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能量的相互转化 > 常见能量转化形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3 题号:13170003
I.人类使用能源经历了三个时期。
(1)柴草时期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材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成_______能和光能。
(2)化石能源时期
迄今为止,煤、石油、天然气仍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煤的综合利用有_______、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等:石油经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通过催化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可得到芳香烃类化合物。
(3)多能源结构时期
基于环保理念,天津市将逐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图1所示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其基本工作原理与铜锌原电池的相同。根据图中电子流动方向判断,A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氢氧燃料电池的优点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
 
II.氮的循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图2为氮的部分循环过程:
(4)上述转化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填标号)。
(5)步骤②,以氨气为原料制备两种常见氮肥的反应如下:
a.NH3+H2O+CO2=NH4HCO3
b.2NH3(g)+CO2(g)H2O(g)+CO(NH2)2(s) ΔH<0
其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_______(填字母)。既能加快反应b的化学反应速率,又能使该平衡正向移动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任写一项)
III.(6)用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20mL等浓度的三元酸H3A,得到pH与V(NaOH)、lgX[X=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

结合图3信息,当滴入20mLNaOH溶液时,请补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排序:c(Na+)>___>___c(HA2-)>c(OH-),结合图4中的II,当溶液中的=101.8,此时溶液的pH=____
2021·天津南开·三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I.空间站以水为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原理如图所示,装置x为电解水,装置y为燃料电池。

(1)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填字母)。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装置x工作时,产生的电极为_______极(填“阳”或“阴”)。
(3)装置y工作时,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
II.氢能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
(4)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转换率远低于燃料电池,写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
(5)化工生产的副产氢也是氢气的来源。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同时获得氢气:,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已知: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降低的区域在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需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是_______
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所示,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低于最高值的原因:_______
2022-09-06更新 | 486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
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填“I”“”或“”)进行实验;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019-04-17更新 | 106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
(1)某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主要含有叠氮化钠()、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是气体发生剂,是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②汽车受到猛烈碰撞时,点火器点火引发迅速分解,生成氢气和金属钠,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关于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③已知,推测安全气囊中的作用有_______
(2)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②根据数据计算,分解1mol 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kJ的能量。
(3)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内,反应时间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mol0.0400.0200.0100.0050.0050.005
①0~2s内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
②在第5s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
(4)氮气可作为脱硝剂,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填标号)
A.反应速率
B.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C.容器内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D.容器内
②某次实验中测得容器内NO及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图中b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_______(填>“<”或“=”),d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_______(填“>”“<”或“=”)。
2022-04-23更新 | 3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