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某校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记录表:
操作项目实验组对照组
实验I实验Ⅱ
实验方法用酒精灯火焰烧鱼骨用稀盐酸浸泡鱼骨不作处理
结果
鉴别方法用解剖针敲打鱼骨对折弯曲敲击和弯曲
结果
结论

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I骨在煅烧过程中,燃烧掉的是__________,燃烧后的骨变得__________(填“硬脆”或“柔韧”),骨失去了原有的弹性。
(2)实验Ⅱ与对照组相比,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3)同学们在开展以上实验探究时,他们所作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
(4)用稀盐酸浸泡鱼骨,鱼骨中被盐酸溶解掉的物质是____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获得的结论,请分析说明我们在公交车上应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关照老年人乘车安全的科学道理__________
2023-05-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小姜同学在购买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若发现胀袋或包装破损,请勿食用”。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胀袋的原因是: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酸奶后,在缺氧环境中产生了气体。随后,小姜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会产生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甲乙两组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排出瓶内的空气,且所加酸奶的体积应该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甲乙两组气球大小关系是________,则实验验证成功。
(4)小姜同学将酸奶放在冰箱内储存以防止胀袋,其原理是________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A.B.C.D.
2023-04-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09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4 . 油炸食品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丙烯酰胺(AA),研究人员研究了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薯条中AA形成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新鲜马铃薯用自来水彻底清洗,去皮并切成等大的薯条,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将三组薯条加入恒温油炸锅中,分别设置不同油炸温度(160℃,170℃,180℃)和时间(1min,3min,5min,7min),所有实验重复3次。
③测定三组薯条中AA的含量,绘制曲线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组炸锅中所用的食用油应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所有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请你提出一条有关健康饮食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
2023-03-31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偃师中成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5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订科学的训练方法。

(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_______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
(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结合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由于关节头从[d]____里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连接非常牢固,与图丙中的[ b]____有关;关节腔内的滑液和______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
(3)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为了研究骨的韧性和硬度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运动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不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
骨重量(g)
(骨硬度指标)
1.081.231.06
最大负荷量(N)
(骨强度指标)
109.64110.2394.54
弹性挠度(mm)
(骨韧度指标)
0.410.50.46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023-03-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偃师中成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6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C.进行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进行实验
2023-03-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农业生产中许多种类的昆虫对农作物有较大的威胁,夏夜里人们常利用黑光灯捕虫器(如图)诱捕农业害虫。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330—400nm的紫外光波,人类对此光不敏感。针对这一现象提出问题:普通的日光灯与黑光灯相比,哪种光源的诱捕效果更好?

(1)作出假设:______
(2)制定实验计划:
①选取相距较远,但其它条件大致相当的水稻田2块,编号甲、乙。
②每天19:00向甲、乙2块水稻田的正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日光灯捕虫器和黑光灯捕虫器,早上7:00取出,将捕虫器中的昆虫取出称重。
③实验持续进行5天,记录结果并计算________
(3)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26克

38克

31克

44克

29克

97克

108克

124克

107克

106克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许多种类的昆虫对农作物有较大的威胁,有人提出一次性消灭所有的昆虫,请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_______
2023-03-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小林同学发现,桃子通常在夏天成熟,仅能保存2-3天,而柿子在秋冬季节成熟,可以存放2-3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采摘后的水果仍然能进行呼吸作用,使细胞中的______被分解,因此不能长时间储存。
(2)小林同学猜测,温度是影响水果储存时间的因素,并就此进行探究,结果如图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两种水果呼吸作用的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______,而在相同温度下,桃子的呼吸作用更强。
(3)他接着用显微镜观察了桃子、柿子的表皮和果蒂(指瓜果跟枝茎相连接的部分),发现桃子的表皮上和果蒂处均有气孔分布,而柿子的表皮上几乎没有气孔,但果蒂处有较多气孔分布。由此他想探究气孔分布的差异是否会对呼吸作用强度产生影响,于是进行实验,第1、2、3组实验材料为桃子,第4、5、6组实验材料为柿子,结果如下表:(注:凡士林是一种不透气、不透水的物质,本实验中可以起到封闭、堵塞气孔的作用。)

组别

处理方式

1

2

3

4

5

6

用凡士林覆盖

不用凡士林覆盖

25℃下测定二氧化碳产生量(mg/kg·h)

130

8

127

25

21

7


本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
(4)第1、2、3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在这三组中,第2组呼吸作用最弱,可见桃子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
(5)依据以上探究,请提出一种延长水果储存时间的方法:_______。(合理即可)
2023-02-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将一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48h后,按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的叶片a和b;将叶片a放入盛有少量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的大锥形瓶A中,叶片b放入盛有少量清水的大锥形瓶B中,锥形瓶口用切开的软木塞和棉花密闭封口,使外界的气体不能进入锥形瓶中,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把该植物放在黑暗处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对照组是锥形瓶__________(填“A”或“B”)装置。
(3)经实验,能产生淀粉的叶片是___________(填“a”或“b”);若把该装置内的叶片用__________脱色、漂洗,叶片颜色为__________,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变为蓝色。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3-02-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草履虫是否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300ml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搅拌均匀,放在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浑浊液有异味,检测发现其中含有较多细菌;
②将上述浑浊液平均分装在甲、乙两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水稀释至300ml。然后向甲瓶中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向乙瓶中加入等量______,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一周后,观察甲、乙两瓶内液体的变化。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实验步骤②中的空缺补充完整:______
(2)步骤②中,“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现象:甲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乙瓶______,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4)用吸管吸取甲瓶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观察时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入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______。观察时发现草履虫通过______摄取浑浊液中的细菌,形成食物泡,在细胞中将其消化分解。
2023-02-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