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看文物·读历史】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化类节目大火,通过讲述一件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请看下列文物,“听”国宝们讲述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里耶秦简                    西汉 “扬州刺史”封泥

注: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


(1)材料一的两件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政治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

材料二   凡律度量衡用铜者……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

——《汉书·律历志》



秦铜椭量                                        汉五铢钱

如图铜量198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2)阅读材料二、材料中的两个文物分别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选择铜作为度量衡材质的原因。

材料三

西汉鎏金铜马:以西汉时大宛产的汗血马为模特精制而成

       


西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二枚东罗马金币和一枚波斯银币
(3)大宛产的汗血马是通过一条古老的商路来到中国的。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以及作用。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除了通过这条商路来到中国,也有可能通过哪条航线来到中国?
(4)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历史的发展,“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关于这些文物,你有何认识?
2023-12-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皇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二


     

(秦)半两铜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措施。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类型的史料?据此写出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两项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3-11-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秦汉四百余年的孕育与熔铸,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下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下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选自《泰汉史》

材料二   秦汉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发展史上有特殊的地位,这一时期汉字字体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确定了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把小篆的长方形变为扁方形,把均称弯曲的线条变为方折平直的笔画,彻底消灭汉字中的象形面貌,基本确定了此后汉字的方块形状、笔画特点和字体结构,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选自《中国文化速史》

材料三

化妆盒—汉朝妇女的化妆用器,可见当时的妇女对化妆多么重视。

——选自《中国服饰画史》

铜烤炉—出土时,炉内仍留有若干骨头,可见汉朝的肉食还流行烤食法。

——选自《文物秦汉史》

材料四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的学校。太学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教师则由儒学博士担任。由于适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儒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逐步巩固起来。

——选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写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秦汉时期的文字字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汉朝哪方面的情况?
2023-11-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学习主题__________

材料一:文物反映时代特点


①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面具,由纯金打造并镶嵌各种宝石


②爱琴文明《春之壁画》(局部),勾勒出万物复苏的春天


③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动感十足,展现人体之美

④希腊亚历山大石棺,浮雕的构图和造型已有了东方文化的因素


⑤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跪射武士俑,制作精细,刻画生动传神。俑坑共出土陶俑约8000多件

⑥“赶珠丝”边的马蹄金,出土于西汉海昏侯墓。“赶珠丝”纹饰常见于古希腊的黄金饰品中

材料二:地图描绘历史变迁


材料三:画作再现时代风貌


材料四:音乐奏响时代旋律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体现以下主题的文物(写序号,多选,错选,少选不得分)
古人对生命的赞美:___________
古代王朝国力强盛:___________
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将李大钊、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置于同一画面中的寓意。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歌曲产生的时期,(写出两首即可)并写出后来成为国歌的两首歌曲名称。
(5)请为本综合问答题拟一个适当的主题。
2024-02-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启智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半两铜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写出材料一中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制度的影响。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类型的史料?据此写出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两项措施。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汉前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对此采取的解决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2023-10-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材料二


秦半两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四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交融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根据材料一,找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制度层面的“大一统”实现了从什么向什么的飞跃?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___________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_________时期。
经济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霍去病北击匈奴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找出中华民族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什么过程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哪一民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
2024-01-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下面是七年级同学以“中华文明的演进”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中华文明的演进

展板一【原始农耕生活篇】
(1)一组同学阅读文学典籍后,制作出下列读书卡。请按照要求完成A、B、C三处空白内容的填写。
◆卡片一
北方原始农耕代表:_____A                      
流域:黄河流域
生产生活状况:制作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饲养家畜;狩错、捕鱼、采集野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有少量乐器,如陶埙;出土了骨针、纺轮等,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房屋类型:_____B                 
◆卡片二
南方原始农耕代表:河姆渡人
流域:_____C                                                                                                                                              
生产生活状况:制作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主要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还有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运用雕刻技术制成古朴的艺术品,并懂得使用天然漆。
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       
展板二 【早期国家文明篇】
(2)二组同学制作了文物名片一。请你据此仿写,完成文物名片二的制作。
★文物名片一

文物名称:司母戊鼎
文物介绍: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说明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文物名片二

文物名称:甲骨文
文物介绍:                                      
                                  
                                 
                                 
                                  
                                 
                                                                                                         
展板三 【封建社会制度篇】
(3)三组同学探究了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制作示意图作为展示的成果。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①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2023-12-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历了崛起——豪盛——衰落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政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下表是初二某同学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资料

序号史实
在西安墓葬出土了产自于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币。
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回了人间。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整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材料三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
(2)依据材料二,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在A、C处填写史实序号,B、D处填写研究角度。
研究角度唐朝社会安定B.唐朝文化辉煌D.
史料序号A.C.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是清朝实施的什么政策?分析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023-08-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看文物·读历史】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化类节目大火,通过讲述种种文物,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请看下列文物,“听”国宝们讲述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里耶秦简是发现于湖南湘西的一批秦朝的洞庭郡迁陵县的官方档案。

材料二   凡律度量衡用钢者……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

——《汉书·律历志》

如下图铜量198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材料三   

西汉鎏金铜马:以西汉时大宛产的汗血马为模特精制而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两件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政治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的两个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大宛产的汗血马是通过一条古老的商路来到中国的。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请写出这条商路的起点;并分析它的作用;
(4)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历史的发展,“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以上材料中的文物讲述了秦汉两朝的历史。对于这一时期的治国策略,你有何见解?
2024-04-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多个博物馆都有涉及地方治理的文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大墓出土青铜器克盉,现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馆。盉盖内侧及器沿内侧铭文,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是研究西周时期燕国历史的重要信息来源。

材料二   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里耶秦简”,上书有“迁陵洞庭郡”五字,其中提到的“洞庭郡”改写了此前史学界对秦代湘西历史、地理的认知。作为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衙门档案,里耶秦简纪年之完整、资料之翔实可谓罕见。

   

材料三   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受封中山王)金缕玉衣,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它是中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金缕玉衣”本应是汉代皇帝死后穿的殓服,却在汉代诸侯王墓中出土。


(1)指出材料一中“青铜克盉”印证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简述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请对材料二中“里耶秦简”印证的政治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前期面临的政治困境,概述汉武帝针对这一困境采取的主要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国家地方治理的认识。
2024-02-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