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1)下列图片反映的朝代分别是____朝和____朝;图一朝代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____制;图二地方行政制度发展为____制。

材料二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中国历史是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举两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你认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历史发展演进的趋势是什么?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陕西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2 . 历史学习要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某同学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的框架图,请你继续完成探究过程。(共16分)

(1)请从图中选取两对中外相互关联的史实,说明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是相互影响的。
(2)从图中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以“人类社会的发展                 ”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价值观正确)
2024-06-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6月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耕文明状态下,我国形成了土地政治的特点。在中国广裹的土地上,人口基数大且繁殖不断呈现几何增长的趋势,政府统治稳定的核心是必须保证其治下广大民众的生存温饱问题,其中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工程为农业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尤为重要。故早在公元前的世纪里即形成了一套中央政权政治结构下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摘编自《浅析中西古代传统文化的社会管理差异》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问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谈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所以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

——摘编自《希腊域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雅典公民大会示意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政治制度是构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认识东西方社会文明?
4 .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国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下面是某班以“改革创新”为主题设计的学习任务。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是一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炒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时代》

材料四   林肯总统毫不迟疑地将国家统一摆在首要地位,作出历史性抉择,积极采取法律和战争手段坚决扭转分裂局面,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

(1)秦汉、隋唐这两个时期分别出现了一些制度创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发展,结合知识列举这两个时期的制度创新各一例。
(2)图片1、2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判断作者对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评价是否恰当?并简述理由。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林肯总统为“扭转分裂局面”而采取的两方面举措。
2024-03-31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二:在古代,阻碍统一天下最大的力量是列国的纷争。所以秦并吞六国以后,不再行分封。郡的设立,本来是军事上按扼之点,六国新灭,遣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郡的必要。当时的郡守,就是一个不世袭的大国之君,有防其专权的必要,所以每郡又都派一个御史去监督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说出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时期采取的哪项措施?该措施有何意义?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写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政权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5)结合以上材料,说出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024-03-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境内出土的原始居民文物

材料二   “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秦汉帝国正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在春秋战国时期,追求国家统一、整合多元文化,还只是哲人的思想和社会趋势,这种思想与社会趋势到秦汉方变成制度性实现。如秦朝实施了一系列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变革。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材料四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从而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文物所处的人类历史早期时代,并据图片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哲人的思想和社会趋势”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通过哪项政治变革实现了“制度性”的转变。
(3)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这些王族不得不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简要概述其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以宋朝为例,说明“东学西渐”是“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并“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6-10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图A中①______为都城。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______。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定都于图B中的②______处;与元朝同时期,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崛起。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______帝国最终灭亡。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并说明秦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4-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主管监察。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表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表(部分)

西周秦朝
春秋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早期文化第一次大发展是战国时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摘编自《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全国划分的若干行政区域?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样的作用?右图又反映“新皇帝”巩固统一的哪一措施?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示意表中夏朝的建立者是谁?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图中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哪一制度?
②写出材料三示意图①②③处的朝代名称。并据此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3)材料四“中国早期文化第一次大发展”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请你写出右图水利工程的名称。该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符合哪一学派倡导的思想?
2024-03-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秦至清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中国秦至清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为什么说这一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1945年,《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称“他在1932年初出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恐慌之后,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的对外经济掠夺,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概括材料二对罗斯福的基本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采取这一态度的依据有哪些?

材料三:

影响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根据材料三,写出产生上述影响的制度的名称。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2024-04-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克盃铭文拓片
铭文记载,周王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六支部族,燕侯制作了克委来纪念。
②北京建都纪念阙
2003年在金中都遗址上落成。阙是古代宫殿庙宇等前面的专用建筑物,有装饰和象征的作用。
③元大都和义门瓮城城门
1969年拆除西直门箭楼时发现压在明代箭楼之下的瓮城城门,门洞内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的题记。
(1)从材料一中选出研究北京城发展史最可信的两则材料:______。(写序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与材料内容匹配的研究主题______。(写字母)
A.西周分封制的产生与瓦解   B.从边陲重镇到全国政治中心   C.行省制度的历史沿革

材料二   平谷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县。平谷建置于公元前195年,当时隶属渔阳郡。《汉书·地理志》记载,渔阳郡有12属县:“渔阳、狐奴、路、雍奴、泉州、平谷、安乐、厗(tí)奚、犷平、要阳、白檀、滑盐。”平谷县为其中之一,而其它那些县或撤或已无存,连名字也只有去志书典籍里觅了,唯独平谷延续至今。

——摘编自柴福善《平谷史话》

(2)依据材料二,写出“平谷建置”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669年同仁堂由乐显扬创建,创业初成,同仁堂人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己任,讲究“仁心仁术”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仁堂业务逐渐恢复和发展,1954年8月27日,随着乐松生在一纸协议上签上姓名,乐家拥有同仁堂300余年的历史戛然而止。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成立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1995年初以来,同仁堂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1998年以后,同仁堂在世界各地开店22家。

——摘编自杨在军《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同仁堂文化理念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学派相吻合。说出推动同仁堂在1954年转型的历史事件及意义。写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仁堂经营模式的改变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2024-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