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小明去上海旅游,在浦东他乘坐磁悬浮列车体验了一次“风驰电掣”的感觉。
(1)磁悬浮列车之所以能够高速行驶,是与“悬浮”有关,请简要说出其道理:______
(2)小明旅游回来后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接着让小车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最终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不同位置。

分析图示的情况,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假如小车运动到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即不受到任何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的原因。
(4)以上探究过程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想想看: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你在探究什么问题时也运用了此方法?请你说出该实验的名称:____________
(5)从进一步的探究中,小明也知道了“列车在没有条件悬浮的地方提速时,要把列车车身设置成‘子弹头’式流线型”的道理。请你说出这个道理。________
2020-02-20更新 | 6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龙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小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相同.
(2)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乙、丙所示.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_____(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_____运动状态.
(3)小悦还想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并进行了如图丁所示实验.

①让小车从斜面上的_____(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木块.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并得出结论.
②实验中发现两次木块移动距离都较近,于是用木板代替毛巾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在_____相同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_____来减小木块与平面的滑动摩擦力,使木块移动距离较远,实验现象更明显.
3 . 用图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应选 ______ (选填“同一”或“不同”)滑块;小军进行了如下实验:①让滑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滑块停在棉布上的位置;②移开棉布,让滑块从B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滑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则滑块两次滑行时的惯性大小 ______ ,小军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 _______
4 . 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

(1)甲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且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从而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
(2)乙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选填“钢球”或“木块”),实验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2019-06-24更新 | 181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曾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所示,甲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乙是“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忽略空气阻力)

(1)在甲实验探究中,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小车_______________
(2)在甲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________W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宇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_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红同学)

(4)如下表所示是小宇测定斜面机械效率实验的记录数据,表中①处的数据为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
斜面倾斜程度木块所受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面拉力F/N斜面长L/m有用功
W有用/J
总功
W/J
机械效率η
较缓50.22.1112.148%
较陡50.53.612.53.669%
最陡50.74.313.54.3

(5)请计算出当斜面较陡时,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
6 .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_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_______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是通过符合逻辑的______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不变的性质.
2018-07-06更新 | 2590次组卷 | 25卷引用:【万唯原创】2019河北面对面练习册第3节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7 . 如图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游戏之一——弹球.

小明想探究玻璃球在地面上运动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木板和砖块在地面上搭建了一个斜面,让玻璃球从斜面的顶端开始滚下,分别滚到草坪、水泥地面和玻璃台面上,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让玻璃球每次从斜面的顶端放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玻璃球滚动的距离与______有关,底面摩擦阻力越小,滚动的距离越________
(3)如果把底面换成理想的,没有摩擦阻力的光滑面,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草坪上实验时,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一个紧接着一个放下去,两球________(不会”)相撞;若底面是光滑的,则两球________(不会”)相撞.
2018-03-2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三道河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8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8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能够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小车三次滑行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_____,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______运动.
(3)完成上述实验后,他们取来一个小球和木块,将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将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由A位置撞至B位置,如图乙所示;完成后,保持木块在B位置不动,取回小球置于斜面同一位置重复上面的操作,如图丙所示.这是在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在这两次实验中,_______(填“乙”或“丙”)图中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更大一些.
2018-03-15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学科网2018年5月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大联考(河北)-物理
9 .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运动状态不变;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_______
2018-02-28更新 | 584次组卷 | 12卷引用:【万唯原创】2017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研究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9讲 力 运动和力
10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 ________ 个,分别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 表面最粗糙,小车在 ________ 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
(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