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真实和虚伪的问题,是刘再复对鲁迅悲剧美学分析的切入点。在“真实论”的标题下,鲁迅悲剧观的精神,聚焦真实美感和虚饰之间的鸿沟,透视现实的悲剧真实,摒弃弥漫于文化和意识中的虚幻的雅乐。

刘再复引用鲁迅著名的悲剧定义:“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呢,鲁迅没有阐明,刘再复也没直接解释。但刘再复根据鲁迅的说法,暗示理解悲剧就要学会触摸现实人生的底线,必须了解最起码的“人的价格”,这就是鲁迅的“立人”说提出的“被压抑的人性”。悲剧意味发生暴力摧毁人的身心的完整性、圆满性,剥夺人生尊严和权益。刘再复分析重心放在主流文化传统如何排除,粉饰,回避,“救赎”悲剧的社会现实,以虚文掩盖真实上。

鲁迅评杭州西湖名胜雷峰塔的倒塌可为一例。不少文人墨客哀叹如此美妙的景致居然一夜间丧失了,西湖十景少了一景,定要补足十景而后已。鲁迅不以雷峰塔倒塌为悲哀,却倡导在毁灭和灾祸降临时毫不退却、不求慰籍。刘再复解释道,悲剧事件和冲突是人生常态,是真实的底线,人生社会本有缺陷。悲剧真实,是虚伪欺瞒的“十景病的仇敌”。悲剧拒绝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审美趣味,拒斥对灾难置若罔闻的濡弱心态。在雷峰塔倒塌中,鲁迅抨击文人和史家醉心于重写灾难的过去或史迹,使之可观赏可忍受,他们粉饰灾难,“在瓦砾场上修补老例”。

“在瓦砾上修补老例”精辟地概括了传统历史书写中自我欺骗的文化心理,这是长期形成,代代相传的一种审美范式和心态。鲁迅不仅批评廉价的情感满足,抨击回避现实的十景病,还用悲剧美学钩沉、透视中国历史上的悲惨事件。其历史观与悲剧观是望远镜瞭望真实世界的两个镜片。

鲁迅在《病后杂谈》和《病后杂谈之余》两篇杂文中列举了几个历史上的悲惨事件,要在官方历史中寻找直言不讳的记录是很难的。但悲剧观察者,就是要为受创的身体,为撕裂创痛的体验作真切的记录。《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就具备这种穿透力。文人伪士也会接触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件,但他们立即编造华丽转身救赎故事。经典的例子是明朝永乐皇帝如何处置忠臣景清和铁玄,永乐诏令将景清剥皮,将铁玄油炸。铁玄的两个女儿被发送妓院,沦为娼妓。这些残忍旧事众人皆知,但更令人作呕的是文人和史家想方设法重写这些残酷的事件。铁玄的两个名门闺媛贬为娼妓,而文人却在两人的遭遇上编了一个动人圆满的故事:让她们与官宦仕人完婚。

针对这种自欺欺人、沉浸于心地晶莹的审美幻象和心满意足的表达,鲁迅的悲剧反其道而行之。悲剧观执意滞留在痛苦和受难的体验和记录中,眼光投向旧中国历史和生存状况,对历史浩劫毫不退避,毫不眨眼地直面相对,拒绝编织宣泄情感的拯救图景。

(摘自王斑《“后真实时代”的悲剧观》)

材料二:

鲁迅的悲剧观是独特的,在美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悲剧思想的形成自有一定原因。

在鲁迅的幼年时代,曾家道中落,家庭的变故随之带来的人情冷暖,给鲁迅幼小的心灵以巨大的冲击,加深了他对人生痛苦的深刻体验,以至于多年后他仍然忘不了这种世态炎凉给他的刺激。鲁迅生活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正面临着亡国的危险。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幻灯片事件”深深地刺激了他,使他坚信,改变人的精神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文艺。通过“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样的文艺,就是悲剧创作。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广泛接受了西方作家的思想,这其中,挪威作家易卜生对鲁迅的影响十分深远。鲁迅借助易卜生的社会批判武器和思考方式,把批判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解剖现实人生和社会悲剧的思想,通过悲剧创作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各种问题的作品,深化了人们对悲剧本质的认识。

鲁迅悲剧观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对中国悲剧的批判。我们知道,鲁迅对中国古典悲剧基本持否定的态度。鲁迅为什么否定中国古典悲剧呢?其原因在于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尾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悲剧的真实性,将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遮蔽了,因而形成了“瞒”和“骗”的文艺。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直接地表达了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毁灭:在文学创作中,鲁迅塑造了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毁灭”的形象,孔乙己、祥林嫂、华小栓、阿Q……这些有价值的人物形象,生动阐释了“毁灭”的美学内涵。鲁迅的“毁灭式”悲剧观明显有着尼采悲剧观影响的痕迹。

(摘自罗永祥《鲁迅悲剧观成因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中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包含身心的完整性、圆满性,人生的尊严和权益,
B.鲁迅先生悲剧美学是独特的,他的悲剧观执意滞留在痛苦和受难的体验和记录中,主张透视现实的悲剧真实。
C.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尾削弱了悲剧的真实性,遮蔽了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这是中国古典悲剧最大的缺陷。
D.鲁迅先生认为,哀叹雷峰塔倒掉的文人和传统历史书写中都有一种自我欺骗的文化心理,这是长期形成的心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在谈论鲁迅先生的悲剧美学,材料二重在探究其悲剧观形成的原因。
B.举“鲁迅评雷峰塔倒塌”事例,论证文人粉饰太平,追求廉价情感满足的本质。
C.狂人是作者满怀悲痛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生的悲惨,抚慰人们撕裂的创痛。
D.材料一运用了事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突出了鲁迅先生悲剧观与古典悲剧观的不同。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古典悲剧观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双化鸳鸯。
B.《诗经∙氓》中采桑女毅然离婚的果敢与决绝。
C.《长恨歌》中临邛道士作为使者与太真相见。
D.《窦娥冤》中窦娥父亲中举,沉冤得雪。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鲁迅悲剧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5.祥林嫂(《祝福》的主人公)是鲁迅作品中最悲剧的人物之一。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祥林嫂是怎样体现鲁迅先生的悲剧观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宋代书法“尚意”思想的特征之一,是在书法艺术的形与神、法与意的关系上,更加重视和突出神与意的审美地位和意义。这表现为轻形似、卑法度,提倡“即兴”“无意”的挥写,反对刻意求工;主张“意造”“观韵”“真趣”,追求一种字外有字、笔简意丰、率真自然、潇散简远的艺术境界。这就使书法的点画线条及结体造型体现出更多的主观意味和情感价值。

苏轼旗帜鲜明地提出“意造”的主张:“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所谓“意造”“点画信手”即是强调主体情感表现要超越形式和法度,以意役法,以意生法,意即是法,它使书法艺术超越了以形写神的阶段,而走向以神写形、以神造形的境界。鉴于此,苏轼对唐代“尚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书法态度冷漠,而对中、晚唐和五代期间敢于冲破法度束缚,富有创新和个性的书法家却给予了高度评价:“颜鲁公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杨公凝式,笔迹雄杰……可谓书之豪杰,不为世所汩没者。”

黄山谷论书,则突出强调“韵”字。“书画以韵为主”,“工拙要须其韵胜耳”。黄庭坚“韵”的含义,可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他沿续了晋代人物品评的“韵”意,采取“伯乐相马”的方法,遗其玄黄牡牝,直取风韵精神,超越人的形体美,看出其内心世界的心灵意趣。另一种解释是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与王偁讨论黄“书画以韵为主”时提出的“有余意之谓韵”的见解。这个“余意”,即是要求书法要字外有字,通过艺术点画线条的结构组合形式,见出主体的内在世界来。这不仅要有音乐的美、节奏的美,更要有主体创造的意趣美。

米芾论书,则特别注重一个“趣”字。“学书须得趣……乃入妙”,“要之皆一戏,不当问工拙,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米芾的“趣”,是个更加内在的偏向主体性灵与意趣的东西,它带有“游”“玩”“戏”的特点。为了使书法表现出主体自我的情趣,他更加不计工拙,不受法度经典的束缚,对唐人书法的刻板、过于经意的批评也更为苛刻和不留情面。米芾以重“平淡”、尚“真趣”的审美标准,对唐代第一流的“尚法”大师贬了个痛快,他说欧、虞、褚“安排费工,作用太过,无平淡天成之趣”。而对裴休、沈传师等非一流书家却有激赏之意,认为他们的书法“不陷丑怪”,挥洒自然,有“真趣”。这种独具慧眼的评论,充分表现出他“尚意”“重趣”的执着和真诚,也令那些毫无卓识、人云亦云,溢词连篇的书法理论家相形见绌。

宋人这种“尚意”“观韵”“重趣”的审美趣味,导致了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排斥“意在笔先”“刻意”“拘苦”的理性构思方法,而提倡“率意”“即兴”“无意”“无法”,重感性、灵气,尽兴自由的创造意识。他们要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书法创作境界:本不求工而自工,无意于新而新意自生,有法而不为法缚,挥洒自如,神意完足,毫不做作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真情和意趣。

——(摘编自傅合远《宋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尚意”特征》)

材料二:

古代书论中最早提出“意”概念的是东汉的蔡邕,他在《笔论》中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蔡邕所说的“意”是指书法创作之前书家的一种自发的心境和情绪。西晋时期,“意”开始逐渐走向自觉形态,西晋文学家成公绥在《隶书体》中说:“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他所说的“意”是指书法技法要靠心灵领悟,强调学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觉性。王羲之则把“意”作为评书的美学标准,要求书法创作要“有意”,表现书家的情意。至此,“意”在中国书法艺术上开始走向独立、自觉的道路。

“意”的意义开拓在南朝,王僧虔《笔意赞》针对当时人们对“意”理解含糊不清,提出用笔之道和书法神采、书家个人情感表达等问题。他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他开拓了“意”在书学理论中的含义,即作品的笔墨趣味。古代书论中“意”指思想感情的大概是从南朝齐梁间的陶弘景开始,他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赞扬其书曰:“既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益得谐称。”其“意”指的是人的主观情意。

至唐代,唐人之“意”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意在笔前”思想,即重视创作法则和艺术构思,另一方面又强化书法的抒情功能。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宋人则在前人论书的基础上,对“意”的论说进一步具体化、明朗化,由宋前的重“心意”拓展到了书法作品的精神意蕴,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大进步。

——(摘编自孙倩《宋代书法“尚意”之“意”及其当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书法注重神与意,排斥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理性构思,书法的点画线条及结体造型体现出更多的主观意味和情感价值。
B.苏轼主张“意造”,推崇敢“变古法”,自出新意,富有个性的颜、柳、杨,不能拘泥于古,在创作中,可以有意无法,也无需师法古人。
C.黄庭坚的书法创作,采用了“伯乐相马”之法,重“韵”意,直取风韵精神,观其作品,可以感知他内心世界的心灵意趣。
D.“意”的概念并非宋人首创,最早可以上溯至东汉时期,它是指书家创作前的一种自发的心境和情绪,并未涉及神采。
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宋代书法“尚意”观点的一项是(     
A.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B.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成书耶?
C.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D.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芾对唐代第一流的“尚法”大师持贬斥态度,而对“挥洒自然,有‘真趣’的裴休、沈传师等非一流书家激赏有嘉,表现了其胆识和独具慧眼。
B.宋人尚意,在书法创作中,极力追求“新意自出,不为法缚,挥洒自如,神意完足,充分表现个性真情和意趣的境界”。
C.米芾的“趣”,偏重主体性灵与意趣,带有“游”“玩”“戏”的特点,更为内在,因而他的见解超越了同代的苏黄等人。
D.在论书上,宋人承前启后,使“尚意”理论具体、明朗化,逐渐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大进步,影响深远。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苏轼和米芾对唐代“尚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角度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在中国社会,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B.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C.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D.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件重要举措。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村落规模较小,也没有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B.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C.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过分关注合村并居中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是得不偿失的。
D.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A.陕西安康谭坝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
B.云南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传承于古时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不够高雅,可以取缔。
C.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D.对于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其倒塌给周围村民带来危险,可以拆除。
4.依照材料一的思路,填写下面图表中序号所指内容。

5.近日,某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
2022-12-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③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④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⑤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⑥“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⑦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⑧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改动)

1.臧克家的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适合用来阐释《乡土中国》中相关理论的篇章是(       
A.乡土本色B.礼治秩序C.男女有别D.无为政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与“习”是对世界认知的两种手段,在乡土社会中,“规矩”是人们熟悉的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渐“习得的礼俗”。
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D.在乡土社会中,一些生活方式会对法治社会产生了干扰,成为构建现代化社会进程路上的绊脚石,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3.费孝通《乡土本色》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下列选项不能全部反映乡土文化的一项是(       
①安土重迁 ②叶落归根 ③克己复礼 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⑤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⑥日新月异 ⑦兄友弟恭 ⑧眉目传情 ⑨人怕出名猪怕壮 ⑩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③⑤⑨B.②⑤⑦⑧C.①④⑥⑨D.②⑤⑧⑩
4.中国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2-12-1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提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我们买房子买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家庭,里面住着父母、老婆、孩子,这个物理空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实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能伸缩有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

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他还说,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

(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这个词语在中国文化中包含着“家”的意思,这为中国所独有。
B.电影《流浪地球》的主题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
C.材料二对于“家”的理解,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
D.“公”“私”界限不明形成的不言自明的规矩对法律、公共观念是有害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结的体现,西方人很难完全读懂。
B.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C.在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情况下,“家”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伸缩变化。
D.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礼治社会,人们之间讲信用,不需要任何契约精神。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D.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带着地球一起跑。-《流浪地球》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任选两种,分点说明。
5.微信提供了多种朋友圈权限设置。如“星标朋友”“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不看他的朋友圈”“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朋友圈黑名单”等等。这些设置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远近亲疏。请概括什么是“差序格局”,并简要分析微信朋友圈的权限设置是如何体现“差序格局”的。
2022-12-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深圳二高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目前位居世界第二。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一些领域还处在领跑者的地位。数字经济不仅在重塑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在成为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方面,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更是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就在日前,《财富》公布了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以表彰那些利用创造性工具来满足社会需求的业界翘楚。榜单的第一名颁发给了全球的疫苗制造商,53家公司榜单中,共有远景科技集团、拼多多、快手等三家中国公司入选。

快手作为一个短视频应用平台,之所以能上榜,当然不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而是因为它在农业领域的贡献,那就是利用短视频帮助农民连接市场。数据显示,活跃在快手平台的农村商家数量在两年间增长了近2倍,而每2位快手三农创作者就有1位在快手获得收入。快手上榜,无疑显示出榜单对企业在疫情之下努力通过创新应对疫情挑战、改变世界的努力的肯定。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去年疫情暴发之初,各地采取严格的交通管控措施,农产品运不出去、销售受阻,而城市农产品供应不足,价格上涨。而数字经济新模式正是加速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的重要推力,农村电商的发展,在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新基建建设,重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品质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技术、流量本身不带价值,关键是技术运用的方向,是获得流量之后,引导流量往哪个方向转化。流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在追求平台商业利益的同时,实现平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无疑展现了流量向上、向善的价值。而这正是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力量。

后扶贫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最大难点和最艰巨任务在农村,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决定了共同富裕的成败。从近年来农村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进入互联网时代,加快建设农村互联网新基建,引导广大农民搭上互联网平台的快车,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半而功倍。各类互联网平台深耕农村,持续为农村带去技术和模式创新,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产品和服务下沉的需求,也将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摘选自《光明网》有删节)

材料二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普遍存在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居民数字技术接触率偏低、数字素养水平有限等问题。如何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数字乡村的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水平。

作为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数字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资源互通、全民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首先,应当秉持因地因时因势制宜的原则制定相关数字化建设与干预政策,以缩小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数字鸿沟。其次,通过行政手段打通资源传输渠道,扩大农村地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覆盖范围和受众人群,降低农村居民接触数字技术的难度,弥补数字鸿沟,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作用。最后,开展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数字新技术、新应用培训,让农村居民在数字生活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提升农村居民数字化理念、素养和技能。

在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我国乡村环境,并将现有的优势数字资源进行整合。首先,要继续落实农村“三网”建设和升级,建设更为完备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整合优质数字资源和数字技术,打造能够满足农村居民不同层次需求的数字服务平台。此外,适当简化数字平台使用流程,降低操作难度,确保农村居民有兴趣,有意愿参与到数字乡村的建设中来,提升农村居民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在复合型“新农人”培养过程中,基层政府要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在数字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思维,将培养新型数字农村居民作为工作重点,以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使用意愿和学习兴趣为培养核心,兼顾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提升,将为农村居民提供更贴心、更多元化的数字服务作为数字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开办农村数字素养、数字技能培训班,对数字乡村用户中的“弱势群体”进行针对性培训,加快农村居民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数字化转型。

(摘选自《光明网》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在各个方面已经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B.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秩序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C.快手利用短视频帮助农民连接市场,在农业领域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所以登上了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
D.培养复合型“新农人”,要把培养新型数字农村居民作为工作重点,为农村居民提供更贴心、更多元化的数字服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位居世界第二,是因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已经成为全球领跑者。
B.技术运用,不只在追求平台商业利益,也要实现平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成为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力量。
C.互联网平台深耕农村,持续为农村带去技术和模式创新,必将对振兴乡村、实现共同富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D.要发挥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作用,必须扩大农村地区新兴数字技术的覆盖范围和受众人群,弥补数字鸿沟。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作用”这一说法的是(     
A.中国联通“智能小喇叭”,帮助农户24小时守护大棚,动态监控蔬菜、花卉、果树种植和畜牧、禽类养殖等,成为大田监测管理的“小能手”。
B.河南省司法部门实施“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利用司法行政APP、微信等小程序,开通公共法律乡村服务,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等。
C.河南小伙某飞哥记录承包荒废鱼塘抓鱼捉鳖,在快手、抖音上走红,吸粉几百万,遭网友不断质疑作假。
D.28岁的程建平直播剪羊毛在快手平台上走红,他带动当地剪羊毛产业,并组建一支十几人的剪羊毛小团队,全年收入达70多万元。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当前农村地区存在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居民数字技术接触率偏低、数字素养水平有限的问题,请你根据材料二,谈谈你的解决之策。
2022-12-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新子学的讨论到目前为止依然只是学术界的一个“话题”,而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出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在于没有人给予新子学以准确的界定,从而使得学者们无法立足于新子学概念建构出新子学。

立足于传统的子学概念,新子学应该有两层含义。当子学“指先秦至汉初诸子百家学术之总称”时,新子学就应该指当今哲学家、思想家的学术,也即指当今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当子学“指研究诸子思想的学问”时,新子学就应该指当今学者研究先秦诸子乃至历代诸子的学问。然而,仔细考究上述关于新子学的定义,又似有不妥之处。如果把新子学界定为前者,那么,不仅立足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所建构出的哲学和思想属于新子学,立足于西方哲学、西方思想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所建构出的哲学和思想也属于新子学。这样,新子学就不仅有可能失去“中国底蕴”,还有可能失去“中国特色”,从而成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多少本质关联的东西。如果把新子学界定为后者,就没有多少学术价值。因为当今这种学术已经相当成熟,相关成果已经很多,根本不需要用新子学来概括,更不需要建立这样的学问。

回过头来看,用新子学指称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的学术,指称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这个定义虽然不妥,但是如果我们从“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角度对其稍作限定,把新子学界定为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历代诸子的哲学和思想所建构的哲学和思想,就比较合理了。这可以说是广义的新子学概念。考虑到传统的子学概念中的“子”一开始是指先秦至汉初诸子,把新子学界定为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立足于先秦至汉初诸子的哲学和思想所建构的哲学和思想,也是比较合理的。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新子学概念。从学术界已有的关于新子学的讨论成果来看,狭义的新子学概念更易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可以说,先秦至汉初诸子之学是后世历代哲学家、思想家建构其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大体决定了后世哲学和思想的基本走向。于是,“回到先秦至汉初诸子”,成为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哲学家们和思想家们建构新哲学、新思想的统一模式或者说路径。如:魏晋玄学家通过解读《老子》《庄子》《周易》而建构出兼具儒道特色的新道家——玄学;宋明理学家通过解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等建构出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现代新儒家学者同样主要是通过解读先秦儒家的著作来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儒学,即便冯友兰先生声称接着程朱理学讲,他也主要是在借鉴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再借鉴程朱理学,并接着程朱理学讲的。而且,程来理学本来也是从先秦儒学而来。基于此,狭义新子学的界定,就不仅是比较合理的,还是有历史根据的。还可以将这部分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纳入新子学之中去,充分激发这部分哲学家、思想家建构新子学的热情,使得新子学的建构有较为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陆建华《“新子学”随想》)

材料二: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探究朱子理学跨时空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至少有以下看点。

对“四书”的“集注”和“序定”均属朱熹首创。在“集注”的同时,朱熹按“学论孟庸”的次第,对研习“四书”作了排定,“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注释“四书”,朱熹首推《大学》的“三纲领”,此说要求把人性的“本善”发扬出来,并不断自新,以求达到完美,阐明了儒家做人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

朱熹注释“四书”博采众长,他认为“儒释道合流”应是“守儒学正统,融百家之说”,并非平分秋色。朱子理学以孔孟为主体,开思想包容之先河,形成了主流文化与宗教以及外来学说中国化的糅合机制,孕育出一个向心型的中华文化共同体。该机制和共同体直至影响到近现代中国对世界各种先进思潮的引进、吸收,意义重大。

朱熹呼吁“存理灭欲”,主要目的在于遏制权贵搜刮民脂民膏和过度奢靡。虽然“存理灭欲”不可能在专制社会里得到真切落实,但是能在一定范围内对官僚阶层产生心理上的戒惧,节制其贪腐的任性,实际上保护了民利。可见,从孔子到朱熹的儒家传统,在其倡导之时,就包含着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和社会监督意义。

《朱子家训》以治国大义开篇,旨在教化社会全员,并非专对朱氏族人。其首句即“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强调明君要仁政爱民,贤臣要忠君爱国。朱熹每次朝奏都要讲“正心诚意”和“复疆土”。朱熹临终前仍抱病修订《楚辞集注》,以揭示屈原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发出了护国济民的绝唱。朱子理学锻造的爱国精神已经融入中华血液。

(摘编自朱清《朱子理学的几个重要看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当今学者研究先秦诸子乃至历代诸子的学问相当成熟,成果颇多,如果再用新子学来加以界定,就没有什么价值。
B.定义为“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的学术、哲学和思想”的新子学,虽有不妥,但稍作限定,还是比较合理的。
C.如果把新子学界定为当今哲学家、思想家的学术思想,会使这一概念的外延过宽,把对西方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包括进来。
D.朱子理学具有跨越时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影响深远,而其建构新哲学、新思想的模式或路径是“回到先秦至汉初诸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新子学失去了其本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关联,就不仅有可能会失去其“中国底蕴”,还有可能失去其“中国特色”。
B.从魏晋玄学家到宋明理学家再到新儒家,中国历代儒学家在建构其哲学和思想时,都把先秦至汉初诸子之学作为源头活水。
C.在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儒学时,应以先秦儒学为研究对象而无须专门研究程朱理学,因为程朱理学的本源也是先秦儒学。
D.朱熹提倡“存理灭欲”有其正面意义,能够在心理上对官僚阶层起到一些警戒作用,但这种作用显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狭义新子学概念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从史学成就与文学成就两方面赞颂《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一代通儒大师钱穆先生的代表作品《论语新解》《庄老通辨》《孔子传》,能够把读者领进中国古典哲学的大门。
C.曹操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依据,编撰《孙子略解》,结合自身经验,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作了阶段性总结。
D.北师大许家星教授的《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革新了对朱子四书学的理论框架和认知结构的把握理解。
4.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从材料一看,狭义新子学的界定有哪些价值?
2022-12-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广东北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知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句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趣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这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村前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将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七律·长征》),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

(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毛泽东一生嗜书不倦,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毛泽东读史书,总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中心,过历史进行见解独到的品评。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毛泽东诗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多年,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将相,毛泽东每有所感,就有评说。这些评点,虽只区区三言两语,却折射了他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是非观。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诗词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记录着革命者和建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
B.毛泽东诗词作为革命诗词最杰出的代表,既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又有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C.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前后的长沙与1936年2月写于陕北的《沁园春·雪》内容有很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没有关联。
D.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流传,缘于这些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和《七律·长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和斗争风骨。
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
C.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了部分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如认为汉武帝雄才大路,开拓刘邦的业绩,文治武功显赫。
D.毛泽东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写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诗句,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毛泽东诗词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C.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我们应如何评价古代帝王。
5.请结合材料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诗词的特点。
2022-12-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入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瞢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入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米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其实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好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人民网)

材料二:

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

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首批试点地区,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截至目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普通话、苏州话、英语口语比赛:苏州市语委办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四百多名苏州话辅导师;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电总台已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二十多条公交线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

从2017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话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推广苏州话。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哉”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

——(摘自《保护传承吴侬软语,方言文化能不能“嗨”起来?》苏州新闻网2019.5.30)

材料三:

早在2012年,科大讯飞就以粤语为突破口开展方言识别技术攻关。2017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计划”,3年来已收集方言语音超过86万条,支持23种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湖南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微信小程序“我AI说方言”方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

“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之一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以前,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调查者主观感知,而归纳完整的语音变化、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工作难以单靠人力完成,所以有必要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其实,外语语音识别与方言识别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是相通的。随着技术进步,可用统一的语音识别模型,导入各地方言等不同语料进行无监督训练。我国语言学界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区,方言识别难度有所不同,落实到输入法产品中,识别准确率也略有差异。

适配不同的方言识别,对整体语音识别技术会是一种促进和优化,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一半以上。国外智能语音产品厂商也在努力开发能识别各种英语口音的版本。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新华网2019.8.29)

1.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D.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交际场合而存在的,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国方言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各种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利于企业差异化竞争。
B.材料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需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与方言能够和谐相处。
C.材料二: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方面,苏州采取了多种有效举措,他们的经验无疑是最有效的,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推广。
D.材料一:多言多语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所以我国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普通话,要鼓励孩子从小大胆说方言。
3.材料一、二强调方言保护,下列说法中“有利于方言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     
A.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B.流动人口普遍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C.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D.民革苏州市委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4.材料一侧重论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方言保护?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12-0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要热衷于“经典阅读”

首先,“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这几年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这样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这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等等,都是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他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的。具体到我们中国,我曾提出这样的设想,要在中学开设四门基本经典的选修课:《论语》、《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这样的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其次,当下在青少年中提倡经典阅读,还有某种迫切性。青少年时期,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不是小问题。我们现在在这两方面都出了问题。首先是不读书:一方面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除了课本和应考复习资料以外,没有时间、精力,也无兴趣读任何其他 “与考试无关”的书,老师、家长也不允许读;另一方面,如果有一点课余时间也耗在影视和网络阅读上。影视和网络阅读确实也有其好处,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有可能削减,以至取消了深度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因此如果以影视、网络阅读代替经典文本阅读,就会有很大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鲁迅因此大声疾呼,“我们要批评家”,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第三,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就是“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问题。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信仰的缺失、生活失去目标、人生动力不足而感到困惑。我总是给他们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信仰、价值、理想,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基础。这就要趁年轻,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以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这样就能在独立的选择、消化、融会、创造中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另一方面,信仰、理想也不是在书斋里苦思冥想所能构建起来的,必须有社会实践。在校期间,在以主要精力读书的同时,应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到中国社会底层,以了解真实的中国,这就为自己确立基本的人生理想、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读经典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如何阅读经典?我们必须读原典、原著。只读别人的解释而不读原著,这就会误事,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老师的讲解,只是一个引导,最终是要将读者、学生引向读原著。我在讲鲁迅的著作时,反复强调:我只是一个桥梁,我的任务是引起读者、学生对鲁迅的兴趣,唤起他们读鲁迅著作的欲望,一旦读者、学生读鲁迅原著,自己走进鲁迅,我的使命就完成了,而且希望读者、学生忘记我的讲解,把它丢掉,这叫做“过河拆桥”。读者、学生最终能够自己阅读原典,有自己的独立体会、认识,而不受我们的阐释约束、限制,这就达到了目的,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好的教学、写作效果。

(改编自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应该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我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
B.提倡经典阅读的迫切性在于解决当下青少年中“不读书”“读什么书”的问题。
C.经典阅读能有助于我们青少年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能有助于解决“理想信仰重建”的问题。
D.只读别人品评《三国演义》而不读原著《三国演义》,这样总比什么都不读要好。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论语》、《庄子》、唐诗以及莎士比亚、歌德、鲁迅的作品等都可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
B.当下青少年不读经典就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没有时间和精力。
C.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帮助青少年重建价值理想和信仰。
D.青少年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不需要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
3.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阅读经典的作用。
2022-12-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