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1 道试题
1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2 . 研究小组探究高铜酸钠(NaCuO2)的制备和性质。
资料:高铜酸钠为棕黑色固体,难溶于水。
【实验I】向2mL1mol/LNaClO溶液中滴加1mL1mol/LCuCl2溶液,迅速产生蓝绿色沉淀,振荡后得到棕黑色的浊液a,将其等分成2份。
(1) CuCl2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制备时滴加的CuCl2溶液不宜过量。
探究棕黑色沉淀的组成。
【实验Ⅱ】将一份浊液a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H2SO4,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溶液。
(2)①另取少量固体b进行实验,证实了固体中钠元素的存在,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②经进一步检验确认棕黑色固体是NaCuO2。NaCuO2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探究实验条件对NaCuO2制备的影响。
【实验Ⅲ】向另一份浊液a中继续滴加1.5mLlmol/L CuCl2溶液,沉淀由棕黑色变为蓝绿色,溶液的pH约为5,有产生。
(3)①对Cl2的来源,甲同学认为是NaCuO2反应生成了Cl2,乙同学认为该说法不严谨,提出了生成Cl2的其他原因:___________
②探究继续滴加CuCl2溶液,NaCuO2能氧化Cl-的原因。
i.提出假设1:c(Cl-)增大,Cl-的还原性增强。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NaCuO2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
ii.提出假设2:___________,经证实该假设也成立。
【实验Ⅳ】向1mL1mol/LNaClO溶液中滴加0.5mL1mol/LCuSO4溶液,迅速生成蓝色沉淀,振荡后得到棕黑色浊液。浊液放置过程中,沉淀表面缓慢产生气泡并出现蓝色固体,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但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4)通过以上实验,对于NaCuO2化学性质的认识是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制备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NaCuO2,应选用的试剂是NaClO溶液、___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_溶液。
2023-12-1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实验⑤
方案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出现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i.H2O2H++HOHOH++O
ii.BaO2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①和③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实验③可证明H2O2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实验⑤的白色沉淀经检验为BaSO4,但不能证明溶解度BaO2>BaSO4
D.可用BaCl2、MnO2、H2O检验长期放置的Na2O2中是否含有Na2CO3
2024-01-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4 .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NH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吸,产生“喷泉”
B.“喷泉”的产生不能证明NH3与H2O发生了反应
C.若将NH3换成CO2,也能产生明显的“喷泉”
D.实验后,取出烧瓶中的溶液测得呈弱碱性,原因是:NH3+H2ONH3·H2ONH+OH-
5 . 1912年E.Beckmann冰点降低法获得了黄色的正交α-型硫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S8分子。1891年,M.R.Engel首次制得了一种菱形的ε-硫,后来证明含有S6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6和S8分子分别与铜粉反应,所得产物均为Cu2S
B.推测Na2S8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S6和S8分子分别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SO3
D.一定条件下等质量的S6和S8分子分别与足量的铁粉反应,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相同
2023-03-20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一七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溶液连接到一电路中,发现灯泡较暗
B.某温度下,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浓度较大
C.100 mL 的醋酸溶液恰好中和10 mL 的NaOH溶液
D.某温度下,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的pH较大
2022-12-0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2mL0.01mol/LFeCl3的溶液与2mL0.02mol/L的KSCN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ⅱ.(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一定是由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的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pH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Cl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与试剂③等体积的0.04mol/L的KNO3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已知NO对实验无影响)
8 . 有关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装置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B.图2装置可用于蒸发苯甲酸溶液获得晶体
C.图3装置中,若右侧试管内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D.图4是实验室制乙炔的发生和净化装置,CuSO4溶液用于除去反应产生的H2S杂质
9 . 实验小组研究的反应,装置、步骤和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和现象:
ⅰ.通入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点燃酒精灯。
ⅱ.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有白色物质产生,管壁上有黑色物质出现。检验的试剂未见明显变化。
ⅲ.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溶于水,未见气泡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次过滤,滤液呈碱性;取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体。
ⅳ.将管壁上的黑色物质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
B.步骤ⅲ证明白色物质是
C.步骤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根据以上实验推测:与金属K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022-03-20更新 | 133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同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的顺序是先a后b
B.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C.由肥皂液冒气泡证明铁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
D.不能用磁铁将铁粉从反应后的固体中分离出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