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秦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李白这首《古风》诗中的“秦王”是谁?该诗歌主要赞颂了他哪方面的功绩?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项措施?当时秦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什么类似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写出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4)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怎样的统治措施?
(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1-10-2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明达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图1                                                                                                           图2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
(2)材料二中所包含的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图一所示,将A、 B、 C、 D之处的内容填写出来。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4)材料三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1-03-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
(4)“汉承秦制”,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2021-03-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创设了一系列先进的政治制度,是使其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分析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写出秦朝确立的这套制度被称为什么?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被称为什么?

材料二:汉武帝在文治武功上都展现出了个人的雄才大略,他用巧妙的方式实现了权力集中,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并不多见的晴空。

——徐为民《秦汉历史文化研究》


(2)分析材料二,“用巧妙的方式实现了权力集中”的主要的政治举措是什么?此外,汉武帝在统一思想方面的举措是什么?

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汪洙《神童诗》


(3)分析材料三,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

——摘编自部编版七下历史教材


(4)分析材料四,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主要是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什么制度?进而他开创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5)综合分析上述四则材料,你最欣赏哪一种制度并阐述原因。
2021-05-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也,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该诗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重要措施?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秦朝是采用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思想主张来建立这一制度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来实现思想大一统的?西汉弘扬“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在当时有什么进步作用?
6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 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

——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于公元前 124 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的学校。太学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教师则由儒学博士担任。由于适 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 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儒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 想逐步巩固起来。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郡县制的历史作用。(不得照搬原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办太学的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021-02-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材料三   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史官烧掉记载秦国以外各国历史的史书。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及“博士官所职”之外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咸阳的一些方士、书生行骗,或在背后“道古害今”、攻击新政,指责秦始皇“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活埋了400多人。


(3)材料三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三指出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

材料四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4)材料四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五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5)根据材料五,指出现代化国家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2021-01-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固阳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也,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该诗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重要措施?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秦朝是采用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思想主张来建立这一 制度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来实现思想大一统的?
2020-11-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材料三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李白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2)材料二表明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和材料四的内容可知,包含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0 . 治国之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朝就覆灭了。不过,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作者所述“第一次变革”指什么?请用史实说明秦朝给中国留下“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材料二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时,“府库并虚”,富商大贾们“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因其富厚,交通(勾结)王侯”。

——白寿彝《中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的图文材料,概括西汉前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例举汉武帝的解决措施及其影响。

材料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代《神童诗》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代谚语


(3)读材料三的两则内容,归纳北宋的社会观念与怎样的治国之策有关?结合所学和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一政策的认识。
2020-01-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