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怜悯是人的天性(节选)

(法国)卢梭

①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既然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

②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们看到《蜜蜂的寓言》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书中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依据甲文,以下不是霍布斯观点的一项是(     
A.因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所以人天生是恶人。
B.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所以人是邪恶的。
C.因为认为对同类无义务,所以人不对同类效劳。
D.因为人是宇宙的主人,所以自然权利互不妨碍。
2.甲文第①段划线部分两个“既然”领起两个方法相同的反驳,下列各项中与这两个反驳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物不变论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生物不变论是一种违反客观事实的观点,违反客观事实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B.生物不变论不符合事实,动物是发展变化的,植物是发展变化的,微生物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
C.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如果生物是不发展变化的,那么,古代生物和今天生物应相同,而事实上古今生物差异很大。
D.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因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已表明人从猿进化而来。
3.甲文第②段画线部分和乙文画线句在逻辑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且作用相同,请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咬文嚼字》(有删减)

朱光潜

①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古今人都赞赏字比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他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人情。比较起来,的空气没有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来看,似乎比更调和些。可以无声,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问题不在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②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

③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靠《文科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1.第③段中“乞灵”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一件事物发生时,如果你的心理习惯倾向于“套板反应”,那么这件事容易让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并且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
B.“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C.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包括诗方面。
D.因为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难用,所以前者是固定的,后者却是游离的。
3.以下选项与作者原意最相符的一项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只要在报章杂志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4.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请从作者“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的观点入手分析“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的妙处。
5.第①段中作者是如何借“贾岛”“推敲”的故事来证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的?
2022-06-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鲁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稳定性

①文化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民族、一个社区社会会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保持着同一种生存方式,即使生活的实际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式上却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而且,新的生活内容也被“纳入”了旧的模式,并被赋予了“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中看到“反复”和“重现”。

②文化的稳定性通过文化传递来维持。一种文化特质一经产生,就要被人模仿、利用,这就是传递。文化传递包括纵向和横向两种,即世代相传和相互传播。世代相传,是一个文化模式得以形成和保持的机制,文化的稳定性也因此而获得。在这种意义上,可以把文化模式理解为传统,一定的文化模式就是一个民族或其他各种社会群体世代保持下来的特定传统,而文化模式的稳定性就体现为传统的持久性。

③传统不是我们想抛弃就可以抛弃的。真正的传统,不是一种学说、一种理论、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心理结构、一种民族性格。人们不可能像对待某种自身的“异物”那样对待它,更不可能像对待旧衣服那样将它任意换掉。

④传统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围绕一定主题的一系列变体。通过每一代人创造性的活动,传统得以发展和改变,所谓稳定只是相对的。但是,虽然每一代人都会对前人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方式有所修改和创新,但模式化的东西却很难改变。传统的保持过程是一个在传递中创新、在创新中传递的过程。传统惯性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从未停止过。我们虽然生活在今天,并创造着明天,却又总是“在过去的掌心中”。

⑤传统是使文化模式保持其稳定性的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本身也是被决定的。文化传统的保持首先与一个群体世代处于同一生存环境有关。由于受同样的环境条件的制约,一个民族群体或一个社区社会往往会因为缺乏改变其社会结构和精神生活的动力,而在传统上显示出一种不变的态势。改变传统的动力来自群体社会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一旦一个群体社会与环境不能保持有效的互动,传统的稳定性就会被打破,文化模式就会发生变迁。

⑥这意味着文化改变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有来自外界的干扰。生存环境的改变,是这种干扰最基本的形态。从古至今,人类文化变迁的速度一直以一种恒定增加的速率发展着,这说明,外界干扰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之所以在同一生态环境中文化传统会保持持久的稳定性,是因为文化总是一定社会群体为应付他们所处环境中的问题和挑战以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如果问题和挑战是相似的,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方式也是可以继续沿用的。不管怎样,环境的相对一致性对于文化传统的保持,至少是一种重要条件。

⑦文化的稳定性也是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造成的。一个社会文化模式的发展与其经济结构的变化、政治制度和政治关系的改变,始终都保持着有差异的同一。这种差异就表现在:一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在根本上与这个社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合;而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虽然与该社会的生产力有关,并且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相联系,但这种关联相对比较特别。一方面,生产力及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对文化模式的影响由于间接性而显得迟缓和不确定;另一方面,文化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塑模了一个社会的生产发展样式、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原则框架等等。总之,我们特殊的生存方式以及相应的社会形态是由我们的文化模式所塑造的,然而,也正是由于我们作为这种生存方式生生不息的担当者和传递者,文化模式才得以保持其稳定性。

⑧文化的稳定性是与群体成员自发反应的一致性相联系的。在一个价值单一的内向型封闭社会中,所有人往往都以同一方式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这种反应不是理性自觉的,而是一种自发的本能,也就是所谓文化本能。当一个群体成员的这种自发反应保持着一致性时,个人或者某种来自外部的力量要想冲破文化习俗是很难的,而文化就由此获得了一种稳固性。如果是在一个多种价值并存的复杂社会,自发行为改变的可能性会高许多。

(有删改)

1.第④段加点的“在过去的掌心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2.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持久性能反映出文化的稳定性。
B.传统在保持过程中并不完全排斥创新。
C.传统的终止往往意味着文明发展进步。
D.传统的保持总是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
3.不能根据本文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如服饰等的改变可能是频繁的,但其文化模式变迁通常是缓慢的。
B.不同民族正是由于其传统的保持和传递功能,其文化才得以保持它们各自的独特样式。
C.如果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或者人们放弃了与环境的互动,文化的稳定性就难以保持。
D.一种文化中的个体自发地按照他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规则行动,这于人于己都是好的。
4.分析第②至④段的论证思路。
5.在全面脱贫之前,我国贫困农村有很多分布于深山区。请结合本文及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礼治秩序”(或其他)的相关内容,分析这类农村脱贫困难可能存在的文化原因。
2022-06-26更新 | 3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真实性是非虚构的核心问题,非虚构文学所追求的真实性与其它文类有着鲜明的差异。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在对现实生活具体、客观、准确观察与描绘的基础上,忠实地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然而现实主义文学中所谓的真实只是社会现实的影子,而不是真实本身。《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具体事件大多不是现实中的客观事实,而是作者塑造与加工的结果。正如巴尔扎克所言:选择社会上主要事件、结合几个性质相同的性格的特点揉成典型人物。因此无论是《红与黑》中的于连还是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都不是现实中真实的人物,他们只是作者根据现实环境或人物原型而塑造出来的人物典型,只是作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工具而已。

②非虚构创作的立足点是写真实,真实性是作品的生命,离开了真实,非虚构创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随着时代变迁,复杂多变的现实使人们贫乏的想象感到沮丧与难堪真实生活的生动性有时超过了虚构故事的魅力,因而创作者将目光投向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与其它文体所谓的写实不同,非虚构所书写的事实是现实中已然发生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作品中发生的事实不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事实,也不是没有得到核实道听途说的故事,更不是作者为了所谓的理想而认为现实中应当存在的典型性真人真事,而是的的确确、经过核实的已然发生的不容置疑的事实。

(节选自王光利《非虚构写作及其审美特征研究》)

材料二

①由于要直面活生生的生活和个人,非虚构文学写作者的主体性遭到严重质疑。其立场价值、家庭背景、知识视野、职业生活等等,都变成必须考察的对象,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你对活生生的生活和个人的观察。这是非虚构文学中的,也是非虚构文学中的。因为这一个字,非虚构文学被认为是表达了现实的客观世界,而同时,因为写作者主体的主观性,它又很难取得完全的信任。这几乎成了非虚构写作的原罪

②但是,这一原罪也恰恰构成了非虚构文学最为独特的地方,也是非虚构文学之所以不同于报告文学、新闻报告和纪实文学等文体的地方。作者不敢擅用自己的权力,他必须盘察并警醒自身的一切,必须调动自己全部的理智和感情和自我博弈,最终和活生生的生活和个人形成对话。换句话说,你在观看和判断活生生的生活和个人,反过来,它们也在观看和判断你,不是因为你是写作主体就掌握了主动权,你的写作对象,甚至,你的读者,整个世界都拥有话语权和判断力。个人经验知识体系不是你写作的依据和确定自己的支撑,而是需要不断克服的对象。写作主体并不全然是主动的一方,它和写作对象之间互相监督,彼此互生意义,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作对象——世界三个维度的互相依赖,互相生成。

(节选自梁鸿《非虚构写作及其审美特征研究》)

材料三

①如果说虚构写作要尽量占有现实生活,非虚构写作所要警惕的则是不要被现实素材所淹没。作家这时候要发扬自己的主体性,不能只是做现实素材的搬运工,而须有一个艺术的转化。事实上,非虚构在艺术创作上所要经历的工序,一道也不能少。因为面对非虚构的事实,更需要轻盈的飞扬的艺术处理。非虚构写作所需要的艺术匠心,一点也不比虚构的作品少。

②非虚构写作要求作家对现实世界有最细致的体察之心,要求作家有穿透生活表象的洞见,要求作家有跳出生活的想象力。是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非虚构写作更需要想象力。撬动板结的现实表面,质疑我们习焉不察的生活,推翻之前的定论和成见,捕捉到转瞬即逝的真相,需要的正是作家的想象力。

③虚构和非虚构写作哪一种更能呈现真实?应该说,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都能抵达真实。它们通过各自不同的路径抵达真实。毕加索说:你能想象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非虚构和纪实是一种真实,虚构和想象也是一种真实。不仅实体是真实,那些光影也是真实;不仅历史事实是真实,那些被人遗忘的光荣与梦想也是真实。历史书可以敲定史实,但《红楼梦》却比史书更能让我们触摸到真实的温度。不仅实话构筑真实,谎言也可以反推真实。也许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不同声部不同音调的声音,正是这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或真或假,或真实或想象,带着各种色彩的声音,用不同的方式逐渐勾勒出真实的轮廓,逐渐触摸到一个时代的心灵。

(节选自李墨波《虚构与非虚构的双重必要性》)

1.材料二中加点词语“原罪”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2.对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理解有误的一项的是(     )。
A.非虚构写作的内容必须是真实世界中的人与事。B.非虚构写作的内容可以是听说的,但要经核实。
C.非虚构写作的内容不能写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D.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的真实性与新闻报告有区别。
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非虚构写作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作家的虚构能力不及前人。
B.非虚构写作需要作家运用艺术匠心处理已然的生活事实。
C.非虚构写作中作家的个人经验与知识体系是写作的障碍。
D.非虚构写作中作家的想象力就是对现实素材的艺术构思。
4.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三,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二材料三
议论角度(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问题非虚构写作者的主体性遭质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方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红楼梦》中的“护官符”为材料三的画线句写一段例证。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2022-06-2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即创造:不只是一种艺术观

①有“日本的毕加索”之称的冈本太郎,于1956年出版的《传统即创造》,依然大有可借鉴之处。他谈的是艺术,实则可以扩展至文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②冈本太郎在此书序言里说:“人世间没有比似是而非更‘非’的东西,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误读同样无人能及。”这句话一定会引起很多共鸣吧?我们已然看到太多太多对传统文化的似是而非的误读。这似乎是一种常态。

③传统之所以为传统,不仅在于它与世世代代的男男女女的生活密切相关,更在于它与我们的当下的生活的相关性。一方面,只有结合在当下的生活之中,才是活生生的传统。另一方面,“决心从这里出发”,冈本太郎说,“这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不是让我们的生活回归传统,而是让我们的传统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总有人想要诱引文艺青年们(以及中老年们)在各种意义上、以各种方式去寻找“诗和远方”、“生活在别处”,多亏了我们的传统从小教育我们,要安住于当下,要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去理会各种故事、修辞、话语系统、形而上学的有意无意的蒙昧和欺骗。

④再者,“正确理解‘现在’,是一切的先决条件”,当然,也是正确理解传统的先决条件。“现在”是我们驻足其中的河流,时刻都在变化之中。因此,很多事情只能在尚未达到充分理解和准备的情况下就动手做起来。如此说来,所谓创造,就是正好做对了。所谓传统的形成和传承,就是这样一个反复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传统要靠我们的双手焕发光彩,在此刻创造新的价值。传统就是这样坚强地传承下来的。”在艺术中,重复会给人带来某种特殊的趣味,但是,要有新的意义,才会让人觉得重复是有必要的。而这样的重复,实际上带有创造的成分。传统的礼仪、习俗,免不了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加加减减,而变或不变的根据无非是现在的人们感觉是否适宜、方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传统会在这样的创造中逐渐失落,因为所有的创造都离不开向传统学习。

⑤冈本太郎甚至说:“我一贯认为,‘传统’一词极具革命色彩。一旦冲破陈旧的形骸,那些陈腐内容——人类的生命力与潜能就会绚烂地绽放、铺展开来。”生命的激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的力量不可估量。然而,生命的激情是盲目的,狼奔豕突,需要指引和安顿,作为由此而来的结果之一,人类创造了文化。传统既包含着生命激情的绽放和铺展,又包含着对它的指引和安顿。等到时过境迁,又要改变绽放和安顿的形式,形成新的传统。而在新的传统中,同样的,“唯有强健而全面的生命激情,才能成为新传统的证明”。

⑥看来,一说到传统文化,立即构想一派安宁祥和的状态,这或许是一种偏见。冈本太郎在讨论日本的庭园设计时,集中于“矛盾的技术”:“艺术中隐藏着根源性的矛盾……矛盾元素的对立是艺术的本质,也是艺术最根本的组成元素。”至于庭园,“本质课题”或者说实质性矛盾在于自然与反自然。他并不迷恋人人都会念叨的“回归自然”,而是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强调庭园是一种人工的创造,“在划清界限的那一刻,自然成为真正的自然,人工成为真正的人工;实成为真正的实,虚成为真正的虚。两个对立的极端高度紧张,相互作用,迸发出激烈的火花。”在他看来,照搬照抄自然,不可能打造出感人的作品,“要从自然中汲取精华,再反过来用它们挑战自然”。传统即创造,意味着要在艺术中,在生活中,以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传统——显然,这不是让人沉迷于消费,把消费的狂欢当作节日、当作新的传统。

1.第②段中加点的“似是而非”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冈本太郎的《传统即创造》体现了毕加索的立体画派精神。
B.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诱引我们脱离当下的生活。
C.充满创造的重复不会让人感到累赘简单反而富有特殊的趣味。
D.现在的“双11”“双12”全民消费狂欢逐渐成为旧传统。
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传统主义和传统文化是彼此矛盾的两个方面。
B.所谓传统就是传统的东西仍在我们当下行走。
C.所谓传统就是依靠生命的激情摧毁一切过去。
D.说传统文化是一派安宁祥和的状态是种偏见。
4.这是一篇对冈本太郎《传统即创造》的书评,以下选项中对文章评述思路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亮明观点,1-3段肯定了冈本太郎《传统即创造》一书的观点并且说他谈的是艺术,实则可以扩展至文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B.第4段进一步分析传统和“现在”的关系,强调对传统必须继承,且创造新的价值,不能简单重复。
C.第5段强调生命激情对于新传统的重要性,最后一段呼应观点,点明要在艺术中、生活中创造新的传统。
D.本文作为一篇书评,在评述过程中经常引述原文,作者对冈本太郎的观点基本赞同与尊重,并阐释了他的书在当代生活的现实价值。
5.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叶在阅读《论语》下面一段文字时产生了疑惑:难道宰我说的不对吗?父母死,守孝三年不是时间太长吗?为什么孔子要斥他“不仁”呢?放在现在,不为父母守孝三年,而在清明节祭奠父母,甚至网上祭扫不也是可以的吗?请结合上文观点,向小叶谈谈你的看法。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①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②期:音jī,一年。③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④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2022-06-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节选)

程千帆

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之一。当代出版的选本很少有不选它的,而分析评价它的文章,也层见叠出。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

②这篇杰作虽然侥幸地因为它是一篇乐府而被凡乐府皆见收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下来了,但由宋到明代前期,还是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从晚明以来的批评家对这篇杰作的艺术特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涉及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

③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许多人长期研究之后,清末王闿运在这个基础上,大胆地指出了这篇作品之于四杰歌行,实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陈兆奎所辑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条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这为后人经常引用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语,将张若虚在诗坛上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

④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在昆明写了几篇《唐诗杂论》,其中题为《宫体诗的自赎》的一篇,对张若虚这篇杰作,作了尽情的歌颂。闻先生认为:“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诗篇的第十一句到第十六句,比起篇首八句来,表现了“更夐(xiòng,远)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对于第十一、十二、十五句中提出的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对于第十七句以下,展开了征夫、思妇的描写,则认为“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闻先生因此赞美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⑤将近四十年之后,李泽厚对上述闻先生对此诗的评价,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他不同意闻先生说作者“没有憧憬,没有悲伤”的说法,而认为:”其实,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李先生的说法,比起闻先生来,显然又跨进了一步,将这篇诗的含义说得更明确,更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

⑥与此同时,它也难免有被误解的地方。如王闿运和闻一多都将张氏此诗归入宫体,现在看来,就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不能不加以澄清的误解。宫体的内容是“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闺闱之内”,始作者则是为太子时的萧纲以及围绕在他周围的宫廷文人如徐攡、庾肩吾诸人。宫体和另外大量存在的爱情诗以及寓意闺闱而实别有托讽的诗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在描写肉欲与纯洁爱情所使用的语言以及由之而形成的风格也是有区别的,不应混为一谈。而王闿运与闻一多的意见恰恰是以混淆宫体诗与非宫体的爱情诗的界限为前提的。

⑦王闿运与闻一多所受教育不同,思想方法亦异,但就扩大了宫体诗的范围而导致了对《春江花月夜》的误解来说,却又有其共同之点。这就是对复杂的历史现象理解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原载《文学评论》1982年04期,有删改)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第④段划线的句子“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2.下面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晚明以前,只有《乐府诗集》认可《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杰作。
B.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很高,但没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
C.王闿运与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扩大了宫体诗的范围。
D.《春江花月夜》经历了“不被理解”到“逐渐被理解”再到“被误解”的过程。
3.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一个“生”字,化静为动,传神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万里的澄澈、阔大的景象。
B.诗人描写月下景物时,用“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突显其空灵的特点。
C.“月裴回”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月光,烘托出了思妇内心的愁绪。
D.结尾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了一种旷远高妙的诗歌境界。
4.闻一多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中有着强烈的宇宙意识。请参考第④段中的相关引文,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宇宙意识”的具体表现。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逻辑跟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律制约;没有语言也难以进行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所以说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逻辑上的概念,在语言里表现为语词,逻辑上所谓命题在语言里表现为一个句子。

②我们在教语法修辞上指出了很多写文章的毛病,表面上看,好像是语法问题,实际上也是逻辑问题。比方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主谓不合的句子。主谓不合是不是语法问题,实质上不是。因为代词我们充当主语是可以的,名词国家作为谓语也是可以的,在语法上没什么错误。错误在逻辑上。从逻辑的角度说,这句话是直言肯定判断,肯定判断的主概念与宾概念一般都是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而这个判断的主概念与宾概念之间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同一关系。所以,从内涵来说,这个判断的宾概念不能恰当地反映主概念的属性,从外延来说,这个判断的宾概念的外延更不能包含主概念的外延,犯了主宾不相应的逻辑错误。

③最近,收到一位青年同志的信,他说:现在报纸上有一句话是不合语法的,什么话呢?就是打扫卫生。他说:卫生怎么能够扫掉呢?这是不合语法的。叫我提醒大家不要这样写了。这句话是不是不合语法的呢?不是。打扫卫生要不要否定,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也有人主张说是用惯了,就不要否定它了。比如,从前我们有句话讲起来是讲不通的,要说救人是对的,救火你怎么救呀?晒书是可以的,晒太阳就不行了吧?但是用惯了还是可以的。约定俗成嘛!因此,打扫卫生要说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要否定它,我看,这也不是语法问题,因为你表面上看是动宾不合,动词跟底下的宾语配不上,但是配不上并不等于语法上的错误。打扫是个动词,底下带着名词宾语,有什么不通?这不是语法问题,是逻辑问题。你要说打扫街道是可以的,但是,扫街道连卫生都扫掉了,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没有这个道理。所以,我说这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问题。

(选自王力《逻辑与学术研究、语言、写作的关系》)

①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思想不合逻辑,语言就不可理解,思想有逻辑性,语言就顺理成章。写文章不能不讲道理,道理是很明白的。

②但是衡量语言是否纯洁和健康,逻辑不能算是唯一的标准。语言是调皮的孩子,他虽然一般受逻辑的管教,可是有时不守规矩,逻辑却拿他没有办法,这一点似乎也应该注意。一些夸张说法如倒背如流,自然不能以常理限之。

③有人说,救火不合逻辑,这种看法值得怀疑。有多方面的意思。救生,救命是竭力保存,务求延续;救火,救急是减少危害,免致恶化。不能把救火救命混同。谢恩是谢,谢罪也是谢,但是前者陈述感激之意,后者表示愧悔之心。恐怕不能说前者同,后者不同吧?

④有人说,晒太阳不合逻辑,我也不敢附和。晒太阳正如烤火,在物理上是人被太阳晒,被火烤,可是按说话人的心理,是人有意地利用太阳和火的光和热,或者无意地经受那光和热所起的作用,因而太阳和火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同样,这条小河能行船平原不妨走马,事实上的行为者自然是人,不是小河和平原,可是从说话人看来,小河、平原是主体,而船和马都是客体。

⑤语言是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语言是历史产物。从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我们往往能看出心理的轨迹,历史的遗踪,民族文化和社会风气的趋向。语言是人们意象的反映(其中人脑起了折光作用),而不是客观事物原形的照片。因此,语言与逻辑虽然密切相关,可是逻辑不是语言的唯一主宰者。我们不能忽视语言的逻辑性,但是更不能忘掉语言的心理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选自王宗炎《谈谈语言和逻辑》)

1.甲文第②段判断“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逻辑的主要依据是(     
A.“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直言肯定判断。
B.“我们”是代词,“国家”是名词。
C.“我们”是主概念,“国家”是宾概念。
D.“我们”和“国家”不是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
2.乙文第②段中说“语言是调皮的孩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逻辑的“概念”就是语言的语词,“命题”就是句子。
B.语法毛病只是表面的,语法问题的本质都是逻辑问题。
C.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说法大多不守规矩、不合逻辑。
D.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折光式反映造成了违背逻辑的现象。
4.结合甲乙两文的观点,你认为“救火”一词究竟是否该弃用?
5.高三年级组织主题为“语言的逻辑‘病’”探究性学习交流。课代表小虹搜集了下面四个例子,邀请你任选其一,写一段代表班级交流的发言纲要。(80字左右)
①马路                                 ②浑身是胆
③圆规愤愤地回转身             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22-06-2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袁行霈

①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②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挺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③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诶的世界之中。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他读董挺诗时的感受也正是这样的:“杳如搏翠屏、浮层澜,视听所遇,非风尘间物。亦犹明金粹羽,得于遐裔。”

④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________________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⑤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选自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有改动)

1.请在第②段两处□处,分别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两者交融后形成了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境生于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意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C.文中“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所有读者赏析意象之美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体验。
D.借鉴英美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古典诗歌的意境,对于把握古典诗歌意境的本质特征未必有所助益。
3.第④段画线处需填入诗歌例句,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陶渊明《咏贫士》)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有人认为文中②、③段引用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称赞董挺诗的两处有些多余,可以删去,你怎么看?
2022-06-2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如何评价判断

齐亮

①世人大多希望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可什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呢?人们的答案或许并不统一。

②我们评价一个判断,有两种合理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事实;第二种是用逻辑上的标准,即在理论推导中它是否自相矛盾。按照心理学理论,方法一评价的是“通信”,即“判断”和“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之间保持一致的能力;方法二评价的是“连贯”,即“判断”中各因素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能力。

③理性的人,常被认为应该有更强的评判力,然而理性往往只是跟逻辑联系在一起,用以衡量判断是否逻辑自洽,与方法一没有太大关联。假如我说,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有60米高(实为78米),如果不知道这宝塔的实际高度,无法找到任何资料去验证,也不能亲自前往实地去测量,不管你有多理性,都不可能通过逻辑评价我刚刚的判断是对是错。但假如我向你讲述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故事,讲到“考分达不到一本线”,又表示自己“因爱好文学而放弃了北大医学院的临床志愿”,你会立即认为我“前言不搭后语”。显然,我没去北大学医,与所宣称的“文学爱好”没有关联,主要原因其实是考分不够高。

④由此可见,方法一讲事实,方法二讲逻辑,两者的适用范围各自不同,“理性评判”也有其局限之处。某畅销书作家曾公开表示理论推导实际没什么用,理由是2000年美国邀请几百名军事分析专家和软件专家,建立了一个复杂、强大的军事推演模型“千年挑战”,然后请一位有丰富实地作战经验的军官与使用该模型的专家们进行模拟对战,结果专家们输给了军官。如今许多人喜欢讽刺专家教授,理由和这位畅销书作家相似。当专家们试图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时,老百姓已经在用事实反驳他们了。显然,在上述案例中,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模型中各种方程是否合理,他们只会关心事实上的结果,即到底谁打赢了战争。也就是说,在方法二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方法一来评价判断。

⑤那么,万一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人们应该怎么办?一个国家几十年没有经历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无法获取相关信息,该国的军队参谋人员也仍然需要战战兢兢地进行各种模拟和假定。你能说他们不该这么做吗?难道非要为了验证某个模型而发动真实的战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没有充足的事实信息来评价模型中的判断是否正确,专家们只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数据来开展工作。专家们觉得,虽然没有近期的事实作为依据,但至少要先保证模型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同行们怎么认定这个模型的好坏呢?无非也是看模型的逻辑是否讲得通,推断的结果是否符合之前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人员也只能用方法二来评价判断

⑥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个判断时,往往是先寻求可利用的方法。方法一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二,方法二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一。两种方法都用不上怎么办?许多人就此化身为撒泼耍赖的吵架高手:你跟我摆事实,我就跟你讲道德;你跟我讲道德,我跟你论老子;你跟我论老子,我跟你装孙子。

⑦有学者悲观地认为,其实人类一直以来都知道,人是一种缺乏耐性、容易激动和发怒的动物,理性根本不足以引起人类的重视。但我依然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虽然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但正如古希腊先哲们所说的那样,人类是唯一有能力进行逻辑推断的物种。在现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果理性不可靠,那么我们还能靠什么?无论如何,爱智求真之路,感觉上总会让我们离愚昧的困境远一些,离幸福的未来近一些。

(有删改)

1.按照第②段心理学理论,以下属于“通信”能力不足的一项是(     
A.判断《红楼梦》原著有四十回,并说加上高鹗续写部分共八十回。
B.判断《红楼梦》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并说宝黛钗性格具有复杂性。
C.判断《红楼梦》以贾府兴衰为主线,并说小说注重描写家庭琐事中的细节。
D.判断《红楼梦》是现实主义作品,并说对太虚幻境的描写有浪漫主义色彩。
2.第③段中的“前言不搭后语”是指                  
3.第⑤段画线句的推断是如何成立的?请根据第②-⑤段内容分析。
4.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追求理性意味着不以身份论高下,坚持实事求是。
B.追求理性意味着提升逻辑推断力,坚持爱智求真。
C.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会优先选用方法2来评判。
D.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5.有学生认为,掌握评价判断的方法一就足够了,理由是普通人平时很少用到逻辑,而且作者提倡理性,本来就只是对专业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对此,你是否认同?根据文意,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2022-06-25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小说的形式是叙述。它的叙述是在一维时间里进行的,和二维绘画不一样。首先,它通过语言的描述让你知道,比较间接;其次,只能依次进行,次序的确定,要视具体情况。不直观带来什么问题呢?就是表现空间和动作的效果不够好。比如《史记》里荆轲一节,当荆轲向秦王行刺时,“图穷匕首见”。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只能凭想象,条件就几个字。因此说语言表达动作,好像负不起太多的责任;语言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表示空间。例如,侦探小说出示一张图纸,标示这个房间在哪里,那个房间在哪里,房间里的家具位置又是如何,然后才能说清楚凶手如何实施谋杀,留下怎么样的蛛丝马迹,侦探又怎么去侦破。包括很著名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就有一张图,推理小说的经典《希腊棺材之谜》也有一张图,说明语言展示空间有难度。

②情感的表现和心理的表达是小说的“专利”,我们不得不扬,去做小说的形式所能容许做的事情。举个例子,《安娜·卡列尼娜》。凯蒂和沃伦斯基彼此爱慕,关系发展得很顺利。马祖卡舞的时候,很多人来邀请凯蒂,但她一直把这个位子留给沃伦斯基。因为她觉得沃伦斯基会在此时向她求婚,可安娜出现了,沃伦斯基和安娜一同跳了。这些情节都是语言可以交代的。可是我看了好几个版本的电影,发现处理这个地方时都非常模糊。一个黑白的旧版本,在跳马祖卡舞以前,沃伦斯基和凯蒂在她的母亲面前站着,突然之间凯蒂一回头,沃伦斯基不见了,沃伦斯基和安娜跳舞去了。比较新近的是苏菲·玛索饰演的安娜,没有关于马祖卡舞的任何交代,直接就是舞会场面,沃伦斯基正和凯蒂共舞,有一个把舞伴甩出去的动作,当他把凯蒂甩出去,却接住了安娜,非常富有舞蹈性,但其中的细节心理情感全略过了,这就是直观的限制。我还是很喜欢小说,我觉得做小说挺幸运的。小说,可以表达事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可以交代非常复杂的东西,丰富性远远超过直观,但这也就是它的限制。我觉得每种艺术都是有限制的,恰恰是限制决定它的形式,所有的形式全部来自它的限制

③做小说的人,从头到尾始终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处理时间问题,怎样把长度填满。戏剧的时间处理很有意思。有个戏叫《伍子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戏台上怎么处理它的时间呢?这段时间里让它做什么?伍子胥上了路,首先遇到一个渔翁,载他过河,途中渔翁认出他来了,很敬重他。可是伍子胥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尤其是在亡命的处境里,他非常为难,这时渔翁就说你放心,说罢就自刎了,解了伍子胥后顾之忧。然后他再继续走继续走,在河边又遇到一个洗衣服的女人,一个耽误了婚姻的女人。村姑看到了伍子胥,对伍子胥很有好感,觉得是一个伟丈夫,把她的午饭给他吃了,伍子胥很感激她,觉得于危难中遇知己,可是他还是很存疑,他想你怎么能保证不告诉别人呢?女人觉着很委屈,但为了断伍子胥后虑,还是投水自尽了。他就是这样一路上过去,直到最后遇到专诸,为他行刺吴王。时间是这么处理的,就是路遇,遇到各种人,既表达了行程,又描写了伍子胥的性格,还写了那么些忠义男女。当头和尾都决定了的时候,中间如何度过,是一直要处理的事情。小说要做的事情也是这样,要把时间有趣味地填满,不是提供一个结果就行了,要有一个过程。

④时间,一方面你觉得很长很长,不晓得怎么充满,另一方面又觉得时间太短促了,在很短促的时间里要表达一个复杂的事物。《史记》里面的“刺客列传”,五个刺客的故事都很壮烈,为什么荆轲的故事最长?因为它细节多。所以,还要强调小说时间的概念和自然的时间概念不同,有着完全不同的存在理由。小说里写一个怎样长度的故事,不取决于故事实际所进行的时间长度,取决于故事的内涵体量。这个内涵包括很多条件,细节、情节、思想、人物性格等等的规模,而不是取决于事实上它有多少时间。

⑤小说是时间的艺术,是叙述性质的,必须一句话一句话地进行。所以,在一个时间的流程里,要遵守限制,将不可叙述的转换为可叙述。

(《小说的时间与事实》王安忆,有删改)

1.第②段中加点的“长”和“短”,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2.下列表述与第②段中画线句的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小说以叙述为形式,使得它比较间接,不够直观。
B.绘画以形、光、色以及点、线、面为主要形式是因为它只能全景式呈现静态的事物,无法呈现动态。
C.话剧只能在舞台上表演,受到了空间的限制。而灯光、舞台布景,甚至LED屏幕背景,都是为了突破空间限制而产生的形式。
D.音乐只能通过听觉让听众感受作曲家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节奏、曲调、和声等成为了音乐的形式要素。
3.选文中,作者先后写到了绘画、电影、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具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运用选文观点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回是如何“处理时间问题”的。
2022-06-2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