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政治印记·制度留痕】

材料一

(1)依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分析,通过这个体系,秦朝建立了怎样的国家体制?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秦朝和元朝分别有何创新?

材料二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第五大发明”是指什么制度?写出该制度正式确立的人物及标志。

材料三   较之于历代,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政策最为积极。特别是西北战事结束后,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思路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超越了长久以来“羁縻为治”的间接管理政策,转而派遣官员、驻扎军队、整顿地方,积极主动治理边疆。更为有力的治边政策,使边疆出现了持续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

——摘编自保尔《谈清朝边疆治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藏为例说明清朝的治边政策“最为积极”,并概述清朝对中国边疆治理的重大意义。(不要照抄材料)
昨日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押题猜想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湖北通用)
2 .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称“中国”者不仅是那些汉人主导的政权,也包括众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各个政权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周各大国……原来就是周王朝的诸侯国,本来就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和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时尚风俗伴随着这些大国的扩张也深深的渗透到周围非中原文化区的国家中,“华夏”和“中国”的观念这时已经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同。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秦汉的中国已经凝为一个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复杂系统。其中特别提及:政治力量的渗透到达了底层;经济力量将全国纳入一个巨大的网络中;而在文化发展方面,经过共同使用一套文字系统,以及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建构起具有一定水平的价值观念。

——摘编自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华夏”和“中国”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秦汉时期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使“政治力量的渗透到达底层”的政治制度。
2024-05-29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湖北武汉·专题练习
3 .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王老师以“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重温经典——吸取先哲智慧】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1)上述名言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有何相同之处?

任务二   【寻根溯源——阐释政治文明】

(2)请依据材料图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任务三   【以古鉴今——关注科技创新】

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依据如图,请概括说出蔡侯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传播的原因。

任务四   【绽放异彩——吸取文化精髓】

(4)上图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部分成就,请写出作者,并写出作品或作者的历史地位。
2024-05-2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2(武汉专用)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2024九年级下·湖北·专题练习
4 .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各项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西周和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指出从西周到秦朝中央对地方管理变化的趋势。

材料二   唐朝在中央设立政事堂,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都是宰相,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所以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宰相在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宰相设置的特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用明清时期的一项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   对于宋朝来说,榷场贸易更重要的考量是减少边境的威胁。天圣四年七月,就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不是独利的贸易,而是要南北往来。宋朝向金输出香药、茶叶、棉花、犀角、象牙、书籍、外洋舶货。金朝出口北珠、毛皮、人参、银等。作为两国的贸易窗口,即便是在交战时期,双方的主要榷场仍没有关闭。两国之间的交流脉络得到了延续。

——摘编自《宋代边境线上的“榷场”贸易》

(3)依据材料三、分析宋代榷场的作用。
2024-05-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湖北省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甘肃武威·二模
综合题 | 适中(0.65) |
5 . 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国家管理。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上之无上成绩。

--钱穆《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

材料三 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绸之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的考虑,同时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立了汉朝直接管辖西域的专门官职和机构。

---《河西走廊》

(1)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的言论针对历史上的哪一制度?他认为这一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有何影响?
(3)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2024-05-21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押题猜想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湖北通用)
6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一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采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材料二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现实。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如何认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为解决这一制度带来的弊端,汉武帝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有何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2024·湖北·模拟预测
综合题 | 适中(0.65) |
7 .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旋律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在秦政权的内部和外部都普遍而客观地存在着潜在的分裂因素,主要是传统的分封思想和地域文化区别。

——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元代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从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行省制度的确立,无疑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中原和边疆的联系。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政权消除“分裂因素”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度的意义。
2024-05-12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2(湖北省专用)-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湖北专用)

8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以来,虽然经历了几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大统一。而且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哪一流派的学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秦朝和元朝分别有何创新?

材料二: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列举唐朝在“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方面的史实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唐朝“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的原因。(一方面即可)

材料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时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时,清政府通过平定叛乱和设立特别行政军事机构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摘编自历史教师用书

(3)材料三中,西汉政府和清政府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管辖?

材料四:清代对蒙藏、回部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央设官管理,包括中央派驻的军政长官及各民族的官员,并把各民族官员纳入中央统一的官制体系之中。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行政带有一定的“自治”色彩,三是“国信而治”。

——摘编自杜家瞩《清朝简史》

(4)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所学,列举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而采取的措施一例。
(5)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
2024-05-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题-初中历史
9 .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材料三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1)根据材料一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为巩固边疆而采取的措施。比较材料中秦、汉疆域图,指出西汉开始对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2)依据材料二司马迁《史记》中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陈寿《三国志》中秦始皇“罢侯置守”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当时的汉王朝的盛世局面称什么?并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4-04-2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秦朝的统治】

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废除古代帝王的礼制、法度),焚百家之言……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请写出图中①②③的名称?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024-04-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