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周公》一文。意思是一个好的治理者,如给天下制定良好的法令制度,则天下安定、秩序井然;如给某个国家制定良好的法令制度,则国家兴旺、人民幸福。

面对北宋王朝百余年的积贫积弱,怀“回天转地”之气概,视“天下大治”为己任的王安石,从“继道而行”“以道求治”的哲学立场和政治观念出发,借论周公之政畅抒其立法施治的观点,其意图显然不仅仅是治必有法,而更在于强调治须“良法”(善法)。何为良法?在王安石看来,所谓“道”,“万世无弊”,且“万物莫不由之”,因此,承“道”之法方为良法。依良法而治,方可能获得善治之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王安石此句,蕴含着一种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良法善治观念。

首先,良法善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义。良法善治是辩证统一的。良法是善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没有良法无以善治。善治是良法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结果,善治不彰则良法无以落地,无以发展。是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上的良法善治,“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因此,这里的良法善治必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形态。而要实现良法善治,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不动摇。

其次,良法善治必然要求当前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良法善治在立法领域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立法质量、配置立法资源、确立立法导向的基本准则。早在2010年,我国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前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就必须将有限的立法资源向人民关切的地方聚焦,于要害肯綮处发力。

再次,良法善治为实现“天下大治”提供了中国方案。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重大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头,都成为国际法治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顺时应势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并庄严表示,中国要“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仍企图以体现其国家利益的制度与规则为基础维护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从而为当前进一步增强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做出科学的战略安排。

(摘编自张真理《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意即制定良好的法令制度,则天下安定,国家兴旺。
B.在北宋王朝百余年的积贫积弱的形势下,王安石以“天下大治”为己任,强调不仅治必有法,且治须“良法”。
C.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将有限的立法资源向人民关切的地方聚焦。
D.王安石提出的“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观点,蕴含着一种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王安石《周公》中的语句,引出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这一中心论点。
B.文章在论证中运用了“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语,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末段将中国与美国等进行对比,论证中国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的观点。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法,举了王安石作《周公》的例子,使论证更易理解,更加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良法而治,方可能获得善治之局”体现了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善治是良法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结果。
B.新时代的良法善治,要符合国情、有效管用、得到人民拥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C.反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需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完善反制裁、反干涉等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
D.中国为实现“天下大治”提供了方案,也能够同各国一道,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
2022-10-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肥胖是指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的脂肪累积,不仅影响外观,同时还会引起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带来严重的危害,因而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减肥方式,其中一种就是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入手。不得不说,减肥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入手,的确是个快捷的方法。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现了低碳水的流行减肥法。到了二十一世纪,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低碳水食物的确能够快速地降低体重。但采用这种方式减肥的人同样也发现,这种方法很难坚持。

(摘编自《不吃主食真的能减肥吗?》)

材料二: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在体内氧化速度较快,能够及时供给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糖类化合物不仅是营养物质,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液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低脂饮食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种饮食均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轻,但只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少了亚临床炎症。研究表明有些碳水化合物确实与抗炎物质混合在一起,尤其是纤维素和抗氧化剂。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材料三:

健身教练提示,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容易长胖,减肥人群要控制饮食,应尽量避开高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该如何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米饭、面食、土豆等食物中的含糖量都相当高。如果要减肥,可用蔬菜、水果等食物代替部分米饭、土豆等食物。这样调整饮食并不代表不摄入碳水化合物,其实蔬菜里也有碳水化合物。

蔬菜类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有冬瓜、西红柿、青椒、茄子、黄瓜、苦瓜、南瓜、丝瓜等,其中冬瓜碳水化合物最低,南瓜碳水化合物最高;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水果有甘蔗、西瓜、香蕉、葡萄等;奶类中牛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豆类中大豆、红豆、黑豆等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高。

常见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表

食物

碳水化合物(%)

食物

碳水化合物(%)

食物

碳水化合物(%)

稻米

77.9

黄豆

34.2

南瓜

5.3

玉米面

78.4

马铃薯

17.8

4.0

小米

77.7

苹果

13.5

牛乳

3.4

小麦粉

70.9

豆角

6.7

猪肉(瘦)

1.5

荞麦

73.0

西瓜

5.8

牛肉(瘦)

1.2

绿豆

62.0

白萝卜

5.0

羊肉(瘦)

0.2

(摘编自《减肥如何减少碳水摄入?》)

1.下列食谱,最符合材料三教练所提建议的一项是(     

选项

早餐

午餐

晚餐

A

馒头、鸡蛋、豆角

米饭、猪肉、番茄

小米粥、茄子

B

牛奶、面包、鸡蛋

米饭、猪肉、土豆

南瓜粥、丝瓜

C

鸡蛋、牛乳、番茄

米饭、牛肉、梨子

南瓜粥、冬瓜

D

小米、肉包子、茄子

米饭、番茄、西瓜

绿豆粥、黄豆


A.AB.BC.CD.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碳、氢、氧。
B.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化合物,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来源于糖类化合物。
C.减肥人群可以通过把部分米饭等食物换成蔬菜和水果等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D.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碳水化合物确实有抗炎作用,这对医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3.某位肥胖人士计划减肥,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提出几点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不解决,“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政府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摘编自张旭《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材料二: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意味着打破这个关键堵点的点睛之笔已经画下,自从202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来,相关工作一直稳步推进,但目前制约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堵点仍在。全国须建立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一商品和要素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重回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并不是不需要政府干预,相反,政府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以使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要保证全国的市场经济规则是统一的,不能让每个地方有自己独立的市场经济规则。

如果每个地方在市场监管、产业进入负面清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则,就需要中央政府出台标准把全国的市场规则统一起来,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政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统一大市场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一个大国要发挥大国优势,就要让资源(尤其是人口)动起来。在规模经济的吸引力下,如果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他们自然会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比如沿海地区,从而实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在生产要素国内大循环的过程中,地区之间将走向人均意义上的平衡。从目前的数据看,中国已经出现经济和人口向少数地区同步集中。当然,即使实现了劳动力的完全自由流动,地区间的人均生产总值差距也不会完全消失,实现绝对均等。此时,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就需要加强对一些人口流出地转移支付和推进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促进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的相对均等化。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突破?首先,需要取消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阻碍,以此来推动劳动力跨地区的完全自由流动。近年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长期看,户籍制度未来会与人们享受到的公共服务逐步脱钩,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将逐渐弱化,最终转化为常住地人口登记制度,做到户籍登记制度的统一。其次,全国范围内相关的财税政策要统一。全国范围内目前不同地区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一,有些地方希望通过税收减免招商引资,由于地区间竞争最终会成为“逐底竞争”,导致生产要素的配置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效率最大化。最后,一定要实现全国准入标准“一张清单”,不能各自为政。如果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就容易引发地方保护主义,产生各种“以邻为壑”的现象,扭曲市场经济的功能。

(摘编自陆铭、钟辉勇《立破并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材料三:

统一的市场制度是营造公平、开放、可预期的市场环境的现实基础,不仅要求在市场准入中对市场主体逐渐放宽限制,更是要在市场主体运行的过程中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务必要将市场规则以明确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不断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提升市场监管治理水平。唯有将市场规则集中放置于同一市场监管执法框架体系内,才能有效破除因法律制度规范的漏洞导致的不正当市场行为,才能切实打破约束企业发展的有形无形的藩蓠,才能营造好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王世强、林詹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市场营商环境优化功能》)

材料四: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配合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地方政府需要规避其责任盲区,有效且适度地履行好其应有的使命,促进市场的成长和成熟。统一大市场构建,其关键是需要将政府行为的传统增长逻辑转变成为面向构建从工业经济向与“第三产业革命”接轨的“中国新经济”的质量发展逻辑。这就需要地方政府逐步走出工业化时代的官僚制管理模式,构建起与市场有机互动、高阶平衡的法治化治理体系。

(摘编自黄建洪《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地方政府行为逻辑调适》)

1.下列关于政府在建设统一大市场过程中作用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鉴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迫切需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正确且重要的措施,这并不是要重回计划经济。
B.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看,统一大市场形成规模经济后,劳动力就都向沿海地区集中流动,从而实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C.统一的市场制度是良好的市场环境的现实基础,应逐渐放宽对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中的限制,更要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D.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地方政府应逐步改变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模式,构建与市场有机互动、高阶平衡的法治化治理体系。
3.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在“统一”,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统一。
2022-10-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南(赣州三中、赣州中学、南康中学、宁都中学、于都中学)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海滨仲夏夜》中有一个句子: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如果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燃烧晚霞这两个词是不能搭配的,因而也就不能构成语法场。但是,仔细品味,这一看似有语病的句子,却生动传神,意趣盎然。作者采用了潜喻转借的修辞方法,先在意念上将晚霞比作红火,然后再把它和燃烧搭配。这样,用极为简约的语言突现了西天晚霞绚丽夺目的美好景色,给读者以强烈的形象感受。

这种通过潜喻转借形成的词语超常搭配现象,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时而可见。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作者强烈的生活感受取代科学逻辑的结果,也是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因为在语言运用的实际中,常规的语言搭配往往不能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强烈的印象表现出来,于是,作者便突破一般语言规范的束缚,借助潜喻转借的修辞方式,使词语超常搭配起来。

语法与修辞所追求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语法通过语言的静态分析,示人以规矩,即一个句子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就是一个通顺、明白、正确的句子。修辞是研究语言的运用,注重心营意造。修辞以表达情感为主。为了表达情感,修辞往往不受语法、逻辑的框框限制,而能更充分地占有人的情感本质,并在情感领域内获得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忠于审美感情的时空情感。这种经过主体心灵映照出来的心象,它蕴含着生活的律动。

(摘编自李建邡《词语超常搭配现象浅析》)

材料二: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曾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同时期人方中通《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引了红杏‘闹春’实未之见等话,接着说: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不能形容其红之多,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可惜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方中通说形容其杏之红,还不够确切;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苏轼少作《夜行观星》里曾有这样的诗句: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纪昀在《评点苏诗》中对小星闹若沸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并未懂那句的意义。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近代西语常说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虽然笛卡尔以为我们假如没有听觉,就不可能单凭看见的颜色去认识声音,但是他也不否认颜色和声音有类似或联系。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

通感很早在西洋诗文里出现。奇怪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里虽提到通感,而他的《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古希腊诗人和戏剧家的这类词句不算少,例如荷马那句使一切翻译者搔首搁笔的诗: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奇崛诗派爱用感觉移借的手法;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经常采用这种手法,而十九世纪末叶象征主义诗人大用特用,滥用乱用,几乎使通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风格标志。英美现代派的一个开创者庞特鉴于流弊,警戒写诗的人别偷懒,用字得力求精确,切忌把感觉搅成混乱一团,用一个官能来表达另一个官能;然而他也声明,这并非一笔抹煞。

(摘编自钱锺书《论通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潜喻转借形成的词语超常搭配现象既是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也是作者强烈的生活感受取代科学逻辑的结果。
B.语法与修辞有着不同的追求。语法讲究规则,而修辞侧重情感,且一般不受语法、逻辑的限制,能更充分地占有人的情感本质。
C.笛卡尔和培根都认可通感现象,认为视听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亚里士多德只承认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否认其修辞意义。
D.通感在西洋诗文里早就出现了,其合理运用可以使表达更为活泼、新奇,但大用特用、滥用乱用也会造成用字不准的流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破常规语言规范束缚,借助潜喻转借的修辞手法使词语超常搭配起来,是为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强烈的印象。
B.李渔认为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用得十分不当,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学者并不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C.通感现象不仅在古诗词中普遍存在,在普通语言中也经常出现。如“声音很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
D.材料二列举了大量中外事例来论述通感,如列举《玉楼春》《夜行观星》、荷马的诗句,有力地证明了通感在中西文中由来已久。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C.李义山《杂纂·意想》:“冬日着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
D.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下面句子运用了潜喻转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
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家家户户欢乐歌声起;我们种的是幸福树,我们种的是社会主义。(李季《人人来种幸福树》)
5.钱锺书为什么会说纪昀并未懂“小星闹若沸”的意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长期以来乱搭乱建、污水横流,到如今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地处长江岸边的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的今昔巨变,生动而深刻地证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同时,也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人们头顶的蓝天更多了,身边的大地更绿了,河湖水体更清了,良好生态环境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要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性,深刻把握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道理。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发展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用好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要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摘编自《把生态保护好 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人民日报》2020年8月22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的今昔巨变证明了: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B.让绿水青山充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C.唯有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方能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D.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须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得益彰的路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以薛家洼生态园的例子切入,鲜明地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开宗明义。
B.文章整体上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使文章论证充分有力、结构完整圆合。
C.文章通过类比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对民生福祉的重要性。
D.文章的分析逻辑严密,既从方针政策方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更看到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相辅相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建成。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揭示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
C.越是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时刻,越是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越是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D.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定能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模型及人工增雨飞机展板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40年前我国只能接收利用国外气象卫星资料,1988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目前我国有8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人工增雨飞机则是“耕云播雨”、趋利避害的利器,我国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2012年以来,累计增加降水约2860亿立方米。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及人工增雨飞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发生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

我国气象服务最基本的对象是政府和社会公众,此外气象部门还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需求等提供气象服务。从服务对象来划分,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


2018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收入结构(单位:

(摘编自刘毅《以优质气象服务满足人民需要》)

材料二:

“以往鼻子、眼睛过敏,到了无法控制的时候才用药,今年关注了‘气象北京’微信公众号,能在花粉浓度升高之前得到预警,可以提前用药,基本可以控制住过敏、不发作了。”一名网友在北京市气象局微信公众号留言感谢。

北京市气象局与同仁医院开展合作,在全市各区设置了花粉观测点,预报结果通过“气象北京”微信公众号发布,受到广泛好评。

如今,天气预报发布各类生活气象指数,为公众提供贴心服务。气象部门引进数学统计方法,对气压、温度、湿度等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最终形成气象预测生活指数。这些指数是对天气预报的进一步深化。目前,各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指数覆盖领域越来越广,穿衣、紫外线、防晒、风寒、干燥、洗车、晨练等几十种指数帮助人们合理安排生活。公众号拾穗者的杂货铺x思维方糖研究所

2021年12月,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发布全国风力、光伏发电气象条件预报产品,国家电网华北分部提出了服务需求。此后,国家电网华北分部每天都会收到“量身定制”的新能源电力气象预报产品。目前,这一预报产品已涵盖风力、光伏发电所需的气象要素,包括大气边界层不同高度的温度、湿度、风场,以及到达地表的短波辐射、地面气压、降水量等。时间分辨率精细到15分钟,空间分辨率为9公里,预报时效为126小时。

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正在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今年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提高到12.2左右。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对气象预报提出了新要求,例如,进行能源气象定制化预报推送,对复杂地形的发电场设计、设备选择及安装做出科学评估,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加强预警,评价确定各地资源开发的优先顺序,等等。

(摘编自李红梅《气象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河南素有“天下粮仓”之称,是全国农业第一大省,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河南又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严重。

2009年,河南省率先进行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试点建设,立足于现代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河南省形成了以省级农业气象中心为龙头、市级农业气象中心为骨干、县级固定农业气象人员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气象三级业务组织体系,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组织体系,将农业气象服务、气象预警信息延伸到乡镇、村庄。一个重长效、广覆盖、直通式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在河南全省初步建立。

随着气象服务内容趋于精细、渠道日益拓展,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悄然改变为“看天管理”。今年5月下旬小麦灌浆期间,浚县等地的小麦遭遇连续干热风。由于气象预报提前预警,农业部门组织药物及时分发给农户喷施,有效避免了干热风的不利影响。小麦不但没有减产,每亩还增产100—200斤。

(摘编自刘毅《“靠天吃饭”变“看天管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为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人工增雨飞机进行人工降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飞速发展的印证。
B.从2018年我国气象服务行业收入来看,公众服务收入占比最高,而专业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收入占比较低,均不足10%。
C.北京市气象局与同仁医院开展合作,在北京市各区设置花粉观测点,预报花粉浓度,其合作精神和办事效率受到人们好评。
D.如果气象预报能够准确提前预警各种气象灾害,使人们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那么就有可能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前我国只能利用国外的气象卫星资料,如今气象卫星资料全部来自自己的气象卫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变革。
B.随着气象服务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以及人们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预测阴晴冷暖的气象服务将淡化,甚至可能被取代。
C.河南省重视气象服务,初步建立了重长效、广覆盖、直通式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使河南成为享有盛誉的全国农业第一大省。
D.随着我国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如今气象服务已融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多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
3.近年来,我国气象服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概括并说明。
2022-10-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稳派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统一调研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就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长城保护管理实践被认为,为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今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云游长城”系列公益产品正式上线,其中的“数字长城”又为长城保护增添了新屏障,为长城宣传增添了新窗口,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用数字化方式向长城这个不朽的人类历史记忆致敬,昭示了中国的数字化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开辟新空间、赋予自己新意义的轨迹。

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是信息管理,从信息的挖掘、存储到信息的处理和再利用,几乎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而这些维度,正是数字化的天然优势。从符号学与传播学角度看,这种历史信息管理,就是数字化时代新的历史书写方式。“数字长城”是这种历史书写的代表。长城绵延万里的宏阔气势、风雨屹立的深厚力量,决定了这种书写的风骨和气韵。从本质上说,数字化是记录符号的一次革命性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历史意识的觉醒和深化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农耕文明大国,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对过往经验的重视。而记录历史,从来就是催生数字、文字等符号发展的关键动力。结绳记事,“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其用途是解决口述的不稳定性与模糊性,代替不可靠的社会记忆。传说中发明结绳记事和造字的人,正是担任黄帝史官的仓颉。《周易》中伏羲画八卦,数、字一体,自古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周易》是史书。从殷商时期甲骨文、青铜铭文到历代勒石,大多是记史。当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又一次演绎了历史意识与记录方式如影随形的关系,这种文化行为本身就是沿续千百年来的传统。

在过去几十年里,数字技术每一步发展,都迅速反应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更迭历史书写的文本。从数字化到数智化,重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面貌。最早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扩大了记录范围,提升了记录能力,特别表现在立体式搜寻、场景式留存,尽可能形成血肉饱满的系统档案。进而借助智能化、智慧化手段,在读者、观众参与互动过程中,在共创共享的审美体验中,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数字长城”就走过了这样的历程:为了构建逼真的环境和优质的体验,“数字长城”中综合创新式运用了很多前沿的游戏技术能力;为了高精度还原真实长城场景,技术团队对喜峰口长城进行了毫米级测量,采集超过5万张素材,最终生成了超10亿面片的超拟真数字模型;为了还原真实的长城自然环境,通过腾讯自研的PCG生成技术,在周边山体“种植”超20万棵树;基于实时渲染和动态光照技术,用户可以在里面移步换影,看到树影婆娑,也可以感受早晨、中午、黄昏的美景变化。同时,为了让用户在手机上就能获得3A级的观看效果和交互体验,他们还将云游戏技术应用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次。

书写历史作为一种可控的行为意愿,既记录中国文化,也受到中国文化的规训,是中国历史观、伦理观、美学观的集中表达,体现出真、善、美的一贯追求。以“数字长城”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优势,把这样的理念表达得既有传统感又有时代感,由此把数字产品的制作者和欣赏者凝聚起来,共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人。

(摘编自孙若风《文化传承的数字化担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数字化方式保护长城等文化遗产,也使得中国的数字化开辟了新空间和赋予了自己新的意义。
B.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信息的挖掘、存储以及信息的处理和再利用的工作。
C.记录历史是催生数字、文字等符号发展的关键动力,可见符号数字化和历史意识的觉醒、深化密切相关。
D.“云游长城”产品的上线,说明对长城的保护实现了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转化,创新了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长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分析,证明了当今时代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一段用两个新闻事件直接阐述了进行数字化长城保护工程的直接原因和价值意义。
C.文章第二段以结绳记事为例,证明了结绳记事和造字一样,其发明也是为了记录历史。
D.文章倒数第二段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具体地展示了“数字长城”走过的历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器大者声自宏,数字化时代,“数字长城”健笔如椽。长城被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数字技术功不可没。
B.历史意识与记录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时代做出的正确选择。
C.数字技术的发展,先进行数字化,再进行数智化,最终重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面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D.要使数字产品的制作者和欣赏者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传人,就得主要依托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的广泛实施。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保密通信的原理是这样:Alice采用密钥K(随机数)将明文变换成密文,经由经典信道传送给BobBob采用解密密钥K将密文换成明文。这个过程如果能够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户Eve的窃听,那就是安全的保密通信。现代密码学采用的加密方法通常是用一定的数学计算操作来改变原始信息。从理论上来说,传统的数学计算加密方法都是可以破译的。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家们将量子物理用于密码技术,建立了量子密码学。量子密码装置一般采用单个光子实现,使通信双方建立通信密钥,然后再采用密码通信,确保双方的秘密不泄漏。

(摘编自陈腾云《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实验研究》等)

材料二:

保证量子密钥系统安全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系统的安全性是国内外的学者日益关注的问题,譬如如何有效地给出所有实际器件非理想性的度量方式和其对安全性的影响等。当前,量子密钥分配仍是量子密码研究的核心内容。量子密钥分配,其安全性由“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及“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保证。“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指观察者无法同时准确地测量待测物的“位置”与“动量”。“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是指在不知道量子状态的情况下复制单个量子是不可能的。复制(即克隆)任何一个粒子的状态前,首先都要测量这个状态。但是量子态非常脆弱,任何测量都会改变量子态本身。因此,量子密码学原则上可以提供不可破译、不可窃取的保密通信体系。

量子密码学中最早提出的BB84、B92协议以及后来许多密码协议都是根据这个原理。下面简单谈谈B92协议量子密钥分配过程。Alice将事先约定的信息(密钥)通过普通的公开信道传输给BobBob进行检测,告诉Alice检测到的量子态。Alice对此进行检测。AliceBob从检测到的错误判断是否有窃听者Eve。若有,则放弃本次通信内容,进行数据纠错,使二者拥有的数据高度一致。如果Alice发现Bob没有检测到那些错误,此时,仍然可能存在Eve的窃听。在这种情况下,Alice可减少部分内容,将剩下的进行保密放大,再确定,最终获得安全的密钥。

(摘编自晓军《最安全的密码——量子密码》)

材料三:

202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天翼量子高清密话以手机为载体,采用国产定制手机、量子安全SIM卡和国密算法“三重保护”。结合量子加密技术后,用户通过拨号盘即可直接拨打加密通话,用户每次发起量子密话都会随机抽取卡内密钥校验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后再由量子网络实时生成一个新密钥加密会话数据。当任一方不支持此项业务时,通话自动回落到原有VoLTE通话。随着智能手机中存有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和金融信息,消费者有着越来越多的加密需求。现在普通百姓可以购买量子高清密话手机试试了。

(摘编自吴长锋《“量子密话”?我们与量子科技第一次亲密接触》)

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密码学和以往密码学一样,其理论基础是数学,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更好地防止任何非法用户的窃听。
B.在量子通信中,即使量子密码不幸被电脑黑客撷取,也因为测量过程中改变了量子状态,黑客得到的会是毫无意义的数据。
C.量子密码传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准确把握了量子传输的特点,能更好地保护信息,因此保证了量子密码的绝对安全。
D.天翼量子高清密话采用“三重保护”,打破了一话一密的现状,加强安全保密性,符合消费者对加密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
3.量子密码为什么被称为最安全的密码?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发展外部环境长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特征和全局面貌,又要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丰富内涵、推动力量和演进方向。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但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这成为大变局中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跃升,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改变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排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世界经济低迷甚至衰退,意识形态领域冲突激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多种因素叠加交织、共同作用,加剧着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经济全球化根本方向没有变,但发生波折和遭遇逆流,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推动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国利益。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经济全球化长期趋势和根本方向不会改变。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发生深刻变化。有的西方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甚至成为逆经济全球化的策源地,给全球经济治理造成混乱和难题,而中国被认为是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主要力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总的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变”与“不变”,对于我国发展环境来说既有诸多严峻挑战,又有许多新机遇和新空间。

世界多极化根本趋势没有变,但世界格局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当前,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世界格局进入转型和重塑期,旧的体系和秩序难以为继,新体系和秩序尚未形成,国际力量分化组合,世界格局深度调整,“东升西降”趋势日益凸显。中国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力量。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仍然是人类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关键是准确把握大变局中的新矛盾新挑战,善于在日趋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准确认识“变”与“不变”并正确应对,既做到临变不乱、保持定力,又善于变中寻机、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摘编自姜辉《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环境的“变”与“不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要求我们对外部环境能够清醒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
B.目前国际环境开始变得不稳定、不确定,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
C.某些西方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障碍,因此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D.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时,世界格局已经转型和重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世界之变,并从两方面提出我们应该怎样做。
B.文章总体结构是总分总,中间三段是并列结构且每段开头亮明观点。
C.文章第三段既运用对比论证激浊扬清,同时运用类比论证形象说理。
D.文章阐述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环境的“变”与“不变”旨在应对风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都受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跃升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其趋势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C.“东升西降”趋势在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世界格局的深度调整中日益凸显,中国是推动世界格局演变的主力。
D.世界大变局对我国发展是双刃剑,我们既要临变不乱、保持定力面对其挑战;也要变中寻机、主动作为去把握机遇。
2022-10-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有伸缩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

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他还说,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

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

我们过去讲儒家道德,都是从小的教化,而这个教化都是有社会土壤的。但是假如今天城市不是乡土社会,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乡土社会的时候,这个儒家伦理就纯粹只是一套抽空现实环境的教条,那又该怎么办呢?

(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

材料三: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
B.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C.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
D.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B.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
C.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界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
D.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是很难去完全读懂的。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菜根谭》
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
C.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旷怡亭口占》
D.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乡土中国》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任选两种,分点简要说明。
5.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请结合材料三谈一谈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树立家国情怀。
2022-10-17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