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小红同学对“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活动设计如下几组实验记录:
试管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水温时间试剂(各加2滴)实验现象
1淀粉+唾液0℃10min碘液变蓝
2淀粉+唾液80℃10min碘液变蓝
3淀粉+唾液37℃10min碘液不变蓝
4淀粉+清水37℃10min碘液

(1)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若探究“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应取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为_____
(3)若取1、2、3试管进行对照试验,那么探究的变量是_____
2 . 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前,根据已有的知识,你的假设是_______
(2)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试管加入2mL唾液,向B试管加入1ml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37C温水中保温5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_______
(3)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____试管,不会变蓝的是_____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
3 .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
质量/g202020
水/mL50505050
温度上升/℃2.21.431.3

(1)从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2)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_________
(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_________
(4)实验中,①应该为_________g,因为_________
4 .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 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组别12345
馒头碎屑
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
温度37℃0℃100℃
加入碘液5滴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___号试管。
(2)要探究牙齿的研磨液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进行补充完善:①________;②________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滴加碘液后, 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如图所示,分析实验

⑴该实验是观察____________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⑵该实验装置C中的试管应该放置在_______℃的温水中。
⑶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浆糊颜色__________(变蓝或不变蓝)。
6 . 某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小块,分别用刀细细的切碎、拌匀.
②将馒头碎屑A与2毫升清水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B与2毫升唾液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如图);
③把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④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2滴碘液,摇匀.

(1)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_____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对_____具有消化作用.
(2)1号试管在试验中起到的是_____作用.
(3)实验中37℃左右的水温模拟了人体中的_____温度.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

根据上表完成下列问题:
⑴若选用①和②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主要探究__,观察到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
⑵若探究牙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和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X处放入的是__
2017-05-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8 . 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
第二步: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做如下处理:各加入等量馒头碎屑,然后向1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向2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温水中10分钟。
第四步:取出这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了_____的功能,充分搅拌是模拟了_____的功能。
2.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温水中,是因为馒头在口腔内被消化需要_____
3.实验现象:不会变蓝的是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
11-12七年级下·山东聊城·期中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9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___________(填“有”或“无”)必要。
10 . 下表为“探究唾液、温度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影响”的几组实验记录。
编号滴 加 物 质温 度时 间滴 碘 液 后 现 象
2 mL淀粉液+2 mL清水37℃10 min
2 mL淀粉液+2 mL唾液37℃10 min
2 mL淀粉液+2 mL唾液80℃10 min
2 mL淀粉液+2 mL唾液0℃10 min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向四支试管内滴加碘液后不变成蓝色的试管是(          )    
A.①B.②C.③D.④

(2)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 (     )号试管和 (     )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 (     )号试管为实验组。
(3)若以②号、③号和④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探究适宜的 _____对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影响。其中 (     ) 号试管为对照(对比)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