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87 道试题
1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制氯气的装置。(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具有强氧化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可以产生氯气,说明氧化性
B.丙和丁中均会发生反应:
C.丙中产生紫色固体,说明碱性条件下,氧化性强于
D.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可以证明具有氧化性
2023-11-29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试管b中橙色比试管a中的浅;
ⅱ.待试管c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b比较,试管c中的颜色比试管b中的浅;
ⅲ.滴加浓硫酸,试管d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b中的相比,变深
A.试管b中的现象说明加水后平衡正向移动
B.该实验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待试管c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试管d中的现象能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增大
2024-01-1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某学习小组用石墨电极持续电解溶液。
实验时刻现象
a极析出红色固体b极产生气体
a极产生白色沉淀;a极附近溶液变为黄绿色;b极产生气体
……
a极产生气体;b极产生气体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极是阳极   ②通电后开始电离   
③通电后向阳极移动     ④总反应为:
(2)时刻,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b极产生刺激性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该气体是___________
(4)为证明a极的白色沉淀是CuCl,从a极刮取白色沉淀(含少量红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卡片:
,CuOH(黄色,不溶)→(红色,不溶)
①向试管i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黄色沉淀很快转变为红色,补全物质的转化过程:CuCl→___________
②白色沉淀A为AgCl,试剂1是___________
(5)针对CuCl沉淀是如何产生的,小组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由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假设2:由电极反应产生:___________
(6)时a极未产生气体,而时a极产生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KMnO4溶液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配制1.0×10-3mol/LKMnO4溶液、0.40mol/L草酸溶液,将KMnO4溶液与草酸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
【设计实验】

序号

V(草酸)/mL

反应温度/℃

2.0

2.0

0

20

2.0

1.0

20


(1)表格中_________,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甲认为上述实验应控制相同,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       b.硫酸       c.草酸
【实施实验】
小组同学将溶液调至1并进行实验①和②,发现紫色并未直接褪去,而是分成两个阶段:i.紫色溶液变为青色溶液,ii.青色溶液逐渐褪至无色溶液.
资料:(a)在溶液中无色,在草酸中不能形成配合物;
(b)无色,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青绿色)后氧化性减弱;
(c)呈绿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产生
(3)乙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阶段i中可能产生了,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进一步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反应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4)第i阶段中检测到有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②在第ii阶段的反应速率较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6)为了验证上述(5)中说法,设计如下实验:在第ii阶段将调节至,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现象可证明上述猜想合理。
【结论与反思】
结论:反应可能是分阶段进行的草酸浓度的改变对不同阶段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能不同。
2023-12-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配制molL溶液、0.40mol·L草酸溶液。将溶液与草酸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
【设计实验】
序号/mLV(草酸)/mL/mL反应温度/℃
2.02.0020
2.01.0x20
(1)表格中_____,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
(2)甲认为上述实验应控制pH相同,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填序号)。
a.盐酸       b.硫酸       c.草酸
【实施实验】
小组同学将溶液pH调至1并进行实验①和②,发现紫色并未直接褪去,而是分成两个阶段:ⅰ。紫色溶液变为青色溶液,ⅱ。青色溶液逐渐褪至无色溶液。
资料:(a)在溶液中无色,在草酸中不能形成配合物;
(b)无色,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青绿色)后氧化性减弱;
(c) 呈绿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产生
(3)乙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阶段ⅰ中可能产生了。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继续探究】
进一步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反应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4)第ⅰ阶段中检测到有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②在第ⅱ阶段的反应速率较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6)为了验证上述(5)中说法,设计如下实验:在第ⅱ阶段将调节至0.2mol/L,现象是_____,由此现象可证明上述猜想合理。
【结论与反思】
(7)上述实验涉及的反应中,草酸的作用是_____
结论:反应可能是分阶段进行的。草酸浓度的改变对不同阶段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能不同。
2023-10-3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中的能否被金属钠还原,进行实验:
①在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②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水浴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向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还可能观察到钠块浮在溶液表面,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实验②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溶液变色的原因与产生的气体无关
C.实验③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D.上述实验能证明溶液中的可以被金属钠还原
2023-05-07更新 | 169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暑期高三第一次督导化学试题
7 . 溶于一定量水中,溶液呈浅棕黄色(a)。加入少量浓HCl,黄色加深(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黄色);
浓度较小时(用表示)几乎无色。
A.测溶液a的,证明发生了水解
B.加入浓 HCl,浓度大小的影响是一致的
C.向b中加入几滴浓溶液后,黄色褪去,说明能抑制水解
D.溶液a滴入沸水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检测有丁达尔效应,说明加热能促进水解
8 .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过程和现象如图。

经检验,白色沉淀为;灰色固体中含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B.①中未生成,证明溶解度:小于
C.②中的现象体现了的氧化性
D.该实验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速率大于生成的速率
9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溴乙烷加入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再加入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
C.溴乙烷和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发现溶液褪色,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D.制备新制悬浊液时,将4~6滴溶液滴入溶液中,边滴边振荡
10 .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研究其性质,所用实验装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的理由是_______
(2)向外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进一步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是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装置B和装置C分别验证了二氧化硫的_______性质。
(6)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猜测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O、Cu2S和CuS,针对产生的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利用装置A用不同浓度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继续实验探究,并获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已知:Cu2S、CuS不溶于稀硫酸。
硫酸浓度/(mol· L-1)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C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C
15约150约236
16约140约250
18约120不消失
A.取黑色物质洗涤、干燥后称量,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混合,再取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CuO
B.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有SO2、H2S生成
C.相同条件下,硫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易消失
D.硫酸浓度为16mol/L时,先升温至250°C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产生黑色物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