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为什么重要

(英)罗伯特·伊戈尔斯通

①你在与朋友聊天时,谈到任何东西都是可能的,同样,文学也可以关乎任何事物。它可以是关于他人的讲述,把一个人鲜为人知的部分讲给你听,它也可以讲整个社会与世界。它可以震惊你、煽动你,可以让你感到惊奇、为你带来消遣,也可以鼓励你改头换面、诱惑你腐化沉沦。文学可以关乎重要之事:始与生、真与假、善与恶、死与终。可是它同样可以涉及不重要乃至不存在之物:神话人物、独角兽、美人鱼。

②事实上,文学使事物重要。这正是它的奥秘之一。把文学视为一种交谈,能够助我们探索这一奥秘。在交谈中,我们“提出一个话题”或者“把问题摆上台面”,这些话题或问题或者与我们息息相关,或者对于我们意义非凡,我们以这种方式展现出我们的自我。有时候,在与他人交谈(或者甚至是默默地与自己谈心)时,我们得发现自己从前未知之物,或者重构自己以某种方式已然了解之事,才能谈论它们。文学也是如此:跟交谈一样,它揭示未知,提出已知,把事件、经历和想法付诸语言,从而赋予它们意义。

③而这种揭示的进程并不是无形的。我们之所以说“展开交谈”,是因为我们在展开和塑造自己所说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凭借的不仅是所选词汇的内容,还有我们采用的语气:也就是形式。我们说“你好”时,可以愤怒地说、和蔼地说、亲切地说、讽刺地说等等。在交谈中,我们如何说某事与我们说什么同样重要。这一点之于文学尤为真切: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形式具有意义:了解文学就是了解形式。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一首史诗,不论是《失乐园》还是《权力的游戏》,都要通过很长的长度来展现其重要性;相比之下,一首十四行诗则是通过它的简约性来展现其精妙性、控制力与风格。英国泰斗级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清晰直白地写道,诗歌“不仅是关于某一体验的意义,也是关于这一意义的体验”。

④与某人谈话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说到底,交谈就是一种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即兴创作。所以使用“作为一种鲜活交谈的文学”这一隐喻,意味着创造力不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或者仅仅存在于一位知名作家的脑子里,也存在于我们,亦即读者之中。文学的创造力是共享的,这正是因为,文学是一种活动。在阅读中,有一只手伸了过来,没错,但是你也得伸出手去握住它才行。

⑤这就意味着,文学不仅与书架上的图书有关,它还关乎你对这些图书的思考、响应、书写和谈论;而这番交谈可以包含多位说话者,他们争辩、讨论、思考一场共享的交谈,不仅仅是“一种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活动的图示”,而是发生在多人之间。此外,这种创造力不仅限于课程或图书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和响应“文学手法”——修辞、隐喻、悬置、故事。这意味着文学并非什么魔法之物,也没有与日常生活截然分开:它既没有,也不应该(不管人们怎么说)被奉为神祇。

⑥交谈存在于时间之中:它们来自之前说过的话,发生在现下,塑造你的未来。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作家们在修订和重构他们的故事、主旨、语言、形式以及他们选择的任何东西时,经常会追溯一条影响过他们的作品“族谱”。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借用了荷马笔下英雄奥德修斯的史诗故事,并把它挪为已用,植入他自己所处时代的爱尔兰,由此既改变了我们对于英雄为何物的看法,也改变了我们对于史诗的认知。这条文学影响的“族谱”还经由文类而根植于过去之中。文类就是类型的意思:复仇悲剧、爱情诗、侦探小说。文本常常会对它们的文类先祖做出反应或者回复,这使得“文学作为交谈”这一隐喻尤为清晰起来。

⑦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拥有一段过去,它也同样拥有一个未来。作家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他们自知所处的世界做出反应;剧院、电视和电影导演们改编剧本以回应时下的忧虑;而你作为一名读者,就如同“穿衣镜”中的那根蜡烛一样,在看待阅读的内容时,也难以不受缚于其与你自身的关系。任何文本,即便是来自远古的过去或者奋渺的远方,都存在于现在的语境当中,而你已经是文学的现在了:你已经开始了。

⑧对它说话吧。只有对它讲话,文学的未来才会成为现实。没错,做出创造性的反应,是作家的责任,但它同样也是读者、改编者、听众、演说者、收藏家、教师及一众人等之责。你不知道一个文学文本会走到哪里,会引向何方。

(有删改)

1.本文第⑥段加点词语“族谱”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
2.以下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文从多个角度以“交谈”类比“文学”。
B.文学不仅是与作者和我们自己的对话,也是与所有曾经和将要阅读、讨论这部作品的人的对话,而因为其他人不断加入对话,所以它永远无法得出结论,永远是开放式的。
C.英国泰斗级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认为阅读文学作品重在体验它创造的意义。
D.“穿衣镜”中的那根蜡烛一样”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内容时,读者受阅读内容影响的同时也会受缚于当下自身的语境。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三体》和《海的女儿》都是同一类表现生活中不存在之物的作品。
B.作为史诗,如白居易《长恨歌》,既以长度凸显重要性,也以简约美展现其风格。
C.文学作品中采用的各种高超手法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运用,并非神奇,也不神秘。
D.杜甫赞美李白的诗句“往往似阴铿”,说明作家创作作品时会呼应他的文类先祖。
4.综览全文,概括文学的特点。
5.同人文是利用原有的作品的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的文学体裁。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张爱玲就写了名为《摩登红楼梦》的同人文,其中写到宝玉要和黛玉一起出洋,尤二姐请律师控告贾琏,被逐出贾府的芳官和藕官都参加了歌舞团的情节。请你用文章第⑦段的观点,结合你对《红楼梦》中相关人物的认识,分析上述《摩登红楼梦》中的情节。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乡村去找生活和灵魂

熊培云

①这些年,南北西东,颠沛流离,因为学习、工作或旅行的缘故,我到过一些地方。然而能让我有望乡之痛的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我在中国的乡村老家,另一个则是法国巴黎。除了在两地度过的难忘时光,想来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它们都流淌着一种从容、悠闲的乡村主义。而这种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或多或少,它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

②城市,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过关游戏场。游戏者不舍得放弃已经得到的,还要为新的奖励不断过关,任凭工作劳心劳力,永无闲暇,谁还有心思像梭罗那样去做一个林间流浪汉?梭罗把清晨的散步当作是对一天的祝福,然而失去森林的我们,散步却总是在失眠的夜晚,在自己的床上,从左侧到右侧,再从右侧到左侧,辗转反侧。及至白天,也很少享受散步的乐趣。人们似乎只能通过消费机器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抱怨平时锻炼得太少,然后打车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③总而言之,在顾此失彼的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单向度推进下,中国人是活得越来越不耐烦了。几代人建设一幢房屋的耐心没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诗意没有了,责任心也没有了。谁需要大树,谁就花钱到别处去挖;谁需要乘凉,谁就买个电扇回家。在巴黎,我看到法国人会花几年时间为巴黎圣母院修葺外墙,若在中国,以中国人的“拆挪”本性,恨不得把它拆了重盖一个新的。

④农村本是最有条件慢条斯理地建设的。相较城里的快节奏,我所体会到的乡村生活原是另一番景象:当你行走于田野,这里上接天,下接地,中间是与你共生的万物。你不会因为老牛走得缓慢而焦急,也不必非得撵上一只奔跑的野狗以证明自己的速度与价值。走自己的路,让万物生长吧。当你把种子埋进地里,除了浇水施肥,你只需安心等待,而不必心急如焚地蹲在地里等待“第一桶金”。只要时间到了,它自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⑤然而,当前急功近利的现代化与城市化,使乡村一点点沦陷。法国大革命的问题出在“你不要自由,我强迫你自由”,现在农村有一半问题则出在“你不要城市化,我强迫你城市化”。种种逼迫的背后,显然是人们控制了社会生长的速度,而不是由社会本身决定自己的生长。

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生在欧洲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据说,当年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纳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谁知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的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心,他们宁可留下来当酒农也不愿意再去南征北战、拓展帝国的疆土了。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还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纳。甚至,在临终前,他还说过这样的话:“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纳征服罗马帝国”。

⑦应该看到,在这里征服罗马帝国的,不是博纳,而是生活。准确地说是平民的生活愿望征服了帝王的政治野心。在那样的年代,不跟随国王打仗算是“政治不正确”了。然而,这才是历史最真实的面貌--所有帝国终究会灰飞烟灭,只有生活亘古常新。

⑧必须保卫乡村,正如必须保卫社会。我在这里强调的需要保卫的乡村,并非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种乡村主义与乡镇精神。它们与所谓的主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甘心卷入狂飙突进的时代游戏。人在天地间,既不被物化,也不被概念化,不被异化为我们制造的工具的工具。

⑨是时候回答这些问题了:为什么农民战士盼望解甲归田?为什么华盛顿不愿当国王而愿意回到故乡的葡萄架下?为什么欧洲市民希望在乡下有第二住所?为什么美国总统愿意在休息日回到自家农场喂马?因为那里有一片可以让他们回归自由自在的土地、安宁生活的空间。如果说城市是躁动不安的婴儿,那么乡村就是一个可以供人类憩息的巨大摇篮。

⑩就像写在电影《云上的日子》里的古老寓言:如果你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你就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悲哀的是,过去百年间,从革命到建设,从出乡村到城市化,急于赶路的我们,一次次走丢了自己的灵魂。而我,宁愿从中国有没有乡村来看我们有没有幸福,中国有没有未来。

(有删改)

1.第③段加点词语“单向度”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   
2.文章第6段叙写了发生在欧洲的一个故事,写这个故事有何作用?
3.对第⑩段画线句在文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多一份安闲洒脱,少一点急功近利。
B.仅仅为了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而疲于奔命,就会陷入精神的困境。
C.城市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过程,有时应停下脚步,享受沿途的风景。
D.重视物质与精神的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现代化。
4.近年来,乡村旅游刮起了“民宿风”。现代社会很多从乡村走出去的人,在回到家乡的时候,将城市化理念带回了乡村,设计打造了兼顾民俗特点和乡村特色的民宿客栈,受到了越来越多都市游客的青睐。用本文中的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以下选项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A.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B.当前急功近利的现代化与城市化,使乡村一点点沦陷。
C.需要保卫的乡村,并非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种乡村主义。
D.乡村主义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2022-12-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如何读书——做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余英时

①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

③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④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

⑥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主要是西方)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早已为新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

⑦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如果治中国史者先有外国框框,则势必不能细心体会中国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当报纸一样的翻检,从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

⑨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便有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美国是一个市场取向的社会,不变点新花样、新产品,便没有销路。学术界受此影响,因此也往往在旧东西上动点手脚,当作新创造品来推销,尤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然。不过大体而言,美国学术界还能维持一种实学的传统,不为新推销术所动。西方史学界毕竟还有严格的水准。他们还是要求研究生平平实实地去读书的。

⑩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相传的读书传统,一直到30年代都保持未变。我希望中国知识界至少有少数读书种子,能维持着认真读中国书的传统,彻底克服殖民地的心理。但是我决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的观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有删减)

1.第⑨段中的加点词“兴风作浪”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只有“虚心”地读书,才能彼此相互印证并做到相悦以解。
B.读书到了一定的程度和境界后,才能发现书中的“缺缝”。
C.在成学之后,达成中西会通,就一定能够实现的最终目标。
D.读书的目的是寻求客观认识,不是为了“发前人所未发”。
3.下列表述与作者在全文中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中西方读书法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本质上是由于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来就是相通的。
B.专精读书法作为基础的工夫,必须要反复熟读;而博览读书法则务求广博,并不需要系统性地去精读。
C.读经典必要有谦虚的心态,这并非意味着古人都是对的,而是为了细心体会中国史籍的“本意”,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
D.中国知识界必须克服并摆脱殖民地心态,也不能抱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才能真正领会读书的道理。
4.根据以下示例格式,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示例:本文首先____;随____;后接着____;其后____;然后____;最后____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庙会的季节性特征,主要是指庙会的时间界限非常鲜明。庙会一般集中在春季,农历正、二、三月最多,尤其是正月庙会最为繁密。这是由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春耕季节在整个农业生产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北方农村的耕作以春天为始居多,庙会就自然成为耕作的准备。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因素使带有神秘色彩的庙会祭祀活动在春天繁盛,人们的愿望和担忧等心理因素,在庙会中化为具体的形式。庙会在初一和十五前后为最多,最长的如淮阳人祖庙会,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为期长达一个月。较短的只有一天,一般的庙会在三天左右。另外,庙会的日期还以著名历史人物、传说人物的生日、忌日为高潮。一般来说,夏收、秋收季节没有庙会,即使有,也只是小型的一天就结束的小满会之类的庙会。这种季节性体现出庙会与农耕联系的特点。

(摘编自高有鹏《狂欢季节——庙会中的信仰与生活》)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张萍《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研究》)

【注】(注)以上统计为清末民初澄城县一年中61个村镇举办的198天的定期庙会统计。

材料三:

①庙会中使用的各种服装、道具等象征物品反映的对官方符号系统的嘲弄,是庙会狂欢精神的一大表现。这种借神灵之力以反传统的做法,在城隍庙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城隍出巡的队伍行列中,往往开始都是銮驾仪仗、三班六房的书吏衙役,然后才是各种杂耍舞队。前面有铜锣开道,扮演者高举回避”“肃静大牌,还有旌旗伞盖,完全模仿现实中地方官员的排场。在福建的神道出巡活动中,如果省城隍路遇瘟部尚书,城隍的神位要停在路边,尚书的神位则在路中央,代表城隍的香头要趋前三叩,表示接驾来迟,罪该万死,请求恕罪。代表尚书的香头则挺胸凸肚,抚慰告诫一番。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的等级限制,人们扮演着现实生活中距离极为遥远的角色;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他们不能超越或反抗这种官方符号系统,而只是在应用,并不是在摧毁。正如克劳克所说,这些东西有时允许被用来对文化的既定秩序进行挑战,但通常其结果则是维护这一既定秩序

②来自原始宗教的庙会的狂欢精神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经历了世俗化或从娱神娱人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庙会狂欢的调节器作用十分明显:远古社会宰牲以谢神,变成庙会游神期间的大吃大喝,满足久违了的食欲需要;原始的歌舞仪式和群众狂欢,变成后代的各种集体娱乐形式,以满足压抑已久的声色本能;伦理道德对男女、服饰、举止、交往的诸多限制,也在宗教信仰的借口下被冲破……可以说,在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理性活动,特别是被扭曲了的理性活动,需要非理性的活动加以调节,非理性的形式中可以潜涵着一种理性的目的。如果辩证地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理性约束其实很大程度上倒是非理性的,甚至是非人性的:而表现形式上的非理性行为倒有很大的理性意义。

(摘自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材料四:

①巴赫金从人本视角出发,认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生活于两个世界:一个正统、官方,人们必须谨守规则、礼教与秩序:另一个世界则是狂欢节,人们在这里摆脱了世俗的等级、特权,脱离宗教与教会,可以回到自我本身,从狂欢节中获得纯粹的快乐体验。巴赫金认为: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

②草莓音乐节作为以音乐为载体的现代节庆,构筑了一个广场式的空间,人们回归到大自然和人本身,充分解放身心,并伴有诙谐、狂欢的笑,这种全民的是全民的(全民性是狂欢节的本质)、包罗万象的,既是欢乐、兴奋的又是讥笑的,既肯定又否定。

2018年上海草莓音乐节举办地为上海滩运动公社,大型旷野给舞台搭建与设计提供了很大自由,主办方分不同音乐风格设立了草莓舞台爱舞台SUPERDRY M DSK舞台星球大战MSE舞台YOUNG BLOOD舞台等,且舞台之间并无遮挡物,为观众的自由流动提供充分物理空间。观众可以移动到不同风格的舞台欣赏到民谣、摇滚、说唱、流行等不同音乐形式。

④面对快速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社会价值观倡导理性思维、追求利益最大化,人的主体性丧失,从而导致异化。草莓音乐节将城市青年从工业化的钢筋水泥之中解放出来,告别生活的压力,在远离城市的郊野亲近绿地、天空,追求本真的快乐,参与者们大声欢笑、尽情游戏。如今的草莓音乐节参与者们有着与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参与者们相似的行径,户外音乐节多举行于郊野公园,下过雨的草地泥泞不堪,参与者们却很乐于在泥地里互相打闹、跳跃甚至翻滚,人们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通过身体的解放回归自然与本真,人们追求着日常生活中难以寻觅的自在与释放。18年草莓音乐节的尾声下起了瓢泼大雨,当窦靖童在雨中娓娓地吟唱着《May rain》并走向舞台边缘和观众一起淋雨时,观众的情绪达到高潮,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大雨未曾浇灭人们的热情,反而以反理性的方式给人们以情感爆发的出口。

(摘编自廖宜凌《空间符号消费:互动与狂欢的可能》)

1.材料三中加点的“应用”一词的含义是______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末陕西澄城8至11月庙会频率较低,可知我国北方农村在这几个月份多进行秋收等农耕活动。
B.清末民初澄城县2月至4月高频率地举办庙会,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一直以来的对于耕种的祈愿和担忧。
C.经历了世俗化的转变后,庙会狂欢冲破文明社会的各种限制,足见其非理性。
D.城隍出巡的队伍行列完全模仿现实中地方官员的排场,是庙会活动对现实“官方符号系统”讽刺的一种表现。
3.下列对材料中有关“狂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狂欢节的本质是全民性地追求日常生活以外的自在与释放。
B.庙会的狂欢精神是指使用象征物品对“官方符号系统”进行嘲弄。
C.巴赫金认为,狂欢可以使人回到自身,摆脱世俗等级,拥有第二种生活。
D.中国传统的非理性狂欢中拥有很大的理性意义。
4.材料四第③段划线句详细描述了音乐节的不同舞台,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列草莓音乐节舞台名字和空间样态,展现了音乐节的舞台身处自然之中。
B.依据音乐风格命名,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使得音乐节更加有趣,有吸引力。
C.与上文音乐节构筑空间使人回归自然和人本身,解放身心相呼应。
D.为下文音乐节以反理性的方式给人们以情感爆发的出口作铺垫。
5.除了音乐节,当今社会还有哪些活动具有庙会式的狂欢精神?请举一例,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一活动的狂欢行为。
2022-11-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高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竞速时代更需要“慢生活”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从前慢》)

①今天,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城市成为一座座“魔都”,在工业化的高速流水线上,“竞速”成为现代人生活的追求和方向。现代人像旋转的齿轮一样沉沦于各种“竞速”中,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庸。《从前慢》可视作一个现代性的寓言,一种对现代社会“加速”特征隐现的预见。从一定意义上说,他折射出竞速时代现代人的生存镜像、情感呼吁和审美救赎诉求。

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竞速时代,空前凸显的速度体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社会中真诚而持久的情感关系。现代人通过虚拟网络空间,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跨时空交流,但这种虚拟空间建立起来的“亲密感”却并不能使现代人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心理距离的增大逐渐成为其新的生存困境。现代人征服了越来越大的时空距离,但仍然感觉时间不够用,并发出“时间去哪儿了”的感叹。竞速时代,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由于速度而被不断拆解和重构,现代人感受着一种不断加速的时间体验,同时也衍生出许多社会文化问题。《从前慢》实则强化了人们对于“慢速审美”主题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竞速时代现代人生存镜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视角。

③加速已成为生活的核心逻辑,不仅从物质层面,也从情感体验层面改变了现代人的生存模式,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时空体验和感知经验。虽然个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似乎越来越感觉到日常经验的匮乏,越来越感觉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竞速不仅使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时空观念遭遇消解和颠覆,更以失去真实性体验为代价。

④由此,现代生活充满各种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现代人的焦虑感也越来越强烈。“网购”现象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网购”极大地提高了消费速度,直播带货、拼单团购,以“秒杀”呈现惊人的购买速度。但需要反思的是,在购买速度背后,个体实际上获得的只是“虚假”的愉悦感,而展现出普遍的焦虑。鲍曼认为,购物者的欲望是出于一种自由“获得身份”的幻觉和表现“内在自我”的期望,一旦购买激情消退,失落、空洞和“断舍离”的焦虑情绪必然蔓延,“网购”反映的是速度对现代人购买欲望的宰制。

⑤同时,直面的亲密关系逐渐被虚拟网络关系所取代,个体之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反而滋生彼此间更远的心理距离。“屏社交”“气球式社交”等又成为“低头族”的普遍交往模式:开始很兴奋,一旦彼此离开,热情就会戛然而止。现代人需要通过交际来充实孤独的内心,但过于频繁的交往又会让现代人感到疲惫和神经紧张,进而逐渐陷入一种越社交越孤独的怪圈。正如鲍德里亚所说,在加速时代,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耗尽的倒计时之中,现代性从时间感知维度上建构了情感现代性。但当理性走向极端而带来的是非理性,也即普遍的情感焦虑。

⑥对速度的追求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被速度控制,出现速度崇拜、速度异化,这也让我们更为怀念从前的慢生活,怀念传统社会的悠悠时光。因此,在看到速度成为现代性本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审美文化问题,反思竞速下的现代性生存。我们需要通过“慢审美”及对“慢生活”的追忆与建构来实现“远托邦”的审美救赎,这也是“慢记忆”“慢生活”审美理念的救赎意义所在。

⑦“慢生活”理念是对现代性时间观的一种反思,“慢生活”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齐美尔认为,现代人要获得审美救赎,应当远离物质世界,依据个体的内心来体验和解释世界,这与“慢生活”的审美理念不谋而合。“慢生活”理念通过减速而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正是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和慢旅行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生活”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

⑧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传统文化提倡“欲速则不达”,太极、书法、棋艺、茶道、园林等传统文化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慢城运动”提倡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呼吁放缓城市节奏,关注城市美化、城市绿化和城市传统工艺的传承。“慢旅游”看似是换一种生活方式,实际是对加速社会关系的远离,是一种去社会化、去利益化和去异化的表现。又如《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慢综艺”也体现了现代人对慢生活的诗意渴望。这些都是在“加速”中进一步反思,期望建构慢审美的诗意空间。

⑨总之,“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重视。昆德拉对于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感叹:“慢慢走,欣赏啊!”的确,慢速生活是对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需要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

(选自《探索与争鸣》有删改,2022.7)

1.第①段加点词“寓言”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速时代的速度体验,必然消解传统社会中人际间持久的情感关系。
B.速度不断拆解和重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导致出现各种社会问题。
C.速度建构一种“加速现代性”体验,重塑人们的时空体验和感知经验。
D.竞速使我们距离真实体验越发遥远,以致逐渐失去了真实性体验。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网购”背后的情感焦虑可能源于商业逻辑与竞速逻辑的结合。
B.“低头族”的虚拟屏际关系更强化当下个体内心的孤独和无聊。
C.《极速挑战》的综艺收视率肯定不如《朗读者》等“慢综艺”。
D.片面打造“千城一面”的竞速规划将无法保留城市“慢记忆”。
4.第③④⑤段,作者对于“加速逻辑改变现代人的情感体验”的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请说明理由。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速率很慢的在变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道理使社会变迁在吸收社会继替之中,让社会安定祥和。在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

材料二:

在变得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利,这种统治不能容忍反对,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时,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


以上材料与本文作者所谈的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甲文:

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沟通的影响(节选)

①社会文化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学习到的,文化传统通过代代相传的社会化学习过程而得以传播。从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的观点来看,人类的进化过程既是生物遗传过程,也是文化传递的过程。人类的童年期是所有动物中最长的,这一方面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类有大量需要习得的内容,而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文化的代际传递现象是社会文化稳定和延续的基本条件,但文化的传递和生物遗传现象具有本质的不同。文化可以在同代人之间传递,甚至由年青人传给老年人,“文化的父母”不同于生物学上的父母,前者还包括对个体影响较大的其他家庭成员、教师、朋友、偶像等。文化的学习不仅保证了社会文化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学习的社会和人文环境,让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适应环境。沟通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学习的重要工具。

②文化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体现的,但文化一旦形成,又有其独立性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可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行为,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会形成对个体的社会刺激作用,并成为向个体施加强大约束的力量,如果有谁想要冲破现阶段的文化发展水平,他就会遭到文化无情的嘲弄。即使前些年西方社会有反文化主流的“朋克”等出现,他们也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遵守现有的文化约定,如果一个“朋克”到医院去看病,他心血来潮想用象形文字与医生沟通,大概不会有医生能与其沟通。但是,文化的强制力并不是否定个体在文化发展中的自由度和空间。一般说来,文化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个体在其界限之内有发展的自由可度和个体差异,只有在超越这个界限时,才会感受到其约束力。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并不是一味被动地受着文化的制约,人们在习得文化、适应文化的同时,还在积极发展和创造着文化。

③每一种文化都处在发展变动之中,其内容和结构都会出现变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改变,会引起旧文化的革新或新文化的孕育。文化变迁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如某种文化内部产生的新的特征,或产生出全新的文化类型。

——选自《跨文化沟通心理学》(严文华著)

乙文:

长老统治(节选)

①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凡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为政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儒家很有意思想形成一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②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假定个稳定的文化。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我们如果就个别问题求个别应付时,因为每一段生活所遇着的问题是不同的。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我们可以按着问题去查照。所以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三人行,必有可以教给我怎样去应付问题的人。而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

③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我们亲属称谓中,长幼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则,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④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限于很短的一个时间。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者。这种能力和年龄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专业,还可加一点机会。讲机会,年幼的比年长的反而多。他们不怕变,好奇,肯试验。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在这种情形中,一个孩子用小名来称呼他的父亲,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是一种亲热的表示,同时也给父亲一种没有被挤的安慰。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

——选自《乡土中国》(费孝通著)

1.若给甲文第①段加一个小标题,以下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文化的群体性B.文化的习得性C.文化的差异和共性D.文化的变迁和稳定性
2.分析甲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下列各项对乙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行“无为而治”,是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
B.乡土社会有稳定的文化传统,是因为教化权力扩大到成人之间。
C.乡土社会中无论有无亲属关系,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
D.社会变迁的后果就是传统办法完全无法应付当前问题,教化权力的范围大大缩小。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文化的传递现象。根据文意,比较二者看法的不同之处。
5.读到乙文第④段时,小明同学对划线句产生了不同意见,他认为:社会变迁过程中父亲对孩子始终拥有教化权力,孩子都得对父亲恭敬、顺服。你是否赞同小明的看法?为什么?请结合甲、乙文的相关内容,给小明发一段微信文字,回应他的上述意见。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

李泽厚

①全球化首先是由经济或物质生活带动的。全球化之所以不能抗拒或大势所趋不在于超级大国或跨国公司如何阴险毒辣和厉害,当然也有这些因素,但主要在于全球化能令大多数人生活有所改善。因为全球化是与工业化、现代化连在一起的,现代化使大多数人的整体生活素质有所提高尽管它也迅速地和极大地造成了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但两相比较,前者毕竟还是主要的。20年来的中国情况就是如此。

②我经常举欧盟的例子。欧洲本来是非常多事的地方,两次世界大战是在那个地方开始的,马克思号召的无产阶级国际革命指的也是那个地方。但是一百多年后,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却联合起来,排除了语言、文字、文化、宗教种种歧异和矛盾,通过全民投票,实现了经济上的多元统一,十分了不起。

③当然,历史总是在悲剧中行进,任何进步,总带来很多负面因素,如道德堕落、人心不古,如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物质生活的趋同,也带来精神生活的趋同,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将有所丧失,汉堡包、牛仔裤无处不在,电影压倒戏曲,流行音乐胜过古典音乐,如此等等。当然也不会全部丧失,特别是深层的东西,相反可以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创新,以保持自己的特色。

④例如,中国没有像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便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色。中国的神明是非常世俗的,关帝、妈祖等都是由人而神的,没有那种唯我独尊的超验的绝对权威感。中国宗教信仰着眼于现阶段的幸福求神拜佛是为了家宅平安、消灾祛病,不只是拯救灵魂。对死后的期望,也是希望跟现世一样,从远古的冥器到今天的冥钞,都希望死者仍能享受现民的幸福。孔子不是神,梁武帝把佛教定为国教,唐代佛教地位很高,孔子在佛陀之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像上帝或安拉、基督或先知,不可以降低一点地位。中国有烈士,有许多志士仁人慷慨捐躯、为民喋血,但大概很难有为关帝或孔子去自杀献身的,也许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了。

⑤有学者说,中国要现代化,非要学习基督教不可;也有学者说,要有伊斯兰教的殉教精神。我以为恰恰相反,注重现世生活、历史经验的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在缓和、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调停执着于一神教义的各宗教、文化的对抗和冲突中,也许能起某种积极作用,所以我曾说,与亨廷顿所说(注,指《文明的冲突》)相反,中国文明也许能担任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冲突中的调停者。当然,这要到未来中国文明的物质力量有了巨大增长之后。

⑥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变异性和坚韧性很注重人的主动性。天地人三才,人可以参天地化育,这在许多宗教是不可思议的,人怎么可以做上帝的事情呢?中国人很勤快,强调坚持不懈的韧性奋斗,即使在逆境中也相信只要努力,便可时来运转,所以重视经验的合理性,不依靠和强调超验的上帝或先验的理性,历史意识非常强。我想对这种深层文化的东西,应好好了解,对其优劣作一些分析。对中国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言,这是很好的思想资源,而且未来也能在全球化的国际文明中起某种作用。例如中国文化中的阴阳观念,既不同于波斯势不两立的阴暗善恶,也不同西方的矛盾、冲突,它强调的是矛盾互补。中国文化中人的地位很高,另一方面又非常尊重甚至崇拜自然,因而并不是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恰好是从神至高无上、以神为中心发展出来的,今天,将中国深层文化的这些观念应用到现实层面,例如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问题上,在对待贫富分化问题上,等等,都非常有用。

⑦又如全球化问题,既为大势所趋,便应积极对待,但又要允许反对声音充分表达,以有益于及时处理各种危机和问题,允许两种力量、两种意见并存,作良好的互动,通过度的艺术取得平衡,以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是依靠绝对的神明、先验的理性,而是从具体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合理性,即实用理性。它如能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便可以使中国在物质生产以及文化发展上不必步西方的后尘,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进而影响全世界。

1.第①段中加点词“大势所趋”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
2.简析第③段的作用。
3.根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需要均衡和调停。
B.欧盟是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全球化的结果。
C.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决定了中国文明能担任其它文明的调停者。
D.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可能影响了并调停着全球化的进程。
4.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022-11-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宇宙的虚与实

周丰

①元宇宙指自然宇宙背后还存在一个数字(影子)宇宙,即所谓的数字平行宇宙。元宇宙的核心是信息,是一个信息的世界,信息由数据构成。然而,数据的创造者是人,这就意味着,在元宇宙里,人类自己扮演造物主,在自然世界无法实现的各类创新欲望,在虚拟的元宇宙世界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因此,人类似乎实现了超越自然宇宙的限制,在数字宇宙中充分发挥人的各种创造性,并追求人类的自由。”

②如果说元宇宙是“把人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了”,那么,这个“解放”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物质与感知。元宇宙的本质特征是全沉浸式的虚拟,因此,元宇宙首先“解”开的是感知对象的物质实在性,我们的感知对象不再是物质对象,而是数据虚拟对象,可以说,数据具有唯一性和虚拟性,凭借着“0”和“1”两个代码,数据能够塑造任何形式的对象,某种程度上讲,数据就是人的想象的可视化。因此,元宇宙的“解”打破了物质世界的束缚。然而,在人的感知层面,元宇宙并未“解”或“破”开什么,我们可以将元宇宙对于感知的意义理解为“放”。人通过数字虚拟可以打破物质世界的物质实在的形式,就像我们可以想象出人马兽一样,等等。但感知却难以破除边界。我们的视觉可见光范围是 380~780nm 的光波,我们的听觉是 20~20000Hz 的声波,就连我们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也必须达到一定阈值才能实现传递和感知。这就是人的有限性,然而,人类的发展史其实都是在“放”开我们的感知,我们愈来愈能够借助技术手段感知到更多的东西。即便是在元宇宙技术时代,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打破也是必须依赖于我们的感知。

③元宇宙虽然是一种虚拟世界,但是它能够给我们提供真实的感知信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获得的感知信息是由现实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传输给“我”的感知信息,例如,窗外的风景,空调的噪音等,都是现实事物所传递给我们的感知信号,我们便看到了窗外的雪、树木和房子,听到了空调的嗡嗡声、感受到了它的方位。但是,在元宇宙之中,信号不需要现实世界事物的反射,而是直接由计算机系统呈现给我们,计算机只要给我们呈现与原本现实世界事物反射同等的信号,我们便能够看到窗外的雪景,我们在推开窗子时,依然能够感受到寒冷,只要元宇宙技术发展到相应的水平,这些都很自然。简言之,元宇宙正是完全抓住了人的感知的技术手段,数据的本质也是信息,只要元宇宙设备能够高保真呈现相应的信息,感知仍然是真实的感知。元宇宙正是将物质世界转化为了信息,而其真实之处就在我们对信息感知的真实。

④然而,没有实在物质形式的元宇宙等同于幻觉吗?某种程度上,所有的感知都是错觉。人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要求,我们的感知不可完成对所有信息的一一对应处理,而是以一种原型同构的方式去处理感知信息,例如我们会以范畴将事物单元化,我们在 380-780nm 波长的范围内见出了大致 7 种色彩,而不是 400 种甚至更多。“见出错觉不仅正常,而且为生存之必需。”然而,错觉和幻觉有何不同?错觉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对对象感知的歪曲;而幻觉则是,眼前并没有任何刺激物,却出现了清晰的形象,幻觉是一种幻象。显然,我们在元宇宙中能够感知到形象、声音、冷暖等,首先是因为元宇宙设备为我们呈现了相应的感知信号。感知信号是实实在在的刺激输入,这是一种真实的感知。元宇宙的全沉浸式首先就是感知信号的全真给予,因此,我们便能在这种“虚”之中获得全真实的感知体验。

⑤元宇宙的“虚”具有实在性(虽然我们进入元宇宙世界的只有一套 VR 设备),而元宇宙所遭的质疑和批判也在于它的“虚”:___________。

⑥对元宇宙的质疑与批判其实是人类对元宇宙的驾驭方式之未知的担忧和焦虑。现实世界如何与元宇宙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元宇宙如何助力建构现实生活,直言之,在元宇宙时代之下,人如何自处?如何“诗意地栖居”?也许这正是如何将元宇宙之“虚”化为“实”的关键。

1.第②段中的词语“桎梏”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
2.请结合文本分析第②段阐说事理的方式。
3.依据第①—③段,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元宇宙是与自然宇宙没有关联的存在。
B.元宇宙为人类所创造,它不存在限制。
C.元宇宙将是人类追求自由的主要途径。
D.元宇宙通过信息传输让人们感知真实。
4.如以《红楼梦》情节为例阐说第④段中的“幻觉”,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听仙曲。
B.《红楼梦》中秦可卿去世前,王熙凤梦见秦可卿来告知永保家族之策。
C.《红楼梦》中林黛玉春日葬花,念《葬花吟》愈发感觉寄人篱下之苦。
D.《红楼梦》中贾瑞病入膏肓,却在风月宝鉴正面看见了美丽的王熙凤。
5.依据第①—④段,推断人们对元宇宙的“虚”可能提出哪些质疑。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艺术家与匠人

叶廷芳

①同样一件作品,可以出自艺术家之手,也可以是匠人的作为。但彼此的价值含量或艺术品位往往大相径庭。因为艺术家的天性是创造,而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创造凭借的是想象,而重复则是模式的照搬。

②艺术想象是一种智慧能量的消耗。那些不同凡响的石破天惊之作,皆出于那些智慧过人的艺术家之手。它们所透露的审美信息和艺术韵味总是让人知其奥妙,却妙不可言。自古以来虽有无数的人画过女人的微笑,却只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让人折服不已,谈论不尽。究其奥秘,盖因它的作者是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人”。他的大脑不仅属于绘画,还属于天文地理数理化,这些综合的成分使他的大脑成了经年多汁的“泡菜坛子”,从那里面出来的菜都是鲜美的!难怪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要求建筑师掌握十一门知识,其中有的知识门类看起来与建筑毫不相关,如医学、心理学等,实际上它们是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大脑“灵犀”里有了多种元素的储备,就容易“触类旁通”或融会贯通;有时则经过糅合发酵,酝酿出某种未曾有过的“香醇”,一种艺术中“有意味”的韵致,这就是作品中“灵气”的体现。

③凡是有灵气的作品是不可模仿的,原创的美是不可重复的。这是匠人的局限,尤其是中国匠人的局限。中国与欧洲不同,她的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自古以来就不是采用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依靠师徒传授制度。这种制度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徒弟一般只能就地求师,很少有选择的可能性;他只许跟着师傅依样画葫芦,不敢越雷池半步。师傅只能教他自己懂得的那点手艺,最后还得留一手;他没有横向联系,不知道现今这一行的最高水平在哪里;更谈不上学习其他门类的知识,离上述维特鲁威要求的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自负的师傅还往往坐井观天,让徒弟“高山仰止”。在这种桎梏下,一个人即便有某种创造的天性,在徒弟阶段多半就被扼杀了!于是,陈陈相因,不断重复前人,也不断重复自己,成了匠人的习性,也成为他们的宿命。只有个别的天才人物才有可能成为例外。这也许可称为中国的“匠文化”。

④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顽固性相适应,中国的“匠文化”是非常强大的。中国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技术人员从来没有享受过现代意义上的“家”的地位。例如,我们有举世无双的木构建筑,但“鲁班”们从来没有改变过“工匠”的身份;我们有过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戏子”的地位;我们也不乏世界一流的美术家,他们照样被称为“画匠”!这种培养匠人与贬低杰出人物的“匠文化”的长期延续,造成了我国艺术家相当普遍的“匠人心态”,其主要特征是创造意识薄弱,习惯于承袭前人,仿效他人,重复自己;不敢超越,不敢反叛,从而窒息了自己的创造灵气,增添了创作中的匠气。须知,灵气乃是艺术个性的灵魂,而匠气则是平庸的同义语。纵览我国的艺术史,具有这种匠人心态的艺术家和带有匠气的作品何其多也!

⑤正是这种被动性的匠人心态,我们的艺术史少有更新换代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缓慢的、渐进式的发展。其实,更新换代才是艺术发展的规律,而反叛则是这种变革的动力。一位现代意识觉醒了的艺术家这样说:“传承是一种美德,反叛是我的责任”。这两句话看起来似乎互相矛盾,其实是一致的:传承并不在于传统的形式和风格,而在于前人的创造精神。而真正传承了这种精神的,从艺术史上看,无不见之于那些敢于反传统的人之中。事实上,正是那些反传统的人才开了新思潮的先河,从而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只要回顾一下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以来美术中的毕加索、音乐中的勋伯格、舞蹈中的邓肯、建筑中的高迪以及文学中的卡夫卡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的文学、艺术家都以重复为忌、为耻,每一件创作都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否则你就有可能沦为“匠人”的危险。

1.第③段中的加点词“高山仰止”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②段列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事例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原创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知其奥妙而难以言传。
B.说明《蒙娜丽莎》画作因出自“巨人”之手而让人折服不已。
C.揭示多种知识门类的糅合发酵对艺术创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D.表明艺术作品酝酿时间越长、创作灵感越新鲜就越有生命力。
3.下列关于原文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匠人的作品都是没有价值的。
B.建筑师必须掌握医学知识。
C.因为匠人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授,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
D.我们的艺术史主要表现为缓慢的、渐进式的发展,是因为很多艺术家缺少反叛意识。
4.文章③④两段分析“匠文化”形成的原因,两者顺序能否颠倒?请加以分析。
5.请结合文意,以《红楼梦》为例说明文学艺术“传承与反叛”的关系。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

何建良

①“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它或被用来证明文学文本意指的不确定性和意蕴的丰富性,或被用来印证读者理解文本的差异性。

②如果仅从字面看,“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暗示,一个读者眼中,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然而,伍尔夫在谈到自己阅读《哈姆雷特》的体会时曾说,她少年时就读《哈姆雷特》,后来又多次阅读,却是常读常新,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这部经典的理解都有不同,心中的哈姆雷特形象也有变化。这样,她的眼中就不止一个哈姆雷特了。那么,一个读者眼中,到底有多少个哈姆雷特?

③伍尔夫的阅读体验,绝不是孤例。关于阅读,中国古人张潮曾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的话与伍尔夫的阅读体验相互印证,阐明了一个道理:人生阅历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对文本形成不同的把握方式,产生不同的理解。看来,一个读者眼中,真的不止一个哈姆雷特。

④如果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凸显了读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     )向度的阅读差异的话,那么顺着张潮的话,我们则发现了阅读差异存在的另一向度——(     )的向度。这一向度的阅读差异为什么会存在?因为人的“理解视野”是生长的。“阅历”其实构成了阐释学所说的理解视野的“先在结构”:自我成长带来阅历的丰富,阅历丰富使这个先在结构更加丰富或者发生变化,先在结构的丰富、变化最终使理解视野扩大、加深或者变化。这样,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不同生长阶段的理解视野也会形成不同的阅读体验,阅读在历时层面的差异性就出现了。

⑤当然,这种阅读差异产生的重要客观条件是,文学文本本身意蕴丰富。张潮将读书比作赏月,其实读书或者说文学阅读,与其说是像赏月,不如说更像佛家所说的“因指见月”。文本如“指”,发挥了登岸之筏的引渡功能,承载读者抵达如“月”的意义彼岸。而不管有多少次登岸,都必须乘坐此筏。因此,尽管我们承认阅读体验的差异性,重视读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但绝不否认这种差异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为文学文本的特殊结构这一客观基础所限定与制约着的。(甲)

⑥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理论语境中,还存在着某些几乎无视文学文本这一客观基础的阅读与阐释。(乙)

⑦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阅读和阐释呢?(丙)“强制阐释”批判者认为,这样的阅读与阐释理论先行,立场前置,罔顾原文,是一种“不道德的”阐释。强制阐释之所以是强制阐释,就在于它明明已经脱离了文学文本这一科学性的客观基础,却非要说自己比别人更有道理,并要求他人接受。因此,它难以洗刷“不道德的”嫌疑。

(丁)强制阐释的问题还在于,它是以非文学阅读的方式来处理文学文本的。在强制阐释者心目中,文学文本已沦为“材料”,而不是带给他们感悟的“作品”。对于材料的处理方式,当然是程序化的、步骤化的,文学文本被解剖开,并部分地被抽取出来,只是为了与论者早已存在的观点相验证。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只看到智力性的投入,而文学阅读所要求的情感投入、对文本的细腻感受,统统都变得不必要了。由此,我们可以将强制阐释式的阅读与常规的文学阅读区分开来。强制阐释或许有它的道理和存在的价值,但是这些道理和价值应该在文学阅读之外。

⑨回到文学阅读,因为情感的真挚性,文学阅读确保了从作者到读者的意义传达的连续性。如此,一个读者眼中不管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只要不变成李尔王或者其他,都是好事。

⑩总之,从文学接受视角看,文本阅读存在三种可能向度:一种是把文学作品当作非文学的“理论”或“文献”,如此一来,一个读者眼中,可能连一个哈姆雷特都没有了;一种是把文学作品当作“超历史”的文本,所有的阅读都力求还原“真相”,于是,在一个读者眼中,有且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一种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召唤结构”,期待并允许读者不断去补充、扩展、引申,这样,一个读者眼中便有无数个哈姆雷特。看来,要弄清一个读者眼中究竟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并非易事。不过,也恰是存在一个读者眼中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追问,文学阅读才显得趣味盎然,文学经典才能够润物无声。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在第④段两个括号处填入合适的词语。
2.把下面一段话放入文章中,合理的位置是(     

张江曾经举例说,同样是阅读《哈姆雷特》,有一位女性主义理论家肖瓦尔特,她看到的却只有奥菲利亚,心心念念地只是“解放奥菲利亚,或者让她成为悲剧的中心”。这样一来,一位读者眼中,一个哈姆雷特也没有了。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3.不能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伍尔夫和张潮的阅读体验都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B.如果“大部分网络小说文意比较单薄”这一前提成立的话,则很难产生丰富多维的阅读差异。
C.“强制阐释”虽然存在问题,但在文学阅读之外或许也有道理和存在的价值。
D.文学文本的情感真挚性是保证从作者到读者意义传达连续性的重要条件。
4.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