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化类节目大火,通过讲述一件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观察下列文物,“听”国宝们讲述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

材料二:


图为铜量198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凡律度量衡用铜者……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

——《汉书·律历志》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两件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政治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文物反映了秦统治者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分析秦朝选择铜作为度量衡材质的原因。
(3)大宛产的汗血马是通过一条古老的商路来到中国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条商路的作用。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除了通过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还有可能通过哪条航线来到中国?
(4)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历史的发展,“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关于这些文物,你有何认识?
2024-01-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试题
2 .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

材料二:



1衡器八斤铜权(陕西西安、咸阳出土)图2“汉并天下瓦当”(陕西临潼出土)

材料三:“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载:“汉……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材料四:学者眼中的秦始皇

作者

著作

观点

翦伯赞

《秦汉史十五讲》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上册》

秦始皇无休止地征发徭役,据历史记载,仅修建骊山陵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加上防备匈奴的有30万,戍守五岭的有50万,如果再算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人估计不下200万人。当时全国约有2000万人口,其中有200万壮劳力脱离生产。同时,秦始皇时刑法已经非常苛重,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1)材料一中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加强思想规范的具体做法又是什么?
(2)史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结合所学,能从图2文物的出土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解决分封王国带来的弊端,秦朝和西汉王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从上表中任选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概括出材料中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叙述完整,条理清晰,不得照抄原文。
2023-12-0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推动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壮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 西周分封金字塔权力结构       2 陕西出土代表权力的周天子簋

材料二:两幅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图片


                    图3

材料三: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4

材料四: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西周何种政治制度,并写出图1中居于金字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身份名称。研究历史是离不开史料支撑的,你认为图2属于什么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这两项重要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秦朝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在中央建立了什么制度?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疆域的统一与拓展】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文物名片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左图文物金缕玉衣本应是汉代皇帝死后穿的殓服,却在汉代诸侯王墓中出土。
【思想的统一与控制】

材料四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一家独尊的局面;还建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所需人才。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嬴政怎样的历史贡献?完成这一历史贡献的时间是什么?
(2)据材料二,写出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名称。写出在中央政府中,掌管监察事务的官员名称。地方上,秦朝实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文物反映了西汉初年中央面临着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4)据材料四,汉武帝将哪一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5)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重要史实,更要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秦汉时期的重要阶段特征。
2023-11-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创新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


   
图一 韩非

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道家、法家等传统思想……诸之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它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吴建民评点战国策》


(1)请指出材料一这一局面的出现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学派最符合当时的天下大势走向”的是哪一学派?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中的人物的两点主要主张。
【政治创新】

材料二


   

图二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百度网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的不同之处。联系所学知识请写出图二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指出图二中的①是哪一官职?
【经济创新】
    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图三                                                                                                                     图四
(3)请写出图三这两种样式房屋的名称。图四这种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4)历史上各事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从以上图文材料中任选两则,说明材料所示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3-10-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材料一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管理方面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史料实证


                                             
            秦半两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均有出土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问题?
2023-09-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秦汉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记忆。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参观导览】

材料一: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秦汉王朝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秦朝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
(2)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材料一图示中A政权打断了汉朝的统治,请问A政权叫什么?
【文治武功】

材料二:


     
(3)秦朝的御史大夫和汉朝的刺史有什么共同权力?汉朝建立刺史制度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金缕玉衣,是目前国内出土的金缕玉衣中工艺最精致的一件。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组成,是难得的艺术瑰宝。其规格等同于皇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的强大。


(4)汉武帝面对严峻的王国势力膨胀局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观众您好:

这是两件出土自帝王陵的很有时代特点的文物,左侧出土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人马等同当时人,严肃威风;右侧来自汉景帝阳陵,陶人只有真人的四分之一。面露微笑,恬淡平静,史学家说,这是当时历史面貌的真实反映。历史爱好者们,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5)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从当时社会现实或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朝代回答上面的问题。
【贯通东西】

材料五:如图是汉代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两件文物,左侧是玻璃杯,来自西方,在新疆出土;右侧是铁制农具,制于汉朝,出土于西亚。


     
(6)两幅图片揭示了丝绸之路对不同文明交流所产生的什么作用?
(7)汉武帝时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以加强同各国的交往。在当时,如果有一批中国特产销往朝鲜和日本,应该选择从何处出发?
【灿烂文明】

材料六:



(8)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2-12-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墓葬是对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周时代宗法制盛行,它强调同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在这种制度下,死者同族而葬。王室家族墓地既葬历代国君,也陪葬关系密切的大贵族。《周礼》记载“先王之葬居中”“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

——摘编自李如森、刘云伟《试论战国族坟墓制度的崩溃与衰亡》

材料二   “独立陵园制”的确立当以秦始皇陵园为标志,汉代进一步完善化。这些皇陵不与继任者共享墓地,一陵独尊,占地规模往往十分巨大,秦始皇陵的陵区甚至达到五十多平方公里,过去是无力营建这种规模墓葬的。

——摘编自赵化成《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

材料三   北魏以来,北方墓葬的墓室形制以孤方形墓为主,这种墓早期集中于鲜卑族起家的河套地区,后来逐步扩散。这些墓葬的随葬品中,有时会有一些稀罕的物件,比如北周李贤墓就出土了来自中亚巴克特里亚的鎏金银瓶和伊朗风格的玻璃器。

——摘编自倪润安《西魏北周墓葬的发现与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入葬商周王室墓地的基本条件,并指出影响王陵与陪葬墓的位置安排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皇陵“独立陵园制”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弧方形墓室的墓葬形制由河套地区扩散开来的原因,指出与“稀罕物件”出现在北朝墓葬有关的历史事件。
9 . 张老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释读地图——认识疆域变迁】

材料一



图1战国形势图

图2秦朝形势图

图3西汉形势图

(1)观察以上三幅地图,说出从图1到图2、图2到图3疆域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写出变化的原因。

任务二   【情景再现——形成政治认同】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匈奴族对秦的威胁仍然很大。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收复了被匈奴人占据的河套南北地区,并设置了34个县,重设九原郡。另外还在公元前211年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这次大规模的移民,有利地制止了匈奴的抢掠,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在长期的劳动中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逐渐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秦始皇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并概括秦朝大规模移民的影响。

任务三   【解析图文——见证民族交融】

材料三   汉族的烹饪方法主要是蒸、煮、熬、煎等,

胡族的烹饪方法主要是炙(烤)与炮(放在土中烤),贾思勰(汉人)在《齐民要术》中记录了大量炙与炮的方式,如做饼法、灸豚法等。

《齐民要求》中的烧烤食材:

类别百分比
牛羊类28.6%
家禽类28.6%
家畜类9.5%
水产类33.3%

材料四   魏晋时期墓葬壁画,甘肃嘉峪关出土。第一幅为胡人牛耕图,第二幅为女子采桑图,画中女子发髻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的特点。两幅图生动描绘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今甘肃酒泉、张掖、武威等地)男耕女织的安定生活。


材料五   北魏时期的陶女乐俑,西安出土。图中人物正在演奏清商乐(汉族传统音乐,晋室南迁后流行起来)



(3)根据材料三、四、五的图文信息,概括魏晋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2022-04-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6年,克盉出土于房山琉璃河1193号大墓,是燕都遗址出土的最珍贵文物。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徽族。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克盉上文字记载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什么时期?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有哪些义务?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地方制度?
(4)比较两种制度的异同点。
2021-11-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11月质量调研检测历史(A)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