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05 道试题

1 . 验证FeSO4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验证性质

实验装置

试剂X

实验现象

能与某些盐反应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能与碱反应

NaOH溶液

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

具有氧化性

锌粒

锌粒表面变黑,溶液浅绿色褪去

具有还原性

KSCN溶液氯水

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B.②中沉淀变成红褐色的原因:
C.③中用镁条(已打磨)替换锌粒,也可以证明FeSO4具有氧化性
D.④中调换试剂的加入顺序,也可以证明FeSO4具有还原性
2024-03-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D
若气球变瘪,证明可与溶液反应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可溶于水
A.AB.BC.CD.D
3 . 为检验某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取相同食盐样品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已知: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振荡,溶液迅速变为蓝色振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色振荡,溶液变为浅黄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由实验①就能证明食盐样品中存在
B.以上实验说明离子的还原性:
C.实验③能证明食盐样品中不存在
D.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 某小组同学探究SO2与Fe3+盐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Fe3++HSOFe(HSO3)2+(红棕色)
实验
操作
现象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红棕色物质,无丁达尔现象;5h后溶液变为浅黄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红棕色物质,无丁达尔现象;5h后溶液几乎无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大量蓝色沉淀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红棕色物质,无丁达尔现象;5h后溶液变为黄色(比①深),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红棕色物质的反应速率快于SO2与Fe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B.Fe(NO3)3溶液中加入1滴浓硝酸后变为无色,可能是因为加入了浓硝酸抑制了Fe3+的水解
C.①与②对照,说明阴离子种类对SO2与Fe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D.5h后③比①黄色更深能证明是NO浓度的增大减慢了SO2与Fe3+反应的速率
2023-10-18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中的能否被金属钠还原,进行实验:
①在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②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水浴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向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还可能观察到钠块浮在溶液表面,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实验②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溶液变色的原因与产生的气体无关
C.实验③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D.上述实验能证明溶液中的可以被金属钠还原
2023-05-07更新 | 169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苯与足量H2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有5种
B.根据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
C.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三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在溴乙烷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直接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会有沉淀析出,即可证明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
2023-04-26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B.滴入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该物质与浓溴水和反应最多消耗分别为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2023-03-26更新 | 279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2mL0.01mol/LFeCl3的溶液与2mL0.02mol/L的KSCN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ⅱ.(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一定是由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的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pH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Cl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与试剂③等体积的0.04mol/L的KNO3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已知NO对实验无影响)
9 . 室温下,通过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并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
1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2溶液中通入少量,产生淡黄色沉淀
3溶液中滴加过量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A.实验1证明溶液中存在:
B.实验1可推测出溶液中存在:
C.实验2证明氧化性:
D.实验3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存在:
2022-05-28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变式汇编(8-14)
10 . 向AgN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过程和现象如图。

经检验,白色沉淀为Ag2SO3;灰色固体中含有A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Ag++SO2+H2O=Ag2SO3↓+2H+
B.①中未生成Ag2SO4,证明溶度积:Ksp(Ag2SO3)<Ksp(Ag2SO4)
C.②中的现象体现了Ag+的氧化性
D.该实验条件下,SO2与AgNO3反应生成Ag2SO3的速率大于生成Ag的速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