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四字贯通古今。“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中的“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中的“京口北固亭”。
B.词人起笔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接下来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其意。
C.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由伤今转入怀古,缅怀了历史上在京口做出伟业的人物。
D.词的结尾,词人以廉颇自比,一表白决心,二显示能力,三抒发忧虑。表达了立志为国效劳却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
2.这首词虽无一言谈眼前事,所说的是“千古”“想当年”“四十三年”,但无一句不讽今。请结合词中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借古讽今的。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白苎新袍入嫩凉”中的“嫩”字很有意蕴,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B.“鹏北海,凤朝阳”,比喻廓之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
C.本词的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豪放大胆。“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意境开阔。
D.本词写于作者送人参加科考时,故既有哀婉不舍的离情,也有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
2.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请结合词的上片内容加以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辛弃疾在淳熙八年,约四十五岁时,被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他常到博山等地游览。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是词牌名,“独宿博山王氏庵”是词题,词题交代了住宿地点。
B.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的所见所闻,声形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C.词的上片前两句饥鼠绕床,蝙蝠翻舞是动态描写,渲染了欢乐热闹的氛围。
D.感慨并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2.本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3-09-0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据刘克庄《后村诗话》记此诗的本事说:“辛稼轩帅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劳,既上功级,未报而辛去,赏格未下。其人来访,辛有诗别之云云。”②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喻被诬蔑,蒙受冤屈。③於菟wú tú:语出《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回忆往事,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
B.颔联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因遭谗言去职,有负部属战功,而感到惭愧。
C.颈联诗人夸赞部属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气惊人。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部属,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尾联化用杜甫诗浑然无迹而同中有异,诸写出所化用的诗句(或篇名),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情感的异同。
2023-09-0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六年或淳熙七年,作词前几年,词人调任频繁、到处漂泊。②憔悴:指衰老。招魂:楚辞中有宋玉的《招魂》,词人用此典表示其要为那些抗金主战派将士招魂。③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山前灯火”表明天色已近昏暗,“欲黄昏”描绘出黄昏将至未至、夜幕将降未降的景象。
B.山头的浮云飘来飘去,好似作者飘忽不定、频繁调任的遭遇,巧妙地与词人的心理状态密切关合。
C.下阕前三句,作者借用三国周瑜羽扇纶巾的潇洒形象,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引用此典的用意相同。
D.本词最后两句用典自然,饱蘸词人的血和泪,语调低沉,读之能够引起对词人的无限同情。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3-09-0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 江 仙

辛弃疾

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问浮瓜沉李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更频斟。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①老去句:语本苏轼《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②浮瓜沉李: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③后: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无着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一辈子被荒废。
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D.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一些语句成为成语。
2.下列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
B.对自己空老山林虚度光阴的感伤。
C.试图排解退居的无聊生活的故作旷达、乐观的感情。
D.对朝中妥协投降派的愤懑之情。
2023-09-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庄周梦蝴蝶

李白

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辛弃疾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记取江头三月暮,风雨不为春计。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无多笑我,此篇聊当宾戏。


【注】①“青门”二句:秦时,广陵人邵平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在青门外种瓜,瓜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青门,汉时长安城东门。②词人在隐居瓢泉时期沽酒求醉,结识了住在清溪的赵国兴。赵国兴为此写了一首词赠给词人。本词就是词人对赵国兴的酬答之作。③人间世:《庄子》中的篇名。
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写蓬莱的广邈海水变为清清细流来佐证“一体”二句。
B.辛词以“松竹如醉”的曲笔来写醉态,更显其醉态的朦胧。
C.“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与高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使用的手法相同。
D.“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与李白《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表达的内涵不同。
2.李诗和辛词都用了《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但所起作用不同。试从结构与主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2023-09-03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

辛弃疾

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注】①此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夏,当时辛弃疾因带湖居所被焚,计划迁居但最终迁居未果。②《卜居》相传为屈原被放逐后所作。③乌有、亡是、子虚,都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表达了对屈原的仰慕与追思,“亦”暗示了自己与屈原被逐的相似遭遇。
B.词人借物抒怀,表明自己愿作一匹气宇轩昂的千里马,不愿作一只随波逐流的野鸭。
C.词人感慨幸好还携带了一束书,塑造了火灾后虽家徒四壁但心境乐观的词人形象。
D.结尾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词人决意放下功业,在此结庐,享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2.小序中称此词为“戏作”,请结合全词内容,从艺术手法角度简析“戏”体现在哪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

辛弃疾

西江水,道似西江人泪。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

会君难,别君易。草草不如人意。十年著破绣衣茸,种成桃李。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吹千骑

对梅花更消一醉。看明年调鼎风味。老病自怜憔悴。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

【注】①绣衣茸:这里指官服。②承明:这里指任中央官职。③东方鼓吹千骑: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女夸其丈夫,其中有“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句。④调鼎风味:殷高祖曾以调味为喻,说傅说做宰相,其作用如同调味的盐和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伤心烟树如荠”一句将“树”喻为“荠”,形象地表现了树木的形态。
B.钱仲耕在地方任职多年,政绩卓著,词人认为钱仲耕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C.下片化用典故,并交代词人的身体状况,表明词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
D.这首送别词不受辛词粗犷豪迈风格的束缚,用笔细腻,有风流蕴藉之妙。
2.这首送别词是如何抒发离愁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小序中“为赋”的“赋”其词义是__________。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词尾划线句。
3.古诗词中有很多意象是积淀了丰富的意蕴的,如菊往往具有归隐、情操高洁等意蕴,月往往具有思乡、永恒等意蕴。辛弃疾词与所附《红楼梦》中的两首词中的柳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请加以简要解读。

林黛玉柳絮词·唐多令(第七十回)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薛宝钗柳絮词·临江仙(第七十回)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023-08-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