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A卷)试题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1-06-06 2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础、认识化学科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若将14Si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它违背了
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原理C.能量最低原理D.洪特规则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2. 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中属于ds区的是
A.钙B.镍C.锌D.硒
2020-10-13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元素性质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        
A.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C.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的结果
D.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4. 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D.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减小
7.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盛有Na2CO3固体的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
B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乙烯
C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

A.AB.BC.CD.D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B.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析出的黄色沉淀易溶于乙醇
D.X与Z属于同一主族,X与Y属于同一周期
9. 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其主族序数,且X为同主族元素中唯一非金属元素,Y元素的单质是一种强力漂白剂,Z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半径最小的离子,含元素W的一种化合物是木材防火剂的原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Z>W>Y>X
B.Z的氢氧化物和NaHCO3均可中和过多的胃酸
C.X与Y只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
D.W与Y形成的化合物既是建筑材料,也是工艺品(玛瑙等)的原料
单选题 | 适中(0.65)
10. 下列根据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向KI溶液中加入30%H2O2、稀硝酸及淀粉溶液,溶液变蓝H2O2氧化性比I2
B向Na2CO3溶液中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非金属性:S>C>Si
C将BaSO4浸泡在饱和Na2C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Ksp(BaSO4)>Ksp(BaCO3)
D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一定不含NH4+
A.AB.BC.CD.D
单选题 | 适中(0.65)
11. 关于氮族元素(从N到Bi)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增大B.单质磷的化学活泼性比氮气强
C.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减弱D.磷酸的酸性比硝酸强
2016-12-09更新 | 5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12. 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溴单质与的反应比碘单质与的反应更剧烈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单选题 | 适中(0.65)
13.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氧化性:O2>SB.碱性:NaOH>Mg(OH)2
C.酸性:H2CO3>HClOD.稳定性:HF>HI
14.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B.Z、Y、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X>H2Y
D.W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下表给出14~17号元素的一些性质,请回答:
14Si15P16S17Cl
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H2能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4SiO4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最强含氧酸

(1)它们所形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还原性最差的是_____
(2)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反应H2S+Cl2=2HCl+S能否发生?简述理由_____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16. 阻燃剂又称防火剂,主要用于延迟或防止可燃物的燃烧。根据组成,阻燃剂可分为卤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等。
(1)卤系阻燃剂多为有机氯化物和有机溴化物,受热会分解产生卤化氢(HX),起到阻燃作用。卤化氢的电子式为________;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下列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的事实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HClO酸性强于HBrO
b.稳定性:HBr小于HCl
c.在二者形成的化合物BrCl 中氯显负价,溴显正价
无机阻燃剂中,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两种阻燃剂占据着重要位置。两者的阻燃机理都是在达到热分解温度时迅速分解为氧化物与水,起到吸热降温的作用。
(3)写出氢氧化铝在酸性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
写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无水碳酸镁也是一种新型无机阻燃剂,除了具有单位质量吸热量更大的特点外,还能释放具有灭火作用的气体。写出该气体的结构式___________。与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另外两个阳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微粒符号)。
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A、B、C、D、E 代表五种元素。请填空:
(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3 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 2 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 电子排布图为_____,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种。
(2)B 元素的-2 价离子和 C 元素的+1 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原子的相同,B 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为_____,B、C 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
(3)D 元素的+3 价离子的 3d 能级为半充满状态,D 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所有 电子占有________个原子轨道。
(4)E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为全充满状态,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 E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有 ________________个 伸 展 方 向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X、Y、Z、M、W、Q、R是7种短周期元素,其性质如下:
元素代号XYZMWQR
原子半径/nm0.1430.1040.0990.0700.066
主要化合价+3+6,﹣2+7,﹣1+5,﹣3﹣2
其它焰色为黄色形成气体单质密度最小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元素中,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由Y、Q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Y___Q(填“>”或“<”)。
(2)由W或Q与R两种元素组成的微粒中,都是10e-体参与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是18e-分子的有__种。
(3)写出证明Z、M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Z、W、Q、R四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1:1:4:5形成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为___。(填选项)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19.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失电子能力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实验方案中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__________
(2)学生乙在实验时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并不明显,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用镁、铝的可溶性盐溶液及一些其他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了正确结论,简述学生丙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20. Ⅰ、某同学想通过下列实验装置来验证硫、碳、硅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则A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B中的药品是_________,C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_
Ⅱ、为分别验证温度、浓度、催化剂颗粒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4组实验。
实验序号温度H2O2溶液初始浓度MnO2颗粒大小
125℃4%无MnO2
225℃12%1g细颗粒MnO2
325℃4%1g细颗粒MnO2
425℃4%1g粗颗粒MnO2
(1)上表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
(2)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改变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21. 某元素及其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其高价氧化物中氧的质量分数是60%,且该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写出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和元素符号___________
2011-11-24更新 | 13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础、认识化学科学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填空题
3
解答题
3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结构与性质
2
有机化学基础
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4
化学反应原理
5
化学实验基础
6
认识化学科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核外电子能级分布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泡利原理  洪特规则
20.85元素周期表结构分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运动  电子排布式
30.85元素周期律实质
40.85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由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相关推断
50.8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60.6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电离能变化规律  元素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70.65石蜡油分解实验  乙醇中含有羟基的验证实验  蔗糖水解相关实验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80.65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定位法”在推断中的应用  “位构性”关系理解及应用
90.6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判断
100.65铵根离子的检验  沉淀转化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10.65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20.65碱金属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30.6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由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相关推断
140.6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由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相关推断  “位构性”关系理解及应用
二、填空题
150.6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60.65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共价型分子结构式、电子式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70.65电子排布式  轨道表示式
三、解答题
180.8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根据物质性质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化学键概念理解及判断无机推断题
190.65镁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探究实验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探究实验实验探究题
200.65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探究题
四、计算题
210.65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区别与联系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原子中相关数值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