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48年提出了著名的公式:,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是虚数单位,该公式被称为欧拉公式.根据欧拉公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复数为实数
B.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C.若在复平面内分别对应点,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D.
2024-05-07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2 . 1748年,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并写出以下公式,这个公式在复变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此公式可知,当时,表示的复数所对应的点在复平面中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023-07-2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3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它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了多年.如图所示的是由“杨辉三角”拓展而成的三角形数阵,图中虚线上的数构成数列,记为该数列的第项,则       
   
A.B.C.D.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英国数学家布鲁克·泰勒(Brook Taylor,1685.8~1731.11)以发现泰勒公式和泰勒级数而闻名于世.根据泰勒公式,我们可知:如果函数在包含的某个开区间上具有阶导数,那么对于,有,若取,则,此时称该式为函数处的阶泰勒公式.计算器正是利用这一公式将等函数转化为多项式函数,通过计算多项式函数值近似求出原函数的值,如,则运用上面的想法求的近似值为(       
A.0.50B.C.D.0.56
2023-05-28更新 | 740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5 .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三角形数”是一列点(或圆球)在等距的排列下可以形成正三角形的数,如1,3,6,10,15,…,我国宋元时期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所记载的“垛积术”,其中的“落一形”锥垛就是每层为“三角形数”的三角锥的锥垛(如图所示,顶上一层1个球,下一层3个球,再下一层6个球…),若一“落一形”三角锥垛有20层,则该锥垛球的总个数为(       

(参考公式:
A.1450B.1490C.1540D.1580
2023-05-23更新 | 593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检数学试题
6 . 1748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并写出以下公式,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i是虚数单位,这个公式在复变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7 . 如图的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的最上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在2015年世乒赛期间,苏州某景点就用乒乓球堆成“三角垛”型的装饰品,假设一个“三角垛”装饰品共有n层,记使用的乒乓球数量为,则       

(参考公式:
A.B.
C.D.
2023-03-24更新 | 65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8 . 欧拉公式:将复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在复变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欧拉公式,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9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微分学的基本定理之一,定理内容如下:如果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图象连续不间断,在开区间内的导数为,那么在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使得成立,其中叫做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根据这个定理,可得函数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的个数为(       
A.0B.1C.2D.3
10 . 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则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令,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则用“调日法”得到的近似分数与实际值误差小于0.01的次数为(       
A.五B.四C.三D.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