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为了维护统治,秦汉时期的统治者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采取了各种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之下, 设有中央政衩机构,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 《说文解字》

材料三     西汉建立后,兵皆罢归案”...田赋三十税-...“以德化民”。


(1)根据材料一 ,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三公”中“分管行政的是谁?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的社会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年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皇帝是谁?由此,西汉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 ,史称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2022-02-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她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示中①②③三处的正确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为加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上设置了什么官职?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3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消失),天下为家(一家一姓的财产)。各亲其亲(各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各子其子(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货力为己(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家”始于哪一个朝代?它反映了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2)材料二体现了周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3)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A ______,削弱侯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经济 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                    B _______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把A、B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5)根据材料四,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22-01-1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如图所示: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3)材料四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5 .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尝试。请结合所学知识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

材料三: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统一天下)完成于哪一年?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在思想上,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是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2021-12-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明】

材料一



(1)上图中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又是伟大的教育家,请写出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答一点即可)
【政治文明】

材料二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2)材料二所示制度称为什么制度?是谁创立的?这套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巧夺天工的古代工程】

材料三 欧洲著名城市规划家罗斯穆森认为“整个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


(3)除北京城外,列举我国秦代工程领域的两项“世界的奇观”。
2021-12-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融水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材料二: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下表:

措施具体内容
文化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①,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经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②制度。

(1)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一,归纳韩非子的主张。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点符合材料一中韩非子的主张?
(3)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三表格中的填空。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2021-12-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研读史料,感知史实,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认真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典型例子。它反映出当时的首领推选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禹在年老的时候……准备传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启,启便即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2)材料二中禹是在什么时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即天子之位”说明夏朝开始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三: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简要概括西周统治者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4)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政治制度?其中,中央政府的“御史大夫”掌管什么事务?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2021-12-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材料二: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启的继位,指出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2021-11-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该时期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摘编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2002年6月,在湖南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属秦朝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涉及秦的内史、南郡、巴郡、洞庭郡、苍梧郡等。其中洞庭郡等资料从未见诸文献记载,可补史籍之缺。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商鞅变法在经济、军事上的措施(各一例),并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是谁结束这一时期,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1-11-1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