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斐波那契数列因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即1,1,2,3,5,8,13,21,34,55,89,144,233,….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在现代物理及化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满足:,则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       )项

A.2020B.2021C.2022D.2023
2 .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数量为例,引入数列:1,1,2,3,5,8,该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即,故此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又称为“兔子数列”,其通项公式为,设是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则的最小值为(       
A.6B.7C.8D.9
2024-01-12更新 | 77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蚊香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蚊香的发明与古人端午节的习俗有关.如图为某校数学社团用数学软件制作的“蚊香”. 画法如下:在水平直线上取长度为1的线段,作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以点B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的延长线于点D(第一段圆弧),再以点C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的延长线于点E,再以点A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以此类推,当得到的“蚊香”恰好有15段圆弧时,“蚊香”的长度为(       

      

A.B.C.D.
2024-01-11更新 | 2527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4 . 2006年5月20日,蹴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蹴”有用脚蹴、踢的含义,“鞠”最早是外包皮革、内饰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踢皮球的活动.如图所示,若将“鞠”的表面视为光滑的球面,已知某“鞠”的表面上有四个点,满足平面,若的面积为2,则制作该“鞠”的外包皮革面积的最小值为(       

A.B.C.D.
5 . 十九世纪下半叶集合论的创立,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著名的“康托三分集”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操作过程如下:将闭区间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1次操作;再将剩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2次操作;…;每次操作都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将剩下的各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同样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操作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剩下的区间集合即是“康托三分集”.设第次操作去掉的区间长度为,数列满足:,则数列中的取值最大的项为(       
A.第3项B.第4项C.第5项D.第6项
2023-10-29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二南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海伦公式是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abc直接求三角形面积S的公式,表达式为:(其中);它的特点是形式漂亮,便于记忆.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在1247年独立提出了“三斜求积术”,但它与海伦公式完全等价,因此海伦公式又译作海伦-秦九韶公式.现在有周长为满足,则用以上给出的公式求得的面积为(       

A.B.C.D.12
2023-09-26更新 | 87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新世纪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7 . 谢尔宾斯基(Sierpinski)三角形是一种分形,它的构造方法如下:取一个实心等边三角形(如图1),沿三边中点的连线,将它分成四个小三角形,挖去中间小三角形(如图2),对剩下的三个小三角形继续以上操作(如图3),按照这样的方法得到的三角形就是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如果图1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图4被挖去的三角形面积之和是(       

   

A.B.C.D.
2023-09-15更新 | 115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6 数列
8 . 在《增减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如此六日过其关”.其大意是:有人要去某关口,路程为里,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由于脚痛,每天走的路程都为前一天的一半,一共走了六天,才到目的地.则此人后天共走的里程数为(       
A.B.C.D.
2023-09-10更新 | 61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师宗文笔塔,位于曲靖市师宗县城东面文笔山上,为当代重建古塔,风水宝塔.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文笔搭为1997年重建而成,2011年,师宗县以文笔塔为中心,始建师宗文笔山主题公园,名为文笔公园.如图,为测量文笔塔的高度,我校高一某学生取了从西到东相距74(单位:米)的两个观测,点,在点测得文笔塔在北偏东的点处(在同水平面上),在点测得文笔塔在北偏西,塔顶的仰角为,则文笔塔的高度(单位:米)为(       
   
A.26B.C.37D.
2023-08-09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假期学情监测数学试题
10 . 古代数学家刘徽编撰的《重差》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学著作,也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根据刘徽的《重差》测量一个球体建筑的高度,已知点A是球体建筑物与水平地面的接触点(切点),地面上BC两点与点A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在点A的同侧,若在BC处分别测量球体建筑物的最大仰角为60°和20°,且BC=100,则该球体建筑物的高度约为(       )(cos10°≈0.985)

   

A.45.25B.50.76C.56.74D.58.60
2023-08-05更新 | 2189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第四次综合素养测评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