的迂阔柔弱,也避免了纯法家的苛察严酷。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主导思想。

(摘编自丁鼎《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与历史演进》)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是指规范社会人生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被赋予了强制力便是是从中衍生出来的,是一种事后的惩罚措施。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约束社会成员、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

礼法合治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伦理教化功能。内礼外法,既是对社会成员自身的严格要求,又是对社会集体的约束。礼法合治通过其教化功能可以在较少使用暴力强制手段的情况下,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心悦诚服地把生存欲望保持在礼法限定的安全范围内,使社会各阶层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使之符合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礼法合治的社会功能之二是政治功能。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不仅依靠军事的强制力量来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而且更多地把礼法合治作为一种政治手段进行社会治理。在礼法合治的政治格局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礼法合治思想引导下,找到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点,有助于整个社会政治格局保持一种动态的稳定。

礼法合治的社会功能之三是法律功能。家法族规既是在家族管理中的应用,也是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法族规的一些内容,本身就是。如《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妇事公婆的家法。礼、法与家法族规的统一,一方面提升了家法族规的地位,另一方面丰富了礼法合治思想的内容,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今天我们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遇到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许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我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中固然存在着许多过时、落后的思想因素,如等级观念、对三纲的过分强调等等,但其提倡礼治与法治并举、道德与法律并重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模式,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地继承发扬。其中所蕴含的许多思想观念,如以民为本的观念、和为贵的精神、为政以德德主刑辅的思想等,都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解决现代社会新问题重新进行了提炼。

总之,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将法律与礼相融合,礼与法律相促进,这种中国特有的机制对于我们现代化国家治理无疑具有宝贵的参考借鉴价值。

(摘编自丁鼎王聪《中国古代的礼法合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法两家在维护君权、社会等级制度方面并不对立,然而关于礼法、德刑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
B.“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代表一种兼容并蓄的政治心态,成为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主导思想。
C.“礼法合治”通过伦理教化功能,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能够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而不必使用暴力手段。
D.《礼记·内则》记载的子事父母、妇事公婆的“家法”本身就是“礼”,是“礼”在家族管理中的应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朝推崇主张严刑峻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但是却在第二任皇帝时走向灭亡,所以法家思想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B.材料一引用《礼记·明堂位》《礼记·乐记》中的语句,论证了在儒家思想中已经蕴含着“礼法合治”的萌芽。
C.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并不重视儒家倡导的“礼法合治”思想,因为这种思想并不适应当时“礼坏乐崩”的形势。
D.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发挥“礼法合治”的政治功能进行社会治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政治格局保持动态稳定。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礼法合治”思想的一项是(     
A.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大戴礼记·礼察》)
B.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C.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荀子·成相》)
D.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唐律疏议》)
4.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礼法合治’思想基础上的升华”。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新诗发展至今已百余年,形式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在创作实践中,部分诗人缺乏形式意识的自觉,无视汉语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以致诗歌语言散漫随意,纯属散文语句的分行排列。

新诗的形式建设应该何去何从?如何调适以改变当下困境?其实,若将自由诗与格律诗的各自优势相结合而建立一种新的诗体,或许可缓解当下新诗形式建设的困境。

对于这种诗体,林庚先生曾经进行过实验,并命名为“自然诗”。在他看来,虽然冲开旧诗的约束后获得一些新的进展,但在此新进展中“一切是尖锐的,若一直沿此尖锐、深入而偏激的方式发展下去则会“陷于‘狭’的趋势”。因而林庚尝试构建一种将“许多深入的进展连贯起来,使它全面发展”的一种“广漠的自然的诗体”。由此可见,然而他后来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却又因迷恋格律的“不祥魅力”而陷入“新格律体”的泥淖中无法自拔,由此导致“自然诗”理想的最终破产。

事实上,“自然诗”作为一种规避自由诗与格律诗的弊端而整合二者优势的一种新诗体,有分行、跨行形式而无固定诗型,既不似自由诗般无节制地放任自由,亦不似格律诗般过分限制自由,不失为当下新诗形式建设的可能出路。

至于如何重启和建构“自然诗”,新诗需要从内形式和外形式两方面展开。在内形式层面上,新诗需要构建自然的节调和韵,因为节调和韵可构建音乐性,而音乐性是诗之为诗而非其他文体的重要标识性特征。

鲁迅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指出新诗的问题症结在于缺乏“节调”和“韵”,因此他提出“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要押韵而又自然”,而非外在的形体和样式。鲁迅关于形式的观点可简括为“自然节韵”,此为古今诗歌的相通质素。

从新诗诞生以来的各种经典作品观之,新诗构建“自然节韵”并不难,余光中的《乡愁》、郑愁予的《错误》等新诗经典均未设固定“诗型”,注意情绪节奏和字词节奏的节奏美,使用复沓、回环等手法形成的旋律美三方面。而实现此“三美”的前提是必须“自然”。由此而言,音韵美、节奏美和旋律美缺一不可。因此,新诗首先要押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

新诗应构建“节奏”,使诗句在抑扬顿挫中显出铿锵和谐,由此表现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此外,如同芭蕾舞的舞步具有一定的规则,新诗同样如此,但内在的诗歌规则和技法不能缺少,应援用复沓、排比和对偶等修辞形成旋律美。新诗虽为自由诗,音韵、节奏和旋律是新诗的形式边界,属于新诗不同于其他文体类别的标识性特征。换言之,但不能缺少自然节韵。

在外在的形体、体式构成的“外形式”建设方面,“自然诗”亦应遵循“自然”要求。新诗属于自由诗,追求自由精神,因而任何诗型都难以广泛流通。

事实上,“分行”是新诗外在形体上的唯一特征。正如诗评家吴思敬指出,“分行”是自由诗的最后一条底线。“分行”是指诗句与诗句间短暂的停留与间隔,却蕴蓄着节奏的停顿、诗情的跳跃、语气的过渡、主旨的凸显、内容的强调,行与行之间则因空间的短暂间隔而留下值得品味、咀嚼的“空白”,部分当代诗人提倡取消分行的主张有失偏颇,会导致诗与非诗的唯一区别与形式界限消弭模糊。

规避自由诗和格律诗两种诗体缺陷并整合二者优势的“自然诗”值得重启和重视。当下新诗所面临的形式建设困境亟待解决,“自然诗”是其突围的一条可能路径。

(摘编自罗小凤《“自然诗”:当下新诗形式建设的可能出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发展历经百年,仍然未能形成一种被广泛接受和推广的形式。
B.中国新诗的作者一味追求“自由”,忽视诗歌的美学特征,致使诗歌语言散漫。
C.“自然诗”既能规避自由诗和格律诗的弊病,又能综合自由诗与格律诗的优势。
D.必须在“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三美”,这是重启和建构自然诗的内形式要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不仅提出“自然诗”是新诗形式建设的可能出路,还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B.虽然林庚“自然诗”创作实践没有突破,但其思考仍为新诗形式建设提供了可能。
C.只要能做到内形式有“自然节韵”、外形式有分行,就能突破新诗形式建设的困境。
D.分行并非简单停顿,它对新诗有重大意义;而有人提倡取消分行的主张有失偏颇。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郭沫若在突破了旧体诗词的格律之后,因为追求绝对的自由,导致个别诗作在形式上自由松散。
B.梁宗岱在《诗与真》中说:“形式是一切文艺作品永生的原理,只有形式能够保存精神的经营,因为只有形式能够抵抗时间的侵蚀。”
C.闻一多作诗十分讲究形式,他以严谨的结构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创造和实践着新诗的格律和形式。
D.胡适说,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都打破,“不拘格律,首先就要打破形式上的束缚。
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请赏析下面这首诗,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自然节韵”的创作要求的。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嗒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对小说传统的写法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它彻底地摆脱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雪芹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感觉和把握现实人生,又以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的感知艺术地表达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这就是写实与诗化的完美融合,既显示了生活的原生态又充满了诗意朦胧的美感,既是高度的写实又充满了理想的光彩,既是悲凉慷慨的挽歌又充满了青春的激情。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开宗明义地宣布了他所遵循的创作原则。他首先批评了那些公式化、概念化、违反现实的创作倾向,认为这种创作远不如“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创作的作品“新鲜别致”,那些“大不近情,自相矛盾”之作,“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他既不借助于任何历史故事,也不以任何民间创作为基础,而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字字看来皆是血”,渗透着作者个人的血泪感情。作品“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保持了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现象的丰富性,从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中,显示出那种富贵之家的荒谬、虚弱及其离析、败落的趋势。他所写的人物打破了过去“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写法,“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使古代小说人物塑造完成了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塑造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红楼梦》又不同于严格的写实主义小说,作者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着重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自觉地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使作品婉约含蓄,是那样的历历在目,又是那样的难以企及。它不像过去的小说居高临下地开设道德法庭,裁决生活,对人和事进行义正词严的判决,而是极写人物心灵的颤动、令人参悟不透的心理、人生无可回避的苦涩和炎凉冷暖,让读者品尝人生的况味。整部小说雄丽深邃又婉约缠绵,将中国古代小说从俗文学提升到雅文学的品位,成为中国小说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曹雪芹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用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联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青埂峰下的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又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下,这在全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契合天地循环的圆形结构。在这个神话世界的统摄之下,小说以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为舞台,着重叙述了宝黛爱情的产生、发展及其悲剧结局;同时,体现了贾府及整个社会由盛而衰的没落过程。从爱情悲剧来看,贾府的盛衰是这个悲剧产生的典型环境;从贾府的盛衰方面来看,贾府的衰败趋势促进了叛逆者爱情的滋生,叛逆者的爱情又给贾府以巨大的冲击,加速了它的败落。全书三个世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交叉重叠的宏大结构。

(摘编自齐裕焜《〈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材料二:

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共塑造了六大高潮事件,即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贾府抄家。这六大高潮事件相互衬托,互相辉映,共同成为《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演绎着家族兴亡与宝黛情缘两条交叉主线上的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贵族生活的巨制,兼及君王权贵和市井细民,所涉范围极广,共塑造出四五百个人物形象,像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和史湘云等人物,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有多种方法,但通过高潮事件凸显人物性格乃至定型人物性格,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高潮事件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的集结点,而处在矛盾斗争中的人,情绪波动最大,言行最激烈,因此最容易凸显人物的主要性格。人物在小事件中的表现一般都差不多,但处在矛盾斗争的时候,则会尽显自己的本性。例如,宝玉挨打后,宁死也要坚持自己的本心,以此定型宝玉的“犟”;黛玉对宝玉毫不掩饰真情,以此定型黛玉的“真”;宝钗对宝玉有情却又刻意隐藏起来,以此定型宝钗的“稳”。再如在祭宗祠开夜宴中,小说刻意写了贾珍对皇家恩赏及乌进孝进租的态度,以此定型贾珍的“伪”;贾母对安享天伦的重视,以此定型贾母的“逸”。

质言之,《红楼梦》的高潮事件应具备人物形象的定型性这一特点,且应服务于小说主旨。这既是裁夺诸多事件是不是高潮事件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在处理高潮事件时技法高低的又一标准。

(摘编自张明明《〈红楼梦〉高潮艺术的叙事节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写法,它彻底摆脱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模式,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B.曹雪芹认为“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创作的作品“新鲜别致”,优于公式化、概念化,违反现实创作出来的作品。
C.《红楼梦》不同于严格的写实主义小说,作者以诗人的敏感感知生活,创造能使作品婉约含蓄的诗的意境。
D.通过高潮事件凸显人物性格乃至定型人物性格,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特色,以及独有的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使小说从俗文学提升到了雅文学的品位,成为小说史上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B.宝黛爱情的产生、发展及其悲剧结局,与悲剧产生的典型环境即贾府的盛衰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C.材料一从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典型化形象、创造诗的意境等方面论述了《红楼梦》独特的叙事风格。
D.材料二举定型宝玉的“犟”等例子,论证了《红楼梦》通过高潮事件凸显人物性格乃至定型人物性格的观点。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红楼梦》采用了“交相联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宝玉挨打后,宁死也要坚持自己的本心;黛玉对宝玉毫不掩饰真情,以此定型黛玉的“真”。
B.《红楼梦》是描写贵族生活的巨制,兼及君王权贵和市井细民,范围极广、人物形象众多。
C.《红楼梦》极写人物心灵的颤动、令人参悟不透的心理、人生无可回避的苦涩和炎凉冷暖的现实。
D.由寻找黛玉到黛玉葬花,中间情节、场景多次转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情节进展中刻画人物。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红楼梦》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1-2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线上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